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我讀《綱鑒易知錄》71:西漢朝廷唯一敢於頂撞漢武帝的直臣——汲黯

我讀《綱鑒易知錄》71:西漢朝廷唯一敢於頂撞漢武帝的直臣——汲黯

綱   以汲黯為主爵都尉。

讓我們暫時放一下戰爭話題,回到漢武帝的朝廷中來。

漢武一朝兩大神奇:

其一、在長達四十年的時間幾乎是持續對匈奴用兵,並最終迫使其臣服;

其二、在文治方面,漢武善於用人,漢武一朝湧現出了大批大批的各類傑出人才,用班固的原話來講就是:群士慕向,異人並出。

文臣有:公孫弘,董仲舒、兒寬、卜式、桑弘羊、金日磾、趙禹、張湯、司馬遷、司馬相如、東方朔、枚皋、嚴助、朱買臣、唐都、李延年、張騫、蘇武、霍光。

武將有:衛青、霍去病、李廣、韓安國、李息、李陵等等。

在《我讀綱鑒易知錄》系列文章中,我們爭取最大限度地覆蓋上述歷史風雲人物。

這一篇,我們隆重介紹一下漢庭第一直臣:汲黯。

汲黯,漢朝第一直臣,這種直不是一般人所能比擬的,也不是一般人可以效仿的。

例如,一次汲黯諷刺漢武帝用人就像堆柴火垛,後來者居上(汲黯的意思是說自己得不到重用,後來的人都爬到自己頭上去了),漢武帝竟然也隱忍不言。

那麼汲黯憑什麼那麼牛?

漢武帝又為什麼對汲黯一忍再忍,始終沒有一怒之下而取了汲黯的項上人頭?

汲黯,生於官宦世家,早在戰國時期,汲黯祖上就一直都是衛國高官,這一身世表明:汲黯血脈中流淌著貴族的血液。

實事求是地說,貴族出身這就是汲黯很牛的資本之一。

汲黯是在漢景帝時期,因父輩推薦而入朝為官的,其第一份差事竟然就是太子洗馬(輔助太子理政,指導太子理政的太子老師之一),而那時候的太子正是劉徹。

汲黯早年為太子洗馬的這一份職務,就是汲黯的資本之二。

汲黯為人正直,待人嚴肅、不太會寬容誰,所以早在身為太子洗馬時期就被朝廷眾大臣所敬畏。

漢武帝繼位之後,汲黯官拜謁者(皇帝的秘書之一)。

公元前135年,東越的兩族人互相攻伐,漢武帝令汲黯前去往調節處理。

汲黯領旨出發,但是走到一半他就折返了。

汲黯之所以折返,是因為他在途中想明白了一件事:那種蠻夷之地的人動不動就持械鬥毆,不值得大驚小怪。

半途而返的汲黯回朝之後上奏漢武帝:越人相攻,固其俗然,不足以辱天子之使。

——越人打架,只不過因為他們的性格本來就好鬥,不值得皇上過問,也不值得皇上使臣前去調解。

明明抗旨,竟然還振振有詞,而且漢武帝竟然還接受了汲黯的說辭。

河內郡(為今河南焦作、濟源和新鄉西部所轄區域)失火,連綿燒了一千多家,漢武帝委派汲黯去視察處理。

汲黯這回倒是去視察並處理火情了,但是回朝之後再度給漢武帝奏了一本:河內家人失火,屋比延燒,不足憂也。臣過河南,河南貧人傷水旱萬餘家,或父子相食,臣謹以便宜,持節發河南倉粟以振貧民。臣請歸節,伏矯制之罪。

——起火的原因是因為有一家人不慎失火,鄰居住得密集,然後火勢蔓延開來,皇上不必擔心,不是什麼大事,皇上比不擔心。

但是,臣經過河南郡時,發現河南的老百姓飽受水旱災害,災民多達萬餘家,有的甚至父子相食。臣就自作主張,憑著皇上所賜的符節,令河南郡開倉放糧,賑濟災民。現在我回來了,請皇上治我的矯詔之罪。

漢武帝終於受不了,一紙調令,將不務正業好管閑事,還動不動越權抗旨的汲黯從朝廷要員貶為地方官——滎陽令。

其實,這就是汲黯很牛的資本之三:一心為朝廷,秉公辦事,即便為此承擔風險也在所不辭。

在汲黯看來,我明明是辦了正確的事情,皇上竟然要將我貶官,於是汲黯玩了一把軟的:稱病不赴任,請假回家休假,並放出口風準備就此養老。

汲黯軟了,漢武帝自然也就軟了,無可奈何之餘,漢武帝只好又把汲黯召了回來,官拜中大夫。

即便如此,汲黯得理不饒人的個性依舊,經常在朝堂上對漢武帝直言相諫,漢武帝實在忍受不了,將其貶為東海太守。

汲黯雖然有各種不爽,但是還是接受了漢武的這一安排,前往東海任職太守。

在東海太守任上的汲黯採取了無為而治的治理綱領,大部分時間就是吃飯、喝酒、懶睡,就這樣懶洋洋地居然把個東海治理得井井有條,官民人等交口稱讚。

汲黯在東海郡的成績讓漢武帝再一次動心了,趕緊把汲黯召回來,官拜主爵都尉(分管諸侯國各王及其子孫封爵奪爵等事宜的朝廷高官),位列九卿。

這是汲黯很牛的第四點理由:不僅為人正派,而且還為政有方。

當武安侯田蚡還在當丞相,已經在朝廷紅得發紫時,百官都對其行跪拜之禮,田蚡非常傲慢,不僅就不還禮,甚至都還視而不見。

汲黯卻反其道而行之,見到田蚡的時候作個揖就算作行禮了,田蚡也一樣拿汲黯沒轍,這個連漢武帝都敢頂撞的牛人,招惹不起。

這便是汲黯很牛的第五點理由,不為權貴折腰。

漢武帝豎起了儒家這一竿子大旗之後,廣攬天下的文學之士和儒生。

汲黯又看不過去了,公然在朝堂上進諫說:「陛下內多欲而外施仁義,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

——皇上您其實內心裡的慾望很多,對外卻偏偏假裝要施行仁義,怎麼能真正獲得唐堯虞舜那樣的功績呢。

漢武帝一聽,把臉拉的老長,氣的沉默不語。

越想越生氣的漢武帝尚未等結束朝會就拂袖而去。

回去對近侍發牢騷:「汲黯這個人,愚蠢至極!」

滿朝文武大臣們都替汲黯捏了一把冷汗,汲黯卻不慌不忙:「皇上要咱們輔佐他,難道咱們都非要阿諛奉承不可?這不是明擺著要陷皇上於不義嗎?」

汲黯的話傳到了漢武帝耳朵裡面之後,漢武帝的氣也就自然消退了。

這就是汲黯很牛的第六點理由:能始終為皇上繃緊一根弦。

面對汲黯這麼一位直臣,漢武帝不得不倍加小心。

當時,衛青憑藉漠南之戰已經官拜大將軍,漢武帝對其非常信任,隨時隨地都會接見大將軍衛青,甚至是蹲在廁所上的時候,只要衛青入宮求見,漢武帝也就可以邊排便,邊接見大將軍衛青。

但是,有那麼一次,汲黯前來求見,端坐於帷幔之中的漢武帝突然意識到自己尚未戴好皇冠,於是趕緊躲到幕後去,推出近侍代他出面,汲黯奏什麼就准什麼。

以免因為不戴皇冠而被汲黯再度直言嘲諷一番。

武安侯田蚡病逝之後,公孫弘接任了丞相之職務,汲黯非常鄙視公孫弘事事阿諛奉承的態度。因此在朝堂之上,汲黯指摘公孫弘是小人,「懷詐飾智」,阿諛皇上。

對酷吏張湯,汲黯更是一見就上前痛罵他實行苛法,不過就是個刀筆吏,有什麼資格做公卿。

此前,無論是公孫弘還是張湯,在汲黯面前都是晚輩,以前這兩個人都比汲黯官小,現在反而都爬到了汲黯的頭上。

汲黯也不是聖人,心中常常憤憤不平,對漢武帝抱怨說:「皇上您用人就像堆柴火垛,後來者居上。」漢武帝只好照例地沉默不語,權當耳旁風。

這就是汲黯很牛的第七點理由:不幹那種當面不講,背後亂講的勾當。

關於汲黯的故事,我們在後面的文章中還將提及。

總之透過上述歷史史實,我們能發現:漢武帝是一代精明的、領導水平超高的帝王,而汲黯則是那種一身正氣、兩袖清風、執政能力超強的臣子。只有漢武這種風格,才能容得下汲黯這種臣子;也只有汲黯這種臣子,才能於明處時時事事處處維護著帝王的切身利益。

事實上,無論是漢武帝還是汲黯,心中都有一桿稱,都懂得如何去拿捏分寸,如何去維護著這種高水準的平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西漢 的精彩文章:

漢宣帝明知太子不適合繼承皇位,為何不廢掉他?
女人的名字是弱者嗎?揭開西漢十大皇后的面紗
西漢匈奴的和親政策就是一種變相的「美人計」
漢宣帝劉詢:長安監獄中走出的天子

TAG:西漢 |

您可能感興趣

漢武帝劉徹,西漢第七位皇帝
西漢:漢奸之祖
漢宣帝劉詢:歷盡坎坷,真正將西漢帶到頂峰的漢朝皇帝
漢武帝劉徹簡介 西漢盛世帝王漢武帝的功與過
歷史上的今天,漢高祖劉邦稱帝,史稱西漢
西漢王朝排名第3的皇帝,單于稱臣,也是西漢最後一位英雄皇帝!
漢朝被王莽分成東漢西漢,被武周截開的唐朝為何不叫前唐後唐?
西漢隸書《萊子侯刻石》欣賞
三漢(西漢、東漢、蜀漢)皇帝世系圖表
歷史上的今天二月二十八日 漢高祖劉邦稱帝史稱西漢
中國歷史心得 | 歷朝正宮:西漢(上)
中國歷史心得 | 歷朝正宮:西漢(下)
從西漢王陵看先秦華夏祭祀文化脈絡
西漢「斷背山」: 漢哀帝對董賢的寵愛
識文斷印:從西漢楚王墓看級別最高的漢代玉器
漢武帝之前,西漢王朝有沒有向匈奴朝貢?
西漢、東漢、蜀漢皇帝世系圖表
為啥漢朝分為「西漢」、「東漢」,宋朝卻叫「北宋」、「南宋」?
《從秦朝說起,到清朝結束》之西漢 (425)知罪悔罪
西漢帝國「麒麟閣十一功臣」中唯一的皇族,漢武帝贊他為「千里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