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人物 > 這個中國盲藝人譜寫的曲子,令日本音樂大師小澤征爾流淚滿面,跪著聽完

這個中國盲藝人譜寫的曲子,令日本音樂大師小澤征爾流淚滿面,跪著聽完




可惜的是,這樣的知音出現時


他已經辭世近30年






報君聽說有這麼一個故事,


1978年,

指揮大師小澤征爾來到北京時,


指揮中央樂團演奏了弦樂合奏《二泉映月》。

第二天,


小澤征爾訪問中央音樂學院,


並想聽聽二胡獨奏《二泉映月》的原曲,


為他演奏的是民樂系17歲的女生薑建華,


隨著旋律漸起,


那時而悠揚,時而凄涼,時而纏綿的音樂聲,


很快就抓住了所有人的心。


就在大家靜靜地享受這美妙的天籟之音時,


小澤征爾突然淚流滿面,


並從椅子上順勢跪了下去,


所有人都以為他出了什麼意外,


姜建華甚至停止了演奏。


只見小澤征爾拒絕了院長的攙扶,


並虔誠地說:


「這樣的音樂,只能跪著聽,


站著和坐著聽都是極不恭敬的。」


他一直跪著,雙膝並立,直到曲終,


然後緩緩站起來向姜建華深情鞠躬:


「謝謝你的演奏,


要是早一點聽到你用二胡演奏它,


我是根本不敢指揮樂隊演奏它的。」


接著又喃喃地說:


「這是真正的天籟,是世界級名曲。」



指揮家小澤征爾




是的,


它是天籟,是世界級名曲,


前法國總統密特朗一生獨愛此二胡曲,


1985年,


它在美國被灌成唱片,


並在流行全美的中國樂曲中名列榜首。


而作為最具代表性的音樂作品之一,


《二泉映月》和阿炳的名字在中國更是家喻戶曉,


做到了真正的雅俗共賞。




說起阿炳的音樂造詣,



還得從他的父親華清和說起。





當年,


阿炳的生父華清和,


是無錫城裡洞虛宮三殿之雷尊殿的當家道士,


他精通道教音樂,


吹拉彈打樣樣在行,


素有「鐵手琵琶」的美名。






按照道規,


有的道士是能婚娶的,有的不能,


華清和是不能娶妻的那種道士,


但他偏偏對一名女子動了心。


這位名叫吳阿芬的女子,


是當地大戶人家秦家的寡婦。


她剛進秦家,

久病纏身的丈夫就去世了,


接著,


倍受打擊的公婆也相繼病故。




華清和在為秦家做法事時,


注意到了美麗脫俗的吳氏。


吳氏

識一些字,接受過書法、繪畫訓練,


頗有藝術情懷的她久聞華清和的大名,


非常欣賞他的才藝。


就這樣,


惺惺相惜的二人萌生了愛意。



很快,


吳氏有孕並生下一個男孩,


孩子一出生,


就被華清和僱人悄悄抱走,


並將其送到他在無錫城外的東亭老家。



而吳氏,


不僅日夜思念幼子,


還因「傷風敗俗」而遭受歧視和凌辱,


族人為奪其家產又逼她改嫁,


重重重壓之下,


吳氏很快憂鬱而死。



阿炳留在世上的唯一的照片(他的眼鏡斷了一條腿,常年用繩子掛在耳朵上)




孩子8歲那年,


華清和把他作為領養的小道士接到了身邊,


並取名華彥鈞,


因五行缺火又取小名阿炳。



也許是繼承了父親的藝術天賦,


阿炳對音樂有著濃厚的興趣,


在華清和的嚴格指導下,


十五六歲時,


阿炳已是出色的道教樂師,


琴、瑟、鼓、鑼、笛等都能演奏了,


為了使琴藝更加精絕,


他還拜了民間藝人為師。


據說後來在街頭賣藝時,


為了拉好一曲《梅花三弄》,


阿炳先後拜訪了18位琴師。






阿炳對音樂有著真正的熱愛,


他冬練三九,夏練三伏,


手指上的血痕也變成了厚厚的繭。


為了練習敲鼓的節奏,


他把棉花浸水後鋪在方磚上,


用一雙鐵筷敲,


先把棉花敲去水分,


再把棉花敲平,


最後把棉花敲碎,


直敲到棉花一絲絲滿天飛舞為止。






由於勤學苦練,


阿炳在20多歲時,


其樂器功夫已經遠遠超過他的師兄弟們,


甚至超過了他的師父,


一表人才的他成為著名的「小天師」。


當時,


無錫城中誰家做道場沒有請來阿炳,


那是算不上排場的。



1925年,


華清和去世後,


32歲的阿炳繼承父業,


成為雷尊殿的主人,


他也是在那時知道了自己的身世。



曾經,


華清和並不希望阿炳像他一樣做職業道士,


而是朝著讀書人的路子培養他,


但痴迷道教音樂的小阿炳,


卻倔強地要跟著師父學習。


然而,


就在阿炳成為了當家道士,


名聲大噪之時,


他的人生卻漸漸偏航了。


這位本清心寡欲、以藝術修身的道士,


出乎人們意料地,


迷戀上了俗世里花花綠綠的生活,


他開始抽大煙,開始嫖妓。


阿炳故居




據說,


是當地一名老闆看中了雷尊殿的產業,


引誘阿炳吃鴉片的。


但沾染上這些惡習後,


阿炳不僅敗光了錢財,


更是在風月場所染上了梅毒,


並因此導致雙目失明。




生活頹廢又失明的阿炳,


無法再管理雷尊殿的事務,


他住進了旁邊的一間小平房裡,


從每日誦經拜懺做道場的雷尊殿當家道士,


淪為一名無依無靠的瞎子。



幸好,阿炳還有音樂,


這音樂是支撐他活著的重要力量,


更是賴以生存的技能,


街頭賣藝,


是阿炳養活自己的唯一法子。


他開始研究民樂,


並進行樂曲創作,


顯露出天才的一面。



復原後的阿炳居室




孤零零地過了幾年後,


阿炳在煙館遇到了董催弟,


一個從江陰鄉下來到無錫謀生的年輕寡婦,


她同樣有抽大煙的習慣。


後來,


同病相憐的阿炳與董催弟結為夫妻,


在此後的近20年時間裡,


兩人同出同歸,


一起賣藝、收錢,


一起忍飢挨餓。



阿炳夫婦




在當年的無錫街頭,


人們常常看到這樣的畫面:


瘦小的董催弟牽著阿炳的衣服走在前面,


青布長衫,帶著墨鏡,

頭挽道士髮髻的阿炳,


肩掛一把破琵琶,


手操琴弓拉著二胡,


一把破舊不堪的二胡,


連琴弦也是一段段打結接起來的,


但這不影響他高超琴藝的發揮。



頭頂彈琵琶、手拉(胡琴)口吹(口琴)、說新聞,


是阿炳的三大絕技。


20世紀三四十年代,


是阿炳風頭最健的時候,


但影響最大的是他的說新聞,


當時人們要形容或諷刺某個人能說會道,


往往會說:


「你可以到阿炳那裡去說新聞了。」



無錫淪陷時期,新聞管控很嚴,


阿炳那淺顯易懂、朗朗上口的說新聞,


就成了喜聞樂見的節目。


而他的新聞內容都是在茶館裡、煙館裡,


聽三教九流的人們談天說地時收集到的,


有時,


阿炳也會請人讀報紙給他聽,


他能將內容牢牢記住,


並快速地在心中加工成順口溜。




阿炳鄰居朱學津繪畫作品:阿炳獨行




阿炳一般上午在茶館吃茶,


下午兩點左右,


來到崇安寺三萬昌茶館門口,


那是一個類似於北京天橋、南京夫子廟的地方。


只見阿炳站在一條凳子上,


又拉琴又彈琵琶又說新聞,


他敢說敢唱,嬉笑怒罵皆成文章。



「滴滴嗒、滴滴嗒」竹板那麼一打啊,


聽眾的耳朵就都豎起來了,


「說起新聞,話起新聞,新聞出嘞,啥府啥縣,啥格地方?」


隨著阿炳的開場白一出,


甭管是戰場上的消息,


漢奸遭暗殺的消息,


還是哪家的千金小姐跟人私奔了,


哪個地主猥褻了自家的小丫鬟,


都能被他用通俗的語言表述出來。



十九路軍奮勇殺敵的消息傳來後,


阿炳激昂地說新聞:



黃浦江邊,十九路軍,大刀列隊,殺敵稱英,


骷髏頭落地,像斷藤西瓜,


全國上下,願作後盾,抵制日貨,頂頂要緊。



面對抗戰勝利後的物價飛漲,統治腐敗,


阿炳也有話說:



剛剛拿來金圓券,還當啥格好事物,


等到拿來派用場,花紙頭馬上拆穿幫。


早上拿去買頭牛,夜裡只好買只雞,


身有十萬金圓券,只好去量一升米。






痛斥漢奸、揭露黑暗政治的新聞結束後,


阿炳會說:



「啥人要去報信害我,


叫他斷子絕孫,天誅地滅。」


但如果眼前實在有氣不過的事情,


阿炳也顧不上那麼多了。



當時的江蘇民政廳廳長繆斌是無錫人,


他仗勢將自己的馬養在雷尊殿旁的火神殿里,


阿炳對此十分氣憤,


他編了唱詞連日到繆公館前高聲唱罵:



你的老子也是道士,


你是一個小道士,


你為啥勿把馬養到你親爹的希道院,


要養到你蠻爺的火神殿?


你穿了青布衫,忘記了圍席爿,


今日你算做了官,回到家鄉來欺道士,


兔子不吃家邊草,你連兔子畜生還不如


……


最後,


繆斌的母親不得不出面叫人牽走了馬。



深受鴉片之害的阿炳,


晚年還專門創作了《鴉片是格壞東西》以告誡世人:



鴉片是格壞東西,


外國人拿杜(無錫話,它)要你命,


一傷身體二耗銀,三餐無著餓瘦頸,


四季衣衫勿完整,五更寒冷缺被蓋,


六親斷絕人看輕,開門七事無來路,


勿怪八字怪自身,鴉片究竟有啥好,


十字樑上少根繩,你若上了鴉片癮,


像拿到閻王勾魂證。



阿炳在表演的時候,


董催弟就托著一頂帽子收錢。


為了說明自己是賣唱的道士,而不是乞丐,


阿炳的長衫雖舊,但洗的乾淨,


他也從不用手去接錢,而是用帽子或者樂器。



電視劇《瞎子阿炳》劇照




而到了晚上,


阿炳會到城外的火車站一帶去,


在那繁華、熱鬧的地方拉琴、彈琵琶。


有時,


他也會到旅館、客棧的大廳去拉琴,


如果有人點,


就到客人房間去演奏。



阿炳夫婦隨身帶一本賣唱「摺子」,


唱、拉、彈三個部分都是明碼標價:


一曲二胡,兩角;


一曲琵琶,五角,


一天的正常收入夠兩人一天的開支。




雖然生活在社會最底層,


靠街頭賣藝維持生活,


但阿炳從來都是挺直腰板走路,


靠自己的才藝贏得尊重。


所以,


有樂器店老闆為他免費修理樂器,


也有飯店老闆為他提供收工後的宵夜,


如果哪天生意不好,


晚上在路邊納涼的鄰居們也會湊錢,


讓阿炳停下來拉一曲,


但他從不去找人討飯吃。



偽無錫縣填發的國民身份證底冊上阿炳夫婦的信息




有一次無錫連下了兩天雨,


沒法出去賣藝的阿炳自然就沒有收入,


第三天早上天晴了,


阿炳碰見了熟人鄒鵬和鄒的朋友鄭永德,


看阿炳餓著肚子,


鄭永德隨手摸出了兩塊錢,


鄒鵬也掏出了10塊錢,


最後,

阿炳只接受了鄒鵬的錢,


不要鄭的錢不是因為嫌少,


而是因為他以前和鄭沒有交情,


而沒有交情的錢他是不收的。



但阿炳也有脾氣暴躁的時候,


他說唱新聞時,


如果給錢的人少,不夠吃飯,


阿炳就不客氣了,他會發脾氣罵人,


直到圍觀聽眾湊出滿意的錢數。






當時,


日本侵佔下的無錫,


每天晚上8點關閉城門,


沒有日本憲兵隊頒發的「特別通行證」一律不準出入。


阿炳每天賣藝結束已是深夜,


但只要聽到他的琴聲到了城外,


日本兵就會把城門開一條縫讓他進來。



在阿炳回家的路上,


沿途的人們總能聽到一曲幽雅動人的琴聲,


那熟悉的聲音由遠到近,再從近到遠,


最後消失在一片萬籟俱寂之中。


琴聲訴說著阿炳的心事,


如果哪天的琴聲悠揚、輕快,


說明當天生意不錯,


如果哪天的琴聲凄涼、緩慢,


那就是說他明天可能吃不飽飯。






為別人演奏了一天的阿炳,


走在孤獨、寂靜的回家路上,


吹著陣陣涼風,


他會想些什麼?


艱難窘迫的壓抑生活?


心中那片皎潔的月光?


也許,在那一刻,


他的內心是最自由的,


他可以盡情地為自己演奏一曲,


那伴他回家的悠悠琴聲,


是他的心聲,


是那個苦難的阿炳在訴說,


也是那個心有桃源的阿炳對俗世的蔑視,


對現實中那個自己的撫慰。



那一刻,


音樂不再是他謀生的工具,


而是他的靈魂之音。


那如泣如訴的琴聲,


每天晚上回蕩縈繞在無錫城的上空,


成為一代無錫人抹不掉的記憶。



1948年冬天,


阿炳的鄰居黎松壽,


在南京國立音樂院學習時,


無意間拉起了阿炳在回家的夜晚常拉的那首曲子,


二胡名家儲師竹教授聽聞此曲,


趕緊讓黎松壽暫停,


並詢問曲子的名稱和來源。


黎松壽坦言這是一首無名曲,


是老家一位街頭藝人邊走邊拉的,


他自己總說是瞎拉拉的。


儲師竹聽完完整的曲子,


激動地說:


「這是嘔心瀝血的傑作!


絕不是瞎拉拉就能拉出來的!」



當時在場的還有音樂院另一位教授楊蔭瀏,


原來楊蔭瀏也是無錫人,


十多歲時曾向阿炳學過琵琶,


深知他的音樂才華,


聽了黎松壽對阿炳近況的介紹,


儲、楊二人都表示,


要設法把阿炳的曲調全部記錄整理,


一旦失傳將抱恨終生。






當時,


阿炳肺病發作,時常吐血,


他已長期在家休養,


夫婦二人靠賣一些草藥偏方和董催弟孩子的接濟,


勉強糊口度日。



曲譜終究記錄不了高超的演奏技巧,


他們更希望把阿炳的琴聲錄下來。


1950年6月,


中央音樂學院(國立音樂院遷往天津並改名)民族音樂研究室,


配發了一台進口的攜帶式鋼絲錄音機,


楊蔭瀏等人立即聯繫錄音事宜。



音樂教育家儲師竹(左)和楊蔭瀏(右)




1950年9月2日晚上,


阿炳帶著借來的二胡和琵琶,


來到了約定的錄音現場,


隨著錄音機的鋼絲帶緩緩轉動起來,


那首他琢磨多年修改多次,


曾經每天晚上伴他回家的曲子,


又一次被奏響了,


並在當晚被確定曲名:《二泉映月》。



阿炳錄音現場(繪畫作品)




那次,


阿炳一共錄了三首二胡曲:


《二泉映月》、《聽松》和《寒春風曲》;


以及三首琵琶曲:


《大浪淘沙》、《昭君出塞》和《龍船》。



11月中旬,


楊蔭瀏從天津來信說,


中央音樂學院決定邀請阿炳前去,


並舉行二胡、琵琶獨奏音樂會,


但阿炳沒能等到哪一天。


十幾天後的12月4日,


阿炳在那間破舊的小屋裡去世。


才華橫溢、一身絕技的阿炳,


帶著遺憾離開了這個世界。



錄下阿炳樂曲的錄音機




隨著阿炳的離去,


他創作的二百多首曲子大量失傳,


幸運的是,


他的音樂沒有完全被湮沒在人間。



帶著原罪出生的阿炳,一生坎坷,


後又因為「大煙鬼」、「生活糜爛」,


而成為一些人口中的「社會渣滓」,


在他50餘年的人生中,


充滿了悲涼和凄苦。


但飽嘗人間辛酸的他,


在摯愛的音樂世界裡,


一定感受到了幸福和美好,


只是,


他從來沒有感受過自己在這個世界上的榮耀和輝煌。





歡迎轉發朋友圈。公號轉載請後台回「轉載」獲取轉載規則。






好報畫畫群,


已有超過1000個從沒拿過畫筆的人,


在這裡拿起了畫筆,


畫出了連他們自己都驚嘆不已的畫面……




好報畫畫群第8期


開始接受報名!


2月10日正式開營


報名請滑至文末點擊「閱讀原文」






一生那麼短,


為何碌碌度過




好報



做自己的生活大師!


長按二維碼關注


↓↓↓↓↓↓





↓↓↓點「閱讀原文

」報第8期好報畫畫群

↓↓↓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報 的精彩文章:

比死更可怕的,是從未精彩的活!
90後北漂女孩阿爛:白天是殯葬業員工,晚上是插畫師
當我在打坐時,我在「想」什麼——記十日內觀歷程
122天每天堅持畫畫,如何改變了我
他救了669個孩子的命卻不宣揚,直到50年後他妻子才發現

TAG:好報 |

您可能感興趣

蒙娜麗莎聽了要流淚,這位小哥竟然讓名畫露宿街頭風吹日晒
獻給母親節的沙畫《天之大》,流淚看完
聽了這個小朋友的普通話,語文老師都流淚了!
這段在中國拍的視頻,美國人看了沉默,英國人看了流淚
周恩來經典圖片收藏,最後一張圖,國人看了都流淚
日本景區的這些神級中文翻譯,中國人看了會流淚!
日本人眼中最容易「被惹毛」的星座,雙子聽了沉默,獅子聽了流淚
男子聽到黑袋子有哭聲,裡面的狗狗讓他哽咽流淚!
一段在中國拍的視頻:美國人看了沉默,英國人看了流淚
中國軍人和美國大兵的對比,看完流淚了
《喜劇之王》悲劇了看,星爺的經典多年後我們卻在大笑中流淚
最悲催的皇帝,年少天天和宮女鬼混,長大看著妃子流淚!
中國軍人和美國大兵的對比,國人看完流淚了!
一個農村女人的馴夫日記,看的流淚!
主人為治哈士奇亂啃襪子,在上面塗芥末,二哈吃完辣到流淚!
狗狗被主人掛在向日葵上,那個小眼神都流淚了!
看完讓人流淚!女子把自己的狗狗五花大綁,居然是因為這個原因
外國某大學集體演奏「中國國歌」,接下來的一幕讓人流淚
有人說李晨節目上流淚是演,看完他家的強大背景,才知道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