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新規:中小學可懲戒學生,怎樣懲罰算適度?這可難倒一波老師們了

新規:中小學可懲戒學生,怎樣懲罰算適度?這可難倒一波老師們了

中小學可懲戒學生 怎樣懲罰算適度老師很為


青島市發布《青島市中小學校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從今天起正式實施,這是全國第一部以學校為主體的地方性政府規章。《辦法》共七章44條,除了規定學校有權自主招聘緊缺教師,實行校長負責制等內容外,最引人關注的就是:學生擾亂教學秩序,教師可對其進行適當懲戒。



新規:中小學可懲戒學生,怎樣懲罰算適度?這可難倒一波老師們了


也有部分老師擔心,青島雖然將「懲戒」寫入規章,但只說「適當」懲戒,如何把握這個「度」又是一門學問。「怎麼算『適當』,比如說,打手心如果算『適當』,那打屁股算不算?讓學生到操場跑圈,跑幾圈算是『適當』懲罰?這樣讓老師自己拿捏也挺為難。所以將『適當懲戒』寫入規章只是第一步,更應該出台相關細則。」受訪老師們說。


相關新聞


該怎麼懲罰惹不起的學生

最近跟同事們聊起懲罰學生的話題,大家個個搖頭。怎麼懲罰?


一些學生屢教不改,口頭批評對他們而言不過是耳旁風,話說重了可能就會導致某些家長向學校甚至教育局反映教師侮辱學生;罰站涉嫌羞辱學生,而且站得時間長一點就成了「體罰」;罰他們寫作業,要不說你加重學生課業負擔,要不說你影響學生睡眠,一不小心就被指責為「變相體罰」。讓他們去做服務,不折騰個一塌糊塗就算不錯了。


教育部曾經印發的《中小學班主任工作規定》中明確規定,教師有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的權利。事實卻不那麼令人樂觀,現在老師不僅不能批評學生,甚至惹不起學生!


很多中小學領導以及教育局不敢公開維護教師權益。某地一教師被學生羞辱,該教師批評學生,家長到學校鬧事,逼迫老師給學生下跪。這個時候,學校和教育局給老師撐腰了嗎?諸如此類的事情並不少見。一些時候,學校領導以及教育局官員不僅沒有擔負起維護教師權益的責任,而且總是從各方面苛求教師,還常常把本該學校或者教育局承擔的責任推到教師頭上。每當遇到教師因管教學生而引發教師和學生及家長之間的矛盾時,學校以及教育局往往為了息事寧人,不分青紅皂白,先批評教師,至少也要指責教師「工作不細緻」。這使得很多教師感到孤立無援,很怕惹毛學生和家長,批評權懲罰權自動放棄。


也有部分老師擔心,青島雖然將「懲戒」寫入規章,但只說「適當」懲戒,如何把握這個「度」又是一門學問。「怎麼算『適當』,比如說,打手心如果算『適當』,那打屁股算不算?讓學生到操場跑圈,跑幾圈算是『適當』懲罰?這樣讓老師自己拿捏也挺為難。所以將『適當懲戒』寫入規章只是第一步,更應該出台相關細則。」受訪老師們說。

「懲戒由於一直沒有法律、法規等層面的明確規定,導致實踐中出現了兩個極端,教師不敢做或做過了頭。」青島市政府發布地方性規章,中小學可懲戒學生引關注!對此專家認為「不同階段的學生身心特點不同,懲戒的範圍、方式等也應當有所區別;在本《辦法》並未明確細化的情況下,有關懲戒的具體規定是否可以由學校自主規定,可以規定何種懲戒方式,這是否屬於學校自主權的範圍?」李昕說,「這些問題不能得以解決,懲戒的合法化是無法落實的。」


近日,青島市政府發布地方性規章《青島市中小學校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辦法》提到「中小學校對影響教育教學秩序的學生,應當進行批評教育或者適當懲戒」。據了解,這是全國或地方教育性法規中,首次提出「懲戒」的概念。



新規:中小學可懲戒學生,怎樣懲罰算適度?這可難倒一波老師們了



網路配圖

學校的懲戒規定應向學生公開


《辦法》於2016年12月30日經青島市十五屆人民政府第128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並以市政府令第252號發布,將於今年3月20日起施行。


其中第十一條第三款規定「中小學校對影響教育教學秩序的學生,應當進行批評教育或者適當懲戒;情節嚴重的,視情節給予處分。學校的懲戒規定應當向學生公開。」


首都師範大學政法學院法律系主任、北京市法學會教育法學研究會常務副會長李昕認為,從文本字面含義而言包括以下內容,其一,學校擁有對影響教育教學秩序學生的批評教育權、懲戒權、處分權;其二,學校對學生的懲戒規定應該公開。

李昕分析,教育部出台的《中小學班主任工作規定》第十六條中規定「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學管理中,有採取適當方式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的權利」,但「懲戒」這個詞至今未出現在全國或者地方的法規中,此次青島《辦法》中明確了中小學可以適當懲戒學生,屬於首次。


當地教師:懲戒內容不夠細化


「現在老師主要是採取批評教育為主,手段也就是寫個檢查。沒有老師會體罰學生,這主要是從老師的自我保護考慮的。」當地一中學的李老師說。



新規:中小學可懲戒學生,怎樣懲罰算適度?這可難倒一波老師們了



網路配圖


「因為現在學生都知道老師不能體罰學生,所以經常以此『威脅』老師,不服管教。」對於「懲戒」出現在當地法規中,李老師認為,會在學生的心理上產生影響。但是《辦法》對於「懲戒」沒有明確的規定,不便於執行。


記者昨日諮詢青島市教育局政策法規處,工作人員表示,青島市政府法制辦將於3月上旬舉行新聞發布會,對相關問題進行回應。他們到時也會參加,但在此之前不便做出解釋。


專家說法


「應明確懲戒範圍和方式」


「懲戒由於一直沒有法律、法規等層面的明確規定,導致實踐中出現了兩個極端,教師不敢做或做過了頭。」李昕說。


她認為,《教師法》中明確規定教師不能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因此,在實際教學中,如果沒有一個制度化的規定,懲戒與體罰將處於一種模糊狀態,既不利於教師履行教育管理職責,也不利於維護學生的身心健康。


針對青島市的《辦法》存在一些問題,李昕認為需要進一步明確懲戒權的範圍、懲戒的方式、懲戒的度。


「不同階段的學生身心特點不同,懲戒的範圍、方式等也應當有所區別;在本《辦法》並未明確細化的情況下,有關懲戒的具體規定是否可以由學校自主規定,可以規定何種懲戒方式,這是否屬於學校自主權的範圍?」李昕說,「這些問題不能得以解決,懲戒的合法化是無法落實的。」


第二,現在多數學生在家嬌生慣養,在學校任性妄為,本來就夠教師頭痛了,偏偏還有很多家長不能容許孩子受半點委屈。很多教師在處理學生之間的矛盾時也左右為難,甚至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即使有家長承認孩子有錯,表面上也配合老師,但學生回到家裡家長並不認真教育批評,學生還是老樣子。什麼樣的懲罰對這樣的學生有效?批評能叫懲罰嗎?


第三,近些年各種各樣貌似新穎的教育理論也因僵化的理解,實際上在折騰一線教師。一些看似完美的教育方法明明在現實中不管用,但你要不用,就說你無能、不稱職、素質低。理想化的教育方法無異于海市蜃樓,尤其是把學生理想化,簡直就是在給教師設置陷阱——你必須成為一個理想化的教師,你就不能批評學生。可有幾個教師能做到?


第四,不容迴避的一個問題是,如今確實有一些教師不僅素質不高,師德方面也很不盡如人意,不能公平公正地對待學生,有時更趨炎附勢。這種教師批評學生往往是有選擇性的,批評方式帶有侮辱性,學生無法接受。這就難免引發衝突,惡化了教師和學生及家長之間的關係,使得其他教師也處於被動狀態。很多教師也就上行下效學會了推卸責任逃避責任。


教師批評教育學生原本是天經地義的事情,現在卻成了禁區、雷區,僅僅靠教育部的一紙規定,顯然不能幫助教師硬起腰桿,惹不起的學生還能接受怎樣的懲罰?而《教師法》對教師權利的維護也不夠明確,這讓老師們批評學生時底氣也很不足,建議從立法角度明確教師對學生管教的權力,當然也要設置界限,保護學生的合法權利不受侵犯。


因為忘了做家庭作業,6月16日臨海市回浦實驗小學一年級學生丁丁(化名)受到了語文老師處罰——塑料管打手。結果,這個8歲男孩的右手小指骨折了。學校已經對該老師進行了處罰,並承擔了孩子的醫療費,同時,學校希望社會能允許老師改正錯誤。這名語文老師很年輕,平時各方面也很優秀。事後,她的心理壓力也很大,希望大家能給她一個改過的機會。


從這一事件出發,引發的是以後老師該怎樣管學生?輕重難以把握,批評吧,說什麼精神傷害;搗亂的孩子罰站吧,說是體罰;為了孩子好好學習,打了孩子吧,又得背上道德敗壞沒有師德的名聲。對於家長來說,老師不管教孩子聽之任之,是老師誤人子弟;把孩子管教的嚴了,家長認為老師沒有師德,反而說老師「如果是你自己的孩子你會這樣嗎?」。現在老師教育孩子不知何去何從,看來老師和家長在教育孩子問題上,分歧還是很大。


古話說「教不嚴,師之惰」「嚴師出好徒」,對於有責任心有職業精神的老師來說,要想把學生教育好,學生在以後的社會中不被淘汰,就要對自己的學生嚴厲些。學生學習好了,不僅證明了老師的教育水平和師德,待孩子長大,學生和家長會感謝老師,會理解老師的「嚴厲」,誠然也帶來了社會好評和一些經濟利益。老師很明白一個道理:對孩子嚴厲甚至殘酷,其實是對孩子的好,是對孩子的負責,而反之,如果對孩子只是聽之任之,只是死搬教條的灌輸書本,不管孩子錯對,不對孩子的錯誤行為教育匡正,表面上的仁慈,那就是在害孩子,讓孩子在仁慈、原諒的慣性下放縱。


對家長來說,也是很矛盾的,既想讓老師嚴厲,讓孩子好好學習,又不想讓老師太過分說教孩子,讓孩子心理負擔太大。可以理解,因為現在家庭只有一個孩子,是六個大人看一個孩子,孩子在家受寵、溺愛,很少在家裡受到委屈、苛責。家長對孩子錯誤是原諒、容忍,希望下一次改正,而孩子卻在一次一次原諒中被溺愛,變得嬌縱、任性、容不下其他的事和物,心理承受能力差。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家長對老師的教育就變得苛刻,既要老師把孩子教育好,又不要老師太多說教孩子,甚至打罵孩子,認為老師打罵孩子是道德敗壞,卻沒有換位思考替老師想,老師打罵孩子也是「恨鐵不成鋼」,是讓孩子更好的學習。


怎樣把握教育孩子的尺度的確是個難題,對於玩性大、調皮、任性、逆反心理大、被家長寵愛的現在孩子來說,老師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效果不是想像的那麼好,老師為了孩子難免批評或一些體罰,教書育人者育人的方法「教不嚴,師之惰」,這就凸顯老師和家長在學生教育能否達到共識。如果老師都這樣想「我只管教書,教得不好,不會犯罪,做一個懶教師。」,那教育就有些悲哀,學生可真慘了。


當孩子在老師教育方式方法下受了委屈,家長苛責老師,說如果是老師自己的孩子也這樣教育嗎?我想老師會,老師恨鐵不成鋼時,對孩子的嚴厲就是一種愛。換位思考,家長如果是老師,家長如何教育孩子?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虎爸辣媽 的精彩文章:

教師到底好不好?看一看教師自己的評價就知道了!
河北校園暴力致初三學生1死2傷,校園暴力屢禁不止且愈演愈烈?

TAG:虎爸辣媽 |

您可能感興趣

跟豬八戒學學怎樣百折不撓的戀愛
孫悟空真的不擅長水戰嗎?那他為何不跟水兵總司令豬八戒學習?
弒母少女的網戒學校:暴力抓走 隨時體罰
起底弒母少女身後的網戒學校:暴力抓走、隨時體罰和神秘專家
星火傳承女戒學院實修15天的女生這麼說!
學報編輯部舉辦「預防與懲戒學術不端行為辦法」專題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