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隔水蒸營養損失少
健康
02-18
許多腸胃不好的人常常食用水煮水果以防消化不良,牙口不好的老年人也會把水果煮得軟爛以便咀嚼。很多人認為,烹煮過的水果比起生吃更容易發揮作用,更富有營養價值。
但是,並非所有水果都適宜烹煮,經過加熱後的水果,儘管一些耐熱的蛋白、膳食纖維、糖類等仍能保存,可維生素等營養素卻會流失。比如,維生素C 在接近80℃時就會被破壞,特別是在和氧氣接觸的情況下破壞得更多更快,而炒熟、水煮、蒸煮等做法一般都超過100℃。流失的維生素不能被機體所用,活性的酶類加熱後失去了對食物的分解作用,減弱了幫助食物消化的功能。
因此,對於草莓、橙子、檸檬、奇異果等水溶性維生素含量高的水果,要是烹煮著吃就太可惜了。當然,營養素流失的多少也取決於烹調方法,蒸制和隔水燉營養素損失相對會少些,可以將營養保留在湯汁中一起食用。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發布,不代表今日頭條立場。

※剖宮產後月經淋漓不儘是怎麼回事?
※三大癥狀「揪出」頸椎病
※什麼!豆漿泡咖啡有助減肥?
※這樣走路三個月瘦20斤不復胖,絕對靠譜,不信你就試試!
TAG:保健時報 |
您可能感興趣
※如何蒸螃蟹,而營養損失得比較少呢?
※魚怎麼做營養損失最少?燒烤、清蒸、水煮、紅燒、油炸……顛覆你原來的看法!
※萬物相生相剋,這些食物不能一起吃,營養損失還致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