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中國搞到一款超級武器,解決技術難題後讓航母望而生畏

中國搞到一款超級武器,解決技術難題後讓航母望而生畏


中國搞到一款超級武器,解決技術難題後讓航母望而生畏



由於魚雷在二戰中對航母的攻擊效果讓其備受各國重視。在二戰後相當長時間美國的魚雷技術一直居世界前列。前蘇聯為了確保海軍潛艇部隊的戰略威懾力和海上強國地位, 此中的一個重大舉措就是發展並改進「 暴風雪」超高速魚雷,這種超出常識的超高速魚雷是世界上出現的第一種超級空化武器。

「 暴風雪」超高速魚雷就是利用火箭發動機在魚雷頭部生成大量的氣泡空穴,使得魚雷完全被空穴包圍,水的阻力大大減小,從而達到極高的航速。也就是說雷體不和水直接接觸,自然水的阻力也就微乎其微,魚雷高速航行的障礙就這樣巧妙地被化解了。伊朗曾經公開展出了採用超空泡技術的高速反艦魚雷,這種魚雷為蘇聯「 暴風雪」超高速魚雷的仿製品,最大速度可達200節(370公里/小時),但這種魚雷不具備制導能力,主要用於在短距離上攻擊水面艦艇。



中國搞到一款超級武器,解決技術難題後讓航母望而生畏



「 暴風雪」超高速魚雷自誕生之初就成為美國等西方軍事情報部門關心的焦點,從目前所掌握的資料分析,擁有設計、生產或者部分擁有「暴風雪」魚雷的國家只有俄羅斯、中國、哈薩克、烏克蘭。在上個世紀90年代中國曾提出向俄羅斯購買過,而俄羅斯以此項技術屬於絕密為由拒絕。但據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報道,哈薩克國家軍事裝備進出口總局(KASPEX)的高級官員透露,他們在1998年獨立後向中國出口了40枚當地生產的「暴風雪」重型超高速魚雷。

他強調,與中國進行的軍事技術交流是通過KASPEX進行的。由於在前蘇聯時代的上述魚雷總裝車間設在哈薩克,因此哈薩克得以擁有「 暴風雪」超高速魚雷,而且當時出口「暴風雪」魚雷給中國的交易已經得到俄羅斯的許可。據有些國際傳媒報道 「 暴風雪」超高速魚雷僅憑撞擊能量,就能給目標造成嚴重傷害,如果再攜帶高效能的爆破彈頭或核彈頭,利用潛艇發射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擊,敵方的任何艦艇都難防範。



中國搞到一款超級武器,解決技術難題後讓航母望而生畏



不過超高速魚雷也有致命的技術問題,一是射程,一般魚雷射程為20—30公里,超空泡魚雷射程要短很多,甚至不到10公里,而且只能採取直來直去的直航式攻擊手段。如此短的作戰距離,必將極大限制潛艇的作戰能力。加上超空泡魚雷的火箭發動機的推進和超空泡的潰滅都伴隨著巨大的雜訊,這些都使其較易被敵方發現。一般而言,魚雷發動機設計要求尾氣小,這樣不易於被發現,但超空泡魚雷發射出去之後,潛艇無法做好隱蔽工作,因為其發射後會產生長長的白色尾氣,這樣一串明顯的泡泡會暴露潛艇位置。因此在實戰中若使用超空泡魚雷,很可能會造成同歸於盡的局面。


中國現在走的是一條少量的引進然後技術吃透,再經過吸收、消化、超越的路子。這其中的「超越」就是一種技術創造過程。雖然外界對於中國在超空泡魚雷技術方面取得顯著進展議論紛紛,但如果解決了控制問題,再能使其獲得更遠的航程的話,那就說明中國已經在超空泡魚雷技術方面走在了世界的前頭,對中國潛艇的攻擊能力產生革命性的影響,未來將讓航母望而生畏。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鼎盛軍事 的精彩文章:

中國一軍艦顛覆了傳統軍事戰略思維,看到它對手就緊張
中國一戰機被吹捧可匹敵美軍戰鬥機,但讓人高興不起來
中國萬噸大艦為何不考慮反導問題?專家認為實在沒必要

TAG:鼎盛軍事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核潛艇技術為何長期落後?專家稱有一難題很難去解決
為何對於中國來說建造核動力航母仍然是一個技術難題?
中國量子技術攻克潛艇又一難題,美國竟想用蘋果交換,直接遭拒!
中國解決了航母世界性難題,這兩大強國只能看著中國遙遙領先
中國航母成功破解一難題,關鍵性技術讓殲15戰鬥力猛增
這武器竟可以解決後勤難題?難怪中國軍工積極發展它
中國解決一世界性難題,技術或用於核潛讓美日十分擔心
蘇35為何目前不能用國產武器?還需解決一大技術難題
美國插足?中國迎接航空戰略技術或將成為一大難題
中國解決飛秒激光鑽孔世界性難題,發動機技術再獲突破
中國成功解決一大世界性難題!
中國航空發動機並不樂觀?一大難題拖後腿必須馬上解決
建造核動力航母是中國的下一個目的,而核反應成為了最大難題
海軍展示未來航母模型,中國核航母或已上馬,但面臨三大技術難題
印度自信能在武器科技上趕超中國,可現實中難題卻很多
美國核心技術難題被中國的攻破,中國的技術難道比美國還要高?
殲10突破一世界性技術難題,連美國都做不到
中國未來完全可以解決核動力航母建造的三大難題,接下來就是何時建造的問題了。
美國為何宣稱不怕中國猛造航母?一大核心難題恐將成為致命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