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原王朝的六次征漠北,至今讀來仍熱血沸騰
自春秋戰國以來,漠北游牧民族與中原王朝就成了一對相愛相殺的兄弟,在這往事越千年的恩怨情仇中,中原王朝也多次酣暢淋漓的反擊漠北,筆者不才,權且列出六次掃北之戰,不妥之處,還望指正!
第一次:無雙戰神——李牧
時代:戰國末期。
對手:匈奴。
指揮者:主帥,李牧;奠基人,趙武靈王。
戰果:一戰大敗匈奴,斬匈奴十多萬人馬,滅襜襤、敗東胡、降林胡,單于遁逃;此後十多年,匈奴不敢近趙國邊境。
評語:將軍以趙國一部的兵力,一戰而滅匈奴十萬眾,不僅保衛趙邊,更捍衛了中原諸夏;如此戰績,後世將帥難望其項背,無雙戰神,實至名歸!
第二次:大秦長城——蒙恬
時代:秦朝。
對手:匈奴。
指揮者:最高統帥,秦始皇趙政;前線主帥,蒙恬。
戰果:率三十萬大軍北擊匈奴,收復河南地,主持修了萬里長城。
評語:夫大秦方興,將軍北擊匈奴,築長城而守藩籬,無愧中華第一勇士之稱!
第三次:帝國雙璧——衛青、霍去病
時代:西漢。
對手:匈奴。
指揮者:最高統帥,漢武帝劉徹;前線主帥,衛青、霍去病;將軍,李廣、公孫敖、孫安世、李廣利、趙充國、趙破奴等。
戰果:數次出塞,屢破匈奴,封狼居胥,自是匈奴分裂為五部,不敢南下牧馬。
評語:扶搖直上的大漢,雄才大略的皇帝,千年一遇的名將,睥睨天下的勇士,如此帝國,誰人能敵?
第四次:燕然勒功——竇憲
時代:東漢。
對手:北匈奴。
指揮者:主帥,竇憲;部將,耿秉。
戰果:大破北匈奴於稽落山,深入瀚海沙漠三千里,在燕然山刻石記功,徹底滅亡北匈奴,自此匈奴遠遁。
評語:漢匈爭鬥幾百年,竇憲雖不是功績最大者,卻是最後埋葬匈奴汗國的人。
第五次:盛世榮光——李靖
時代:唐朝。
對手:北突厥。
指揮者:最高統帥,唐太宗李世民;主帥,李靖;將軍,李績、李道宗、尉遲恭、張公瑾、高甄生、柴紹、秦叔寶、張寶相、衛孝節、程知傑、薛萬徹、段志玄、李大亮、劉弘基、蘇定方。除了留守長安的侯君集,這可是大唐帝國的全明星陣容啊!
戰果:雪夜襲陰山,一戰滅北突厥,俘虜頡利可汗。
評語:此戰過後,大唐設安北都護府,漠北地區第一次納入中原王朝管轄,唐朝終於掃清了後院,開啟了帝國的西進之路。
第六次:犁庭掃穴——朱元璋父子
時代:明朝。
對手:蒙古北元。
指揮者:最高統帥,朱元璋、朱棣;將軍,徐達、常遇春、馮勝、李文忠、傅友德、藍玉、王弼。這同樣是明初的全明星陣容。
戰果:朱元璋八征大漠,朱棣五齣三犁,基本上把鐵木真的子孫打成了游擊隊。
評語:瀚海為鐔,天山為鍔,一掃風塵,永清沙漠。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炎帝、黃帝從何而來,華夏與巴比倫可能有一個共同的祖先
※從「大漠史觀」看中國歷史發展及周邊民族變遷
※水滸之紅日初升——第八章 四節度一怒歸梁山 謀天下齊軍大整編
※中國古代的一次成功的地方叛亂,不是靖難之役
※這個地方歷史上長期是中國的一大威脅,還做過一段時間的中國領土
TAG:平陽九幽 |
※古代最霸氣的八句古詩詞,至今讀來仍然心血澎湃
※文天祥被俘,面對敵人勸降親書十四字,至今讀來猶讓人熱血沸騰
※抗日國軍十大霸氣宣言,至今讀來潸然淚下!
※中印邊境戰爭過後,毛主席說了一番話,如今讀來依讓人熱血沸騰
※新疆少數民族對漢朝外交官說的這兩句話,至今讀來讓人淚下
※毛澤東的最後一首詩,讀來令人潸然淚下!
※一代英雄,壯志難酬,懷古思今,吟就豪放之作,讀來令人壯懷激烈!
※新早讀來了!下雪啦!長假後第一天北方多地迎來初雪
※洞朗!朝鮮!莫迪!今天發生的三件大事,讀來意味深長
※十大經典唐詩排名,每一首讀來都蕩氣迴腸!
※諸葛亮留給子孫的十句話,今天讀來仍然受益匪淺,值得收藏
※毛澤東的最後一首詩,字雖不多,但讀來滄桑心碎,令人潸然淚下!
※12首從古至今的愛國詩詞,讀來慷慨激昂!
※那些讓你時至今日讀來仍蕩氣迴腸、涕淚沾裳的話
※古代這些悼亡詩,翻譯成情書後,讀來凄美到心碎
※千百年前的精短古文,如今讀來,仍然獲益匪淺
※柯建銘:前瞻條例今天沒三讀來找我
※除了蘇軾和陸遊的悼亡詩,元稹的三首悼亡詩讀來也是痛徹心扉!
※千古七短句,現在讀來,仍然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