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大師談做人 十大要訣需謹記
1、虛心。
常人不解善惡,不畏因果,決不承認自己有過,更何論改?但古聖賢則不然。今舉數例:孔子曰:「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又曰:「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蘧伯玉為當時之賢人,彼使人於孔子。孔子與之坐而問焉,曰:「夫子何為?」對曰:「夫子欲寡其過而未能也。」聖賢尚如此虛心,我等可以貢高自滿乎!
2、慎獨。
吾等凡有所作所為,起念動心,佛菩薩乃至諸鬼神等,無不盡知盡見。若時時作如是想,自不敢胡作非為。
曾子曰:「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又引詩云:「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此數語為余所常常憶念不忘者也。
3、寬厚。
造物所忌,曰刻曰巧。聖賢處事,惟寬惟厚。古訓甚多,今不詳錄。
4、吃虧。
古人云:「我不識何等為君子,但看每事肯吃虧的便是。我不識何等為小人,但看每事好便宜的便是。」
古時有賢人某臨終,子孫請遺訓,賢人曰:「無他言,爾等只要學吃虧。」
5、寡言。
此事最為緊要。孔子云:「駟不及舌」,可畏哉!古訓甚多,今不詳錄。
6、不說人過。
古人云:「時時檢點自己且不暇,豈有功夫檢點他人。」孔子亦云:「躬自厚而薄責於人。」以上數語,余常不敢忘。
7、不文己過。
子夏曰:「小人之過也必文。」我眾須知文過乃是最可恥之事。
8、不覆己過。
我等倘有得罪他人之處,即鬚髮大慚愧,生大恐懼。發露陳謝,懺悔前愆。萬不可顧惜體面,隱忍不言,自誑自欺。
9、聞謗不辯。
古人云:「何以息謗?曰:無辯。」又云:「吃得小虧,則不至於吃大虧。」餘三十年來屢次經驗,深信此數語真實不虛。
10、不嗔。
嗔習最不易除。古賢云:「二十年治一怒字,尚未消磨得盡。」但我等亦不可不儘力對治也。《華嚴經》云:「一念嗔心,能開百萬障門。」可不畏哉!
選自弘一大師《改過實驗談》下,騰訊佛學整理髮布。
善付囑

※如何用佛法提高生活質量?
※佛經要怎麼讀?這裡有一個方便易行的誦經儀式!
※黃念祖居士:念佛應當怎麼念?
※世間的一切 哪樣不是借我們用的?
※佛教八萬四千法門 到底哪個法門更適合我?
TAG:騰訊佛學 |
※你的茶圈裡,需要十六位大師
※有一部三俗版「記憶大師」更好看
※屬猴人注意了,大師這麼建議你
※做人難?做人的大師更難?做人千萬不要做成「大師」!
※大師兄小師妹:你這是要我難過一輩子啊
※裴度相貌醜陋大師說他無富貴命,撿到一包裹後大師忙說貴人請坐
※搞笑圖:大師,你這是要大幹一場嗎?
※星雲大師:佛前十不求 一定要記住!
※大師就是大師 張大千作品
※星雲大師:你要做哪一種人呢
※看了大衛這些細節圖,你會更加喜歡他,也會知道大師為什麼是大師
※大師就是大師|張大千作品
※弘一大師:人和人不要靠的太近
※弘一大師:四大皆空與人生是苦
※弘一大師:做人做事,記住10個要訣
※我們為什麼需要玄奘大師
※弘一大師:初學佛的人要了解這三件事
※弘一大師:餘五十年做人心得十條
※「大師」界十大猛人結局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