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五類「糖媽媽」最易變危重

五類「糖媽媽」最易變危重

眾所周知,妊娠期糖尿病對孕婦和胎兒都會造成不良影響。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產科主任醫師李映桃提醒,控制血糖,是每個「糖媽媽」必做的功課。尤其是從小患過糖尿病、不知道自己患了糖尿病、治療不規範、妊娠期糖尿病合并感染、妊娠期糖尿病伴妊娠期高血壓這五類「糖媽媽」, 最容易變成產科的危重病人。


1 從小患過糖尿病


解決方案:孕前做好評估,孕期由內分泌科和產科協同監護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產科主任醫師李映桃介紹,我國的糖尿病患兒越來越多,正以每年10%的幅度上升,目前,糖尿病患兒已佔全部糖尿病人數的5%。其中糖尿病女童患者在成年後,如果沒有在孕前進行評估,「帶糖」懷孕,在孕期糖尿病病情會加重,而且很容易出現嚴重的母胎併發症。


李映桃提醒,每個家庭都應注意培養孩子良好的飲食習慣,不要經常進食高糖分或太油膩的食物,也要教育孩子不要暴飲暴食,要注意營養均衡,要多吃蔬菜、水果、全麥麵包、糙米等,同時,培養孩子鍛煉的習慣。對於肥胖的孩子,要注意控制體重,及時查血糖,發現糖尿病及時治療。「當孩子成年後,在懷孕前,一定要將糖尿病控制好,並且一定要做好孕前評估,在孕期,則需要內分泌科和產科協同嚴密監護。」


2 不知自己患了糖尿病


解決方案:高危人群孕前查查糖化血紅蛋白

李映桃介紹,很多「糖媽媽」經常不知道自己得了妊娠糖尿病。據統計,在漏診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婦中,約1/3的孕婦會發生酮症酸中毒。也就是說,妊娠酮症酸中毒中,30%為未診斷的新發糖尿病。而妊娠酮症酸中毒導致的胎兒死亡率最高達85%,幸而近年來已開始大大下降,約9%,孕產婦死亡率<1%。但毋庸置疑,妊娠糖尿病而不自知的「糖媽媽」仍然有很大的發展成「危重」的風險。


李映桃強調,女性在孕前3個月,除了進行常規的孕前檢查,務必查一次空腹血糖,這不但能發現糖尿病,而且可以在糖尿病前期積極進行干預,避免患上糖尿病。「如果屬於35歲以上、肥胖、有高血壓或高血脂、糖尿病家族史、曾經出現過妊娠糖尿病的高危人群,除了檢查一次空腹血糖和餐後兩小時血糖外,還應進行糖化血紅蛋白檢測。」她說,非高危人群的孕婦,在孕24~28周,也應按常規進行糖耐量實驗。「一般情況下,一次就能篩查並診斷妊娠期糖尿病。」



五類「糖媽媽」最易變危重



3 治療不規範

解決方案:達到使用胰島素治療指征者務必規範用藥


「還有一種情況是,不少『糖媽媽』明明已經被診斷出妊娠期糖尿病,但卻不控制飲食,不進行運動,連用藥也不按醫囑規律使用或隨意停葯。」李映桃說,甚至有個別「糖媽媽」因為擔心藥物對胎兒的影響,或者是害怕「上癮」堅決不同意用藥,最終導致血糖失控,並出現母胎併發症,嚴重的甚至導致酮症酸中毒、感染、羊水過多、流產、早產、死胎、死產和新生兒死亡等危急狀態。


「發現妊娠期糖尿病後,孕婦要遵醫囑規範治療。」李映桃強調,除了嚴格控制飲食和合理運動外,還要定期監測血糖水平,檢查眼底、肝腎功能,同時,還要注意遵守醫囑進行孕期胎兒超聲出生缺陷篩查和生長發育檢查及胎心監護。「尤其早期發現母胎併發症、達到使用胰島素治療指征者,一定要按醫囑規範用藥。」


4 妊娠期糖尿病合并感染


解決方案:除控制血糖外,還要避免感冒、腹瀉和陰道炎及尿道炎

「感染是糖尿病主要的併發症。」李映桃介紹,如果孕婦不能很好地控制血糖,很容易發生感染。「而感染,也可能會帶來很嚴重的後果,包括加重糖尿病代謝紊亂,甚至可能會誘發酮症酸中毒、未足月胎膜早破、感染性流產、早產等急性併發症。」


李映桃提醒說,「糖媽媽」一定要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同時要注意飲食衛生,避免疲勞,盡量降低感冒、腹瀉和陰道炎及尿道炎的發生。「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控制血糖達標,這是預防感染的主要手段,而且,一旦出現感染徵兆,務必及時就醫治療。」


5 妊娠期糖尿病伴高血壓


解決方案:務必注意對妊娠期高血壓的篩查和監測

「妊娠期糖尿病孕婦發生妊娠期高血壓的可能性,比非糖尿病孕婦高2~4倍。」李映桃介紹,妊娠期糖尿病並發妊娠高血壓,可能與存在嚴重胰島素抵抗狀態及高胰島素血症有關。高血壓患者容易患上糖尿病,糖尿病患者也易合并高血壓。「當兩者同時出現後,妊娠期糖尿病會使得妊娠期高血壓更難治療,妊娠期高血壓反過來又會加重妊娠期糖尿病病情,母胎預後更糟糕,危害也就更嚴重。」


李映桃提醒,「糖媽媽」在監測血糖時,一定也要注意對妊娠期高血壓進行積極的預防、篩查、監測和治療。


「如果發現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妊娠期高血壓後,一定要及早治療,嚴格控制血壓水平,同時,生活上應該低鹽飲食、控制體重,儘早住院規範治療。」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母嬰護理和育兒經 的精彩文章:

對號入座 孕前檢查各有側重
9種老人不適宜帶孩子!寶爸寶媽要慎重
懲罰孩子與管教孩子 差別究竟有多大?
孩子粗心的六種原因分析
兒童經常尿床的起因有哪些?

TAG:母嬰護理和育兒經 |

您可能感興趣

突然「蛋疼」?注意五類睾丸病變
豆漿好,但這五類人最好別碰
這五類人最容易得糖尿病,特別是最後一個
最傷胃五類惡習
致癌率最高的五類食物——你家菜單里最少有三個
五類人群要注意!這些胃病容易發生癌變
你無辣不歡嗎?這五類人最「怕」辣!
五類孕媽最好做個胎兒心臟超聲
五類人不宜喝豆漿 豆漿這樣最營養
五類女人最容易走上感情歧途
五類型媽媽 最不懂得跟寶寶對話!
這五類女性最容易患陰道炎
夏季你一定要多吃「紅五類」因為它們最「貼心」
重陽糕到底是一種什麼糕?這五類人最好少吃
菊花茶養肝明目 但這五類人最好別喝
孕期嚴禁這五類食物,危害非常大,很可能會讓寶寶變畸形!
五類食物乳腺增生患者不宜吃,小心加重病情
常喝豆漿能治病,但這五類人最好不要喝!
這五類男人最容易腎虛 悠著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