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一種旋轉炮塔坦克由法國設計,中國曾經採購
坦克的出現,使戰場的面貌發生了急劇的變化。但早期坦克的設計很原始,而且履帶非常不可靠。在火炮的布局上,各種設計五花八門。而在奠定現代坦克炮塔布局方面,法國人的貢獻不可低估。
法國人的雷諾FT-17坦克,開啟了旋轉炮塔坦克的先河。迄今為止,坦克的面貌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但主流設計仍然採用旋轉炮塔的形式。有些戰車依靠履帶進行旋轉並瞄準目標,卻註定只是博物館裡面的另類玩意兒。
雷諾FT-17坦克的研製者是魯道夫·恩斯特·梅茨邁爾,該型坦克的車組人員為2名,分別是車長和駕駛員。圖中是雷諾FT-17坦克的炮塔,被當作要塞炮使用。
一台廢棄的雷諾FT-17坦克。該型坦克的重量為6.5噸,全長5米,寬1.74米,高2.14米。裝甲厚度為8~22米,主要武器為1門37毫米坦克炮,或者是1挺8毫米的哈奇開斯機槍。
該型坦克是1916年設計的,1917年正式投入使用,總共服役了30多年的時間。其動力為一台雷諾直立式4缸水冷汽油機,最大速度7.7千米/小時,最大行程35千米。
圖為雷諾FT-17坦克的側前方特寫。該型坦克沒有底盤,車體直接承受坦克的重量。有趣的是,雷諾FT-17坦克配備的坦克炮是肩扛式的,裝填方式和普通的栓動步槍類似。
雷諾FT-17坦克的負重輪有很多個。該車有4個輪軸架,其中第一個輪軸架上有3個小輪子,後面的三個輪軸架各有2個負重輪。因此,別看這車是個小不點兒,負重輪倒挺多的。
該型坦克採用操縱桿進行控制,駕駛員坐在車體前部,上面有個巨大的窗口。在行進的時候,駕駛員可以將兩塊窗口蓋向兩邊打開,從而獲得更好的視野,再則在夏天的時候也沒那麼熱。
此型坦克的重要特點之一就是誘導輪出奇的大,以至於前上方的履帶要高於後上方,整個車體看起來略微向後傾斜。而且,該型坦克的履帶只有橫向突起,防滑能力很差。
被當作要塞炮的雷諾FT-17坦克炮塔。使用過這種坦克的國家總共有27個,包括法國、日本、芬蘭、中國、比利時 、巴西、美國、英國和俄羅斯等等國家。
今天的主戰坦克行程大多為500千米左右,與之相比,早期坦克的履帶不可靠,作戰距離近。在開赴前線的時候,需要由其他車輛來運輸。比如,圖中這台雷諾FT-17坦克就被放在了平板車之上。
在1919年,法國曾經派遣了一批雷諾FT-17坦克到海參崴同沙俄作戰。後來,這批坦克被奉系軍閥張作霖獲得,隨後又採購36輛該型坦克。這些坦克大多被日軍俘獲,最終中方只剩下兩輛。
除了基本型號以外,雷諾FT-17坦克還有很多改進型號。比如,法國在基本型號之外還研製有好幾種其他的子型號,美國則有M1917式輕坦,波蘭有鐵坦克和毒氣坦克,蘇聯則有在該坦克基礎之上仿製的T-18型坦克。
正在進行吊裝的雷諾FT-17坦克。截至目前,全球現在總共有41台雷諾FT-17原版車留存於世,另外還有20輛M1917年式輕型坦克。該型坦克的旋轉炮塔布局,對坦克以後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
法國人研製的雷諾FT-17對坦克的歷史發展意義重大,但它在二戰期間被德國一頓胖揍之後,這個國家的設計師似乎再也找不到坦克的發展方向。二戰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法國車很多都是奇葩。倒是蘇聯和美國,在坦克方面的建樹頗高。

※德國突擊步槍大量採用塑料,外形科幻可靠性非常高
※長得像大炮的輕機槍,最初遭美國嫌棄後來風行世界
※反器材步槍可使用重機槍子彈,後勤保障簡單精度低
※烏克蘭戰車工業走向沒落,新型裝甲車存在嚴重問題
※哈薩克上空的雄鷹,六架新型戰機已經全部交付
TAG:雲上的空母 |
※僅次於迪拜塔,美國人在中國設計的「龍型」建築穩居世界第二高樓
※此鄰國國旗中國設計,差點成中國一個省,被一人拒絕
※韓國果然是偷襲大國:新五代機設計抄完美國抄中國
※中國設計的第一款「抬式戰鬥機」
※此鄰國國旗是中國設計,差點成中國一個省,竟被一人果斷拒絕
※法國「設計」中國生產:跨國假藥案馬賽開審
※俄羅斯為中國第三艘航母設計圖曝光,俄專家:中國可能已經看不上
※她是新中國景泰藍設計第一人,設計「第一份國禮」,獲周總理讚譽!
※法國設計,搭載俄飛機,義大利協助,稱國產化達七成
※她定居英國十年,她設計的童裝,改變了英國人對中國設計師的看法
※貶低國產航母 法國稱中國首艘航母是幾十年前設計
※德國設計的奇葩巨炮,一炮幹掉一座城市
※中國設計師長臉了,憑著畢業設計斬獲國際大獎,這對情侶設計的火鍋改變了外國人對中國設計的看法!
※世界首款三角翼戰機美國造 設計靈感竟源自納粹德國
※德國四號防空坦克設計獨特,方形炮塔像個大漏斗
※中國設計師長臉了!這對小情侶用火鍋刷新了外國人對中國設計的看法
※「他一個德國人憑什麼定中國好設計?」——柳冠中
※中國唯一機器人企業獲德國工業設計「奧斯卡」大獎
※美國打破俄羅斯一項保持幾十年的技術優勢:回頭卻賴中國山寨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