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解讀】佛像的坐姿

【解讀】佛像的坐姿

【解讀】佛像的坐姿


坐姿


以下介紹佛像坐像較常見的坐姿

結跏趺(jiā fū)坐(下圖)


結跏坐,亦稱「金剛跏趺坐」,略稱「金剛坐」。又以為佛禪定時常用之坐勢,故亦名「禪定坐」。如來佛多為此坐,又稱為「如來坐」。佛教認為這種坐法最安穩,不容易疲勞,且身端心正,因此修行坐禪者經常採取這種坐法。相傳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進入禪思,修悟證道,採用的就是這種坐姿。結跏坐的姿式是以左右兩腳的腳背置於左右兩股上,足心朝天。這種坐法又可細分為二種,先以右足押左股,再以左足押右股,雙手的上下秩序也是以左上者,稱之為降魔坐;反之則稱為吉祥坐。

【解讀】佛像的坐姿


降魔坐 吉祥坐


半跏坐(下圖)


不同於結跏趺坐,一腳藏於下,一腳外露。

【解讀】佛像的坐姿


【解讀】佛像的坐姿



善跏坐(下圖


即身體端坐於座上,兩腳自然下垂。

【解讀】佛像的坐姿


交腳倚坐(下圖)


兩腿下垂相交於座前。早期的彌勒菩薩像,都取交腳倚坐之姿。

【解讀】佛像的坐姿


半跏椅坐(下圖)


左小腿放下,右小腿半跏坐。

【解讀】佛像的坐姿



半跏思惟坐(下圖)


僅有一足上盤,另一足垂放而下,一手指頰、低首側身的冥想沉思狀。半跏思惟坐不見於印度,而流行於中國南北朝時期,其意義一是佛為菩薩時思惟眾生苦的造像。

【解讀】佛像的坐姿



遊戲坐(下圖)


一般遊戲坐姿多為菩薩像。

【解讀】佛像的坐姿



自在坐 (下圖


右膝曲起,左足半趺,右臂直伸,置於膝上,左手撐於膝後;或有右膝曲起,左足垂下,右臂直伸,置於膝上,左手撫於座上,呈自在舒坦之姿勢。宋代以後成為菩薩像的流行形式。

【解讀】佛像的坐姿


【解讀】佛像的坐姿



本文轉自:佛教建築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象佛學圖書館 的精彩文章:

梁思成:中國最古老的木構建築
怎樣欣賞佛像(四)
怎樣欣賞佛像(三)
怎樣欣賞佛像(二)
怎樣欣賞佛像(一)

TAG:大象佛學圖書館 |

您可能感興趣

【解讀】佛頭密碼
心理解讀:碟仙是真的嗎?
哈佛教授這個關於幸福的解讀,太精闢了!
解讀劉璇曾經跳鞍馬時候的解讀照片
解讀紅樓夢:林黛玉的亦正亦邪,你真的讀懂了嗎?
異形契約:解讀神秘的太空騎師大白!
中國神秘文化解讀,看看慈禧太后的面相
解讀:寶寶的啼哭語言!
解讀畫里藏著的 「小情緒」
史馬話西遊:一句「王莽篡漢」,竟被悟空過度解讀?
解讀:偈子到底怎麼讀?
解讀:鑲嵌翡翠封底好不好?
看著頭重腳輕?解讀奇形怪狀的「克欽刀」
解讀十二星座的眼淚看我說的準不準
《本草》解讀之迷迭香:愛與美好的追憶
這漫畫太污:大禹、孫悟空、葫蘆娃的關係神解讀
神讀牌!解讀如何中頂對時秒棄
朱清時:中醫的真氣如何觀察和解讀
我們看不破的生與死,《山海經》的另類神秘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