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愛情就是一種戀物癖
點擊以上封面圖
一鍵下單新刊「看吧,愛情」
自2011年,我們都會在2月14日情人節推出一本以愛情為封面主題的刊物,至今已是第六年。天上人間,凡俗經典,現實歷史,我們其實是和讀者一起,從不同角度,在困惑中認識愛和婚姻。
延續之前的《說吧,愛情》《讀吧,愛情》,2017年的這本《看吧,愛情》從口述、文本試著進入圖像,我們選擇了23幅經典名作,來和讀者一起分享藝術圖像中的愛情,那些關於凝視、愛欲、禁忌、逝去和永恆的秘密。
法國作家司湯達寫過一本《論愛情》,在他生活的19世紀並沒有成為暢銷讀物,到他身後卻慢慢成了有口碑的愛情指南,被人們廣為引用。他在書中推演了一種愛情法則:「男人用千種至善、萬種至美來裝飾他已贏得其芳心的女人,從而感到其樂無窮;志得意滿地讓幸福的細節在腦海里反覆重演。這就好像誇大一件剛剛落到我們手裡的貴重財產的魅力,雖然這財產是何物尚屬未知,但是我們篤定對這物什的擁有。」
尤其對於藝術家而言,對愛戀對象的圖像是渴望全然佔有的,而他們的作品也全然可以當作這種司湯達式愛情論的清單來呈示給觀眾。
是的,愛就是一種戀物癖。
封面大圖在反覆爭論後,選用了比利時現代畫家勒內·瑪格利特的代表作,一對蒙面擁吻的《戀人》。它還有另一個名字:《盲目》。這一經典畫面,也許會讓人隱約感到不安甚至恐懼,而在我看來,這種不安恰好是因為它隱喻了愛情最真實的意象:在神秘的吸引和不顧一切的接近中,愛情實則還有太多陌生的面目和無形的界限。
愛情的五副面孔
1
凝視
人生有如朝露,功名、愛情不過一瞬。既然如此,只需剎那的絢爛與溫存就好,又何必祈求長久呢?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古來多少愛恨離愁,盡在四目相對之間,而難以言表。《洛神賦圖》的傳情達意,令人黯然銷魂之處,也正在此。
顧愷之《洛神賦圖》局部,宋代摹本
2
愛欲
「她的皮膚還像少女一樣。她的鎖骨和腰下肌肉具有青春少年肌肉的某種強勁張力。可是她背部下方卻相當女性化,相當顯眼,可以作為她堅毅、充滿活力和驕傲的苗條軀體與她極其精美的臀部之間一個無比勻稱的連字元,而她誇張苗條的身材使她的臀部更加突出,真箇令人心馳神往。」
「在散步的過程中,如果我的手偶爾拂過她的手,我的全部神經都會顫抖起來,我立即會聽到周圍的水果如雨點般掉下,那是我半熟的色情幻覺的果實,彷彿我觸到的不是加拉的手,而是一個真實的龐然大物,它兇猛而且過早地晃動著我仍然還脆弱的慾望之樹。」
達利在自傳中這樣回憶了他當時的內心蕩漾。大概是在他們第三次見面時,達利和當時還是「艾呂雅夫婦」的二人相約去游泳,隔著窗戶,他就從加拉的裸背上認出了她。
達利畫作《加拉的實體與虛像》(1945)
3
禁忌
日本心理學家詫摩武俊在《嫉妒心理學》中這樣定義嫉妒:「有了激烈的感情,而不一定立刻顯現於表面,這就是嫉妒。引發事端的場合,反而是冰山一角,許多嫉妒都是深藏在人們的心中的,使烏黑的功能發酵,以歪曲的形態爆炸開來。」
也許嫉妒正是這樣一種情感:在自我的焦慮、憤怒和自卑不斷放大的同時,愛情本身反而退縮到了次要的地位,嫉妒者愈覺得自己卑微,眼中愈發沒有他人。蒙克半生都為這種扭曲的情緒著迷,大概是因為深陷其中而看到了人性的可憐、可悲與可笑之處。無論從濃度、烈度還是苦澀的程度來講,愛情中可能沒有更適合蒙克的「心理素描」的素材了。
1938年,挪威畫家愛德華·蒙克在他位於艾可利的冬季工作室
4
逝去
「依然是兩性的永久搏鬥,可是女人已經不是一個被征服或馴服的畜生了。她充滿了慾望,和男人一樣清醒。」里爾克寫道,「羅丹,一個經歷過種種生活的人,在這裡找到了生活的團圓和美滿。」
我喜歡尤瑟納爾《火》中的一句話:「我們之間還勝於愛情的:一種心照不宣。」在與現實生活的推搡拉扯之中,這種關係顯得蒼白勝紙,所以我們在藝術里尋找它。
每一種熱情,都會帶來褒獎,也會帶來刑罰。「愛情是一種懲罰。我們受到懲罰,是因為未能始終獨來獨往。」這不僅是羅丹與卡米耶的問題,這是擁有獨立人格的我們,所要面對的共同問題——我們啜飲蜂蜜,我們手持利劍,我們要相互依偎,也要彼此分離。
羅丹《吻》
5
永恆
「她的沉默就是我的沉默,她的眼睛就是我的眼睛;她好像知道我的童年、我的現狀和我的未來;她好像一直在注視著我並看透我的內心;儘管我們才第一次見面,但我覺得她就是我的妻子。」她抬起頭來,他看到了她的眼睛。「他的眼睛淺灰帶綠,像天空、像水;我是在河裡游泳還是在他的眼睛裡游泳啊。橋似乎開始搖晃起來,我的雙腿在顫抖。」那是夏加爾第一次遇到貝拉。
她對他的愛成為浪漫奇蹟的不竭源頭,也成為永恆的創作主題。《生日》《散步》《飛翔在城市上空》和《雙重肖像和一杯葡萄酒》中,他們相親相愛,快樂地飛上了天。而在《紅色戀人》和《灰色戀人》中,兩人卿卿我我相互纏綿。
夏加爾畫作:《生日》
本期
更多精彩
|封面故事|
看吧,愛情:凝視、愛欲、禁忌、逝去、永恆(曾焱)
圖像里的愛情史(曾焱)
《洛神賦圖》:無望的人神之戀(艾江濤)
《雪中相合傘》:江戶時代的浮世之愛(謝斯曼)
愛的病症,獨立於愛(虔凡)
蘇珊娜·瓦拉東,蒙馬特情人(駁靜)
阿赫瑪托娃的16幅素描像:生命的史前史(肖楚舟)
「聖母加拉」,達利唯一的例外(孫若茜)
穆夏與伯恩哈特:一杯咖啡的邂逅(宋詩婷)
克里姆特與他的「繆斯」們(潘雨希)
「用一個身份來愛你是不夠的」(張宇凌)
黑白《莎樂美》:愛我,不然殺了你(艾江濤)
巴爾蒂斯和他筆下少女們的……愛情?(孫若茜)
嫉妒的化身(肖楚舟)
風中的新娘(林默蕾)
《白日夢》:羅塞蒂的詩情與愛意(謝斯曼)
人至中年的塵世之愛:畫中人自述(蒲實)
《凝視》:再見烏雷,再見愛情(宋詩婷)
畢加索和朵拉,迷戀和毀滅(駁靜)
《琴課》:從熾熱到灰燼(辛西亞)
我們之間勝於愛情的事物(何瀟)
愛在藝術中是否永恆?(龔之允)
馬格利特的盲目《戀人》(張星雲)
夏加爾,獻給過去(張星雲)
以愛為旗,在死之上(張宇凌)
|社會|
時事:拉夫桑賈尼病逝:「第三條道路」謝幕(劉怡)
時事:勒龐:下一隻黑天鵝?(徐菁菁)
人物:卸任者潘基文(張星雲)
|經濟|
市場分析:比特幣:未來貨幣還是龐氏騙局?(謝九)
市場分析:免費午餐及其終結(邢海洋)
收藏:摩登姑蘇:被低估的「桃花塢」(薛芃)
|文化|
吃喝玩樂:老配方,新面孔:小販中心的年輕人(曹玲)
吃喝玩樂:日本料理之外:在福岡做中餐和西餐(吳麗瑋)
吃喝玩樂:維多利亞州的花園餐桌(蔡丸子)
吃喝玩樂:食物中的故鄉(丘濂)
旅遊與地理:比利時,隱藏在啤酒泡沫下(田野)
旅遊與地理:荷蘭,在自然中精雕細刻的人造風景(張海律)
設計:天空中的人造彩雲(鍾和晏)
設計:安藤忠雄:連戰連敗,連敗連戰(賈冬婷)
設計:手語是最美的語言(黑麥)
時尚:美麗無殘忍:「零殘忍」風尚(何瀟)
時尚:一發不可收拾的Emoji(楊聃)
時尚:中跟鞋的回潮(楊聃)
思想:從流動的現代性到流動的永恆(薛巍)
書評:教授的一個玩笑:《試刊號》(魏怡)
書與人:他的一生都以種種方式藏在動物背後(陳賽)
⊙文章版權歸《三聯生活周刊》所有,歡迎轉發到朋友圈,轉載請聯繫後台。
點擊以下封面圖
一鍵下單新刊「看吧,愛情」

※送你一枚郵票,隨便寄給什麼人都好
※何以解憂?背包去春遊
※港式甜品,那些疲憊生活中的甜蜜夢想
※暫別人間燈河,去海底看風景
※「權力的遊戲」:一個家族的血雨腥風
TAG:三聯生活周刊 |
※戀物癖是一種怎樣的存在?
※有一種戀物癖叫做迷戀「原味」
※細說戀物癖喜歡的那些物件!
※余婷:我不是一個戀物癖的空姐
※戀物癖是什麼?那些隱藏在人群中的戀物癖患者!
※寶寶有戀物癖,是父母愛的不夠
※白羊座的那些癖好,戀舊戀物各種戀
※強盜癖,戀物癖,獸迷派對,各種癖好,羞羞
※柬埔寨老婦人嫁給一頭牛,與戀物癖無關而是因為愛情
※5歲還堅持要抱著那條「白被被」睡覺,孩子戀物是不是種病?
※育兒你造嗎?寶寶有戀物癖,但是別大驚小怪
※寶寶有「戀物情結」? 那是因為他缺乏安全感
※星座漫畫:白羊座的那些癖好,戀舊戀物各種戀
※戀物志|一個老中醫,做成了一種抗菌力一流的牙膏
※連這都能擬人,日本人的戀物情結真是永無止境
※戀物志|連籽都可以吃的石榴,抓一把、吃一把,爽!
※兒子又摸我的胸了!為什麼寶寶有這種「戀物癖」?
※對於戀物者來說,從來就沒有過分的事
※VICE 賴床簡報:人們對戀物癖的想法都是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