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喊出「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民族英雄,晚年卻因私德悲慘而死

喊出「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民族英雄,晚年卻因私德悲慘而死

首先要糾正一點,「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不是漢武帝劉徹喊出來的,而是遠在漢武帝之後一百五十多年的漢元帝時期,當時的西漢,其實已經處於下滑期,西漢時期的最後頂峰是漢宣帝劉詢時期。

喊出「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民族英雄,晚年卻因私德悲慘而死

但是漢元帝劉奭即位後,漢宣帝劉病已盛世底子還在,西漢國威浩蕩,四海皆服,但是,也不是那麼絕對安定的,北方的匈奴雖然在漢武帝時期被嚴重消弱,但是經過百餘年時間發展,再次重新對大漢帝國再次有了一定的威脅。

漢元帝剛即位的時候,匈奴郅支單于自以為與漢朝距離遙遠,加之怨恨漢朝支持他的仇敵呼韓邪單于,就有與漢絕交之意,並與康居王勾結起來,在都賴水(今恆邏斯河)畔興建了一座郅支城(今江布爾),作為自己進一步擴張勢力的基地。郅支將勢力向漢西域發展,直接威脅漢朝在西域的統治。

喊出「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民族英雄,晚年卻因私德悲慘而死

後來又有人大力舉薦,陳湯被任為郎官。陳湯主動請求出使外國,幾年後被任為西域都護府副校尉,與校尉(正職)甘延壽奉命出使西域。

但是後來沒想到匈奴的一個分支頭領郅支單于,雄踞西域,逐漸做大;至於這個郅支單于為何會去西域,這還和漢朝有密不可分的關係,當時匈奴主要分為兩部,除了郅支單于以外還有一個是呼韓邪單于,這個呼韓邪單于就是娶了中國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的那個匈奴王,這個呼韓邪單于一心臣服漢朝,所以發展很快,郅支單于最終被迫向西遷移去了西域。

喊出「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民族英雄,晚年卻因私德悲慘而死

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陳湯和甘延壽出使西域。陳湯為人沉著勇敢有大謀,有很多策略,喜好建立卓越的功勛,每次經過都城小鎮,高山大河,常常要爬到高處去看一看。陳湯接到出使外國的差事後,就同甘延壽謀劃說道:「夷狄畏懼服從大部落,這是他們的天性。西域本來屬於匈奴,現在郅支單于威名遠播,侵犯欺凌烏孫、大宛等國,常替康居出謀劃策,想降服它們。

如果能得到這兩個國家,北部攻打伊列,西面攻取安息,南面排濟月氏、山離烏弋,幾年之內,有都城的幾個國家就會形勢危急。而且他們的人都剽悍,喜歡打仗,經常取得勝利,如果長期放縱他們,一定會成為西域的隱患。郅支單于雖然所在的地方相當遙遠,蠻夷沒有堅固的城牆和強勁的劍弩用來自守,如果發動屯田的官兵,率領烏孫的部隊,一直打到他們城下,他們逃亡又沒有可去的地方,堅守又不能白保,千載功業可以一朝而成。」

喊出「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民族英雄,晚年卻因私德悲慘而死

甘延壽也認為是這樣,就準備上奏請示這件事,陳湯又說:「國家大事都要讓公卿討論,非凡的策略是凡人所想像不到的,事情一定不能得到准許。」甘延壽猶豫著沒有聽從。正好他長時間有病,陳湯獨自假託朝廷命令調發有城鎮的各國軍隊以及車師國戊己校尉屯田的官兵。

甘延壽知道後,驚慌地爬起床,打算阻止他。陳湯發怒了,按住劍叱責甘延壽說:「部隊已經集合了,你想壞大家的事么?」甘延壽於是只好聽從他。部署行軍的陣式,增設揚威、白虎、合騎三校,漢兵、胡兵合起來共四萬多人,甘延壽、陳湯上奏自我彈劾假託皇帝命令,陳述用兵情況。

喊出「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民族英雄,晚年卻因私德悲慘而死

甘延壽與陳湯帶領軍隊分道前進,分為六校,其中三校從南道越過蔥嶺從小道到大宛,另外三校由都護自己率領,從溫宿國出發,經北道進入赤谷,過了烏孫,到達康居邊界,一直到了闐池的西面。而康居的副王抱闐率領幾千騎兵,進犯赤谷城東,殺害搶奪了大烏孫王的一千多人,搶走很多牲畜和財產。

又在後面同漢朝軍隊遭遇,搶奪走了後面部隊相當多的輜重。陳湯放出胡人軍隊攻打他們,殺了四百六十人,得到了他們所搶走的四百七十名百姓,交還給大烏孫王,所得到的馬、牛、羊就用來供給軍用。還俘虜了抱闐的顯貴伊奴毒。

喊出「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民族英雄,晚年卻因私德悲慘而死

剛開始,郅支單于聽說漢朝軍隊到了,想逃走,但懷疑康居怨恨自己,會作為漢軍的內應,又聽說烏孫各國都派了軍隊,自以為沒有地方可去了。郅支單于出來後又重新回去,說:「還不如堅守城池。漢軍遠道而來,不能進攻得很久。」郅支單于就披上鏜甲站在樓上,各位閼氏夫人有幾十人都用弓箭射殺城外的人。

城外的人射中了單于的鼻子,幾十個夫人也多被射死。郅支單于下樓騎上馬,轉戰到單于的內室。夜晚過了一半,木城被穿透了,裡面的人退入土城,登上城樓呼喊。當時康居的軍隊有一萬多騎兵分為十多處,四面圍繞著城牆,也互相應聲相和。夜晚,幾次奔襲漢軍營地,沒有成功,就退回去了。等到天亮,城四面放起了火,官兵高興起來,大聲呼喊追逐敵人,鳴釭敲鼓震動大地。康居兵退走了。漢軍就從四面推著大的盾牌,一同進入土城中。

喊出「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民族英雄,晚年卻因私德悲慘而死

單于男女一百多人跑進他的內室。漢兵就放火,官兵爭著進入內室,單于受傷而死。軍候假丞杜勛砍下了單于的頭,得到了漢朝使者的兩個符節以及谷吉等所帶的帛書。所有搶得的東西都給予本人。一共斬殺丁關氏、太子、名王以下一千五百一十八人,俘虜了一百四十五人,收降了一千多人,把他們都分給了有城市的各國所派出的十五個王。

於是甘延壽、陳湯上奏書說:「臣等聽說天下的大道理,應當是天下一統,以前有唐和虞,如今有強漢。匈奴呼韓邪單于已自稱是北藩,只有郅支單于反叛對抗,沒有受到懲罰,大夏以西的地方,都以為強大的漢朝不能使郅支單于臣服。郅支單于殘酷毒害百姓,罪大惡極通達到上天。臣甘延壽、陳湯率領仁義的軍隊,替天誅伐,依賴陛下的神靈,陰陽調和,天氣晴朗明麗,衝鋒陷陣打敗敵人,斬了郅支單于的首級以及殺死了名王以下的人。應把所砍的頭懸掛在稿街蠻夷的官邸間,用以昭示萬里之外的人,讓他們明白違犯強大的漢朝的,即使再遠也一定要誅殺。」

喊出「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民族英雄,晚年卻因私德悲慘而死

這段上奏,也就是後來的「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由來了。

但是這麼一個憑藉徵調之胡兵,就能將一個強大的匈奴王滅國,也算是能力極其強大的一類了,但是陳湯雖然能力非凡,但是卻為在歷史上留下大名的原因還是在於陳湯私德有缺,不得當時的儒生待見所致。

再後來陳湯和甘延壽一直是朝堂之上爭論的話題,而天資聰穎的漢元帝劉奭因為寵信宦官,導致皇權式微,朝政混亂不堪。

喊出「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民族英雄,晚年卻因私德悲慘而死

立下如此蓋世大功的人,竟然被免官,但是後來因為西域又有戰事,朝中無人可用,漢元帝不得不又找到陳湯,陳湯充分展示了對軍事的超凡見解,後來被再次舉薦為從事中郎,軍事上的大事都請他做出決斷。陳湯嚴明法令,採納眾人的意見辦事,頗有將帥風範。但他又經常接受人賄賂的金錢,終於因為此事而被罷黜。

陳湯是一個矛盾體,首先能力非凡,是一個能臣,但陳湯也是一個貪官,無所不貪;這個歷史上,陳湯可以說是和和珅一個類型,但是陳湯的命運比和珅差遠了,最終在浮浮沉沉中,悲慘的死去。

喊出「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民族英雄,晚年卻因私德悲慘而死

陳湯死後幾年,王莽為安漢公,執掌朝政。內心既感激陳湯的舊恩,又想討好皇太后王政君,就以討伐郅支的功勞來尊稱漢元帝廟號為高宗。又因為以前陳湯、甘延壽的功勞大封賞薄,還有候丞杜勛根本就沒有封賞,就加封甘延壽的孫子甘遷一千六百戶,為陳湯追加謐號為破胡壯侯,封陳湯的兒子陳馮為破胡侯,陳勛為討狄侯。

陳湯與甘延壽的征戰,結束了匈奴南北分裂的局面,穩定了漢朝的西北邊疆,為漢王朝立下一大奇功,

喊出「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民族英雄,晚年卻因私德悲慘而死

陳湯攻殺郅支單于之後,原來就歸降的呼韓邪單于更加臣服,表示願守北藩,累世稱臣。在漢朝的幫助下,呼韓邪單于重新統一了匈奴,此後漢元帝又將王昭君嫁給了呼韓邪,結束了百餘年來漢匈之間的武裝衝突,恢復了舊日的和親關係,這種和平局面一直持續了半個世紀,這一切,陳湯是建立了首功的。從史書記載看了,陳湯愛財,並因此幾次起落。假傳聖旨,也反映了他缺乏為官的圓融。瑕不掩瑜,陳湯在漢代歷史上是值得一提的人物。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黑白歷史 的精彩文章:

這人究竟所犯何罪?讓秦始皇悲憤交加,將其五馬分屍,牽連甚廣
秦國這位君王實在命太苦,五十二歲登基為王,三天後就死了
這女人雖然殘害了一代兵仙,但是執政期間還是可圈可點,值得讚賞
這員虎將,率七百精兵逼退萬餘追兵,否則劉備早死,演義卻無此人

TAG:黑白歷史 |

您可能感興趣

世人只知霍去病,卻忘了喊出「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強漢男人
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
漢武帝創造的民族自豪感,讀懂「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你就明白為什麼我們叫漢人!
喊出「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名將,因難守初心竟把英雄路走成末路
明朝竟然如此強大,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便出自他口,擊垮匈奴卻被判死刑
歷朝歷代都是以弱滅亡,為什麼漢朝是強盛而亡國?明犯強漢者必誅
中華真歷史:犯強漢者雖遠必誅,不破樓蘭終不還,跳梁者雖強必戮!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不服者直接亡國滅種,太牛了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被誅的匈奴單于犯了啥事?
犯強漢者,雖遠必誅背後的故事
犯強漢者雖遠必誅!這麼霸氣的話到底是誰說的?漢武帝還是霍去病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讓陳湯說出這句話背後的底氣是什麼!
犯強漢者,雖遠必誅:元帝時漢朝的強勢崛起,與匈奴帝國的衰亡
漢朝這位大將,真正做到了「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明犯強漢者」是誰,竟敢殺害我國大使?雖千里必擒王!
「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出自此人,假託皇命出兵,只為漢家尊嚴
海陸絲綢之路,讓漢朝有實力喊出: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這句話喊出之前發生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