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日本皇帝不好當:天皇造反究竟是怎麼回事?

日本皇帝不好當:天皇造反究竟是怎麼回事?

近來,日本天皇因傳聞表露出提前退位的意圖,而在日本島內引起軒然大波。日本天皇現在僅僅是國家象徵,已不再具有實際干預政治的能力。然而在日本的歷史上,天皇的退位、皇位的交替所伴隨著的政治權力鬥爭卻是十分激烈的。譬如花園天皇(1297-1348)的退位,就是日本歷史上較為有名的政治事件。這一事件因為日本福岡大學教授森茂曉的詳細考證,真相已漸漸浮出水面。


皇統的分裂:輪番做天皇


在平安時代後期的日本,天皇退位之後成為上皇,或稱為「院」,這位「院」又有一個稱號叫「治天之君」,是真正意義上的天皇家的大家長,也是國家的領導者。鎌倉時代後期的後嵯峨天皇以後,他的兩個兒子後深草天皇、龜山天皇相繼執政,於是皇統也就發生分裂,後深草天皇一支為持明院統,龜山天皇一支為大覺寺統。前者以其住所而得名,後者以龜山天皇的兒子,後宇多天皇所創建的大覺寺而得名。兩支皇統一度交替繼承皇位,因而可能同一時期有好幾位「院」,但只有其中一位是真正的「治天之君」,即真正的掌權者。


日本皇帝不好當:天皇造反究竟是怎麼回事?



即便是在古代,日本天皇也長期是個擺設


文保元年(1317年),天皇是持明院統的花園天皇,他的父親伏見上皇健在,但實際上的「治天之君」是花園天皇的哥哥,已經退位的後伏見上皇。與此同時,還有一位來自另一支皇統大覺寺統的後宇多上皇健在。這位後宇多上皇在愛子後二條天皇早逝之後,仍然一直窺伺著「治天之君」的位置,並想把自己的兒孫送上皇位。

這一年年初,花園天皇已經在皇位上待了十年了。或許對中國的君主而言,十年並不算長,也未必有什麼特別的意義。可是對於已經習慣兩皇統交替掌權的「在野黨」後宇多上皇而言,他已經迫不及待地要想把花園天皇從皇位上拉下來。這位後宇多上皇當時已經出家,並受了密教的傳法灌頂,是一名合格的密教修行僧(因而稱呼其為後宇多法皇更為貼切,本文為敘述方便統一稱上皇)。但是他對政治權力的渴望並沒有因入了佛門而改變——此前的諸位上皇們也大多如此。



日本皇帝不好當:天皇造反究竟是怎麼回事?



即便是在古代,日本天皇也長期是個擺設


後宇多上皇的願望是讓他的愛子後二條天皇年幼的孩子,即邦省親王繼承皇位。但是邦省親王過於年幼,又體弱多病,因此折中的方案是把後二條天皇的弟弟尊治親王推上皇位,做一個過渡,再把皇位傳給邦省親王。然而歷史告訴我們,「過渡者」總不會只安於做一個過渡者。

1317年的四月七日,鎌倉幕府的使節上京,來到朝廷重臣西園寺實兼的家中。西園寺實兼世襲了關東申次,這是一個要職,扮演著溝通鎌倉幕府與朝廷的角色。幕府使節拜訪西園寺實兼的消息沒多久就傳到了花園天皇那裡,他得知,鎌倉幕府或許是在和西園寺實兼以及後宇多上皇商量著退位和擁立新皇的事情。雖說皇位的轉移,說到底是天皇家的家事,但是鎌倉時代中期以後,在皇位繼承上幕府有著巨大的發言權。基本上天皇家所決定的人選,若不得到幕府的同意,那是通不過的。因此後宇多上皇很早就與鎌倉幕府拉好了關係。


後宇多上皇一方的方案是先把皇位交給尊治親王,然後邦省親王即位,最後再看時機把皇位傳給後伏見天皇的兒子量仁親王(也就是花園天皇的侄子)。這一方案迅速遭到了持明院統(伏見上皇、後伏見上皇、花園天皇)一方的反對。最後無果而終,幕府的使節僅僅待了一個多月就回了鎌倉,事情算是擱置了。


後宇多上皇再次上台


然而事情最終又起了變化。最直接的變化就是持明院統一方的支柱,花園天皇與後伏見上皇的父親,53歲的伏見天皇在九月三日突然撒手人寰。於是後宇多上皇當即抓住了這一機會,第二年初,他就給花園天皇施加壓力。這時花園天皇22歲,哥哥後伏見上皇31歲,而後宇多上皇52歲,在政治經驗和閱歷方面,花園天皇哥倆完全不是後宇多上皇的對手。後宇多上皇在伏見上皇死後就恢復了與鎌倉幕府的秘密交涉,再一次向鎌倉幕府派出使節,確保幕府方面的支持。使節在文保二年(1319年)的二月十二日返回京都,帶來了順利的消息。



日本皇帝不好當:天皇造反究竟是怎麼回事?


即便是在古代,日本天皇也長期是個擺設


二月十五日,後宇多上皇開始著手準備即位各項禮儀。二十日,鎌倉幕府駐京辦「六波羅」的使者去了西園寺實兼的宅邸,再次傳達幕府方面的意見。這一事件中,西園寺實兼這位與幕府關係密切的重臣自始至終都堅持站在後宇多上皇一邊,鎌倉幕府更是如此,在各方勢力的支持下,後宇多上皇處於完全有利的位置。


二十一日以後,後宇多上皇與諸多重臣,以及東宮儲君尊治親王商談。之後,後宇多上皇連自己執政的房子都選好了,他甚至心急地想在尊治親王即位的同一天就把愛孫邦省親王立為儲君。到了二月二十六日,事情如期進展,花園天皇退位,尊治親王正式即位。皇位交替十分順利,這位尊治親王,就是後來的後醍醐天皇。而後宇多上皇也再一次坐上了「治天之君」的位置,因為他兩個兒子都當了天皇,所以他也兩次以上皇的身份作為「治天之君」執政。這在日本歷史上是少有的事情。


日本皇帝不好當:天皇造反究竟是怎麼回事?



即便是在古代,日本天皇也長期是個擺設


在皇位交接的過程中,後宇多上皇一方與花園天皇、後伏見上皇一方做了屢次談判,也基本上達成了約定,即在尊治、邦省親王繼位之後,儘早將皇位傳給後伏見上皇的兒子量仁天皇。兩支皇統依舊和平共處,交替執政,這一約定也得到了鎌倉幕府的認可。


奪權開啟的南北朝時代


兩年之後,自覺年事已高的後宇多上皇主動交出了權力,讓後醍醐天皇(尊治)親政。三年後這位兩度執政的後宇多上皇離開了人世。作為「過渡者」的後醍醐天皇在父親死後越發感到不安,當時的儲君邦省親王與另一旁在野的花園上皇、量仁親王也時時刻刻覬覦著皇位。這為皇權埋下了不安定的因素。



日本皇帝不好當:天皇造反究竟是怎麼回事?



即便是在古代,日本天皇也長期是個擺設


正中三年(1326年),自幼體弱多病的東宮儲君邦省親王去世。在幕府的裁定之下,後伏見上皇的兒子量仁親王按照先前的計劃坐上了東宮的位置。後伏見上皇為了博得幕府的支持可謂費盡苦心——他急忙向鎌倉派遣使者的事情,被世人譏笑為「賽馬」。這樣下去,可能沒過多久後醍醐天皇這位「過渡者」就會被趕下皇位。但這位已經38歲,對政治正處於迷戀之中的天皇當然不會輕易妥協。



日本皇帝不好當:天皇造反究竟是怎麼回事?



即便是在古代,日本天皇也長期是個擺設


再之後的事情就是日本歷史上著名的事件了。後醍醐天皇最終選擇了打倒鎌倉幕府,然而並未成功。事情敗露之後,後醍醐天皇被幕府抓捕、流放。此事被幕府稱為「主上御謀反」——「天皇造反了」。這可是轟動全國的大新聞。後醍醐天皇被鎌倉幕府廢位,量仁親王如願被推上皇位,就是後來的光嚴天皇。但是沒過多久,全國的反幕浪潮就一個接著一個地爆發了。幕府一方的足利高氏(後來的室町幕府創建者)倒戈,攻陷了幕府在京都的據點六波羅,而幕府的總部鎌倉,也被叛軍攻克。於是,持續了一百多年的鎌倉幕府宣告滅亡,鎌倉時代正式結束。那位被鎌倉幕府扶上台的光嚴天皇,位子還沒有坐多久,就被迫退位,成為上皇,而且沒有「治天」之權。後醍醐天皇如願重返京都,實施親政。


之後的歷史如疾風驟雨一般。後醍醐天皇短暫的「新政」之後,足利高氏(尊氏)舉起反旗,於是後醍醐天皇不得已逃出京都,後來在奈良南面的吉野山落腳。此後經過兩方勢力的多次拉鋸戰,足利尊氏一方佔據了京都,並把那位已經下野的光嚴上皇又拉了出來,請他做了「治天之君」,同時把他弟弟請出來做了天皇。於是,光嚴上皇與逃到吉野的後醍醐天皇分土而治,在歷史上分別被稱作「北朝」和「南朝」,雙方開啟了長時間對峙和戰亂的「南北朝時代」。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青梅煮酒人 的精彩文章:

戰鬥民族真會玩:一戰俄軍將灰熊當做士兵
一戰最慘烈戰場:索姆河戰場清理需五百年
蘇聯密史:斯大林妻子為何會選擇開槍自殺?
越戰風云:大批蘇聯叛徒叛逃美國打越軍
江蘇一個有「南京新東郊、金陵御花園」美譽的縣級市

TAG:青梅煮酒人 |

您可能感興趣

日本君主為什麼是天皇而不是皇帝?天皇和皇帝到底有什麼區別?
如果當年曾國藩做了皇帝,會怎樣?
皇帝真的好當嗎?他連皇位都讓不出去
武則天當皇帝的神秘預言是怎麼一回事
敢與皇帝離婚,堅定立場不當日本走狗,這位妃子是?
嘉靖皇帝憤怒:日本國王為何不殺倭寇?因為天皇窮得下葬錢都沒有
雍正是怎麼篡位當上皇帝的?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這句話到底是誰發明的?反正不是秦始皇!
唐朝最後一位皇帝是誰?是怎麼死的?
雍正皇帝到底是怎麼死的?一本朝鮮的日記還原了事實真相
雍正皇帝是怎樣登上皇位的?他真的是矯詔嗎?
如果是他,而不是 雍正 當皇帝,大清就會亡國?康熙 如是說!
揭秘!天下始皇帝的背後皇后到底是誰?
李煜怎麼當上皇帝的 不想當皇帝的人當了皇帝
皇帝如何選妃子侍寢?看看小日本皇帝是怎麼做的
從雍正的後宮看他是不是一個好皇帝?
為什麼韓信當年沒有反劉邦?他還不夠狠,不是做皇帝的料
皇帝為什麼年紀輕輕就死了,沒當皇帝還罷了,當了皇帝就活不長?
誰最不該做皇帝卻又做了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