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都說謀殺喜用毒藥,到底又是什麼毒?

都說謀殺喜用毒藥,到底又是什麼毒?


都說謀殺喜用毒藥,到底又是什麼毒?



(專家:孫亞飛,清華大學化學系博士、科普作者,科普中國微平台原創首發)

這兩天,出現在各大媒體的新聞中,恐怕最引人注意的就是發生在吉隆坡機場的那件命案了。由於死者金正男與神秘國度朝鮮之間的特殊關係,也許很多撲朔迷離的細節永遠都不會大白於天下,但還是止不住令人浮想聯翩,比如,為什麼間諜刺殺選擇了用毒,又是什麼毒會如此高效?


在眾多的謀殺手段中,用毒一直都是最具威懾力的一種方式,因為這種辦法可以忽略體力上的差距,哪怕你是世界武打冠軍,中了毒也一樣逃脫不了武大的下場。同時,這種謀殺方式往往極為陰險,躲在暗處便害人於無形,給案件偵破帶來不小的麻煩,所以投毒案往往也能令人格外關注,尤其是案情還發生在以「高智商」為標籤的一些著名學府時。作為高智商與黑暗面的代表職業,間諜喜用毒藥,實在是再正常不過——當然,這也是因為隨身帶著毒,暴露時也能快速做個了斷,這幾年熒屏流行的諜戰劇可沒少用這個橋段。


不過,說到用什麼毒,這個話題可就眾說紛紜了。



都說謀殺喜用毒藥,到底又是什麼毒?


圖片來自網路


氰化物:現代版的「一日喪命散」


在著名的無限連載動漫《名偵探柯南》中,但凡是出現投毒謀殺案,嫌疑犯幾乎都不謀而合地選擇了鼎鼎大名的氰化物。儘管這看起來有些偷懶,但不得不說作者的設計是合理的。作為一種神經毒劑,氰化物具有毒發迅速的顯著特徵,幾分鐘即可致人休克,並且幾乎無葯可醫——關鍵是氰化物進入血液後便會迅速讓血紅細胞停止工作,實在來不及讓靈丹妙藥發揮作用。因此,儘管氰化物的半數致死量不算很低,通常需要0.5克以上的量可確保致人死亡,但它絕對可以被稱作是現代版的「一日喪命散」,拔得毒藥榜頭籌。


所幸的是,氰化物威名太響,早已被層層把控,比方說高校或研究所需要用氰化物做實驗,那麼必定要求同時兩個人取料,兩個人投料,殘餘多少藥品也得如數回收,嚴防死守不允許有一點氰化物流出。至於會用到氰化物的企業,那更是被監管的重點對象——當然,用氰化物最多的莫過於黃金冶煉行業,就算不用這原料也免不了被監管。因此,通常情況下,要想能夠擁有這種居家旅行殺人滅口常備良藥,還是非常困難的。不過對於間諜而言,擁有此法寶必不在話下,因此當金正男事件一爆發,便有說法認為是死於山埃,也就是氰化鉀。


都說謀殺喜用毒藥,到底又是什麼毒?



圖片來自網路


琥珀膽鹼:常被用來偷狗的毒藥


別看氰化物這麼難獲取,我們生活中倒還有些人削尖了腦袋並冒著掉腦袋的風險去搜尋,為的是將它們灌到飛鏢里偷狗。

近年來,毒鏢偷狗可以說已成為一種公害,誤傷人類致死的案件屢有發生,偷狗不成故意射傷人群的事件也不罕見。如此大量的毒液流入市場,難道我們的氰化物攔阻機制形同虛設了嗎?


實際上,近些年常被用來偷狗的毒藥是一類叫做琥珀膽鹼的物質,它比氰化物的毒性更高,0.1克左右即可致死,毒發速度也不亞於氰化物。在進入人體之後,它快速讓骨骼肌肉繳械投降,身體於是開始僵硬,麻醉的效果導致呼吸都會終止。由於臨床上琥珀膽鹼真的是一種良藥,所以還無法從源頭阻隔這種物質的生產,徹底遏制這種毒劑的擴散。同時,由於它的被監管力度遠小於氰化物,如今已經蔓延成一股毒藥界的邪惡勢力。



都說謀殺喜用毒藥,到底又是什麼毒?


圖片來自網路


百草枯:令人聞風喪膽的「毒犯」


有速效毒,當然就有慢性毒,我們日常生活中還真不能太小看這些殺手的存在。近些年來江湖上還有個刺客須得引起我們注意,那就是商業名為「百草枯」的一種農藥。


農藥有毒,是過去老一輩人的傳統認識,因為一時想不開便喝葯尋死覓活的也大有人在。很多傳統農藥都是有機磷化合物,這類物質多數都自帶劇毒性,不過所幸的是,大多數農藥見效不快,都可以通過洗胃的方式救治,很多喝過農藥的人,他們最後又都活下來了。


又不知從何開始,不少人覺得,農藥如果是殺蟲的,肯定對人危害大,如果是除草的,其實就沒什麼事。別的不說,這幾年因為和轉基因有關聯而名徹全球的草甘膦,毒性其實就很低。這種說法其實毫無道理,同為除草劑,百草枯就是完全不同的性格,它的狡詐程度甚至遠高於那些除蟲的農藥。當人喝下一點百草枯,自以為洗過胃就可以萬事大吉的時候,它才開始慢悠悠地發揮作用,一點點地激發出過氧離子,侵蝕著體內的各種器官,尤其是主管呼吸的肺部,而代謝系統卻拿它沒辦法,眼睜睜地看著它把身體掏空,整個過程可以持續數天乃至數十天,中毒者的痛苦不言而喻。也許,只有不共戴天的仇恨,才會讓謀殺者用上這個武器吧。


由於百草枯的這一惡劣脾氣,全球很多國家都已經把它拉入了黑名單,我國也在去年最終關閉了百草枯生產、流通、配製的所有渠道,這個令人聞風喪膽的「毒犯」或許再也不能危害人間了。



都說謀殺喜用毒藥,到底又是什麼毒?



圖片來自網路


若皮膚不小心接觸到了有毒物質,怎麼辦?


或許說到這裡,我們會想一個問題,對於有毒的東西,能夠做到不吸入、不喝下,小心躲開那些藏在草叢中的弓弩針鏢,是不是就不會中毒了?如果這麼想,那就實在太幼稚了,因為多數毒藥還有一項獨門秘籍——經皮膚吸收。


儘管這個過程比直接吸入或吞服要緩慢,但的確很多謀殺案也選擇了這種投毒方式,通過反覆在內衣物上噴毒實現目的,畢竟這樣的隱蔽程度需要一副火眼金睛才能察覺。


遠的不說,幾年前發生在山東的那場「奪命快遞」,至今還令不少人聞之色變,而那個案子的兇手叫「氟乙酸甲酯」。不過,它如果會說話一定會申冤,舉報它背後那個喚做「監管不力」的主謀。


當然,對於間諜而言,這種方法往往不能確保目標當場死亡,也就不會作為首選。可是毒劑的這一特徵倒是給我們自己提了個醒,如果皮膚接觸到了有毒物質,千萬別大意,立即清洗乾淨然後就醫,這才是最妥當的辦法。


由於生產作業及醫療等領域的緣由,劇毒物質恐怕永遠都是我們如影隨形的夥伴,我們也在建立各種防火牆試圖管住它們,無論是預防性的規章法律還是善後性的醫治方案,但即便如此,總還有一些意外會發生,大多數人或許都沒有那麼大的政治價值引來間諜們的青睞,平時也不至於那麼不幸遇上投毒的惡人,但多一些對毒物的防範,多一些自救的意識,恐怕才是對金正男同志的犧牲最好的慰藉。


編輯:紀阿黎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普中國 的精彩文章:

看了你的臉好幾遍,回家還是想不起來,我臉盲了嗎?
你為什麼總想做個「老好人」?
開口閉口都是「別人家的孩子」,「嚶嚶我可能有個假爸媽」
送花之後被分手?女朋友花粉過敏怎麼破?

TAG:科普中國 |

您可能感興趣

到底是誰謀殺了關羽?真相太可怕了!
鏟屎的,沒想到你要謀殺朕
醫生給患者吃砒霜,是謀殺?還是
你知道嗎?就是這些肌肉殺手在謀殺你的肌肉!
大師您謀殺案寫的真逼真!那可不,就是我殺的呀!
大師您謀殺案寫的真逼真!那可不,就是我殺的呀…
謀殺多肉的元兇已經抓住,怎麼處置你說了算!
吸煙不僅僅是自殺,也是謀殺
鏟屎的,你這毒氣彈絕對是要謀殺親主子啊
是巧合還是謀殺?你知道為什麼嗎?
商鞅為何被殺?嬴駟又是不是死於謀殺?
到底誰謀殺了關羽,真相太可怕了
秦始皇是怎麼死的?是謀殺還是病死?
海關攔截下「毒藥芒果」,無藥可救,是謀殺者的「利器」
到底是什麼原因讓一個模範爸爸,疑似謀殺自己的兒子
是誰謀殺了你們的愛情?
勾引養父,謀殺胞弟,她還有什麼干不出來?
你也許不知道,這樣做其實在謀殺你的狗!
比謀殺電影還可怕!男子遙控解鎖自己的越野車,沒想到當場大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