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我國空間科學探索剛剛起步

我國空間科學探索剛剛起步


  本報訊(記者倪思潔)「空間科學研究是空間活動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近日,在由中科院老科技工作者協會組織的科普論壇上,中科院副院長、黨組成員相里斌為老科技工作者們介紹了近年來空間科技發展的世界局勢、我國在空間科學領域的發展情況以及未來空間科技發展態勢。


  相里斌介紹,全世界的空間探索活動中,有近1/3是開展空間科學研究,而我國空間科學才剛剛起步。


  近年來,我國航天發射數量逐年增加。2016年中國航天發射活動達到20餘次,位居世界前列。但是,相里斌表示,我國在空間科學領域與美國等航天強國的差距仍然很大。

  2010年,國務院批准了「空間科學先導專項」,該專項於2011年1月正式啟動,成為我國自「雙星計劃」之後集中開展的空間科學探索項目。


  目前,在「十二五」期間計劃完成的4顆科學衛星任務中,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悟空號」於2015年12月成功發射,實踐十號返回式科學實驗衛星於2016年4月發射並成功回收,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成功發射,硬X射線調製望遠鏡衛星計劃於年內發射。


  相里斌介紹,一年來,暗物質衛星已經完成全天區第一遍掃描,探測到20億個有效高能粒子,近期將向全世界發布暗物質粒子衛星的探測成果。


  去年4月份,實踐十號帶回了16項科學實驗成果。「其中很多實驗都是『世界首次』,例如我們首次清晰記錄下動物胚胎細胞在太空中的發育過程,我們期待這些實驗成果能夠獲得突破,並儘快在國際上發表。」相里斌說。

  對於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相里斌介紹,目前,「墨子號」四大科學實驗——量子密鑰分發、廣域量子密鑰網路、量子糾纏分發和量子隱形傳態,已經全部完成。科研團隊正在進行拓展試驗——在更大尺度、更遠距離上做量子隱形傳態等實驗,若有所突破,科學家有可能探索出一種目前人類還不可干擾、不可探知的通信加密手段。


  計劃於年內發射的硬X射線調製望遠鏡衛星,將實現寬波段大天區X射線巡天,具有獨特的觀測黑洞、中子星等高能天體多波段快速光變的能力,將加深對緻密天體和黑洞強引力場中動力學和高能輻射過程的認識,使中國高能天體物理觀測研究進入國際先進水平。


  對於未來空間科技發展趨勢,相里斌表示,空間科學技術門檻較高,主要是因為目前進入空間的成本很高,同時,由於空間環境特殊,要儘可能保證航天器和有效載荷的可靠性,進一步提高了航天系統的技術複雜性和成本代價。


  「未來空間科技的發展趨勢,一是要有更低的發射成本,例如發展可重複使用運載技術;二是要有更高的可靠性和生存能力,例如發展微小衛星技術及衛星星座網路技術;三是要有更強大的性能,例如建設大型空間站等。」相里斌說。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我國空間科學邁入「原創時代」
我國空間科學探索衛星已成功發射
數學課堂:拓展探索的空間
中國航天下一次要帶科學家入軌,進行空間實驗!
為了發展空間科學 中國都發射了哪些科學衛星
吳季:引領空間科學 敢為天下先
國際空間站上的空間科學規劃
「走進空間科學,點亮飛天未來」航空航天體驗營
中國空間科學項目首次登入國際空間站
吳季當選中國空間科學學會理事長
測職場你的進步空間
未來航天員將選拔港澳台同胞,中國穩步邁進空間站時代
國家空間科學中心公眾開放日
俄媒:俄羅斯科學家申請在中國空間站進行實驗
天宮二號空間應用實驗解答科學難題 中國載人航天事業穩步前進
《自然》聚焦中國空間科學:進步巨大正成為領軍者
佛國宇宙的空間模式——金剛寶座塔
魚眼鏡頭下探索國際空間站
中國轉型空間科學大國的旅程已經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