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發願,是不是執著?

發願,是不是執著?

放下執著和發大願

發願,是不是執著?



佛講放下執著,佛也講發大願,請問兩者之間是否存在矛盾?


佛教說的「執著」是指執幻為實,具體又分為人我執和法我執。


「我」是指實有自性。把色、受、想、行、識這五蘊幻妄身認作自己的身心,妄執為我,名人我執。把一切事物、現象、觀念、習氣認作實有,名法我執。法我執有廣義、狹義之分,廣義的「法」包括有情、外境、無邊、二邊、非二邊,即把人我包括在內,而狹義的法我不包括人我。人我執產生煩惱障,障礙眾生證得暫時解脫,細分不可計數,歸納起來為貪、嗔、痴三毒。狹義的法我執產生所知障,障礙眾生證得佛的一切智智,歸納起來為二取、三輪執著和習氣。

佛教所說的發大願,主要指發菩提心,發願為了一切眾生離苦得樂、究竟解脫而證取無上正等覺。圓滿覺悟須斷除一切執著、習氣。認為自己有所證得,是一種極微細的執著。修行者首先要斷除的是粗大的執著,現量見到空性後,由一地到十地,微細的執著習氣層層清凈,十地最末斷盡最微細的習氣,此時入妙覺證得佛果。

發願,是不是執著?



通常情況下,斷除執著是一個漸進漫長的過程,不能一開始就說:「為救度眾生立誓成佛」是一種執著,所以要放下。像有智有得的微細執著,是證悟之後才談得上斷與不斷的。初學者面前,有多得數不清的、遠比這粗大的煩惱執著需要去斷除。不踏踏實實清凈自己當前境界中的煩惱執著,卻擔心更高境界中的微細執著,就像低年級的學生不好好完成自己的功課,卻操心高年級的功課一樣。


佛教說發大願,是為救度眾生立誓成佛;而斷除一切執著,方能證佛果。不努力去放下執著,所謂「發大願」難免流於空談。

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隨著時代的變遷,辭彙的含義會發生改變。比如現在人們日常生活的語境中,「執著」有時候是指堅持不懈、決心堅定地去做一件事,這並不是佛教所說的「執著」。在佛教中,以歡喜心堅持不懈地行持善法,稱為「精進」。


文章來源 >> 希阿榮博堪布 《透過佛法看世界》

發願,是不是執著?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菩提洲網站 的精彩文章:

事實上,你的情況肯定比你想像的要好
願我們真正體會到上師的加持
讓善緣慢慢地聚攏到你身邊
死亡,不是生命的終點
「外星人」的親密關係

TAG:菩提洲網站 |

您可能感興趣

「許願」和「發願」不是一回事!
為何要發願,發願對學佛者重要嗎?俗話講:吃虧是福,這樣的說法對嗎?
發心與發願是一樣的嗎?
發願不見得就是事實
佛弟子一定要知道「許願」和「發願」不是一回事!
大家念地藏經前,如是發願,不可思議,功德無量!
事無大小,你主動發願去做,就對了!
只懺悔以前的罪業,不發願以後不再犯錯,能清凈業障嗎?
這樣發願,才最靈驗!快看看,你平時做對了沒?
大家念《地藏經》前,如是發願,不可思議!
發願和發心有什麼不同?
念佛不迴向發願,可以往生嗎?
劉素雲老師:母親發願讀一千部《無量壽經》,想完成有難度,母親現在只想專念阿彌陀佛,但是心裡壓力非常之大,這件事該怎麼辦?
受戒時應該如何觀想,幫助我們發願?
發願後沒做到怎麼辦?
迴向發願是萬分必要的事情
仁煥法師:乘佛本願是妙用。我們凡夫要發願力很難,我們接受阿彌陀佛的願力就對了
他是大阿羅漢的關門弟子,發願為眾生不請之友,他是誰?
發願後沒做到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