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北宋名將,敗契丹,平西夏,令外族敬重,此人死,西夏叛宋

北宋名將,敗契丹,平西夏,令外族敬重,此人死,西夏叛宋

曹瑋(973年7月22日—1030年2月21日),字寶臣。真定靈壽(今屬河北)人。北宋真宗、仁宗時名將,宋初名將曹彬第四子。

曹瑋出身將門,沉勇有謀,喜讀書,通曉《春秋三傳》。少年時便隨父親在外任職。真宗即位後,任內殿崇班、渭州知州。他馭軍嚴明,賞罰立決。知鎮戎軍時,招降外族、襲破李繼遷,並據地形修築工事、鞏固邊防。

李繼遷死後,曹瑋上疏請趁機攻滅李氏政權,但未獲准許。他親自率軍帶回歸降的河西大族,使李德明不敢輕舉妄動。此後與秦翰破章埋族於武延川,分兵滅撥臧於平涼,屢立戰功。

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吐蕃李立遵部侵宋,曹瑋於三都谷大破其軍,斬獲頗多。此後累遷至宣徽北院使、鎮國軍節度觀察留後、簽書樞密院事。

天禧四年(1020年),因宰相丁謂誣陷,接連降至左衛大將軍、容州觀察使、萊州知州。天聖元年(1023年),復職華州觀察使、知青州,此後歷知天雄、永興、河陽軍,官終彰武節度使,封武威郡開國公。

天聖八年(1030年),曹瑋去世,年五十八。獲贈侍中,謚號「武穆」,後世遂稱其為「曹武穆」。嘉祐八年(1063年),配享仁宗廟庭。寶慶二年(1226年),繪像昭勛崇德閣,為昭勛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曹瑋為將四十年,未曾失利。他治軍嚴整,史稱其「平居甚閑暇,及師出,多奇計,出入神速不可測」。自三都谷之戰後「威震四海[5]」,唃廝啰每聞其名,即以手加額。

人物生平

少年老成

曹瑋生於宋太祖開寶六年(973年)六月二十日(7月22日[1]),為北宋開國名將曹彬第四子[4],曹彬任武寧軍、天平軍節度使時,曹瑋都在軍中任牙內都虞候。他沉勇有謀,喜讀書,通曉《春秋三傳》,尤精於《左氏春秋》。

宋太宗至道(995年—997年)年間,李繼遷據河西銀、夏等州,兼并諸部,當時李繼隆、范廷召等諸將多次出兵都無功,朝廷又放棄重鎮靈武,李繼遷便頻頻擾邊。太宗問曹彬:「誰可以為將?」曹彬說:「臣的三子曹瑋可以任用。」太子即召見曹瑋,任曹瑋為渭州知州,而且要授予他諸司使之職,曹彬代其推辭,太宗便命曹瑋以本職(東頭供奉官、閣門祗候)同知渭州,曹瑋時年十九。

至道三年(997年)三月,太宗駕崩,由太子趙恆繼位,即宋真宗。真宗即位後,曹瑋改任內殿崇班、渭州知州。他治軍嚴明有部署,賞罰立決,對犯令的人從不寬貸。擅長派用間諜,遍知敵軍的消息,布置舉措如同老將。

咸平二年(999年),曹彬病重,真宗親自前往看望,並向他詢問後事,曹彬回答說:「臣無事可言。」在真宗追問下,才說:「臣的兩個兒子才能可用,臣如果要薦舉親故,他們都堪為將。」真宗問他們誰優誰劣,曹彬回答說:「曹璨不如曹瑋。」

威名四起

曹彬去世後,曹瑋請求為父服喪,真宗不允,改任他為閣門通事舍人,又調任西上閣門副使,轉知鎮戎軍。

當時,李繼遷虐用他的民眾,曹瑋知道他的下屬多有怨言,就寫信給這些部族,宣揚朝廷的恩信,來挑動諸羌。因此康奴等部族請求內附。李繼遷攻打西蕃後返回,曹瑋在石門川伏擊,殺獲甚眾。

積極籌邊

景德元年(1004年),李繼遷死後,曹瑋立即上奏朝廷,希望能乘此機會攻滅李氏,但其子李德明非常狡猾,假意卑躬屈膝討好朝廷,而朝廷想以恩惠來招撫,喪失了大好機會,釀成日後的李元昊叛亂。當時河西大族延家、妙娥、熟鬼等不少當地部落都企圖歸順北宋,但諸將十分猶豫,怕得罪李德明而不敢接納。曹瑋親自率兵進入天都山,將延家妙等接納歸降,削弱了李氏的力量,李德明也攝於曹瑋威名不敢挑釁。

不久,曹瑋又和另一位名將秦翰合作破章埋族於武延川,分兵滅撥臧於平涼,於是隴山諸族皆來獻地。

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曹瑋被徵召還朝,任西上合門使、邠寧環慶路兵馬都鈐轄兼知邠州。同年,真宗東封泰山,曹瑋因而調任東上合門使。真宗因他熟知河北事物,便任命曹瑋為高州刺史、真定府定州路都鈐轄。

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三月,調任涇原路都鈐轄兼知渭州。曹瑋曾繪製涇原、環慶兩路的山川城郭、戰守險要之處進獻朝廷,真宗留一份在樞密院,把另一份交付這兩路保存,讓諸將出兵都按此圖來商議。同年八月,調任涇原路鈐轄。

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真宗西祀汾陰,調曹瑋為四方館使。

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曹瑋上疏,請求真宗按照舊例,另派他人知渭州,真宗不允。

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十二月,曹瑋發兵夜襲違命的原州界藏才族,斬獲甚多。

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十一月,加引進使。

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七月,曹瑋請求暫回京師看望母親,真宗同意。九月,曹瑋升任領英州團練使、知秦州兼緣邊都巡檢使及涇原、儀、渭州、鎮戎軍緣邊安撫使,真宗命另鑄安撫使之印賜給他。次年七月,曹瑋丁母憂(遭逢母親喪事),但守制尚未滿期而應召任職。

三都谷之戰

當初,河湟地區吐蕃族部的首領李立遵和溫逋奇,迎吐蕃贊普之後唃廝啰至廓州,以號召部眾。不久,李立遵又將唃廝啰遷至宗哥,挾唃廝啰以號令附近各族部,自封為唃廝啰的「論逋」(丞相)。後來,李立遵不甘為相,要求朝廷立他為贊普。朝廷對此猶豫不決,曹瑋上疏極力反對,認為李立遵野心勃勃,今天滿足了他,明天還會有新的要求,一國不能有兩個贊普。朝廷接受了曹瑋的建議,拒絕了李立遵的無理要求。李立遵大怒,於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率馬御山、蘭州、龕谷、氊毛山、淊河、河州等軍三萬多人,準備侵宋。頓時邊關謠言紛紛,形勢吃緊,曹瑋積極準備戰事,上書朝廷要求增兵,但真宗反認為他害怕,準備派人替換他,後經宰相李迪勸諫,方才作罷。

吐蕃諸部

九月,李立遵率部出發,宣稱要在秦州城下與曹瑋決戰,揚言「某日下秦州會食」,但曹瑋不為所動。當聽到吐蕃已經越過了畢利城,曹瑋隨即率秦州駐泊鈐轄高繼忠、駐泊都監王懷信和精騎六千渡過渭河迎戰。

同月二十四日,宋軍在伏羌寨三都谷擺下陣勢,等待敵軍的到來。很快探馬傳來消息敵軍已經靠近,曹瑋正在吃飯,聞報後繼續悠閑的用餐。直到探馬報告吐蕃人距離只有幾里之遙時,曹瑋才放下餐具,披上鎧甲出城列隊。

吐蕃人多勢眾,李立遵氣勢洶洶。但在曹瑋的宋軍訓練有素、裝備精良,具有很強的戰鬥力。故此曹瑋決定在氣勢上先要壓倒對手,他看到敵軍分為三隊,一名蕃僧正在前方走來走去。曹瑋斷定是吐蕃的指官,問左右誰最善射,左右均答李超。李超隨即策馬來到曹瑋面前,曹瑋問:「你需要帶多少騎可以射殺那位蕃將?」李超觀察了一下答道要十五騎。曹瑋馬上令:「給你一百騎,務必射殺此將,否則提頭來見!」李超慨然應道道:「憑藉您太保的神威,只要五十名騎兵護送我到敵人近前,一定可以得手。」

李超在一百精騎的掩護下,接近敵陣,那一百名騎兵突然向兩側分開,中間李超飛馬而出,憑藉高超的騎射本領,只一箭那蕃僧就應弦而倒,蕃軍頓時大駭,亂了手腳。曹瑋見狀,身先士卒,率精騎從敵軍側後方猛攻,以兩翼騎兵夾擊吐蕃軍軍陣。在宋軍精騎的攻擊下,蕃軍陣勢大亂,不能抵抗宋軍主陣的正面衝擊,潰敗而去。

三都谷之戰,據《宋史》與《續資治通鑒長編》記載,宋軍「斬首千餘級」,「擒七人」,宋軍追奔20里至沙洲而還,繳獲馬牛、雜畜、器仗三萬三千計,官軍將士有一百六十人受傷,陣亡六十七人。真宗得到捷報後,非常高興,賞賜曹瑋金帶、錦袍、器幣。(《東軒筆錄》稱「賊大潰,斬首三千級。明日,視林薄間,中傷及投崖死者萬計。」《東都事略》稱「斬首萬級」。)戰後,曹瑋因功升任客省使領、康州防禦使。

此後曹瑋選募神武軍二百人,在野吳谷大破馬波叱臈,獲生口、孳畜甚眾。 又在吹麻城打擊了土蕃部落魚角蟬私立文法活動。不久,河州、洮蘭、安江、妙敦、邈川、黨逋諸城皆納質歸順,宋朝的西北局勢終於再次穩定,秦州人都請求刻石紀功,真宗也下詔褒獎。

出鎮華州

天禧三年(1019年),李德明率兵攻柔遠砦,都巡檢楊承吉戰敗,死傷甚多。真宗得知後,立即任命曹瑋為華州觀察使、鄜延路副都總管、環、慶、秦等州緣邊巡檢安撫使。委乞、骨咩、大門等族聽說曹瑋到任後,有一千多落率眾歸附。同年七月,曹瑋長兄曹璨在東京去世,曹瑋聞訊後請求暫赴京師,真宗優詔不準。

屢遭貶謫

天禧四年(1020年)正月,曹瑋受拜宣徽北院使、鎮國軍節度觀察留後、簽書樞密院事,開北宋簽書併兼領藩鎮之例。同年,宰相丁謂等人誣陷寇凖而使其罷相,連遭貶謫。丁謂厭惡曹瑋不依附自己,便誣陷他是寇凖黨羽。曹瑋遂被改為宣徽南院使、環慶路都總管安撫使、兼管勾秦州兵馬。當時邊境都上言多言稱唃廝啰又作文法,害怕其再為邊患,只有曹瑋上奏稱其文法已散,沒有什麼好憂慮的。

天禧五年(1021年)八月,曹瑋徙任鎮定都部署。

乾興元年(1022年)二月,曹瑋再被降職為左衛大將軍、容州觀察使、萊州知州。丁謂懷疑曹瑋不受命,便派不依附自己的侍御史韓億迅速前往收其軍,想藉機中傷二人。但曹瑋在得到詔書的同一天便前往赴職,路上只有老弱的兵卒十多人跟隨,不帶弓衣箭袋,丁謂最終無法加害曹瑋。

晚年生活

天聖元年(1023年),丁謂罷相,被貶為崖州司戶參軍。十二月,曹瑋復職華州觀察使、青州知州。

天聖三年(1025年),除任彰化軍節度觀察留後,知天雄軍。

天聖四年(1026年),知永興軍,負責邊防,但因病未成行,又拜昭武軍節度使、知天雄軍。次年,因病守河陽軍,數月後,任真定路馬步軍都部署、定州都總管。

天聖七年(1029年),又改任彰武軍節度使。

病逝彰武

天聖八年(1030年)正月甲戌(2月21日),曹瑋逝世,享年五十八歲,仁宗聞訊後,為他輟朝二日,追贈侍中,謚號「武穆」。

主要成就

治軍用兵

曹瑋治軍「不如其父寬,然自成一家」,他治軍之要,可以簡括為「馭軍嚴明」、「賞罰立決」八個字。

針對士卒嬌惰、紀律鬆弛的狀況,曹瑋以嚴整軍紀為治軍之首,嚴懲觸犯軍令之人。曹瑋知秦州時,一次視察邊防,發現部隊工事擋箭板不符合規定,當即要求更換,這時一位老將見曹瑋年輕便當即頂撞:「我們這裡從來就是這個規格。」曹瑋一聽立即回擊說道「那麼今天這規格就得改新的」,並且命令刀斧手把這位老將推出斬首。曹瑋的手下連忙勸曹瑋:這位老將善於用兵,戰功赫赫,不能因為這點小事就斬首,曹瑋不為所動當即斬了這位老將。從此以後,全軍上下都懾服於曹瑋。

曹瑋極為重視對部隊建設。一次,山東名士賈同前來拜訪曹瑋,住在客舍,曹瑋之後想要巡邊,邀請賈同一起前往,賈同奇怪曹瑋為何沒帶護衛,曹瑋說:「已經到位。」等到出門時,賈同才發現,門外居然環列著三千甲士,自己一點也不知道,靜的就像沒有人一樣,賈同因而對曹瑋極為佩服。

備邊御戎

曹瑋在西北近四十年的時間裡,為加強北宋西北邊防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所制定的備邊措施,大多為後世所沿用,成為一代備邊之法。其措施主要可以概括為四個內容:

一、修築城寨:北宋西北邊防。曹瑋駐地鎮戎軍系平原,宋軍步兵部隊較多,和游牧民族騎兵交手比較吃虧,曹瑋到任後修築堡壘,開挖戰壕,防禦為之改觀。曹瑋在邊境修了很多防禦工事,對鞏固邊防起了很大的作用,直到宋哲宗時,名將章楶評論他修建的防禦工事「捍蔽堅全,至今蒙利」。

二、疏浚塹壕:針對北宋西北馬源不足、西北精銳騎兵無幾而邊防無險的狀況,曹瑋在知鎮戎軍時,從軍界始,循隴山而東,刳邊濠數百里,將邊濠與古長城塹連為一體,以阻止善射的西夏騎兵驅馳而下。後在秦州,又「浚濠三百八十里」、「深廣丈五尺,山險不可塹者,因其峭絕治之」,雖工程浩大,而「工費不出民」,受到宋廷嘉獎。秦州鎮邊濠的修成,實際上等於又在秦隴一帶築起了一道長城。

三、招置弓箭手屯田:曹瑋重視當地民兵建設,招募「弓箭手」,按武功好壞給其土地,官軍幾乎很少給他們給養,但這些人因為有了土地,一旦敵人入侵,事關切身利益,作戰時候最為勇猛,甚至超過了禁軍。對於蕃軍原來宋軍對其管理比較混亂,曹瑋對他們的編製、官銜、軍餉做了制度化,正規化,提高了蕃軍戰鬥力。其後范仲淹、種世衡等組織蕃漢弓箭手獲得成功,在御夏戰爭中起到很大的作用。

四、綏撫夷落:曹瑋久鎮西北,雖功勛卓著,但他對入侵民族及周邊部落並不是全以兵威相服,主要還是以恩德綏撫,籠絡羈縻,以爭取周邊民族及部落的誠心歸附。自五代以來,秦州一直紛擾多事,而吐蕃部落與北宋邊臣的衝突不斷。至曹瑋至秦州時,吐蕃部落犯邊更加頻繁,從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至天禧二年(1018年),吐蕃宗哥族首領唃廝啰、李立遵、賞樣丹、魚角蟬等不斷「聚為文法」,入寇秦邊。曹瑋一方面積極備邊粉碎吐蕃入侵陰謀,另一方面不斷對周邊夷落施以恩惠,對於願意歸順的蕃部待遇亦優。對待沿邊熟戶,曹瑋則更注意籠絡,使之成為屏障西陲的藩籬。他採取措施一方面禁止邊民收買熟戶田土,另一方面將邊民所買之田退還,使熟戶有安身立命之地。對待叛逃西夏的熟戶,邊將多行殺戮,曹瑋知秦州時,卻以招安的形式「令入馬贖罪」,使大量叛羌得以返回家園。曹瑋的這一系列舉措收到了很大的效果,熟戶蕃民都對他十分感戴。他每到一處,就有大量蕃民歸附,就連一向與宋為敵的李立遵在曹瑋的感召之下也上言:「願罷兵,歲入貢,約蕃漢為一家」。自稱之後,秦州之西數十年無吐蕃之患,蕃漢行甥舅之好,邊境無風塵之警,以致秦民「願刊石頌功,以信不朽」。

人物評價

曹瑋擅於任用將士,平素時非常閑暇,等到出兵後,多有奇謀,進出神速無法預測。為將雖不如其父寬仁,但能夠自成一家。統兵近四十年,從未稍有失利過。曹瑋喜歡讀書,所到之處一定載有幾輛的書,通曉《春秋傳》、《公羊傳》、《榖梁傳》與《左氏春秋傳》,而特別精通《左氏春秋傳》。

曹瑋戰功赫赫,受到真宗信任。史載「真宗慎兵事,凡邊事,必手詔詰難至十數反,而瑋守初議,卒無以奪。後雖他將論邊事者,往往密付瑋處之。」曹瑋死後李元昊叛亂,宋將葛懷敏就被賜予曹瑋穿過的鎧甲顯示榮耀。曹瑋的對手對他也非常尊敬,唃廝啰聽到有人提到曹瑋「即望瑋所在,東向合手加額」。契丹使者經過曹瑋駐地天雄軍時,告誡隨從一律慢行,不準策馬飛奔。

曹瑋以其出色的戰績,成為宋朝西北邊防的旗幟,在中國戰史上寫下了濃重的一筆。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發布,不代表今日頭條立場。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騎兵 的精彩文章:

盤點古代四大巾幗英雄

TAG:歷史騎兵 |

您可能感興趣

北宋末年擎天名將,讓西夏、遼、金頗為忌憚,此人不死,大宋不滅
北宋後期一文人花式吊打西夏,西夏被迫稱臣,讓遼國代為求饒
人稱「面涅將軍」的北宋第一名將,大破西夏,最後抑鬱含恨而死!
西夏王陵,這裡被稱為東方金字塔,厲害了!
宦官出身,掌西北兵權20年,破西夏,平方臘,伐遼喪師被殺
宋金西夏之亡,南宋悲歌,崖山之後無中華!
成吉思汗糟蹋西夏皇妃,咬傷某處血流不止,臨死下令:殺光西夏人
人稱「面涅將軍」的北宋第一名將,大破西夏後倍受朝廷猜忌,最後抑鬱含恨而死!
塞北的王陵,當年的西夏國,虛竹和夢姑就是在這裡相識的
北宋第一王牌間諜,竟是個和尚,一人除掉西夏兩大名將
他被尊稱為「全人類的王」,一手創建大元帝國,卻被西夏王妃咬死
李元昊稱帝,國號大夏,西夏建立
北宋大將兵敗西夏,范仲淹焚書護國,忠奸對抗生死一線
西夏王妃如此侍寢成吉思汗,結果加速了西夏王國的滅亡
成吉思汗六征西夏,最後被西夏王妃咬死在床上?
成吉思汗死因揭秘:被西夏王妃咬死,死前留下密令殺西夏皇帝
西夏最強的騎兵,鐵鷂子,打得北宋只能承認西夏獨立
塞上江南,西夏王朝的首都
南宋一武將,大敗西夏鐵鷂子,生擒金國「青面夜叉」,與岳飛齊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