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楊早:香港導演永遠拍不出陳凱歌張藝謀那樣的家國情懷

楊早:香港導演永遠拍不出陳凱歌張藝謀那樣的家國情懷

楊早:香港導演永遠拍不出陳凱歌張藝謀那樣的家國情懷



文 | 楊早

讓我下定決心去看《西遊伏妖》的,是公號與朋友圈出現的兩極評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我重看了《西遊降魔》,這次是粵語版,我發現與初看的感覺差異很大,因為聲音的帶領,我忽略了文章與黃渤的長相,然後……就突然發現這是一部香港黑幫愛情片。


其實「香港」這兩個字真的很重要,看的時候忍不住會想:大概只有香港生長的演員才能get到周星馳的無厘頭是怎樣一種狀態——廣州演員好一點,但都不大對。有人說林允與舒淇的差距如何如何大,其實林允沒長開不必說,舒淇也不合適周星馳電影——她倒是進過侯孝賢電影后真的脫胎換骨,即使在《非誠勿擾》里也是侯氏文藝女郎范兒,回到《刺客聶隱娘》才叫一個妥貼。


《西遊降魔》里的舒淇,需要在女漢子和蓮花女之間切換,這個角色在《大話西遊》里就是白晶晶和紫霞(尤其紫霞體內還有青霞),莫文蔚和朱茵都把一人兩面表現的蠻好,狠起來要人命,柔起來又很銷魂(私意莫文蔚的延展性更強,參看《墮落天使》)。我覺得這其實是一種香港的特質,浪漫得很實際,依戀得很反叛。


舒淇和黃渤調情那段,看著有點犯尷尬症,但是閉上眼聽粵語對白,就很可以進入燈紅酒綠的迎送生涯——大陸曾長期稱為「資本主義的腐朽色彩」,其實是香港從上海繼承並留持的一縷香魂。

所以我得出了第一個結論:只要是周星馳式的喜劇,一劇之本必是浸了香港鹹水,演員要麼融入,無法融入就變成符號。早期的張敏比鞏俐更適合與周星馳搭檔,因為前者更像個「花瓶」符號。


至於徐克,那更是一個能把什麼片都拍成港片的傢伙。我分析過《智取威虎山》被他拍成了黑幫情義片。我們在看《西遊降魔》與《西遊伏妖》之前,千萬不要先入為主地覺得自己知道《西遊記》是個什麼樣的故事。要知道星爺和老怪都沒有看過83版電視劇《西遊記》,他們更不知道什麼是「金猴奮起千鈞棒,玉宇澄清萬里埃」「今日歡呼孫大聖,只緣妖霧又重來」。


《西遊記》到了星爺與老怪手裡,只會被拆拆拆,拆成最小的元素,然而再拼合進他們熟悉、迷戀的套路里去。

楊早:香港導演永遠拍不出陳凱歌張藝謀那樣的家國情懷


要說星爺對佛學有多深理解,咱們估計都不信。四部周氏《西遊》看下來,無非是八苦中的三苦: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唐僧與悟空是怨憎會,至尊寶與唐僧都是愛別離。白晶晶、紫霞與段小姐、小善則是求不得,還有牛魔王鐵扇公主、九宮真人也是求不得。金庸解《天龍八部》雲「有情皆孽,無人不冤」,移過來講周氏西遊的「眾生皆苦」,也很合適,生老病死反而不在這個世界裡佔多大位置。


這幾種情感,都是市民觀眾很容易理解,也很容易產生共鳴的。只是每個時代有不同的包裝而已。難道墨鏡王講的就不是這些?講好了是《重慶森林》《花樣年華》,講垮了就是《擺渡人》。幾十年的商業製作積累,香港電影人早已掌握了娛樂的秘密,只是戲法人人會變,各有巧妙不同。


香港導演大概永遠都拍不出陳凱歌張藝謀那樣的家國情懷,吳宇森的《赤壁》《太平輪》會成為兩個精巧的笑話。香港人熟悉拿手的,必須是升斗市民,是行業衝突,是城中盛事,多少賀歲片最終以主人公開家小店(包括拍到美國去的《秋天的童話》)作為大團圓的標配。香港影業最大的類型貢獻:武俠片中的門派是小公司,警匪片中的雙方都是小公司,黑幫片里的社團字頭,更是母公司和小公司浮沉記。說到職場劇,香港影視至今還甩內地幾十條街。連影業行話里,也是「行貨」「交貨」這種商業辭彙橫飛,像極碼頭與街市。


這是第二個結論:星爺和老怪,也都只會拍港式職場劇的衝突。

楊早:香港導演永遠拍不出陳凱歌張藝謀那樣的家國情懷


《西遊伏妖》里的四人取經組(Excuseme,是不是已經改成了四人驅魔組?)完全是個小公司的架構:創始人唐僧充滿危機感,因為他漸漸壓不住CEO孫悟空,行政主管豬八戒和後勤科長沙和尚也在等著看唐僧的笑話。甩開了《西遊記》原典的人設,師徒之間充滿恨意殺意和幸災樂禍也沒什麼大不了的。我們回頭看看,《智取威虎山》里的威虎山難道不是如此?


座山雕要借新來的胡彪壓服山上的各種不滿,唐僧也需要外來的危機解決幫派內部的危機。不過講著講著故事就散黃了,這點遠不如《大話西遊》完整。但我不失望,這既是星爺老怪手下屢屢出現的問題,也是港片的通病。


回顧一下香港商業片自1980年代以來的歷史,有沒有發現這樣一個大致的模式?前半部是各種小衝突,來完成故事鋪墊,凸顯人物性格,也展示各種橋段,各種腦洞。從中段開始,進入一個相對完整的故事,直至逼出大BOSS,然後浮皮潦草地幹掉大BOSS,END。

楊早:香港導演永遠拍不出陳凱歌張藝謀那樣的家國情懷



這不是幾個導演這麼編這麼拍,而是整個行業都在這麼干。我感覺這是港片從「七日鮮」以來「電影手工業」養成的特點,它的好處是把一部電影拆成好幾個部分,喜劇片也好,黑幫片也好,都可以「分開度橋」,把好幾個小的橋段合成前半部的緊湊精彩,後面的故事既然長度壓縮了,自然也不用想得太複雜,場面花巧好看就行了,反正觀眾知道BOSS一定會出現且失敗,英雄一定獲得最終勝利。


很多人都說《西遊伏妖》分成兩部分,有人喜歡前一部分,有人喜歡後一部分。這就是標準的港片製法。進入比丘國之前的部分,你拿來當作任何一個別的西遊故事的開篇也可以。就像香港電視台每十五分播一次廣告的做法,導致很多中小學生只能集中十五分鐘精力一樣,這是浸透在港片血液中的玩法,我才不相信周星馳和徐克能夠衰年變法。


仔細想想周星馳的電影,想想徐克的電影,很多時候,是不是因為前半部太過鬼馬有趣,後半部又常常製造視覺奇觀,以致你原諒了整部電影的虎頭蛇尾?有人質疑說,為什麼《功夫》是一個如來神掌,《西遊降魔》是一個如來神掌,《西遊伏妖》又是一個如來神掌,周星馳你是有多愛如來神掌?多崇拜強權壓迫?這位姐姐,你是洗了金聖嘆對《西遊記》的批評你知道嗎?「每到弄不來時,便是南海觀音救了」,金聖嘆因此認為《西遊記》「沒氣力」。大多數港片也是這樣。


我們這一代開始接觸港片的年代(文化研究學者稱之為「港台文化『搶灘』」),香港電影在文化闡釋上處於絕對的弱勢,報刊上往往把香港稱之為「文化沙漠」,香港商業片則被簡單地概括為「拳頭加枕頭」。但香港電影仍以其在當時無與倫比的娛樂性,迅速席捲內地所有城市鄉鎮的錄像廳與客廳。某種意義上,它是「60後」「70後」的「文化標誌物」,因為父母們雖然自己也看,但口頭總是稱之為「文化垃圾」,所以年輕人一面藉助港台電影和武俠小說來對抗父輩的文化威權,但另一方面,幾乎沒有人把這些域外文化產品經典化,只是視為一種異文化,甚至內心懷有王朔《我看港台文化》那樣的瞧不上。


那時候,說起張國榮,只是「靚仔」,說起周星馳,只是「搞笑」(粵語地區稱為「得啖笑」,除了笑也沒啥),看了《東方不敗》,最有感的是那句「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也有不少人覺得王家衛的片子「悶」。這些直觀感受,與香港市民的觀感其實同步,也是香港電影工業對從業者的要求若符合節。

楊早:香港導演永遠拍不出陳凱歌張藝謀那樣的家國情懷



周星馳一臉懵圈地面對「後現代主義大師」的稱號,王家衛自戛納(坎城)載譽歸來,收到的各種明諷暗刺,其實是最體現香港文化市民特質的現象。時移勢易,正如司馬訏說卓別林「他把糖蘸著淚水拋給觀眾,觀眾吞下了糖,卻吐掉了淚水」(《重慶客》),一代又一代內地觀眾,記住了那個「半掩門時代」異質文化帶給他們的歡喜與感動,卻忘了那些已成為偶像的「星爺」「老爺」是靠什麼做到這一點的。才華,想像力,趣味,還有更重要的文化環境,這些都不是一成不變的,就像你無法返回兒時的故鄉,於是你求不得,怨憎會,最後還不是愛別離?


從好的角度來說,周星馳、徐克乃至王晶堅持新瓶裝舊酒,祖傳秘方的炮製,越來越不招許多內地觀眾的待見,倒是內地文化主體性的某種凸顯所致。內地主流觀眾或許更喜歡《泰囧》《夏洛特煩惱》,不少觀眾受已往聲名所惑,還會把《西遊降魔》《美人魚》捧上票房之王的寶座。但是過往聲名終有盡時,張藝謀馮小剛也有他們的天花板,何況周星馳徐克在水土迥異的文化場景?同一個中國,不同的趣向,有人大失所望,有人正中下懷,要多正常有正常,這種爭議與分歧,倒像是給周星馳與徐克兩位香港資深從業者的一枚勳章。


本文原標題《對不起,你們確定讓你們失望的星爺和老怪不是臆想出來的嗎?》


【作者簡介】


楊早| 騰訊·大家專欄作者,知名文史學者。


【精華推薦】


·END·


大家∣思想流經之地


微信ID:ipress


洞見 · 價值 · 美感


※本微信號內容均為騰訊《大家》獨家稿件,未經授權轉載將追究法律責任,版權合作請聯繫ipress@foxmail.com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大家 的精彩文章:

郭爍:偉大的異議者走了,美國最高法院要來個年輕人
王勤伯:「分享」和「點贊」長大的一代是民粹領袖的天然盟友
小綠桑:如果穿得耀眼,你就能過上更好的生活
總有一天你會明白,啤酒才是幸福和生活的本質
陳念萱:都走在法律與道德邊緣,誰有權審判誰

TAG:騰訊·大家 |

您可能感興趣

曾是香港娛樂圈的「活神仙」,梁朝偉劉德華都膜拜他,卻唯獨不肯見劉嘉玲!
梁家輝,張學友,劉德華等香港藝人的尬採訪,超級好笑!
香港愛情片除了《志明與春嬌》,我就服陳奕迅和張柏芝主演的《十二夜》,這才是情侶間真正的樣子
香港電影的性感女神 曾與周星馳劉德華張家輝搭戲
陳赫現身香港偷偷秀恩愛,網友:敢不敢光明正大曬出張子萱
《家有兒女》火到香港?王嘉爾的偶像居然是楊紫!
在香港,像梁朝偉和張曼玉那樣吃飯戀愛!
香港女星廖麗麗病逝 曾演李若彤版《神鵰》孫不二
家家在香港開唱,特選唱張學友的粵語歌《李香蘭》,獲得觀眾大讚
楊冪劉愷威香港團聚,馬伊琍回娘家…明星春節這樣過
舊時光里的香港美人,王祖賢林青霞黎姿,你最喜歡誰
香港丨在這裡,像梁朝偉和張曼玉那樣吃飯戀愛。
雖然是個美麗的誤會,但張敏周慧敏都是香港電影永遠的女神
香港女星李詩韻這樣秀才藝彈鋼琴,真的好嗎?
鄒市明攜嬌妻飛赴香港看望劉德華,冉瑩穎:致敬男神
香港杜莎蠟像館中的韓流明星,李鍾碩李敏鎬,誰最像?
古天樂,張智霖,黃宗澤這些香港男神你還記得嗎
孫耀威今天與陳美詩在香港教堂辦婚禮 甜喊一聲只愛陳美詩
因出演香港電影《一路向西》而走紅,從被而譽為乳神王李丹妮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