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K歌過度可致聲帶病變 專科醫生提示用嗓技巧

K歌過度可致聲帶病變 專科醫生提示用嗓技巧

春節長假,很多年輕朋友喜歡邀約諸多好友到「KTV」一展歌喉,以此告別過去一年學習、工作的緊張和疲憊,用放鬆的心情迎接新的學習和工作。一張一弛是文武之道,筆者並不反對,但據了解,一些「K歌之王」往往會連續「作戰」而不知疲倦,門診中有為數不少的因嗓音嘶啞前來就診的患者,他們往往比較年輕,都有「K歌」的經歷,沙啞的嗓音,疼痛的咽喉影響了學習和工作。作為一名耳鼻咽喉的專科醫生有必要給大家一些善意的提醒,敬請年輕的朋友們「K歌」用嗓多節制。

K歌過度可致聲帶病變 專科醫生提示用嗓技巧


在進入正題前,筆者先向朋友們簡單介紹一下聲音產生的機制。聲音是由發音器官――喉的肌肉帶動聲帶振動發出的,而產生振動的動力源則來自我們呼吸道的氣流。當我們吸氣時,氣流經打開的聲門進入肺;當我們發音時,氣流經肺,通過並衝擊閉合的聲門,由聲帶振動產生聲音。而這些只是產生聲音的基礎,除了聲帶本身的長度、厚度等決定聲音的因素外,優美而動聽的嗓音還需要頭顱、鼻腔、口腔、咽喉等結構的協同振動共同參與,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共鳴」。


很多原因都會造成聲音嘶啞,如過度的用嗓、疲勞、煙酒過度、上呼吸道感染等,這些因素都會引起聲帶的病變。在急性期,往往會出現突然的失聲,講不出話來或嗓音嘶啞,並伴有咽喉部的疼痛。到醫院檢查會發現聲帶急性充血、水腫、出血,一般情況下經過口服藥物和局部藥物霧化吸入治療後,在3-5天左右均會好轉。當然,這期間需要患者配合醫生絕對「聲休」。但是,在「聲休」這一點上很多朋友會有誤區,如在門診中就會有一些患者抱怨說:「我都快一個月不講話了,怎麼還不好呢?」但在與患者交流後會發現,他們只是把講話改成了把嗓門壓低的「氣聲」講話,認為這樣可以減少聲帶振動,達到讓聲帶休息的目的。孰不知這樣不但沒有減輕聲帶的負擔,反而更增加了聲帶的疲勞,加重了病情。


聲帶病變在慢性期會出現遷延不愈的聲音沙啞,咽喉部乾燥、異物感,病程達數月。到醫院檢查會發現聲帶暗紅、肥厚、乾燥,這種情況,短期的藥物治療往往沒有療效。如在這個階段不節制用嗓,聲帶會出現小結、息肉等病變,往往要通過手術才能達到治療的目的。朋友們,在了解了聲帶常見的急慢性疾病過程後,應在嗓音出現上述問題時及時到專業醫師處就診,根據病情輕重選擇用藥,但最關鍵的是一定要給聲帶充分的休息。


有朋友會問:「為什麼我唱歌時總是高音上不去,低音下不來;當情緒很高時卻唱不動了,甚至第二天聲音就啞了。」其實動聽迷人的嗓音不僅需要先天發音、共振器官結構的正常,來自後天的嗓音訓練也是必不可少的。對我們普通老百姓而言,演員對嗓音的訓練過於專業,但如果我們對他們用嗓的一些技巧加以借鑒,朋友們將在「K歌」時受益匪淺。

一、選擇適合自己的歌曲:每個人都有特定的音域,如:男低音音域為81~325Hz,女低音為145~690Hz,男中音96~426Hz,女中音217~1024Hz,男高音122~580Hz,女高音256~1046Hz。不同風格的歌手,演繹的歌曲音色迥異。因此在選擇演唱歌曲時切不能盲目跟風「流行」,一味模仿部分歌手去飆高音,因為這些歌手經過反覆訓練已經能夠很好地運用真假聲,即便如此,這對他們的聲帶也是一種考驗。朋友們在聚會時雖可以嘗試這類歌曲,但一定要適可而止,不然很容易造成聲帶損傷。據了解,有嗓音培訓公司專門開設了「K歌訓練班」,針對每個學員不同的音域特點選擇3-5首適合的歌曲並加以訓練輔導,這種訓練班的開設的確為一些苦於張口困難而又不得不參加社交的朋友帶來了福音。


二、唱歌時間不宜過長:建議各位朋友每次唱歌適時而止,不宜時間過長(一般不超過2小時)。如出現喉咽處乾澀不適、甚至疼痛時,不妨安心用你的熱情去做一位好聽眾吧!


三、唱歌時不要吃得過飽:民間有句俗話「飽吹餓唱」,意思是吃飽飯可以把喇叭吹好,餓著肚子才能把歌唱好,此言不無道理。目前,很多「KTV」都提供自助餐,但過多的飲食會使腹部飽脹(含碳酸的飲料會引起同樣的結果),胸腹腔之間的膈肌會因過多的食物而上抬,影響呼吸換氣,導致唱歌時的氣息不暢,音色大打折扣。因此想在朋友面前露一手的,在唱歌前千萬不要貪食美味呀。


四、唱歌時不要喝過冷或過熱的飲料:唱歌時喝些飲料可以滋潤咽喉,避免聲帶黏膜因乾澀而失音,但飲用過冷或過熱的飲料會引起咽喉黏膜和喉部肌肉的強烈刺激,嚴重者會引起短暫的「失音」,因此建議選擇溫涼的茶飲料更佳。


五、平時減少煙酒的刺激:長期的吸煙和酗酒會使聲帶黏膜充血、腫脹,並出現上文提到的聲帶疾病的慢性期改變,這樣不可能有好的音色。唱歌時吸煙會使咽喉乾燥,喉部肌肉疲勞不易恢復;唱歌時喝酒,酒精會降低中樞神經系統對動作控制的準確性和協調性,必然影響發音,而且飲酒會使聲帶水腫,咽喉黏膜充血,分泌物增多,直接影響發音。

六、平時加強鍛煉:一些朋友會在激情演唱一曲後出現手麻、頭昏的情況,雖不嚴重,常常休息一會兒就好了,其實這就提示他唱歌唱得缺氧了。唱歌除了需要技巧外,還需體能的支持。因此唱歌發燒友們要在關鍵時刻盡情演繹,真的離不開平時經常的鍛煉。


七、女性生理期避免長時間用嗓:女性月經前2-3天到月經期間因雌激素增加,聲帶黏膜會充血、水腫而導致嗓音粗糙不穩,發音容易疲勞,因此在此期間最好減少和避免過度用嗓。


至此,希望朋友們「K歌」用嗓多節制,祝願所有的朋友們都擁有更具磁性、魅力的嗓音和歌喉。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澎湃新聞 的精彩文章:

追憶霍松林:中國知識分子的正直心靈
十部外國人最愛看的中國網路小說,外國讀者怎麼讚美和吐槽
《紅樓夢》中的富貴閑人如何過年?
繼《1984》後,特朗普又把《不會發生在這裡》推上暢銷榜
林行止雞年說雞:西方人居然稱雞為上海

TAG:澎湃新聞 |

您可能感興趣

讓醫生仍束手無策的常見致盲眼病,基因編輯技術有望攻克
光聲效應幫助醫生徹底清除癌變組織,癌症手術效果倍增!
虛擬改變現實:外科醫生用VR三維模型精準切除患兒三斤腫瘤
心理醫生可能要失業?AI輔助精神疾病診斷典型案例分享
美國一外科醫生利用虛擬現實技術直播疝氣手術
印度醫生首次將3D列印技術用於舌癌手術
不是科幻!醫生用肋骨在手臂再造耳朵
罕見病致男嬰天生「玻璃心」 醫生:需儘快手術
眼科醫生要失業?谷歌人工智慧演算法可自動診斷眼病
醫生推薦:抑骨冷療攻克頸椎病更有效
加拿大醫生用iPad 和相關應用診斷聽力損耗
醫生給男童用禁藥致細辛腦過敏 什麼是細辛腦有哪些危害
美國專科醫生極力推薦的護眼產品——人工淚液,不含防腐劑 瞬間緩解眼疲勞!
可「佩戴」的智能醫生,預知各類疾病
肽積木用 AI 輔助醫生「看片」, 診斷糖網病速度提升 20 倍
聾啞患者要手術 醫生畫圖細溝通
「拍圖識病」不再是科幻夢,可輔助醫生診斷皮膚病!
機械屁股幫醫生練習「捅菊」 還帶力反饋和VR
消化科醫生最害怕看的三類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