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魏文帝曹丕為何要冤殺直臣

魏文帝曹丕為何要冤殺直臣

魏文帝曹丕是建安文學的代表者,也是漢朝四百年統治的終結者,不僅詩寫得好,文學理論也很有造詣。這個爹不疼娘不愛,兄弟冷眼相看的苦逼孩子能夠走上皇位著實不易,難怪他在被成功立儲後,得意忘形的摟著辛毗的脖子撒歡,那是真性情的流露,曹丕能夠成功上位多虧了朝中大佬們的鼎立相助。


當然還得感謝他老爹的一時衝動,色字頭上一把刀,他大哥曹昂成為老爹衝動代價下的犧牲品,否則嫡長子的身份也論不到他,還有天姿聰明的小弟曹沖,天不假年,早早夭折。至於他那個文青弟弟曹植,書生氣太重,政治智慧太弱,後人捏造的七步詩,這盆潑向他的髒水早就被證實是烏有之事。除了軍事上無法與他那個雄才大略,不世出的老爹難以媲美外,曹丕還算是個不錯的皇帝。諸如他拓展疆域,重視文教,鞏固集權,提倡極簡生活,恢復生產都做得有模有樣。



魏文帝曹丕為何要冤殺直臣


文帝曹丕不像他老爹那樣藏著掖著,極有城府,而是一個我行我素,真實性情完全外露的人,作為曹魏時代頂尖的才子,有才就任性在他身上體現的非常明顯,他愛美人,為此竟然讓國色天香貌美如花的寵妃甄氏出來見客,潛台詞不外乎,我有尤物?你比得上嗎?他還是一個有點蔫壞卻充滿幽默感的人,蜀國重臣孟達投降見他,他隨口一句,老孟你該不會是蜀國的余則成,前來卧底的吧?弄得孟達冷汗直流,張口結舌,無言以對。


在做魏王世子時,曹丕還干過一件很不靠譜的事,《世說新語·傷逝》中記載,文學泰斗王粲死後,曹丕建言,王老師生前最喜歡聽驢叫了,如今他仙逝了,我們不妨在送別他時,每人學一聲驢叫吧,於是王粲墓前,驢叫聲此起彼伏,這個玩笑開大了,不知當時會有多少人破涕為笑?一件嚴肅的事情讓曹丕搞成了輕喜劇,魏晉士人放浪形骸,此究竟是高雅的行為藝術,還是一場頗具規模的口技大賽?曹丕簡直太能搞了。


成為曹魏開國皇帝後,曹丕我行我素的行為藝術並沒有多少收斂,相反變得更加睚眥必報,氣量狹小,他開始用自己的權利報復曾經得罪過自己的前朝舊人,魏國大臣楊俊,早在曹操選擇繼承人的時候,曾經推薦過曹植,楊俊認為子桓和子建伯仲之間,但是依秉性而言,曹植更優。這番言論被曹丕知道後,深為嫉恨。曹丕當上皇帝後,一次巡視宛城,發現城中市場經濟發展不充分,市容市貌有礙觀瞻,於是將時任南陽太守的楊俊收入監牢,當時不僅司馬懿為楊俊說情,手下官員叩頭至流血曹丕也不為所動,楊俊在獄中長嘆一聲,我知道為什麼獲罪了。於是自殺,朝中許多大臣為此痛心不已。

對曾經反對他立儲的大臣如此,就連曾經戰功卓著,曾為曹魏立下汗馬功勞的舊將勛貴也不放過,按說曹洪是曹家第一代跟隨他父親打江山不可或缺的重臣,按照族譜,曹丕甚至該叫曹洪一聲叔父,那是他老爹的從弟,可是就是因為曹丕年輕時曾經向曹洪借錢,曹洪性吝,說了一聲,要錢沒有,要命一條。曹丕記仇記了N多年,這回總算逮住機會了,曹洪的門客犯了事,曹丕藉機將曹洪打入死牢,誰說情都不行,最後還是曹丕他老媽卞太后出面求情,雖然死罪可免,但爵位官職封邑喪失殆盡。曹丕如此刻薄的對待曹洪,朝臣頗多抱怨。



魏文帝曹丕為何要冤殺直臣



曹丕最不該做的一件事是冤殺直臣鮑勛,這是他作為皇帝氣量狹小,不能容人的最大污點。鮑勛是故濟北相鮑信的兒子,鮑信在《三國演義》里露過面,出過場,是袁紹十八路諸侯之一,後歸順曹操。《三國志》載,鮑家是曹家的救命恩人,如果沒有鮑信,早就沒有了曹操,更沒有曹魏奪取天下的可能,當年曹操在與黃巾軍作戰時陷入重圍,鮑信為掩護曹操突圍,力戰而死,死後連屍首都找不到,曹操悲痛萬分,抱著木刻的鮑信雕像一把鼻涕一把淚哭得天昏地暗,並且找來故人之子悉心照料。


曹丕被立為魏王太子後,鮑勛為太子屬官,鮑勛這個人剛正不阿,秉公執法,且清正廉潔,曹操本意是看中了鮑勛操守,藉以輔助官二代曹丕,後鮑勛擔任魏郡都尉,恰好這個時候,曹丕的夫人郭氏的弟弟監守自盜,偷了官家的布匹,按照朝廷律令,論罪當斬,身為太子的曹丕多次給鮑勛寫信,希望故人能夠高抬貴手,放了妻弟一馬。但是鮑勛不畏強權,仍然將所有罪證上奏朝廷,魏王太子這麼大的面子都不給,氣得曹丕咬牙切齒,忿恨在心。後來曹丕果然逮住一點小事,罷免了鮑勛。

等到曹丕即位後,鮑勛擔任駙馬都尉兼任侍中,鮑勛有強項令的風範,不管此前是否得罪過曹丕,該說的話一定不會憋在心裡。鮑勛多次上奏文帝曹丕重視軍事,寬囿農事。曹丕一生最愛打獵,鮑勛再三勸阻停止這種馳騁之事,有一次竟然惹得文帝一把將奏章撕得粉碎,還振振有詞的辯解,我打獵作為一種娛樂方式,總勝過享受音樂的靡靡之聲吧。鮑勛正色道,音樂可以使人上通神明,中和人事,而遊獵即使是做為急務也是不妥當的。氣得曹丕當時就變了臉色,回來後就一紙官文將鮑勛打發的遠遠的。



魏文帝曹丕為何要冤殺直臣



後來,曹魏重臣陳群和司馬懿保薦鮑勛,曹丕不得已用為御史中丞,鮑勛在位期間,不僅執法嚴謹,而且大張旗鼓反腐敗,朝廷一時風清氣正,百官都很勤儉自律。公元225年,曹丕打算再次進攻東吳,朝辯時,鮑勛再次反對,給出的理由是前幾次之所以沒有獲勝,是因為吳蜀唇齒相依,而我們勞師遠征,如今又要白白消耗財物,百姓不堪重負,徒勞無功,使得吳蜀輕視,損我國威。曹丕聽後,更為憤恨,再次貶官下放鮑勛。


曹丕不顧反對,執意出征,果然再次無功而返。恰在此時,鮑勛的好友因探望他,而違反了軍中不走大路而走側路的小事,被小人劉曜檢舉,鮑勛認為營地壕塹尚未建成,不構成違反軍令罪而沒有上報,後劉曜犯罪,鮑勛上奏朝廷要求將其廢黜,不料劉曜惡人先告狀,反誣鮑勛私放友人一事。曹丕因戰事不利,正如鮑勛前言所說,正一腦門子的邪火沒處發,得到劉曜誣告,大喜過望,遂下詔,鮑勛指鹿為馬,逮捕交廷尉審訊。

廷尉依律論罪,上奏曹丕,鮑勛所犯之事,應該削髮戴枷,罰作五年勞役。曹丕怒喝,再審。如是三審,廷尉再次上報按照魏國法律當罰兩斤金子。曹丕大怒,鮑勛已經沒有活著的資格了,你們竟敢徇私枉法,蛇鼠同窟。結果所有參與審訊的官員也全部下獄。鮑勛之事驚動了朝野之上幾乎所有的魏國重臣,太尉鍾繇、司徒華歆、鎮軍大將軍陳群、侍中辛毗、尚書衛臻、廷尉高柔等一起上書,鮑勛的父親鮑信有大功於魏國,請求赦免鮑勛罪過。曹丕殺心已定,不為所動,下詔殺了鮑勛。



魏文帝曹丕為何要冤殺直臣



鮑勛之死,實屬冤殺,鮑勛質重守一,操守清廉,死後抄家時竟然沒有多餘的財物,鮑勛死後,朝野議論紛紛,許多重臣不僅心寒而且齒冷。鮑勛之死,源於過去的舊怨,更源於曹丕斤斤計較的狹隘心胸,就連《三國志》里的陳壽都嘆息,「鮑勛秉正無虧,而皆不免其身,惜哉!」陳壽再評「文帝天資文藻,下筆成章,博聞強識,才藝兼該;若加之曠大之度,勵以公平之誠,邁志存道,克廣德心,則古之賢主,何遠之有哉!」作為政治家的曹丕趕不上他老爹曹操,性格上的缺陷或許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有意思的是鮑勛被冤殺後二十天,曹丕也翹腿拜拜了,曹丕臨死之前,總算報了一己之仇,這口怨氣從鮑勛當年不給他這個魏王殿下的面子那天起,就已經淤結到了現在,也註定了鮑勛最後的悲慘結局。曹丕正值壯年就龍馭賓天了,或許與其自身的怨氣、怒氣、濁氣長年積攢太多有關,曹丕告訴我們,做人呀,還是大氣點好,少生一些閑氣、悶氣,自個氣自個,多不划算。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一點通 的精彩文章:

大唐繼武則天之後的三大女強人 絕頂非凡
澳大利亞怎麼獨立的?澳大利亞實現獨立的三個原因
造紙術的發展:造紙術何時傳入歐洲?造紙術是哪個朝代發明的?
孫權為什麼選孫亮 孫亮聰明孫權對他特別疼愛

TAG:歷史一點通 |

您可能感興趣

直臣孫嘉淦的衰變
楊繼盛:以死彈劾嚴嵩的明朝第一直臣——楊繼盛
最耿直臣子與皇帝的對話?群臣聽了冒冷汗!
我讀《綱鑒易知錄》71:西漢朝廷唯一敢於頂撞漢武帝的直臣——汲黯
清初漳籍廉吏直臣張鳴駿青史留名 故居將申報文保單位
「冷麵寒鐵」周新,他是權貴的剋星,生為直臣,卻遭誣陷冤死
李世民收了嫂子,還大罵哥哥無恥,被這位直臣當面說的抬不起頭
歷史上鮮為人知的3個直臣,第一第二敢當面罵皇帝
這個小國200年不設軍隊,一直臣服於中國,現成為日本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