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人覺得《康熙字典》有瑕疵,花17年編寫新字典,被斬立決

此人覺得《康熙字典》有瑕疵,花17年編寫新字典,被斬立決

很多讀者應該都知道這本書,就是成書於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的《康熙字典》,它是一本詳細的漢語字典,歷時六年由三十多位學者共同編纂而成,共收錄漢字47035個,是收錄漢字最多的古代字典,現已成為漢字研究的主要參考文獻之一。






然而有一位兄弟對《康熙字典》做了精深的研究,發現了學術上的不少問題。由此釀出了一起乾隆時期著名的文字獄案。


這位兄弟名叫王錫侯,江西宜豐縣人,生於康熙年間,5歲發矇,8歲通曉訓詁。他小時候家裡很窮,所以發憤讀書,立志求個功名,他住在祠堂里,每天讓家人用籃子從牆洞里給他送飯。可即使這樣,直到24歲才補了個博士弟子,38歲才中舉,到乾隆三十六年時才只是個望都縣的候選知縣,按當時人們的看法,王錫侯就是一個學究氣很深的迂腐書生。






因為仕途不得志和學究氣,王錫侯潛心研究《康熙字典》,發現如此一部由國家最高領導下旨編寫的字書之集大成者,竟然也存在不少缺憾。於是立下宏志,要把這部辭書加以補強,這為他最後悲慘的命運埋下了「伏筆」。柔弱書生的毅力也是驚人的,有時候這種毅力堅定到執拗的地步。雖然一些文字記載中稱王錫侯一生著述頗豐,但這17年時間,他把大部分精力傾注到了這個最終要了他命的工作上。


王錫侯編的這部辭書,針對《康熙字典》中收字太多、「然而穿貫之難」等缺失,進行補充完善,使學者舉一反三,便於查找。這部書共分天文、地理、人事、物類四大類,共四十卷,取繩穿銅錢之意,為這部書取名《字貫》。乾隆三十九年,在友人資助下,王錫侯花千金巨資自費雕刻印刷《字貫》。然而,就在他在書中苦口婆心地舉例教人如何避諱皇家的廟諱、御名時,自己卻不知不覺間犯下這個致命錯誤。






原來,在王錫侯的老家村裡,一個叫王瀧南的本族人,因為與王錫侯的祖墳佔地發生糾紛,懷恨在心,乾隆四十二年,告發王錫侯批評、刪改《康熙字典》,另刻《字貫》,誣衊貶低聖祖康熙帝,實屬狂妄悖逆。乾隆皇帝聽後龍顏大怒,一道諭旨,年近七旬的王錫侯被斬立決,家中15歲以上子孫17人也盡數問斬,其他人充邊為奴。就連江西巡撫海成,上奏時建議革去王錫侯「舉人」頭銜作為懲罰,乾隆認為刑罰太輕,替罪人說好話,「大謬」,被判為斬監候,秋後處決;原江西布政使周克開、按察史馮廷丞也因為都看過《字貫》一書,卻沒有能檢出悖逆重情而革職等,上上下下牽連近百人。






中國每一個王朝幾乎都有文字獄,這是極權政治的特色之一。但滿清的文字獄在中國歷史上是空前絕後的:


一、持續時間之長,從其入關開始,至嘉慶年間稍緩,共持續長達150餘年;


二、打擊手段之狠,前代即便有文字獄,也僅限受害者自己,並不禍及家人,而清代文字獄動輒牽連受害者全族被殺。

這種長期酷烈的文化高壓政策,使得清代思想界陷入萬馬齊喑的境地,學者既不敢面對現實,更不敢探討未來,整個社會的氛圍也變得極端保守。


綜上所述,這是歷史的倒退。不知各位看官現在有何感想!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認為康熙字典不好用,費時17年編新字典,卻被乾隆斬立決!
此人認為《康熙字典》不好用,自己編本新字典,結果被乾隆砍了頭
大明言官的字典里就没有“怕”字,而此人更牛,连字典都没有
大明言官的字典里就沒有「怕」字,而此人更牛,連字典都沒有
太上老君」寫的這幅對聯,《康熙字典》只存有七字,你認識幾個?
《編舟記》動畫版來了|他們用15年時間,只為編撰一部字典!
他覺得康熙字典不好用自己編了本新字典被乾隆砍了頭
《康熙字典》編成
偷?在汪星人的字典里沒有這個字!
新華字典出APP,查3字要花49元,這個錢你願意花嗎?
新鮮 | 有一個人的字典里就沒有衰老
【漫評】這是一個修字典的故事,也只是一個修字典的故事!
這是一個修字典的故事,也只是一個修字典的故事!
科比:竟然連續三年拿榜眼!我的字典里從沒有第二,湖人要完了
有一個人的字典里就沒有衰老
「字典」這一名稱的由來
此人嫌《康熙字典》不實用,自己寫了一本更好的,卻被乾隆殺了頭
為什麼我的字典里,沒有「難」這個字?
你不知道的新華字典50年血汗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