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沒有強大國防,改革開放成果可能毀於一旦,支持軍費兩位數增長

沒有強大國防,改革開放成果可能毀於一旦,支持軍費兩位數增長


沒有強大國防,改革開放成果可能毀於一旦,支持軍費兩位數增長



作者:王德華

美國總統特朗普27日要求增加國防開支540億美元。他稱這個10%的增長是一個「標誌性事件」,它向全世界發出的信息是—要對「美國的力量、安全和決心」有信心。美國有「力量」,中國安全嗎?


美國更富於挑釁


特朗普是在白宮對來自各州的州長們講這番話的。他說,「我們必須確保我們勇敢的男女官兵們擁有遏制戰爭所需要的工具,在需要以我們的名義進行戰鬥的時候,他們只能夠做一件事,那就是勝利。」


雖然美軍仍然是全球最大最強的軍事力量,其軍費甚至高於排在它之後至少八個國家軍費的總和,但它還要擴軍。特朗普上任不久後承諾增加軍費,給美軍買「漂亮的新飛機和新裝備」。

這筆錢用來做什麼?美國一名了解內情的官員對路透社表示,特朗普要求增加的軍費,其用途包括建造海軍艦隻、購置軍用飛機,並且在"重要國際水道、戰略咽喉大大加強美軍的存在感"。這些重點戰略地區包括南海和波斯灣的霍爾木茨海峽等地。



沒有強大國防,改革開放成果可能毀於一旦,支持軍費兩位數增長



此外,擴大美國的核武器庫。特朗普曾暗示重啟核競賽,稱「我們永遠不想落後於任何國家,即使那個國家是友好的國家」,還說:「要是沒有一個國家有核武,那會是很美好的夢想,但如果有國家要手握核武,我們要做首屈一指的。」


毫無疑問,武裝到牙齒的美國將會更加好鬥,更富於挑釁,世界局勢特別是中國周邊將更加動蕩。當代國際社會還是盛行叢林法則,「實力第一」遠勝過「友誼第一」。「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在這個狼煙盛世行不通。沒有實力的「理」,國門都走不去,與「天下」還遠得很,台灣分裂就是一個典型。

中國怎麼樣


去年3月中國公布的去年國防支出預算為9543.54億元人民幣,較上年增長7.6%。中國的軍費總量繼續保持世界第二,增幅卻是1999年以來最低。按當月人民幣兌美元匯率6.52:1折算,去年中國國防預算為1463.73億美元,約為美國2017財年國防預算的四分之一。


環球時報認為,「中國近年來軍費增長雖快,但我們的起點太低,欠債太多,至今中國國防預算佔GDP的比例僅為1.5%左右,不僅遠低於美國的3.5%,還低於美國要求北約國家都達到的2%「標準」。此外,印度、俄羅斯的同一比例也高於中國」。如果再以13億中國人作分母,這個比例會更低。



沒有強大國防,改革開放成果可能毀於一旦,支持軍費兩位數增長


從黃海到東海,再到南海,美國即將布防的「薩德」,魚鷹運輸機、F-22、F-35、核動力航母、水下戰略核潛艇幾乎世界上最先進的武器都布置在中國的家門口,每天耀武揚威。 戰爭的陰霾並沒有隨著冷戰的結束而消散,反而更加濃重。


忘戰必危


建國幾十年沒有打大仗了,和平久也,人都在安逸中過日子,居安思危的觀念也在麻木中淡化了,根本感覺不到戰爭的殘酷性,更沒有從根本上感受我們周邊的環境是多麼的惡劣和可怕。沒有強大的國防,改開開放成果可能被戰爭毀於一旦。


甲午戰爭中國戰敗,賠出去台灣,另外還賠了2.3億兩白銀。這些錢換成今天人民幣有多少?727億。這在當時是一筆相當大的數字,相當於日本當時7年的財政收入。日本將戰爭賠款的84%用到了對軍隊實力的加強上。甲午戰敗賠了這麼多錢,可清庭戰前買軍艦,竟一分錢也掏不出來。這是中國經歷血的教訓得出的結論。


沒有強大國防,改革開放成果可能毀於一旦,支持軍費兩位數增長



中國的國防預算不應受佔GDP1.5%左右的自我束縛,反正「中國威脅論」這個帽子中國戴習慣了。中國國家安全的一條基準線在哪,我們的國防預算就增加到哪。


歷史的教訓一再警告我們,忘戰必危。如果沒有強大而穩固的國防,國內百姓就始終沒有安全感,而祖國也不可能立於世界強國之林。我們必須擁有堅不可摧的強大國防,建設誰都不敢在中國核心利益區挑戰我們的軍事力量。


環球時報社評在《衷心希望中國軍費增幅重回兩位數》一文中稱,「中國的國防預算不應受佔GDP1.5%左右的自我束縛,這一比例至少應逐漸向2%靠攏」。非常贊同, 大力支持中國軍費兩位數增長。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王德華 的精彩文章:

是否懲戒樂天,中國為什麼不學習俄羅斯「打痛」土耳其
從抗美援朝到入藏平叛,一位紮根雪域高原57年的「金珠瑪米」
儒家打躬作揖一套讓演員去演吧,軍人應該是一群嗷嗷叫的狼
帶薪過「夫妻生活」,這不但是新聞,且是奇聞啊
她因誇敘利亞第一夫人是「沙漠玫瑰」,於是成了「麻風病人」

TAG:王德華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歷史上十大改革之一,改革是找死,不改革是等死,難!
重大機會!又一賺錢機會到來,國企改革醞釀「破竹之勢」,下一個風口或在這
陸軍又一次大改革,裁軍還是大變革?這下邊防安全誰來守護
大清的船又破又大,改革最終失敗了
國企改革概念超跌股會是節後的重頭戲,節前這幾大個股將不由錯過
美聯儲政策變化大,稅收改革樂觀,未來幾個月的金價恐難反彈
戴正吳鐵血改革夏普已收成效,但要持續成長仍有巨大隱憂
一場改革即將襲來,你不改自有人來改
如果當年大清朝通過自身改革,能不能改變後期的中國呢
只有做好這些,薪酬改革才不是「畫大餅」
此人是歷史上偉大的改革家,不過他有一個不好的習慣讓人不敢靠近
人工智慧 央企改革第一龍頭股,機構持倉熱度不減,強勢到難以想像!
若說到中國歷史上的力行改革之君,沒有能超過這兩位的
英國可再生熱能激勵機制改革再推遲
遲到的特大利空:小心,一個不好的信號!此國企改革概念股有可能閃崩!
重磅利好,國企改革熱潮再起,這些股票有望暴漲!
國企改革牛股,主力資金已經進入,調整結束,將大漲成妖!
美軍特種部隊改革也有「四化」,不過不是四個現代化!
他是清代軍制改革第一人,可終究抵擋不了歷史的洪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