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以前都錯了?新化石顯示恐龍不用生蛋也能生產
每一個新化石的發現都是可以學習更多關於古生物的機會,但是發現一個懷孕的海洋生物化石比發現其他大多數更為驚人,因為它攜帶的胚胎並不是在卵里。
現在研究人員認為,食魚的恐頭龍屬爬行動物,它大約在2.45億年前于海洋中游泳,並且生產出活寶寶,但不是像以前想像的產卵。
恐龍的親戚以及鳥類和鱷魚的遠祖,恐頭龍屬有一個細長的脖子,沿著尼斯湖怪物的線條,可以長到約4公尺(或13英尺)的長度。
根據中國,美國,英國和澳洲的研究人員,這是第一個脊椎動物屬於一個大群組,被稱為主龍形下綱,被發現為胎生,能夠生產出活的小寶寶就像哺乳動物一樣。
來自英國布里斯託大學的其中一位研究人員Mike Benton說,「我們很高興能夠看到這樣對於了解一個主要群體演化前進重要的一步的機會,在中國領土發現的化石。」
胚胎面朝向母親的頭,這表明它確實是一個嬰兒的恐頭龍屬,而不是母親剛吃過的東西,這將會由頭開始已被消化。
同時也發現胚胎呈現捲曲的姿勢,是屬於典型的脊椎動物胚胎,而且沒有發現蛋殼在骨骼中或周圍。
這張圖顯示了胚胎的位置,在明亮粉紅色的部分。來源:Jun Lui et al。
雖然在化石內的胚胎很小,大約半公尺(1.6英尺),它顯示了是恐頭龍屬的跡象,包括細長的肋骨和一個很長的脖子。
研究人員告訴BBC新聞,他們不能排除蛋殼原本存在的可能性,但似乎不太可能。他們還說,這些發現可以打開在更多化石中的胚胎進行更詳細地分析的道路。
在主龍形下綱中有成千上萬的物種,包括鱷魚和鳥,並且所有的都被認為會產卵。
科學家們認為有一些生物學的原因讓這些脊椎動物不會產下活的寶寶,但現在看來這種類型的脊椎動物確實可以演化為胎生。
研究人員還發現了另一件事,恐頭龍屬顯然通過分配染色體而不是通過巢的溫度來決定其嬰兒的性別,如現今的後裔像是海龜和鱷魚那樣。
三疊紀時期,爬行動物在中國南海中游泳,並能夠產下活的後代,肯定會幫助生物避免捕食者,因為它可以留在海上,而不需要返回陸地產卵。
一些爬行動物已經演變為能產下活寶寶的今天,但這一個發現是驚人的,因為它的年齡和所涉及的物種類型。
研究人員寫道,「我們的發現推翻了生殖生物學分化大約有5000萬年的證據,並且表明沒有任何基礎的原因,讓主龍形下綱的生物不能實現產下活寶寶。」
研究結果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上。

※城裡人請筆仙 農村人請簸箕婆婆姑姑?很多人都沒看過
※美國研究發現同性婚姻合法後青少年的自殺率大幅降低
※美國科學家發現睡眠不足會造成大腦記性差
※澳大利亞龍蝦泛濫成災 政府至今沒找到解決方案
TAG:記錄頻道 |
※婆婆罵我不能生蛋的母雞,離婚?可以!但房子為何不分給我
※你知道比拳頭還大的鴕鳥蛋是怎麼生出來的嗎?鴕鳥生蛋全過程!
※腦洞:為啥尼多王都能參與生蛋,尼多後卻沒有了繁殖能力?
※只用三年就把龜寶寶養得生蛋了,一隻烏龜也能下蛋么
※農夫家母雞生下一個鵪鶉蛋,之後嚇得不敢再生蛋
※母雞不生蛋孵小雞屁股卻在動,竟是為了幫貓咪取暖
※母雞再旁邊生蛋,母貓在旁邊生仔,誰也不耽誤啊!
※小姑娘只用三年就把龜寶寶養得生蛋了,一隻烏龜也能下蛋么
※你吃壽喜燒的時候,會蘸「生蛋液」嗎?
※男人和女人不要再相互為難對方 你們的關係與雞生蛋蛋生雞一樣
※吃慣了雞蛋的哈士奇,因為雞突然不生蛋,結果一晚上全禍禍了
※别再说哺乳动物不会生蛋了,还真的有卵生的哺乳动物
※這隻海龜媽媽,殼都被咬掉一大塊,還繼續挖洞生蛋!
※這隻海龜媽媽就算外殼被吃掉了一大半,依然拚死堅持要上沙灘生蛋
※母雞生蛋後為什麼會咯咯地叫
※男生蛋蛋一高一低,究竟是不是病?
※「雞生蛋」還是「蛋生雞」?幾千年的爭論
※納粹為支撐戰爭竟做出這種事,強迫婦女生育如同母雞生蛋
※貴州有個怪地方,石頭竟然會生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