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西門媚:七八十年代,那個帶飯盒的小學生

西門媚:七八十年代,那個帶飯盒的小學生

西門媚:七八十年代,那個帶飯盒的小學生



食光機

食物中的當代微觀小史


文 |西門媚


一直認為,我最有食堂經驗了。從小學開始,除了寒暑假,基本沒在家吃過午飯。我因此認為,長這麼大,廚藝很差,沒學到母親的好手藝,也是這個原因。


小學的時候,前三年在一個大廠的子弟校念書。

母親工作太忙,沒時間照顧我兄妹。加上我們上學要經過一條鐵路,她很不放心我們交通安全,就讓我們在學校吃飯。


那個時候,學校沒有食堂,只有一個鍋爐房。鍋爐房有一個大型的蒸櫃,可以提供蒸氣服務。


每天,我都帶兩隻飯盒上學。一隻是長方形的鋁製飯盒,一隻是圓形的鋁製飯盒。


長方形飯盒裡有小半盒米,我會在學校用水淘一淘,再裝半盒水。


圓形飯盒裡是母親準備的菜。

兩隻飯盒用一隻塑料網兜裝起來,放到蒸櫃里,中午放學,小心翼翼地拎出來,到教室坐下,就是一餐午飯。

西門媚:七八十年代,那個帶飯盒的小學生



鋁製飯盒


哥哥比我高三個年級。我一年級的時候,他四年級。他從一年級開始,就在學校吃飯,當我入校的時候,是他教我,怎麼淘米,怎麼加水。

很小的時候,哥哥在我心中,簡直無所不能。他極聰明,動手能力強。小學一年級,就開始動手做電動船和顯微鏡。他一年級的時候,學校開運動會,他把我帶到他班上。他班上的同學好喜歡這個妹妹,女同學就像在玩布娃娃,給我梳頭,扎辮子,傳來傳去,說,這是「潘冬子」的妹妹呢。


哥哥小時候長得機靈好看,有點像電影《閃閃的紅星》的主角潘冬子,但顯得更秀氣白凈聰明。老師也喜歡他,但又覺得他太淘氣,於是給他安了一個職位,想收服他。這個職位便是全校的體育委員,主要負責每天課間操的時候,站在高台上,為全校領操。


我入學的時候,也常聽到別人講,這是「潘冬子」的妹妹呢。我心裡真是得意非常。


但他除了淘氣,還粗心。我終於認識到,原來,萬能的哥哥也有局限。

不止一次,到了中午,我拎著我的飯盒回到教室坐下,就看到哥哥出現在我面前。


他拎著他的飯盒來的。他打開給我看,裡面是一盒干米。


他忘記給米加水了。


我把飯分一半給他,兩人相對而坐,高高興興地吃完。


吃得雖然少一些,但是跟哥哥對坐吃飯,可以一邊吃一邊說話,比一個人吃要有意思多了。


他有時拎來的飯盒,不是干米,而是稀飯。他把水加太多,米在飯盒裡煮成了粥。當然也溢出了很多,這對於一個好動的男生,就太不夠了。


我們分享我盒裡的乾飯,也分食他盒裡的稀飯。

西門媚:七八十年代,那個帶飯盒的小學生



影視劇里的潘冬子形象


那些年,父母處境很不如意。母親的學校停課很久,教師再無用武之地,便被分派到各地,做一些其它工作。我們跟隨母親在一個小鎮的火車站旁邊生活。她被派到這裡上班,一個人承擔一所郵局的工作。父親因政治原因,大學畢業就被分配到鐵路建設一線工作,長年在最偏僻的山區,跟母親和我們一年只能相聚十幾天或一個月。


小孩子感覺不到這些辛苦,但卻因為家裡的這種狀況,兄妹感情比旁人更好一些。


我小學的前三年,七十年代末期到八零年,在那個川西小鎮,人們的消息只有兩個來源,一個是廣播,一個是報紙。報紙的消息比廣播更含意豐富。那個年代的人們,習慣從報紙上解讀各種字面之下的東西。這間小小的郵局成了人們最喜歡聚集的地方。


好些人每天在這裡等待報紙和郵件到來。人們在這兒,焦急地盼望遠方的消息,小心翼翼地揣度上層風雲,以及這風雲對自己的影響。有些時候,等了一天,報紙都沒到,人們更是議論紛紛。有幾個知青,開始是經常來等家人的信件包裹,後來更著急,是等待回城的消息。


除了分發報紙,收寄發送信件、匯款、包裹,這裡還有一部手搖電話。這邊有人要打電話還簡單,手搖到鎮上總機,再由總機轉接。麻煩的是有人打電話過來,要找某某人。母親便只好站到門外,對著某一個方向大喊:「紅星公社某隊某某某聽電話」,或者「供銷社某某某聽電話」,遠處有人聽到,便接力地喊下去。

西門媚:七八十年代,那個帶飯盒的小學生



手搖電話


每天下午,母親還要去一趟銀行,錢不能放在櫃檯里過夜。銀行在廠區里,離郵局挺遠。來回要兩個小時。


現在想起來,還是覺得,不知那幾年,母親是怎麼應付過來的,當然,也更能理解,母親那時,還要照顧兩個孩子,著實不易。


母親有時忙起來,沒辦法給我們準備中午帶到學校的菜。我當即表示,這太好辦了,我帶點白糖就好。


在那樣的日子裡,除了米,我就用紙,包一小包白糖。


把水稍加多一點,飯就蒸軟一點。中午,趁熱把白糖撒進米飯,攪拌一下,就是好吃的白糖拌飯。


本來就愛吃甜食的我,並不覺得這有什麼不妥。


只是有一天中午,被我的班主任明老師發現了。


那天中午,我拎著我的午飯回到教室,明老師還沒走。我打開我的飯盒,她很驚訝,說:「菜呢?」我開心地說:「我媽太忙了,我帶了白糖!」


明老師說:「到我家來吧!」我便拎著飯盒,去了老師家裡。至今我還清楚地記得,明老師家裡的樣子,記得明老師打了兩個雞蛋,燒了熱油,把雞蛋倒進油鍋,雞蛋受熱,一下子膨脹起來的樣子。


明老師笑咪咪地看著我就著米飯,吃掉這兩隻香噴噴的炒雞蛋。


下午回家,我得意地跟母親講,明老師給我做了菜,明老師做菜太好吃了。


我是唯一吃過明老師的菜的學生呢,那時便認定明老師是我的好朋友。

西門媚:七八十年代,那個帶飯盒的小學生



1980年,母親的學校恢復教學,母親和其他教師,終於回到崗位。我和哥哥也跟隨母親回到成都。我到了一所大學的附屬小學念書。轉學之後,各種不習慣,包括班上同學欺負新人。我還發現新學校的幾個老師都會找花農家的小孩索要每季的鮮花,非常震驚。十分想念明老師和以前的同學,就給明老師寫了好些信。


但這裡有一點好,就是我終於吃上真正的食堂了。


附小沒有食堂,但附小設在大學裡面。在學校吃飯的小學生,第四節課後,便搖著裝著叉子的飯盒,叮叮噹噹地,跑向大學裡的各個食堂。跟大學生擠在一起。那一刻,覺得自己就已經是大人了。


成年以後,認識一些那所大學畢業的大朋友,一對時間,我讀小學四、五年級的時候,他們正在那裡讀大學。於是,我便樂呵呵地告訴他們,我跟你們同學過呢。把原委告訴他們,他們也笑嘻嘻地當我是同學。


但我猜想,當年,他們這些恢復高考之後的頭幾批大學生,當過知青,下過鄉,感受過飢餓,下課後也生怕買不到好飯菜,但年齡又比較大了,有的上大學已經三十有餘,看著這幫小學生,不守規矩,吵鬧,插隊,一定會覺得無可奈何、哭笑不得。


【作者簡介】


西門媚| 騰訊·大家專欄作者,小說家


【精華推薦】


·END·


大家∣思想流經之地


微信ID:ipress


洞見 · 價值 · 美感


※本微信號內容均為騰訊《大家》獨家稿件,未經授權轉載將追究法律責任,版權合作請聯繫ipress@foxmail.com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大家 的精彩文章:

張鳴:湘西王陳渠珍的山西藥方
張鐵志:Beyonce和美國的黑人抗議音樂新浪潮
詩詞教育不過是老虎嘴上的鬍子,沒有也不礙事
聶建松:要了解進化論,你就必須知道北京猿人之父德日進
西閃:關於近150年的藝術市場,真相在這裡

TAG:騰訊·大家 |

您可能感興趣

橫店跑龍套的一天:排隊領戲服,飯盒站著吃!
男子街邊小攤賣榴槤,個個果肉都特別多,用超大飯盒給顧客打包
印度已運行125年的送餐系統:五千快遞員每天送20萬個家庭飯盒
小時候的記憶:鋁飯盒兒~
主人給喵咪弄了一個奇葩飯盒,頭一伸進去燈就亮了,小橘貓是徹底嚇懵了!
那年花開月正圓:杜明禮以這樣的方式領飯盒下線,大快人心
狗控萌圖第1137:主人下班回來,打開門的時候,家裡的金毛和泰迪餓得拿飯盒等著
這個破銅爛鐵的「飯盒」在日本賣了40萬台,居然還在INS傳瘋了!
兩隻還沒睜眼的小奶狗被裝在飯盒裡丟掉,女孩帶回家秒變「狗媽」
學生吃飯沒帶飯盒 打飯大叔竟放在這裡
中國古代6大逆天發明 牙刷飯盒高跟鞋樣樣齊全,令人開眼界!
高鐵15元的飯盒,是這樣製作的,網友:還是吃泡麵吧!
貓咪:自從主人買了這飯盒給我之後,每次吃飯都一驚一乍的
帶飯一族小心這幾種食物千萬不能放入飯盒
你帶飯嗎?這些東西放到飯盒裡,等於吃砒霜!
韓國總統文在寅:曾經連飯盒都買不起,兩次入獄,做過特種兵
泰國華裔老人擺攤賣飯盒,每盒僅賣1.6元
媽媽每天給兒子午飯盒裡畫卡片,感動無數網友,看一半就哭了
那年花開月正圓:周瑩成為慈禧的義女後,杜明禮的飯盒就可以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