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Mol Cell:科學家揭示DNA斷裂被修復的分子機制

Mol Cell:科學家揭示DNA斷裂被修復的分子機制

Mol Cell:科學家揭示DNA斷裂被修復的分子機制



圖片摘自:watchdog.org

2017年2月5日 訊 /生物谷BIOON/ --日前,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Molecular Cell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達姆施塔特工業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修復DNA損傷的過程或許遠比我們想像之中要複雜得多,DNA雙鏈破碎的末端結構或許並不僅僅是加入進去那麼簡單,其首先會發生一種精細化地改變以便原來的遺傳信息能夠被儲存起來。


DNA作為攜帶遺傳信息的載體,其容易發生持續性地損傷,其中最嚴重的損傷就是DNA雙鏈斷裂,雙螺旋結構就會被一分為二,如果細胞中類似的DNA損傷不能夠被有消修復的話,重要的遺傳信息就會出現缺失,這時候就會伴隨細胞死亡的發生,或者誘發永久性的遺傳改變以及細胞轉化;隨著人類機體進化,機體中修復DNA損傷的方法也會不斷革新,在DNA損傷修復過程中很多酶類都會一起發揮作用來最大限度地恢復DNA中的遺傳信息。


目前有兩種修復DNA雙鏈破碎的方法,其在精確性和複雜性上存在一定差異,其中一種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非同源性末端接合(non-homologous end joining),即儘可能快速地將兩個斷裂的末端進行連接,但這種方法並不會注重準確性地恢復損傷的遺傳信息;而第二種方法就是同源重組,這種修復方法能夠利用姊妹拷貝中精確同一的遺傳信息來以較高的準確率修復損傷的DNA。然而諸如這樣的子代拷貝僅會在分裂的細胞中存在,在細胞分裂之前遺傳信息就會被複制。


研究者MarkusLobrich教授表示,我們很難理解在非同源性末端接合修復過程中重要的遺傳信息如何發生會發生丟失,隨後我們在進行連接修復之前檢測了在末端破碎發生過程中的酶類過程,相比此前研究者的認知而言,破碎的末端似乎並不容易連接上,而且破碎斷裂處還會被特殊的酶類所改變,因此缺失的遺傳信息往往就會作為DNA破碎出現地結果,而在另一個拷貝的幫助下就可以對損傷的DNA進行修復。

破碎末端發生的改變往往會讓研究者想起同源重組過程,也就是姊妹拷貝會扮演一種用於精確修復的基質;在不分裂的細胞中並沒有DNA的姊妹拷貝,研究人員並不清楚用於精確修復的遺傳信息拷貝來自哪裡;本文研究同時也提供了一些清晰的證據,即不發生分裂的細胞或許能夠作為遺傳信息的拷貝來進行DNA雙鏈斷裂的修復過程;同時本文研究對於科學家們開發新型基因療法來治療多種遺傳性疾病也提供了新的線索和希望。(生物谷Bioon.com)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物谷 的精彩文章:

Nature子刊:一上天,宇航員的大腦就發生了變化
Science子刊:科學家開發出革命性療法 利用人類幹細胞來治療膠質母細胞瘤
PLoS ONE:癌細胞可以與白細胞融合成具有轉移和增殖能力的雜交細胞?
ACS Cent Sci:製造出可與細菌細胞通信的人工細胞
我國學者觀測到人類基因組DNA上的「年輪」

TAG:生物谷 |

您可能感興趣

Neuron、J NEUROSCI:科學家揭秘弱視形成的分子機制
Genes&Development:科學家發現腫瘤轉移新機制
Devel Cell:重磅!科學家闡明控制細胞分裂的關鍵機制
Cell:科學家發現HIV入侵細胞膜新機制
新突破:中國科學家最新發表五篇Nature、Science和Cell!
Mol Cell:科學家發現不需要E3連接酶的泛素化過程
Nature Medicine:科學家揭秘「神葯」二甲雙胍降糖之謎!
中國科學家Nature Genetics發表GWAS研究新成果
工程師亂彈┃「Dantong-styke」與「科學家」
EbioMedicine:科學家有望開發出新型靶向性癌症療法
Nature Methods:中國科學家發表基因編輯新成果
中國唯一科學家團隊的重要成果入選NatureMedicine
Cancer Discov:突破!科學家發現調節抑癌基因p53的新型通路
Cell Stem Cell:華人科學家發現調控幹細胞多能性狀態轉換的關鍵因子
Cell雜誌:華人科學家發布I型CRISPR研究新突破
Nat Biomed Eng:科學家開發出可促進血管生長的新型3D列印斑塊結構
Sci Trans Med:科學家們首次成功實現骨骼的透明化!
Neuropharmacology:科學家開發出有望治療阿爾茲海默病的新型藥物
Nat Commun:科學家應用迄今最小的Cas9基因剪刀治療眼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