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學歷史教與學︱「無孔不入、有縫必彌」的教學嘗試

中學歷史教與學︱「無孔不入、有縫必彌」的教學嘗試

嚴耕望先生是研究中國中古史的大家,專長於中國中古政治制度史和歷史地理的研究,他治史以嚴謹著稱,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備受史學界推崇。其在《治史三書》中提出的治史態度、理論、方法、原則能否遷移到中學歷史教學中呢?筆者曾以「無孔不入、有縫必彌」的治學態度來反思和調整「五四運動」一課的教學,形成了一些實踐感悟。


學生的追問讓我猝不及防


2015年10月,筆者在執教華東師大版高中歷史教材第五分冊「五四運動與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一課時,一個學生向我提了兩個猝不及防的疑問:「為什麼巴黎和會外交失敗會引發學生愛國運動?」、「五四運動為什麼是5月4日而不是其他時間呢?」

這兩個疑問,讓我毫無準備,猝不及防。一是備課時確實沒有考慮過學生會有這樣的疑問,二是自己也從來沒有思考過為什麼五四運動是五月四號而不是別的其他日子。當時,我腦子裡第一反應是:這個「縫隙」應該要及時填補。好在十幾年的教學經驗,讓我學會了打「太極」,發動學生一起來思考。


師:「C同學的兩個問題非常好,值得大家一起來思考,有哪位同學能談談自己的看法?」


生1:「巴黎和會上,中國作為戰勝國參加會議,提出的要求合情合理,然而列強卻推行強權政治,拒絕中國的合理要求,學生出於愛國而上街遊行示威。」


生C:「以前中國也屢有外交失敗,為什麼不見學生遊行示威?」

在C同學的追問下,學生都啞口無言……


師:「C同學的追問非常好,這個問題大家不妨課後好好思考下,還有五四運動為什麼是在5月4號這個問題也很有意思,C同學你自己也好好想想,課後我們可以繼續交流。」


一次「有縫必彌」的教學嘗試


很顯然,這個「無孔不入」的學生的兩個提問,完全暴露了我備課和知識的巨大「縫隙」甚至是「致命漏洞」。羞愧之餘,我開始查找資料以解答學生的疑問。隨著材料的搜集和梳理,疑問逐漸清晰,對教學思路也進行了及時調整(下圖左是調整前的思路,下圖右是調整後的思路)。



中學歷史教與學︱「無孔不入、有縫必彌」的教學嘗試


第二天,我帶著調整後的課件走進了另一個班級,滿懷信心地上起課來。


師:「今天我們學習五四運動,五四運動初中歷史教材已學過,今天老師想帶著大家換個思路來學習五四運動,請大家看屏幕上的幻燈片。」(教師出示上圖右的幻燈片,引導學生進行問題探究)


師:「請大家結合教材和所學知識,說說看巴黎和會上中國代表團提出了怎樣的外交要求?為什麼中國外交失敗?」


生1:「中國要求日本歸還山東。」

生2:「中國國力弱小,列強推行強權政治,對中國外交請求置之不理。」


師:「為什麼外交失敗的消息傳到國內,就引發學生的愛國運動呢?以前中國不是一直推行屈辱外交嗎?」


生1:「學生受新文化運動影響,愛國意識強化了。」


師:「還有別的同學有補充嗎?」

生2:「隨著中國半殖民地化的不斷加深,中國人尤其是青年學生對民族矛盾認識得更加深入了,尤其是中國作為戰勝國依然得不到公正的待遇,讓國人很失望,進而失望轉化為憤怒。」


師:「大家說的非常好,我們來看看當時五四運動的親歷者、學生領袖羅家倫是怎樣認識這個問題的。」


出示羅家倫《對五四運動的一些感想》中的材料:「第一,是前次新華門事件的連續(指1918年5月的請願活動)。第二,是新文化運動所產生的思想變化的結果。第三,是大家受了蔡孑民(蔡元培)的影響,一變從前羨慕官僚的心理而為鄙視官僚軍閥的心理,並且大家有了一種以氣節相標榜的態度,有意去攖官僚軍閥之鋒。第四,是正當巴黎和會的時候,感覺到中國受人支配和帝國主義國家協以謀我的痛苦。第五,因為受歐戰以後各國革命潮流的激蕩。」


師:「從以上材料來看,羅家倫先生認為是五個因素共同作用,促成了學生愛國運動。為什麼學生選擇5月4日上街遊行示威呢?」


出示2015年5月4日海南日報上發表的王凱《親歷者眼中的「五四運動」》一文中的材料:「據羅家倫介紹,他們原來準備5月7日率領群眾舉行遊行示威,因為這一天是國恥紀念日,這樣做可以減輕學校當局的責任,對北大和蔡元培校長都會有所保護。但一個意外情況打亂了原定計劃,5月3日,清華學校舉行一個紀念活動,北大的許多師生都去觀禮,羅家倫也去了,直到晚上八九點鐘才回來。就在羅家倫等人去清華的這段時間,事情起了變化,報人邵飄萍來校通報了山東問題已經失敗的消息。在校的一幫同學馬上在北河沿法科第三院召集會議,先由邵飄萍報告消息,後由許德珩等人發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說;後來參加過中共一大的劉仁靜帶了一把小刀,要在會場上自殺,還有一位學生,也準備斷指寫血書。這次集會形成了一個決議,決定第二天(即5月4日)聯合各校同時行動,並在北大學生中推出二十名委員負責召集,當時不在現場的羅家倫也名列其中。」


師:「從以上材料可以看書,學生原本是計劃5月7日舉行遊行示威的,但是5月3日外交失敗的消息傳回國內,學生臨時集會,在群情激憤之下臨時改變決定,5月4日提前行動。遊行是要去哪裡呢?為什麼要火燒趙家樓呢?是預謀好的嗎?」


出示《北京學界全體宣言》的材料:「現在日本在萬國和會上要求并吞青島,管理山東一切權利,就要成功了!他們的外交大勝利了!我們的外交大失敗了!山東大勢一去,就是破壞中國的領土!中國的領土破壞,中國就亡了!所以我們學界,今天排隊到各公使館去,要求各國出來維持公理。務望全國農工商各界,一律起來,設法開國民大會,外爭國權,內除國賊。中國存亡,就在此舉了!今與全國同胞立下兩個信條道:(一)中國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斷送。(二)中國的人民,可以殺戮,而不可以低頭。國亡了,同胞起來呀!」


師:「從當時發布的公開宣言來看,學生遊行示威的目的是哪裡?」


生:「各國公使館。」


師:「那後來怎麼就燒了趙家樓呢?趙家樓在哪裡呢?」


出示騰訊網「歷史專題——紀念五四運動」的一張圖示:



中學歷史教與學︱「無孔不入、有縫必彌」的教學嘗試



師:「從以上圖示來看,趙家樓在使館區的東側,從行徑路線來看,學生先去使館的,後去的趙家樓。可見,火燒趙家樓並沒有事情就預謀好。為什麼學生要去趙家樓呢?」


出示民國八年五月五日新申報上的報道材料:「今日,各校學生遊街後又赴曹汝霖家,因阻止入內,打破電燈,曹宅焚毀,學生數人被捕。」(如下圖)



中學歷史教與學︱「無孔不入、有縫必彌」的教學嘗試



師:「從材料來看,趙家樓是誰的住處?」


生:「曹汝霖。」


師:「曹汝霖是誰?」


生:「是親日派官員。」


師:「學生到趙家樓後做了什麼?」


生:「打破了電燈,燒了趙家樓。」


師:「政府是如何處理的?」


生:「抓了一些學生。」


師:「你覺得這些學生該抓嗎?」


生1:「不該抓,曹是親日派,學生是愛國行為。」


生2:「該抓,即使是親日派,學生也不能侵犯私宅,燒了別人房子。」


師:「政府、學校各方實發後態度如何呢?」


出示北洋政府公報材料:「大總統令:本月四日,北京大學等校學生,糾眾集會,縱火傷人一案。方事之始,曾傳令京師警察廳,調派警隊,妥為防護。乃未能即時制止,以致釀成縱火傷人情勢。迨經警察總監吳炳湘親往指揮,始行逮捕解散。該總監事前調度失宜,殊屬疏誤。所派出之警察人員,防範無方,有負職守。著即由該總監查取職名,呈候懲戒。首都重地,中外具瞻,秩序安寧,至關重要。該總監職責所在,務當督率所屬,切實防弭,以保公安。倘再有借名糾眾,擾亂秩序,不服彈壓者,著即依法逮捕懲辦,勿稍疏弛。此令。國務總理內務總長錢能訓中華民國八年五月六日——民國八年五月七日第一一六九號」


師:「政府當時是如何定義這場事件的?」


生3:「借名糾眾,擾亂秩序,不服彈壓者,依法逮捕懲辦。」


師:「學校當時是如何看待這場事件的呢?」


出示梁漱溟刊登在1919年5月18日《國民公報》上的文章《論學生事件》中的材料:「我的意思很平常,我願意學生事件付法庭辦理,願意檢廳去提起公訴,審廳去審理判罪,學生去遵判服罪……縱然曹、章罪大惡極,在罪名未成立時,他仍有他的自由。我們縱然是愛國急公的行為,也不能侵犯他,加暴行於他。縱是國民公眾的舉動,也不能橫行,不管不顧。絕不能說我們所作的都對,就犯法也可以使得。」


師:「梁漱溟是當時北大的教師,他是如何看待學生行為的?」


生4:「他認為學生事件應該交給法庭辦理,學生應該去遵判服罪。」


出示胡軍《蔡元培與五四運動》中的材料:5月10日,蔡元培在南下途中特地給學生寫了一封信。他信中說道:「仆深信諸君本月四日之舉,純出於愛國之熱誠,仆亦國民之一,豈有不滿於諸君之理。惟在校言校,為國立大學校長者,當然引咎辭職。仆所以不於五日即提出辭呈者,以有少數學生被拘警署,不得不立於校長之地位以為之儘力也……惟恐諸君或不見諒,以仆之去職,為有不滿於諸君之意,故特在途中匆促書此,以求諒於諸君。」


師:「當時北大校長蔡元培是如何看待這一事件的呢?」


生:「認為學生是愛國的,要保護和營救被抓的學生,但是作為校長他不得不辭職。」


出示曹汝霖回憶錄里的材料:「此事距今四十餘年,回想起來,於己於人,亦有好處。雖然於不明不白之中,犧牲了我們三人,卻喚起了多數人的愛國心,總算得到代價。又聞與此事有關之青年,因此機緣,出國留學,為國家成就人才。在我呢,因之脫離政界,得以侍奉老親,還我初服。」


師:「後來曹汝霖是如何看待這一事件的呢?」


生:「他認為這個事件於己於人,於國於家都有好處。」


師:「從材料來看,當事人曹汝霖後來還是選擇了原諒學生,也肯定了學生的愛國運動的積極意義。」


教學反思後的三點認識


以上課例中,由於學生的兩個課堂提問,導致了教師課堂教學設計的調整,是由「無孔不入」的學生主動進攻而引發了教師的「有縫必彌」的防守態勢。雖然調整後的教學設計較之前有很大的改進,也更能促進學生思維和能力的培養,但是整個教學環節和設問包括材料的處理還需要進一步的打磨,需要繼續「無孔不入,有縫必彌」:如材料的孤證和互證問題、材料使用的信度和效度問題等等,都值得我深入思考和探究。從嚴耕望先生關於「無孔不入」與「有縫必彌」的理論闡述和筆者個人的課例實踐來看,要想把歷史學科專業治史理論和態度遷移到中學歷史課堂教學中運用,需要注意以下三點:


首先,「無孔不入」和「有縫必彌」需要有很強的質疑精神和探究意識


其次,「無孔不入」和「有縫必彌」需要有廣泛的閱讀和嚴密的考證能力


第三,「無孔不入」和「有縫必彌」需要持續的自我反思


基於以上實踐和反思,筆者認為《治史三書》不僅是歷史專業研究者學習治史的重要「教材」,也是中學歷史教師提升學科能力的重要「課本」。通過有效運用其中的治史方法、原則和態度,遷移至課堂教學,必將使學生從中受益。(文/朱幸福 )


轉自澎湃新聞:http://www.thepaper.cn/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澎湃新聞 的精彩文章:

文人畫:用詩人的思考方式去繪畫
埃科去世一周年,他的最後一本小說「最接近我們」
從胡適的《最後一課》到錢基博的「最前一課」
上海書評︱林行止:雞的靈與肉
辛德勇:賒賬、留書……憶昔日去書店蒐討舊書的時光

TAG:澎湃新聞 |

您可能感興趣

克格勃的間諜無孔不入 大科學家也難倖免
傅小平:「無孔不入的文學偵探」
日本的科技真是無孔不入啊
無孔不入的細思極恐!日本對華軍事地理研究考
無孔不入的特工暗殺
育兒科普丨水中重金屬——無孔不入的隱形殺手!
水中重金屬——無孔不入的隱形殺手!
日本是「無孔不入」,居然知道中國研發新型戰機的型號
無孔不入,葡媒曝C羅女友情史
日本的科技真是無孔不入,這麼噁心的科技還真受不了
請提防日常用品中無孔不入的「經皮毒」
英國一大學女廁所發現針孔攝像頭,如今的偷窺偽裝技術已幾乎無孔不入!
印度的中國商品,已無孔不入
無孔容器打孔大法!學會這招連花盆都不用買了
對於無人機「無孔不入」的騷擾困局,美軍已經將一款裝備投入實戰
盤點:澳洲無孔不入的蛇蛇
現代戰爭無孔不入無處不在:海陸空電之外太空衛星也成交戰領域!
「不良人」在唐真存在,是此部門原型,無孔不入是皇帝的利器
戰鷹軼事集:克格勃的間諜無孔不入 世上最聰明的人也難倖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