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朱元璋為何定國號為「明」?自居佛教的「明王」

朱元璋為何定國號為「明」?自居佛教的「明王」


朱元璋為何定國號為「明」?自居佛教的「明王」



甲骨文的「夏」字像一隻蟬

如果出一道題給你,請報出中國歷史上曾經出現的國號,大概最先躍進腦海里的會是自認為最熟悉的「唐、宋、元、明、清……」可你知道嗎,當你在隨意地數出這些朝代的時候,已經有欠準確了。元、明、清並非是這三個朝代的國號,正確的說法應是大元、大明、大清。


關於國號,還有無數的奧秘等待揭曉。「華夏」兒女的說法與「夏」朝有什麼關聯?外國人習慣稱中國為「唐」,這裡的唐和唐朝又有什麼淵源?生活在十朝都會的南京,我們也很關心那些曾經定都南京的國號承載著怎樣的歷史……央視科教頻道《百家講壇》,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胡阿祥正在講述國號的奧秘,今天,我們邀請胡阿祥教授為現代快報讀者「加課」,提前聊聊與中國歷史關係最為緊密和在南京定都的那些國號。


有些國號被叫錯了


「蜀」不是三國國號

一般人認為朝代就等同於國家的國號。其實,這種說法並不正確。朝代是指建立這個國號的帝王家族的統治時代,國號是指這個帝王家族統治時代的國家稱號。


以一首流傳久遠的《朝代歌》為例: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春秋與戰國,一統秦兩漢。三分魏蜀吳,二晉前後延。南北朝並立,隋唐五代傳。宋元明清後,皇朝至此完。


這其中,很多都不是國號。有些是統稱,比如春秋、戰國、南北朝、五代,它們是一段時間內一批國家的統稱,但既不是朝代,也不是國號。


有些則是習稱。像西周、東周,因為它們的都城分別在今天的西安、洛陽,一在西、一在東,所以稱為西周、東周,其實這是一個連續的朝代,國號就叫周,周既是朝代,也是國號。


另一些是合稱。像兩漢,指的是西漢與東漢,或者前漢與後漢,而兩晉,指的是西晉與東晉,這西、東、前、後四字,都是後人加上去的,國號本來就叫漢、晉。

還有一些是簡稱。像元、明、清,其實應該是大元、大明、大清國號的簡稱。這種稱「大」的國號,從大元開始。


對國號,我們還有一些誤稱。像我們常說的三國,一般人會不假思索地說出:魏、蜀、吳。其實這是錯誤的,正確答案是魏、漢、吳。劉備建立的國家,國號是漢,不是蜀,蜀是他人對劉備以及劉禪政權的貶稱。不僅如此,數起統一王朝的國號,通常來說我們還會漏掉幾個國號。比如王莽的新朝、武曌的周朝。


看來國號還真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簡單,我們不僅叫錯了一些國號,還漏掉了一些國號。


在叫得出的這些國號中,你有沒有想過它們是怎麼產生的,這些字代表什麼意思?統治者既然選用這些字作為國號,就意味著它本身帶有美好的寓意。比如周是種禾養口、晉是前進上升、明是日月光明,至於大清,則是皇太極從金改過來的,同時他還改女真為滿洲,如此一來,清、滿洲三個字都帶水,寓含著水克火、大清滅大明的吉祥兆頭。


看到了吧,國號中隱藏著如此多複雜曲折、委婉奧妙的深意。

【夏


「夏」是一隻蟬


夏人成為民族的代稱


以夏為國號的這個國家,在歷史上僅存在了四百多年,然而,三千多年前的夏朝,直到今天仍沒有遠離我們,「華夏」更是成為中國的代名詞。

在中國歷史紀年中,第一個可信的朝代是夏朝(約前2070年到前1600年),大禹的兒子啟是夏的開國之君。西漢的司馬遷最早在《史記·夏本紀》中,對夏朝進行系統記載,然而司馬遷距離夏朝也有近兩千年了,他對夏朝的記述尚有許多說不清的地方,我們又如何說清「夏」為何為「夏」呢?


胡阿祥指出,要搞清「夏」的來歷,就得明白「夏」最原始的含義。甲骨文中的「夏」,其實是蟬的形象。「夏」為何會化身為蟬呢?


原來,蟬是夏天極為常見的昆蟲,《禮記·月令》中說「仲夏之月……蟬始鳴」。甲骨文中的四季,大多以一種物質來代表。「春」是草初生的樣子,「秋」是禾稼成的樣子,「冬」是枝果折落的樣子。「夏」也同樣,「假蟬為夏」,就是用蟬的形象來代表夏天。


同時,在古人看來,蟬又象徵著生命的延續不斷、復活永生,這從考古中出土的玉蟬就可看出。當時人可能注意到了蛹——蟬——蛹這種周而復始、不斷循環的現象,他們認為即象徵著生命的周而復始。原來這才是「夏」國號出現的意義所在。


那麼,「夏」為何又會和「華夏」組合在一起,逐漸成為漢民族乃至中國的代稱呢?


原因是,商滅夏,周又滅商,周人打的正是「反商復夏」的旗號。原來,商是由東方民族所建立的王朝,夏與周都是由西方的民族所建立的國家,而且據說周人的祖先曾經擔任過夏朝的農官,所以周打著夏的旗號,是為了顯示自己的正統地位。周人「反商復夏」成功後,周朝自稱為繼夏,周天子分封的諸侯國,也就稱為諸夏了。


後來諸夏國家又稱為華夏。「華」與「花」互通假借,木本植物開的花叫「華」,草本植物開的花叫「花」。引申到文化上,華指燦爛的文化,華夏名號,也就顯示了文化的傳統正宗、超凡脫俗。


到了春秋時期,屬於華夏集團的諸侯國,有著「尊王攘夷」的共同政治取向。尊王,就是奉周天子為主;攘夷,就是排斥蠻、夷、戎、狄。這樣,華夏名號又帶上了民族的色彩乃至成為民族的名稱。


華夏民族,就是區別於蠻夷戎狄的、如同花一樣美麗的夏人。


如此說來,「華夏」這個說法,追根溯源,竟是植物之花、動物之蟬的組合,寓意高雅、優秀、美好的民族。



劉邦鍾愛的國號「漢」


有盛大偉大的意思


對於中國的歷史與文化來說,「漢」無疑是最鮮明的記憶與最顯眼的符號,「漢族」「漢語」「漢字」……其實,這一切皆源自漢國號。


其實,「漢」對於劉邦來說,最初是個屈辱的稱謂。按照當初楚懷王與項羽、劉邦等人的約定,「先入關破秦者王其地」,劉邦應該被封為關中王,然而作為諸侯統帥的項羽卻違背了約定,改封劉邦為漢王。本來劉邦對「漢」是耿耿於懷,為何又一改初衷呢?


這其實源於蕭何的一番話,蕭何對劉邦說:「語曰『天漢』,其稱甚美」,「漢」既指天河,又稱天漢,提到漢,就會自然地聯想到天,因此若以「漢」作為王國之號,也就和「天」聯繫起來了。


胡阿祥還告訴記者,「漢」本身就是個美好的字眼。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說「漢,漾也」,「漢」的上源稱「漾」。清人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說「漾言其微,漢言其盛」,即發源時的「漢」,因為水流弱小,所以擬聲為「漾」,微波蕩漾的漾,等到水流盛大了,才又擬聲為「漢」,這樣,「漢言其盛」,「漢」也因此有了盛大、偉大一類的美義。


值得注意的是,亞洲地區許多民族的語言中,表示「偉大」「盛大」意思的詞,都發音為「han」。如大「韓」民國、成吉思「汗」,都表示「偉大」「盛大」的意思。再從字形上看,「漢」的古體也就是戰國時的寫法,左為「氵」,右上為「或」,右下為「大」,這樣,古體的「漢」字由「氵」(水)、「大」、「或」(國)組成,同樣帶有明顯的美義。漢國號此後,又被其他許多建國者所沿襲使用。因為漢朝時間超過了400年,且疆域遼闊,國勢強大,對周邊各國都產生重大影響,所以域外往往稱漢朝及漢朝以後的中國為漢。魏晉以後,漢更是取代了傳統的諸夏、華夏族稱,並一直沿用到了今天而不改。


【唐】


李淵相中了帝堯國號


「唐」的意思是「大」


說到「唐」,我們從不吝嗇讚美之詞,「漢唐盛世」「大唐氣象」……在唐朝及唐朝以後,外國人開始習慣稱中國為「唐」。這種現象一直持續到今天,在國外,中國人聚集的地方被稱作「唐人街」。那麼,「唐」是如何被選作國號的呢?


這還得從唐朝開國皇帝李淵的祖父李虎說起。李虎憑藉著軍功,做到了西魏的太尉,北周建立時,李虎雖已去世,仍被列為開國第一功臣,於是被追封為唐國公。李淵以唐為國號,似乎只是繼承了祖上的封爵而已,似乎並無新意。


那麼,問題在於,李虎為什麼被封為唐國公呢?其實用了排除法,當時可供為李虎追封國公選用的先秦時代的國名,有曾經包含了隴西郡地域的秦,曾經包含了趙郡地域的趙、魏、晉、唐、中山。但有些已經是此前王朝的國號,有些封了別人,所以李虎被追封為「唐國公」,幾乎就是唯一的選擇。


那麼再上溯至先秦,唐國是如何而來的呢?其實,先秦時分別有三個國家採用「唐」作為國號。李虎的唐國公封號,正是來源於帝堯的唐國。李淵的文字秘書溫大雅在《大唐創業起居注》中記載,當李淵奉詔前往太原,擔任山西河東慰撫大使時,心中很歡喜,他認為自己去帝堯的故國上任,實在是天意。並且李淵死後,他的孫子將他的謚號改作「神堯皇帝」,意思是說將李淵看作帝堯重生,這與李淵的心情也是十分吻合的。


那麼,李淵為什麼如此鍾情帝堯的唐國呢?首先,帝堯是仁君的典範,皇帝的楷模;其次從文字學上分析,唐就是「大」的意思,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說:「唐,大言也。」而作為帝堯國號的「唐」,更是引申出豐富的道德含義。李淵正是看中了「唐」的這些美義,才選中了「唐」作為國號。


眾所周知,南京被稱為「十朝都會」,自三國時期的孫吳到中華民國,前後共有十個朝代在南京定都。可是要細問在南京定都的朝代分別是什麼國號,有些人可能就要犯難了:「吳、晉、宋、齊、梁、陳、南唐、明朝……」再追問這些國號的來歷,恐怕就更沒幾個人答得出了。那麼,載入南京史冊的國號究竟有哪些不為人知的奧秘呢?


【晉】


隱秘的司馬昭之心


不承認漢魏禪讓


317年


定都南京


最早在南京定都的人是孫權,229年四月孫權即帝位,九月遷都建業(今南京),國號吳,孫吳政權除了有兩年(265-267年)曾以武昌為都外,其他時間均以建業為國都。


「當時,魏、漢、吳三國鼎立,歷史上稱為三國時期,這是一個分裂的時代,三個非統一皇朝的國號同時存在,它們的來源又各不相同。」胡阿祥說。


孫權定國號為「吳」源於此前曹丕封孫權為吳王,因為孫權據有的江東之地,在秦漢時習稱吳地。三國時代的結局眾所周知,晉朝結束了魏、漢、吳三分的局面,重建了統一。


與孫權的「吳」是承襲舊稱相比,「晉」國號就很有深意了。從265年到420年,延續了150多年。其中265年到316年建都在洛陽,後世稱為「西晉」,317年到420年建都在建康,就是今天的南京,司馬炎叔父司馬伷之孫司馬睿自立為皇帝,後世稱為「東晉」。胡阿祥認為,晉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著實有些尷尬,「名氣不響,少數熟悉晉朝的人,對它的印象往往也很差。晉朝尤其西晉的王公大臣,是以奢侈、浪費、殘忍著稱於世的。」


不過,偏安南方、建都今天南京的東晉與建都洛陽的統一王朝西晉,「還是有些差別的,特別是名士上有以王羲之、謝安為代表的風流瀟洒,經濟上有以江南開發為標誌的迅速進步,這都是些值得誇耀的方面。」然而此「晉」已非彼「晉」,彼「晉」是統一皇朝,此「晉」則偏安皇朝、半壁江山而已。與東晉同一時期的另半壁江山,從304年匈奴劉淵稱漢王起的135年間,各族統治者(匈奴、鮮卑、羯、氐、羌、漢)於混戰割據中,紛紛建立政權,史稱「十六國」。


那麼,當初司馬炎為何要以晉作為國號呢?司馬氏的籍貫河內郡溫縣(今天河南省溫縣招賢鎮),本來屬於先秦時晉國的地盤,所以司馬昭被曹魏封為晉公,等到司馬炎篡奪曹魏,就順理成章地成為晉帝,並以晉作為新王朝的國號了。晉字甲骨文的意思,是指生長豐茂的穀子。


胡阿祥覺得,定國號為晉,還有隱秘的「司馬昭之心」。司馬昭逼迫曹魏的傀儡皇帝先後封他為高都侯、高都公、晉公、晉王,其實是為了應驗「代漢者當塗高」的預言。這是一條在漢晉時期長期流傳的神秘預言。


考量司馬昭逼來的封爵「高都」與「晉」,都能夠和「當塗高」扯上關係。高都本是地名,在今山西一帶,因為地勢高拔得名,至於「晉」字,是上進、前進的意思,也就是說,司馬昭由「高都公」變成「晉公」,是由「高」上升到「更高」,這個更高,不僅高過「魏」,更顯示出「代漢者當塗高」的預言。這樣一來,「晉」既符合「代漢者當塗高」的神秘預言,又符合司馬氏的籍貫與封域本來屬於晉地的現實情況。「司馬昭以晉為國號,司馬炎以晉為新王朝的國號,其實隱含了以晉朝繼承漢朝、不承認漢魏禪讓的心態。」胡阿祥說。



蕭道成受封齊公


應一句滅宋的讖語


479年


定都南京


續接東晉、十六國的歷史時期,稱為「南北朝」。其中,南朝續接東晉,包括四個連續政權,即宋(420—479年)、齊(479—502年)、梁(502—557年)、陳(557—589年),除552年至554年梁元帝蕭繹都於江陵(今湖北江陵縣)外,其他時間均以建康(今南京)為都。北朝則續接十六國,依次是魏、齊、周。一直到589年,北方的隋滅亡南方的陳,「南北朝」結束。


那麼,定都在南京的宋齊梁陳四個國號,到底有什麼來歷呢?


胡阿祥說,根據元人胡三省注《資治通鑒》時的記載,南朝宋、齊、梁、陳四個國號的形成有很多相似之處,是一出又一出「禪讓」鬧劇的重複上演,國號都是承續了創建者的封爵之名,而封爵之名的確定,有些是因禪讓鬧劇的「主角」的家世、地域,有些是為了應讖。


比如,宋朝創建者劉裕,祖籍彭城(今江蘇徐州市),是漢高祖劉邦的弟弟楚元王劉交的21世孫。他的祖上於晉時南遷,移居京口(今江蘇鎮江市)。晉末,劉裕依靠軍功得以控制朝政,他先為宋公,再為宋王,最後受晉禪(420年),建國號宋,「國號與爵名一以貫之,既顯示著承接,也表明從受封某公的那一刻起,就預示著該公日後所要創建的某國。」胡阿祥說,宋國號承接的宋王、宋公之「宋」的由來,又與劉裕的老家彭城有關,彭城是「春秋之時宋土也」。


齊的得名則是應讖。齊朝創建者蕭道成,祖籍蘭陵(今山東蒼山縣西南蘭陵鎮),是漢相國蕭何24世孫。高祖蕭整晉時南遷,南遷江南。宋末,蕭道成掌管軍國大權,先後得封齊公、齊王(四月),後來建國號齊,這等於把劉裕代晉的戲又重演了一遍。


不同的是,蕭道成受封齊公時,還有一段小插曲。胡阿祥說,宋朝初議封蕭道成為梁公,但一個叫崔祖思的大臣對他說,有句讖語叫「金刀利刃齊刈之」。這句讖語,來自北方十六國時的著名道士王嘉作的一首歌謠。據說王嘉所言讖記十分靈驗,被稱為活神仙。「金刀利刃齊刈之」,「金刀利刃」指宋國姓「劉」,「刈」就是剪除,而剪除「劉」者是「齊」。既然來自活神仙的讖語這麼說,蕭道成於是欣然順從天命,開始了以蕭「齊」代劉「宋」的行動,爵名、國號的「齊」也由此得以確定。同樣為了應讖的還有梁。


「陳在中國歷代國號中是個特例,國姓為陳,國號也為陳。」胡阿祥說,陳國號如此特殊之謎,在學界已經引起重視,有觀點認為:陳朝開國者陳霸先的祖籍地潁川,本來在先秦「聖人」胡公滿的範圍內,胡公滿的封國名就叫陳,陳國被楚滅後,子孫又以國為氏。陳霸先以始祖封國之名作為他所建皇朝的國號,也在情理之中。


【唐】


李昪偽造譜系


自稱唐室後裔


937年


定都南京


時間推進到唐代以後,下一個在南京定都的朝代是五代十國時期的「南唐」。「南唐」其實是後人的稱法,我們最熟知的莫過於南唐後主李煜。但實際上,「南唐」的國號是「唐」。


五代十國是指出現於統一皇朝唐、宋之間的一段時期,是繼三國、東晉十六國南北朝之後的又一次分裂時期。


907年,唐皇帝李柷遜位於朱溫,朱溫即帝位,國號梁。梁是「五代」的開始,接續又有唐、晉、漢、周的更迭,「五代」前後共歷54年,直到960年正月趙匡胤篡周建宋為止。而為了區別於先前已有的朝代,這五個政權分別史稱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


與五代幾乎同時,南方各地先後出現了一批割據政權,加上割據河東的北「漢」,史稱「十國」。十國結束於979年五月宋皇帝趙匡義滅北漢,重建統一皇朝。


十國中有919年楊行密次子楊渭在江都(今揚州)建立的「吳」國,而我們熟知的「南唐」,便是從吳國演化來的。


937年十月,徐知誥在金陵(今南京)即位,國號齊。徐知誥本姓李,徐州人,幼年時就成為孤兒,戰亂中為楊行密收養,後來又成為吳國丞相徐溫(死後追封齊王)的養子,遂改姓徐。徐溫死後,養子徐知誥逐漸掌控吳政,937年徐知誥以齊王的身份接受吳帝楊溥的「禪讓」,所以國號為齊。不過,到了939年二月,徐知誥就改國號為唐(史稱南唐),複姓李,改名李昪,又偽造譜系,自稱唐室後裔。胡阿祥說,根據《資治通鑒·後晉紀二》的記載,徐知誥自稱唐朝李氏後人,為恢復正統地位,沿用唐國號。975年十一月,南唐亡於宋。


【大明 】


朱元璋不是明教大將


自居佛教的「明王」


1368年 定都南京


在「十朝」之中,明朝是南京人最為熟悉的,前面已經說過,明朝的國號應該是叫「大明」。


從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在南京(時稱應天)即皇帝位,到1644年三月十九日大順王李自成攻破京師(今北京市),朱由檢在煤山壽皇亭(今北京市景山東部)自縊身亡,這前後276年,是中國傳統歷史紀年中的明朝。明朝的首都,先在今天的南京,1421年明成祖朱棣遷到了今天的北京。


朱元璋為什麼要以「大明」為國號呢?社會上流行的說法,以金庸的武俠小說《倚天屠龍記》為代表。書中男主人公張無忌,在經歷了一系列的奇遇後,成為武功高深的明教教主,他與天下武林講和修好,進而率領天下英雄抗擊殘暴的蒙元統治,而朱元璋、徐達、常遇春等人,都是明教中的大將。《倚天屠龍記》結尾寫道:「其後朱元璋雖起異心,迭施奸謀而登帝位,但助他打下江山的都是明教中人,所以國號不得不稱一個『明』字。」


「大明」國號果真出自「明教」嗎?胡阿祥說,大明國號的真實來源,確實與宗教有關,但不是明教,而是佛教。朱元璋自居為佛教的明王,所以用「大明」為國號。原來,朱元璋是白蓮教徒,白蓮教是崇奉阿彌陀佛的,阿彌陀佛就是『諸佛光明之王』,就是明王。元末白蓮教宣揚「彌陀出世」的教義,而「彌陀出世」也就是「明王出世」。明王為什麼要出世呢?因為天下大亂了,紅色的明王將來到人間,拯救蒼生,然後就是沒有痛苦與不平,充滿莊嚴、清凈、富足、美妙的極樂世界了。


還有一個巧合,在中國古代神話里,火神祝融是黃帝的


曾孫,祝融的故墟就在朱元璋定都的南京,而按照朱元璋自己的說法,「本家朱氏,出自金陵之句容,地名朱家巷,在通德鄉」,金陵就是南京。這樣,南京又成了朱元璋的祖籍,而且朱氏自認為是祝融的後代,更巧的是,祝融又叫「朱明」,這名字有赤熱光明的意思,它把皇帝的尊姓「朱」和國家的大號「明」天衣無縫地聯繫在了一起。


明朝以後,在南京定都的國號還有「太平天國」和「中華民國」。


記者 唐蕾 王凡


中國歷代紀元表(部分)


夏朝 約前2070年


——前1600年


商朝 前1600年


——前1046年


周朝 前1046年


——前256年


漢朝 前206年——公元220年


三國 220年——280年


晉朝 265年——420年


南北朝 420年——589年


唐朝 618年——907年


五代 907年——960年


明朝 1368年——1644年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野史大全 的精彩文章:

揭秘:史上比「唐僧」去西天取經還早的大師
清朝農民馴化野生老虎當耕牛:吃大米能耕地
緊箍咒到底念的是什麼?
歷史上五次生物大滅絕:小行星與地球玩碰撞
古代如何保衛領導人:宋朝警衛部隊規模最龐大

TAG:野史大全 |

您可能感興趣

朱元璋為何定國號為「大明」,是否真的和明教有聯繫?
歷史揭秘:武則天稱帝為何定國號為「周」?
劉邦建立大漢帝國, 為何定都長安而不是洛陽?
楊志曾兩次拒上梁山 林沖卻為何定要賴上王倫?
朱其:如何定義當代藝術?
昭陵六駿——唐太宗和6匹戰馬如何定天下?
為何定都南京的王朝必短命?竟與秦始皇斬斷南京龍脈有關
古人闖關東只有三條路:看完你就明白元明清為何定都北京了
陸壓為何定要殺死趙公明?
明星家居:看家居二將蔣勁夫+蔣夢婕如何定義理想生活的家空間
三槐·孔子為何定《關脽》為詩之首
封神陸壓為何定要殺死趙公明?背後聖人撐腰,趙公明非死不可!
細說太平天國為何定都南京?
古都西安:西漢為何定都長安?其實劉邦也很糾結
封神黃飛虎滿門忠良,太師聞仲為何定要殺死黃飛虎?
當年,國民政府為何定都南京?
封神燃燈道人用四聖旗滅殺殷郊,為何定要拉扯武王姬發觀看?
如何定義新紳士?
若想真的明白如何定義電子音樂 就得明白如何定義電子樂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