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我們可能終將毀於我們熱愛的東西

我們可能終將毀於我們熱愛的東西


我們可能終將毀於我們熱愛的東西


翁貝托·埃科(1932-2016),歐洲重要的公共知識分子、小說家、符號學家、美學家、史學家、哲學家。


記者都到哪裡去了?新聞媒體都到哪裡去了?在這個新聞組織方式的變化疊加移動互聯網的變化的時代,追求新聞真實已經成為一件奢侈的事業了嗎?


作為義大利作家翁貝托·埃科的最後一本小說,《試刊號》的背景被設置在1992年的義大利,在這個虛擬的1992年的時空里,一個名叫科洛納的窮酸作家加入一家報社,參與一份永遠不會面世的報紙的采編工作,期間他以自己多年行走江湖的經驗向年輕的同事們「傳道解惑」,大膽揭露了新聞行業不為人知的虛偽以及讀者群體的愚昧無知。然而故事的走向卻在陰謀論與宿命論的作用下最終戲劇化收場,留給讀者一陣嘆息。


在現實世界的1992年,文化批評家尼爾·波茲曼的新書《技術壟斷》問世,這是一部以技術視角探尋新聞、書籍等所有文化如何被技術——PC以及剛剛誕生的互聯網所改變的重要著作。該書的副標題為「文化如何向技術投降」,一向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波茲曼提出了一個頗具爭議的觀點:信息即垃圾。


這兩本書一虛一實,頗為巧合地都在1992年,通過一個橫切面展示了新聞專業主義即將崩潰前的虛無和瘋狂,而當新聞(news)「進化」到信息(information),埃科虛構的小說故事與波茲曼激昂的論述形成了第一層隱喻:新聞權力移交後的世界。

權力的移交,真相被淹沒在過多無效的信息浪潮里



我們可能終將毀於我們熱愛的東西


《試刊號》,(意)翁貝托·埃科 著,上海譯文出版社,2017年1月



早在上世紀60年代,當《紐約時報》高層管理人員每天早上花1個小時在編前會上決定哪些新聞稿件上頭版的時候,只有一個問題最重要:在報社當天收到的數以萬計字的信息里,哪些新聞對大多數人最重要?

這幾乎是古典新聞主義時代的統一做法,類似的做法也出現在《試刊號》里,在《明日報》的編輯部,見多識廣的科洛納向編輯們介紹了諸多新聞專業主義的「守則」,比如民主新聞業的一個根本原則:事實與觀點分離。


為了論述這一點,科洛納還通過一個例子予以說明:「你們看看英語國家的那些重要報紙。假如是在敘述一場火災或者車禍,當然不能明確地講出自己的想法。所以,他們藉助引號,在文章中插入一個目擊者的聲明。」


再比如當談到新聞機構與新聞的關係時,有這樣一個原則:並非新聞創造報紙,而是報紙創造新聞。


正是在這個原則的指導下,作為報道新聞的新聞機構,你完全可以思考「如何將四條不同的新聞放在一起發表,就意味著向讀者提供了第五條新聞。」


而這恰恰也是資深記者沃爾特·李普曼理想中的新聞工作原則:

到達報社編輯部的當日新聞是事實、宣傳、謠言、懷疑、線索、希望和恐懼的混合體,其雜亂無章令人難以置信……篩選與排列新聞是民主社會中真正神聖的和具有宗教性的工作。


但類似的話從小說里各個心懷鬼胎的新聞從業者嘴裡說出來的時候,讀者已然感到一陣諷刺,但埃科顯然意識到,讀者把虛構的小說放下進入現實世界後,會繼續延續這種諷刺,比如如果說報紙「創造」了新聞,那麼隨著報業的衰落,新聞又要由誰創造?


沒有人會記得,到底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越來越不喜歡讀報紙、看雜誌,我們似乎厭惡了那些高高在上的報紙、雜誌、電視的掌舵者們為我們挑選新聞。進入新世紀,在Web 2.0的口號里,博客首當其衝地扮演了新聞生產者的角色,隨後社交媒體接棒成功,從而真正實現了從專業主義的新聞到民主的新聞的轉變,或者說,是一種權力的移交。


更重要的是,新聞的含義正在被無限地擴展,2006年9月,Facebook啟動NewsFeed(這款產品奠定了目前社交媒體的基本形態,當你關注了某個人後,他的所有狀態更新都會出現在你的社交媒體時間線里。),用戶憤怒地發現自己的「隱私」被侵犯,但隨後的事態發展出乎所有人意料,用戶開始享受在這個含有「news」一詞的產品中閱讀朋友們的狀態——或是文字、或是照片或是某個網站的鏈接。

如今,美國各大報紙、雜誌生產的新聞只有通過NewsFeed才有可能得到最大化的傳播,然而這些新聞的傳播過程又被用戶的二次生產、加工變成「新新聞」。新聞機構已經失去了篩選的能力和排列的權力。篩選,是新聞機構把關人的集中體現,但現在的新聞生產早已不再中心化,社交媒體上的海量信息已經構成了新聞的全新形式。


在中國,這種權力移交所帶來的正是過去兩年所謂內容創業的盛世圖景。而《明日報》記者遵循的「事實與觀點相分離」的原則早已被中國的媒體人、自媒體熟練掌握。去年年底的羅爾募捐事件里,劇情在短短一天的反轉之後,各種媒體、自媒體的文章相繼出現,然而幾乎所有的文章都有這樣的句式:「不管真相究竟如何」。


這種沒有真相、依靠觀點堆積的文章如今泛濫於中文互聯網世界,正如埃科在書中所言:或許「人們並不知道自己有什麼傾向,然後我們給予他們一種傾向,於是他們察覺到自己有了傾向。」同時也是波茲曼發出「信息是垃圾」的理論基礎,畢竟赫胥黎早就發出了警告,真相會被淹沒在過多無效信息浪潮里。


道德問題是,過去三十年發生了許多可怕的事情,我們聽聞之後卻仍然很冷漠,這才是真正的悲劇。周一我們讀到的新聞,到了周二我們就已經忘了。


去情境化的「新新聞」,當新聞向技術卑躬屈膝


《試刊號》里,埃科設置了一份非常有趣的報紙:《明日報》。從名字上看,《明日報》有著鮮明的反傳統寓意,而他們要做的,也是通過所謂的深入調查來預測明天即將發生的新聞。


這當然是一件荒誕的做法,過去的新聞行業,從來都建立在空間、時間的維度之上。目前可知的最早的報紙,是在公元1600年前後,約翰·卡洛勒斯在德意志萊茵(現在法國斯特拉斯堡小鎮)印刷出版的《通告報》(Relation)。


報紙提供了一種隸屬於空間的內容組織形態,也就是說,你所看到的新聞,更多還是本地的事件,這受限於當時通訊技術不發達。在21世紀之前,任何一條被傳播的新聞都有著時間、空間屬性。但社交媒體的出現,內容的組織方式開始抽離了空間、時間的概念,也讓《明日報》擺脫時間屬性的夢想成真。



我們可能終將毀於我們熱愛的東西


《技術壟斷》,(美)尼爾·波茲曼,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10月



本書揭示技術壟斷階段各種「軟」技術的欺騙作用,撻伐所謂的社會「科學」,譴責唯科學主義,它辨析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文學的異同,堅決反對文化向技術投降。


由此,也衍生出一個新詞:「de-contextualization」(去情境化),這是一種完全將新聞的空間、時間屬性剝離的現象。過去十年,新聞組織方式的變化疊加移動互聯網的變化,國內一大批標榜創新的新聞組織形式出現,比如今日頭條及其追隨者們,早已不再按照時間排序所謂的新聞了。


被取消了時間屬性的資訊或新聞,以一種你看不懂的方式排列在那裡。類似的情形也開始出現在社交媒體中,比如微博、Twitter,都肆無忌憚地「規劃」你所看到的內容排列方式。去情境化的新聞讓新聞只剩下「新聞」的屬性,這也意味著,我們所討論的新聞只剩下內容本身,不再具有其他屬性,這也是各種謠言、假新聞出發的源泉——我們可以任意排列組合拼湊出「新聞」——如埃科在書中所言:「成衣,或者是毛衣、牛仔褲和披肩的搭配,無論上層社會的夫人還是女工,都能消費得起;只不過後者不懂得如何把這幾種服飾搭配起來。」


作為文化批判家的波茲曼並未告訴我們出路在哪裡,而小說家埃科,用一種荒誕不經的故事以及一個有點平淡的結局告訴大家生活還在繼續。那是小說里的1992年義大利。那一年,美國人Mark McCahill首次將「surfing」定義為「上網衝浪」,也奠定了互聯網是一個信息海洋的基本概念。到了《試刊號》出版的時代,Facebook用戶突破16億,人們已然習慣了權力移交和去情境化的新時代。


在這個時代,我們通曉地球到星辰的距離,卻迷失在地面到頭骨之間;在這個時代,我們可能終將會毀於我們熱愛的東西;在這個時代,新聞也好,文化也罷,最終都是向技術卑躬屈膝;在這個時代,新聞與文化變成了可有可無、可任意搭配的快餐,縱然你想逃離,無處不在的社交媒體消息還是讓你無法自拔,記住埃科的話吧:「我們是在一列特快車上面,中間沒有停靠站。」(文/趙賽坡)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京報 的精彩文章:

「給日本人拔牙少打麻藥」:違背醫德不是愛國
皮影去威尼斯雙年展不會把中國元素當展銷?
知識:一個巨大的社會之場
濮存昕《朗讀者》教你老舍念老舍
中國家庭餐桌上的變遷、矛盾與悖論

TAG:新京報 |

您可能感興趣

我們的愛 能否重來
我們都是愛無能
看看我們掌握著你的經濟命脈,你還和我搶東西真可恥
有的時候是我們自己在拒絕真正的愛,我們害怕
我們最終都會敗給愛情
我們的愛情,終將輸給距離么?
吃東西真能讓我們變得開心嗎?
即使愛遠去,我們也要感謝曾經有愛
慾望並不可恥,它會帶給我們真正的快樂
雖然我們無家可歸,但我不能讓你們冷著餓著
我愛問醫生——夏天,我們可能都在傷「心」
我們終將成為更好的自己
我們如此深愛我們的兒女,他們愛我們嗎?
我們要愛母親,但我不知道怎樣去愛她
核威脅有可能就在我們的身邊
傷感說說:我還是我,你還是你,可,我們卻不再是我們
能囚禁住我們的,只有我們自己
後來我終於能接受,我們再也不會在一起
爸爸給我們錢,可以去買東西了
我們愛上的,終究是別人的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