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從抗美援朝到入藏平叛,一位紮根雪域高原57年的「金珠瑪米」

從抗美援朝到入藏平叛,一位紮根雪域高原57年的「金珠瑪米」


從抗美援朝到入藏平叛,一位紮根雪域高原57年的「金珠瑪米」



作者:王德華

今天是藏曆新年,謹以此文獻給那些戍邊戰士。


你可曾聽說這樣的地方,高聳的山峰托著太陽。你可曾到過這樣的地方,牧羊的姑娘雲里歌唱。這就是美麗的西藏,這就是神奇的西藏。今年86歲高齡的向祥祖,一位來自湖北京山縣錢場鎮向家灣村的老人,紮根在這片神奇的雪域高原,已經57年了。


去年8月中旬的一天下午,我來到了向老的家,位於拉薩市藏醫學院安居院。走進院子,幾十株天竺葵----藏族家庭喜愛種的花草——在秋風中搖曳。向老、老伴江尼瑪、大女兒向海英等站在門口迎接我們一行。


向老身穿一套志願軍軍服,胸前掛滿了勳章。這是他準備去世以後穿的,今天特意拿出來穿上。60多年前,老人參加了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那些勳章,是對老人在三千里江山爬冰卧雪的獎賞。我一張嘴,一口湖北話就露了餡。老人得知我來自他的家鄉湖北後,緊緊抓住小老鄉的手,久久不願放開。這代表著老人對家鄉湖北的無限思念。

桌子上,擺滿了葡萄、蘋果、牛肉乾、酥油茶和煮熟的土豆。向老把我拉到身邊坐下,老媽媽江尼瑪一邊請我吃牛肉乾,一邊給我倒酥油茶。說實在的,第一次喝酥油茶有股味道,還真的不習慣。老媽媽連忙給我換了一杯茶葉水。


他曾經就是一位「金珠瑪米」


在西藏,藏族群眾親切地稱呼解放軍為「金珠瑪米」。金珠的漢語意思是拯救苦難的菩薩,瑪米的漢語意思是兵,金珠瑪米就是救苦救難的菩薩兵的意思。在解放軍解放西藏後,「金珠瑪米」稱呼就成了人民解放軍的專有稱呼。向祥祖曾經就是「金珠瑪米」中的一員。


向祥祖小時候父母就去世了,是養母把他養大。他1950年參軍,1952年入朝參戰,參加過著名的金城戰役。向老白髮蒼蒼的頭上,有一塊傷疤,那是被美軍飛機扔下的炸彈彈片削的。1958年,老人隨志願軍撤離朝鮮,駐紮在青海民權縣整訓。


1959年,西藏地方政府及反動上層發動武裝叛亂。向祥祖所在部隊奉命平息叛亂,他是通信排排長。部隊經過格爾木,經青藏公路,一路到拉薩。路不通,橋毀了,部隊是邊走邊打。不少戰友倒在向祥祖的身邊。老人常給兒女們講的一個故事是:有一天晚上漆黑一團,戰士們又餓又渴,就趴在一個水溝里喝水。第二天天亮才發現,水溝已經被血水染紅,溝邊還有不少戰士的遺體。


從抗美援朝到入藏平叛,一位紮根雪域高原57年的「金珠瑪米」



向祥祖左腿不能彎曲,那是在1960年2月的一次戰鬥中留下的毛病。他左腿關節被子彈打穿,是8位藏族兄弟抬著他走了一百多里送到醫院。一路上,他們小心翼翼,生怕弄痛了他的傷口。50多年過去了,這一幕還是歷歷在目。


1961年因傷致殘後,向祥祖複員離開了部隊,轉業到林芝行署,分配在地區貿易公司,副科級,月工資60.7元。1967年調到拉薩,分配到拉薩商業局照相館當書記,後又調到拉薩肉食品公司冷庫當主任兼書記,一直到1988年退休。


向海英告訴我,她是聽著父親講革命故事長大的。父親告訴她,革命很不容易,一定要珍惜幸福生活。

她曾是「金珠瑪米」的鐵粉絲


我第一眼看見老媽媽江尼瑪,就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她身穿典型的藏族服飾,長相酷似藏族女高音歌唱家才旦卓瑪。


老媽媽江尼瑪能說一口流利的漢話,稱謂老伴「老向」,也是典型的漢族妻子對丈夫的稱謂。夫妻一共生下了三女一子,都是大學畢業,都在拉薩市工作。與許多藏族家庭一樣,向祥祖一家過著幸福甜蜜的生活。


向祥祖與妻子是1969年結婚的,兩人曾在同一個單位。老媽媽江尼瑪告訴我,她的父母曾是農奴,吃不飽穿不暖。是「金珠瑪米」來了,藏族人民才得以翻身。她是「金珠瑪米」的崇拜者。正因為如此,她與曾經是「金珠瑪米」的丈夫結了婚。

向祥祖一家是漢藏民族團結的典範。大女兒向海英笑著說,父母來自不同民族,語言不通、生活習俗不同,雙方相互包容。他們每年要過兩個春節:除夕年夜飯,父親一定要親手做一桌團圓飯,香噴噴的湖北粉蒸肉是不可少的;藏曆新年,母親要擺一桌切瑪、麻耳朵、酥油、人蔘果、奶渣、水果糖等食品,青稞酒也是不可少的。


採訪間息,老人挪動了傷腿,一定要挨著我的身邊坐下。老人說,一聽我講湖北話,心裡非常親切。我詢問道,到西藏50多年了,為什麼不葉落歸根?老人說,妻子是藏族,回湖北不方便。在西藏呆的時間長了,回老家也不適應,老人一回內地,腿就腫了,路都不能走。



從抗美援朝到入藏平叛,一位紮根雪域高原57年的「金珠瑪米」



老人念念不忘長江,那個哺育了他祖祖輩輩的地方。京山縣儘管不臨長江,但老人小時經常到江邊玩耍。老人告訴我,他希望死後火化,把骨灰撒進河水裡,他想隨著水流,回到故鄉湖北,因為那裡有他的根。


檔案里發現的一位無名英雄


西藏離天堂最近,離地獄也最近。我在西藏呆了兩周,倍受高原缺氧的折磨,頭痛、頭暈。從一樓爬到二樓都倍感艱難,氣喘吁吁。西藏讓你體驗到生存的艱難,同時也能讓你明白堅守是一種奉獻。


與向祥祖老人一起赴西藏的戰友們,多數已經返回內地,有的已經去世。西藏自治區在查閱檔案時,意外地發現一名長期駐守西藏的無名英雄向祥祖。按規定,老人是1959年進藏的,按規定可享受離休待遇。可是,直到兩年前,老人還是只拿一千多元的企業退休工資。發現這一情況後,老人的退休工資才漲到4000多元。


談到這些,老人淡淡一笑。他說,他們這一代人,是長征精神培養起來的革命軍人。長征精神就是「樂於吃苦,不懼艱難的革命樂觀主義」。無論是抗美援朝還是平息叛亂,他所在的人民軍隊,發揚的就是這種精神,才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與無數倒在身邊的戰友們相比,與長征時爬雪山、過草地、啃皮帶相比,他是幸運的,也是幸福的。


治國必治邊,治邊先穩藏。在西藏工作的人,無不以自已生命的長度為代價,增長生命的深度和厚度。我們為雪域高原,有這麼一位湖北老人而驕傲。 (此文首發:中國西藏網 2016-08-29)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王德華 的精彩文章:

儒家打躬作揖一套讓演員去演吧,軍人應該是一群嗷嗷叫的狼
帶薪過「夫妻生活」,這不但是新聞,且是奇聞啊
她因誇敘利亞第一夫人是「沙漠玫瑰」,於是成了「麻風病人」
鴉片戰爭的傷口並未癒合,《香港問題半年報告》又揭開歷史的傷痕
俄再增兵爭議島嶼 日本索要北方四島是與虎謀皮

TAG:王德華 |

您可能感興趣

三國最長壽武將,50歲才熬出頭,70歲仍上陣平叛,家中卻窮困潦倒
一個小官被貶萬里,途中被逼自殺,13年後一舉平叛
皇帝帶32萬大軍平叛被困七天七夜,結果一大臣用一幅美人圖輕而解除
全國到處遊玩,日行千里去平叛,活到一百零五歲,周穆王這麼神?
647年,大唐使節以一人之力領導的北印度平叛之戰
中華帝國最後一個藩屬國:欲出兵助平叛 袁世凱邀其加入五族共和
這位皇帝巧借「陰兵」招130年前的將領平叛,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史上三大猛將:一箭成名,一位一箭退敵,一位一箭平叛成中華箭神
一百多名僱傭軍差點推翻了天堂島國 印度幫助平叛建立大國地位
中國史上最牛的外交家,兩次借兵平叛,做到了「一人滅一國」
史上三大絕殺猛將:第二薛仁貴,第三三箭殺三倭將,第一一箭平叛
甲午戰爭是袁世凱入朝鮮平叛引起的嗎?
普京有多瘋狂:駕蘇27戰機平叛,開圖-160轟炸機演習
19世紀末,朝鮮發生一場兵變,袁世凱前去平叛,從此輝煌騰達!
外媒称非洲青睐中国装甲车:高性价比的平叛利器
反恐戰爭中的B52如同西藏平叛期間的圖4轟炸機一樣威猛
清朝派他去平叛,12年的時間,他就從一個無名小卒變成封疆大吏,掌大清實權!
外媒稱非洲青睞中國裝甲車:高性價比的平叛利器
那一年,漢武帝出兵朝鮮平叛慘勝,導致領土變成了屬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