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聚居在北緯45度的赫哲族,傳承千年的魚皮藝術

聚居在北緯45度的赫哲族,傳承千年的魚皮藝術

人們常用「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雞飛進飯鍋里」來形容赫哲族生活的地方,富饒的天然漁場和逐獵之地。作為中國東北地區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赫哲族現主要聚居區黑龍江省同江市街津口鄉,古時街津口念做蓋(gai)津口,後來統一國家統一讀音則改為街津口,一直沿用至今。如今居住在街津口能用傳統赫哲語交流的只有十幾位60歲以上的老人,絕大部分人都已轉用漢語。作為赫哲族的主要聚居地,街津口承擔著傳承赫哲文化的重任。小鎮牆壁上處處是講述當地傳說的壁畫,用現代的手法講述一段段的傳述千年的故事。



聚居在北緯45度的赫哲族,傳承千年的魚皮藝術


如今居住在街津口能用傳統赫哲語交流的只有十幾位60歲以上的老人,絕大部分人都已轉用漢語。作為赫哲族的主要聚居地,街津口承擔著傳承赫哲文化的重任。小鎮牆壁上處處是講述當地傳說的壁畫,用現代的手法講述一段段的傳述千年的故事。


從小鎮的壁畫中不難看出赫哲族原始的狩獵文化。繪畫還生動地展現了赫哲族人早年漁獵生活風貌,他們的衣食住行、宗教儀式、婚葬儀式、節慶狀況、信仰習慣等在風俗繪畫中得以完整再現。


沿江而居的赫哲人以漁業為主,不論男女老少,都是捕魚好手,以漁業經濟為核心,形成了赫哲族獨特而豐富的民族文化。圖騰神譜更是就地取材,以魚皮為材質加以拼貼、雕鏤、縫製等工藝,經純手工製作而成。赫哲人對自然萬物的崇拜具象為具體形象,世代傳承。在眾多的圖騰神譜中,信奉薩滿的赫哲族魚皮神譜尤為耀眼。



聚居在北緯45度的赫哲族,傳承千年的魚皮藝術


風神 和敦


沿江而居的赫哲人以漁業為主,不論男女老少,都是捕魚好手,以漁業經濟為核心,形成了赫哲族獨特而豐富的民族文化。圖騰神譜更是就地取材,以魚皮為材質加以拼貼、雕鏤、縫製等工藝,經純手工製作而成。赫哲人對自然萬物的崇拜具象為具體形象,世代傳承。在眾多的圖騰神譜中,信奉薩滿的赫哲族魚皮神譜尤為耀眼。



聚居在北緯45度的赫哲族,傳承千年的魚皮藝術


月神 畢哈恩都里



聚居在北緯45度的赫哲族,傳承千年的魚皮藝術



蛙神 窩魯呼達


魚皮有一種自然的美,具有天然的魚鱗花紋,多種多樣,凹凸不平,又渾然天成,收藏幾十年不會變質,是藝術收藏的珍品。 魚皮文化是北緯45度以上區域內存在的特色文化。雖然歷史上眾多民族都曾有過魚皮文化,但從清代開始只有黑龍江省同江市街津口鄉的赫哲族將之傳承沿襲下來。傳統的魚皮技藝包括一整套複雜的加工過程,過去赫哲族婦女都能熟練掌握這一技藝。


聚居在北緯45度的赫哲族,傳承千年的魚皮藝術



赫哲人用魚皮製作神譜縫製衣衫,這一從遠古沿襲至今的生活傳統,為後人留下了許多珍貴的文化遺產。原來掌握傳統魚皮技藝的老人多已離世,尚健在的也已年近高齡。2006年6月,赫哲族的魚皮製作技藝已被列入第一批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EyesOnRoad 的精彩文章:

冒死為生存:喜馬拉雅山絕壁上的采蜜人
如玉帶纏在山腰,恩施「十大拐」公路老司機才敢走
從最新中國彩禮地圖看結婚習俗變遷之「怪現狀」
印度又開掛了,人類在公園內偷獵犀牛將付出生命的代價

TAG:EyesOnRoad |

您可能感興趣

赫哲族魚皮衣:「魚皮部落」的古老時尚
每周一寶 赫哲族魚皮衣
存於北緯45°以上的魚皮藝術,你知道嗎?
中國五十六個民族大觀園十今天介紹六個民族中穿魚皮服裝哪個民族
價值257萬白化鱷魚皮鉑金包被神秘人買走 或成絕版
歷史揭秘|赫哲族魚皮衣有什麼歷史?
完美還原經典!AJ13 「珍珠魚皮」 11 月底發售
魚頭、魚皮含汞高?關於吃魚的 6 個真相
奢華超8848,棕色鱷魚皮定製iPhone7揭秘
邊境上一個5千人的民族,用死魚皮製衣作畫,卻驚艷了整個世界
一個白鱷魚皮做的手工包,拍出257萬多的價格
百萬愛馬仕的背後:越南活剝鱷魚皮的血腥現場
恰似鑽石的珍珠魚皮,世界上最耐磨的高檔皮革
愛馬仕鑲鑽鱷魚皮手袋 38萬美元再次刷新全球手袋拍賣成交紀錄
紐西蘭人的環境友好到了這個境界:魚皮包
只剩幾千人的民族,用魚皮做衣服,零下30度也不冷
這裡鱷魚泛濫遭捕殺 每張鱷魚皮賣6萬
巴西用魚皮治療燒傷 費用少75%
美國專家呼籲華裔別吃蟹黃、魚皮,只因紐約出現「毒魚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