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為什麼特朗普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民粹主義政治家

為什麼特朗普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民粹主義政治家

為什麼特朗普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民粹主義政治家



圖片來源:Politico

歡迎點擊上方「選美」,關注選美公眾號


這是選·美的第689篇文章


本文於2017年2月24日首發於澎湃思想市場欄目,作者俞俊哲。


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美國和一般百姓對被認為是造成金融危機的罪魁禍首的建制派政治家和華爾街大機構的不滿不斷發酵,民粹主義政治運動又一次開始抬頭。幾年過去,民粹主義政治力量在美國不斷壯大,開始對主流政治產生顯著影響,在兩個主要政黨中都佔有了一席之地。早在去年的美國大選初期,民主黨初選總統候選人伯尼·桑德斯和後來成功當選總統的共和黨候選人唐納德·特朗普便被媒體和政治評論家們稱為民粹主義候選人,這些人中不乏將民粹主義一詞作為貶義使用的反對者和政治對手。

民粹主義一詞的定義令許多人難以捉摸,而且近年來人們多將它作為貶義詞使用,因此經常被平民百姓理解為對他們的訴求不屑一顧的社會精英們貶低草根政治運動的工具之一。這使得特朗普的一些支持者們不斷反駁「特朗普是民粹主義政治家」的說法,主張「民粹」的定義實際與「民主」類似,稱特朗普當選乃是他在傾聽大眾的聲音後,在民主政治規則正常運轉下的所爭取到結果。


這一錯誤的論點被相當一部分不了解美國政治傳統的美國公眾所吸收,甚至漂洋過海來到了中國,就連哈佛大學美國文明史博士錢滿素老師和中國政法大學副教授王建勛老師也深受其害。在新京報書評周刊的「十問」欄目中,錢老師稱民粹主義「是個極其含糊的概念」,並認為這個詞「在很多情景中與『民主』本身很難區分」。王老師也在知無知文化空間的學術演講中稱民粹主義「本身沒有清晰準確的含義」,並稱「其本意是任何平民反對精英的政治行動」。此外,二位老師還不約而同地表示認為美國的普選制度本身「一人一票」的特徵就意味著社會精英口中的「民粹主義」實際上是對民主選舉結果不滿的產物。王建勛老師甚至還大膽地斷言道:「今天,民粹變成了一個標籤,幾乎沒有任何實際的意義。」


誠然,在錯綜複雜的美國政治語境下,民粹主義如同保守主義、進步主義、孤立主義、自由主義、自由意志主義等辭彙一樣,只是眾多定義廣受爭議的標籤辭彙中的一個。這些辭彙和其他人類約定俗成的語言一樣,均通過「家族相似」,而非嚴絲合縫的定義來覆蓋其所指代的事物。廣義上,民粹是一種特定的政治修辭,所指代的政治現象既可是左翼也可是右翼,參與者既可是大學生也可是農民。在這廣義框架之下,許多學者們不斷研究討論,用自己的見解勾勒出各種各樣他們認為在時下社會語境中最準確描述「民粹」的狹義定義,使得這個辭彙所代表的意義變得十分多元。但這絲毫不意味著我們可以像錢老師和王老師一樣在民粹主義(Populism)和「一人一票」這種嚴格意義上的平等主義(Egalitarianism)產物之間劃等號。


民粹主義政治歷史悠久,早在古羅馬時期,羅馬元老院中就出現了一批被學者們稱作民粹主義政治家的平民派元老。1896,美國人民黨併入美國民主黨,民粹主義政治正式進入美國主流政治。在那之後,從用新政打入白宮的羅斯福,到以大力支持種族隔離政策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後一個作為第三黨派總統候選人獲得選舉人票的喬治·華萊士,再到在就職演講中宣稱「政府無法解決問題,政府就是問題」的里根,美國主流政治中一直存在著各種各樣被學者、政治評論家和媒體與民粹主義聯繫起來的政治活動。民粹主義這個標籤所涵蓋的意義也因為它被人們用來描述各種各樣的政治運動而開始顯得越來越鬆散。然而,近年來美國政治語境下的民粹主義雖然涵義多元,但仍然足以涵蓋特朗普的競選政綱。

為什麼特朗普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民粹主義政治家


1900年的政治漫畫,圖中寫著「人民黨」字樣的蟒蛇正在吞噬象徵民主黨的灰驢。Photograph: Rights Managed/Mary Evans/ Library of Congress


首先,民粹主義的定義之所以令人感到模糊,是因為它作為對一種特定政治邏輯的定義,所描述的客體變化多端。但「民粹主義」政治描述的永遠是特定政治人物(或群體)依仗反建制政治修辭利用「人民」與「精英」之間的政治衝突而發動的政治行為。民粹主義所描述的政治運動中人民和精英的構成,以及衝突的內容都不固定,並且左翼和右翼的民粹運動也有各自的特徵。比如左翼民粹運動通常由中下階層人民直接懷抱著自己的政治訴求挑戰建制派上層精英(如六十年代美國民權運動),而右翼民粹運動則經常是一個內部較為同化的群體指責當權者利用職權對第三個群體進行偏袒或乾脆直接指責第三群體直接導致了某些社會問題(如法國國民陣線)。


其次,民粹主義崛起通常與一個社會中遲遲得不到化解的政治危機有著直接關係。六十年代以來,美國左右兩翼的民粹主義政治運動開始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公眾的視野中,而每一次它們都伴隨著美國政治中的問題而來。隨著種族矛盾不斷銳化,黑人民權運動慢慢爆發了;隨著美軍在越南的勝利顯得越來越遙遙無期,大規模的反戰運動爆發了;隨著黑人民權運動取得階段性勝利,南部白人感到四面受敵,因支持種族隔離而被民主黨排擠的喬治·華萊士一次又一次地在南方選民的支持下對總統的寶座發起了挑戰;隨著大政府管理下的經濟持續低迷,里根成功以限制政府精英對人民生活管理的政綱當選總統……


最後,民粹主義政治當中人民與精英之間的衝突則必須圍繞著現有政治架構下無法輕易達成的訴求發生。比方說,反戰遊行通常發生在一個國家身陷戰爭泥沼,政府難以輕易決定是否終止戰爭的情況下。再方如說,在剛剛過去的美國大選中,民主黨初選候選人桑德斯所提出的15美金聯邦最低工資政策比現在的7.25美元高了一倍還多,這是在現有美國政治格局中自然通過的可能極小的政策。同理,特朗普在大選期間所提出在墨西哥邊境建牆,以及禁止一些中東穆斯林國家人口入境的政策也都是一些選民眼中建制派政治家們所不願意實施的。就連共和黨初選結束後開始發聲支持特朗普的一些共和黨建制派政治家們都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這些政策提案多半是象徵意義大於實質意義。當然,他們在特朗普上任之後恐怕都吃了一驚。而民粹主義政治運動如果放棄激進的政治訴求,則經常會失去政治慣性,要麼分裂,要麼轉變成不那麼激進的政治運動。比如希臘的激進左翼聯盟在放棄重新與歐盟交涉希臘國債危機解決方案之後就發生了分裂,因為其中的激進派拒絕接受較為中庸的政治立場。

近幾年來美國民粹主義政治運動中最好的例子就是左翼的佔領華爾街運動和右翼的茶黨運動。參與2011年9月誕生的佔領華爾街的多為對金融危機過後生活現狀不滿的中下層自由主義人士,他們反對資本主義對社會造成的負面影響,譴責政府建制與資本家同流合污,提倡嚴格限制政治獻金,要求政府嚴懲華爾街上的金融機構,使他們為在金融危機中應負的責任付出應有的代價。這一訴求不明確而又缺乏有效組織的運動最終既沒能得到民主黨建制派的有力支持,也沒能成功進入主流政治,而它的無疾而終也正是民主黨建制派與許多左翼激進自由主義人士決裂的開端,為桑德斯2016年初選中所受到的支持以及其後希拉里·柯林頓的敗北拉開了序幕。


而茶黨的全國抗議運動名承1773年的波士頓傾茶事件,在奧巴馬2009年宣誓就職後不久誕生。起初茶黨活動家們抗議的訴求主要是反對奧巴馬政權的救市方案,但茶黨那財政保守的政綱很快就囊括了許多其他保守主義政治議程,憑藉組織者優秀的政治手腕邁進了主流政治的殿堂。通過將政府幫助的部分底層人民(少數族裔和社會邊緣人群為主)刻畫成好吃懶做的寄生蟲,指責奧巴馬利用全民醫保政策拿著納稅人的錢去討好選民,茶黨很快吸引了大批右翼保守主義者的支持。在2010年的國會中期選舉中,茶黨支持的138個共和黨國會議員候選人中三分之一獲取了勝利,給所有建制派共和黨政治家們來了個下馬威。在那之後,原本被標榜為自由意志主義和保守主義的茶黨政治家們堅持草根運動的原則,不斷根據選民的意願調整自己的政治主張,在軍事外交、自由貿易、最低工資以及移民改革等議題上出現了反覆變換立場的情況。同時在吸收了部分基督教右翼的政治議程後,茶黨內部出現了傳統保守主義、傳統自由意志主義和少量左翼政治主張混雜的情況。而這一在民粹主義政治運動中不斷磨合出的政治綱要正成為了日後2016年大選中特朗普競選政綱的雛形。


在剛剛過去的大選中,左翼的桑德斯從一定意義上繼承了佔領華爾街運動,右翼的特朗普則可以說是部分繼承了茶黨運動的政治慣性,而兩者皆為美國政治光譜兩端民粹主義政治家中的佼佼者。在民主黨初選中,桑德斯通過質疑希拉里與華爾街資本家的緊密聯繫,抓住她是從政三十年的資深建制派政治家這一點,不斷拋出對她是否能代表普通人民進行決策的質疑,獲得了大量受過大學教育並對現狀感到不滿的激進左翼人士的支持,在初選中重創希拉里。在民主黨高層偏袒希拉里的電子郵件被曝光之後,儘管桑德斯敗選後公開表示支持希拉里,一大批民主黨人仍然徹底對希拉里失去了信任,紛紛轉而支持其他候選人或放棄投票。在大選結束後的現在,仍有相當多的自由派人士對民主黨高層放棄桑德斯一事懷恨在心,對民主黨建制持懷疑態度。


西方學界對民粹主義的狹義定義十分多元,不少學者不贊同稱呼六十年代的反戰運動和民權運動之類的進步主義運動為民粹主義活動,因為這些運動的主題並非為「反建制」,而是尋求通過在當時的政治系統下戲劇性地改變政治氣候而達到政治目的。同時一些作者認為只有由標榜自己為(圈外人)的政治家通過在人民中用危言聳聽的手段製造恐懼並煽動仇恨的政治運動才能算是民粹主義運動。更有人將民粹主義的範圍縮小到必須滿足「驅使社會中的一個人群將社會矛盾的責任推卸給另一個人群」這個條件。而如果徹底檢視特朗普在競選期間的政治手腕就不難看出,他在這些狹義定義下也仍然算得上是個不折不扣的民粹主義政治家。

特朗普在初選時不被人看好的情況下通過一系列備受爭議的言行將自己與傳統政治家與眾不同的地方展露無遺,以「墨西哥向我們送來最糟糕的人」等一系列不符合美國當下政治正確標準的煽動性言論和作為富豪兼電視明星的知名度迅速得到了大量對美國現狀不滿的藍領白人的支持。與茶黨一樣,特朗普也不斷根據選舉形勢更改自己在墮胎權益、軍事外交以及帶薪產假等問題上的立場。最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的政治口號完美地捕捉了民粹主義政治的精髓。通過高呼「Drainthe Swamp(排干那沼澤)」和「LockHer Up(把她關起來)」,特朗普向里根取經,成功調動了支持者們對以對手希拉里·柯林頓為首的華盛頓建制派精英們的不滿;通過高喊「MakeAmerica Great Again(讓美國再次偉大起來)」,他成功地利用了藍領中產階級近年來對進步主義社會變動、移民導致的人口構成變化以及經濟民生問題的強烈焦慮和不滿;通過和喬治·華萊士一樣不斷在論及黑人犯罪問題時強調「Lawand Order(法律與秩序)」,特朗普在50年後再次成功利用選民對黑人犯罪問題的恐懼和鄙夷博取了陣陣掌聲;重複著「Buildthe Wall(建起那堵牆)」,特朗普成功地通過將美國社會內部複雜的矛盾與非法移民簡單粗暴地聯繫起來,用一個看似不切實際的大膽提案博得了大量支持者。


除了競選口號之外,特朗普還擅長在競選集會中利用離譜的謊言賺取政治資本。2016年10月30日,為了煽動選民對非法移民的恐懼,特朗普稱對手希拉里如果當選,將會有六億外國移民湧入美國(美國人口僅三億);同年10月19日,為了製造「建制派無能」的形象,特朗普稱希拉里任國務卿期間國務院丟失了60億美金(實際上是相關項目文件的存放管理出現問題);同年10月,為了製造美國正在衰敗的假象(「我們已經什麼都贏不了了」),特朗普曾在競選中稱美國的失業率高達42%(實際上不到5%);9月20日,為了將「特朗普當選=窮人的救贖」的概念兜售給黑人群體,特朗普宣稱「黑人社區現在正處於有史以來最糟糕的狀態下」(他顯然忘記了奴隸制和種族隔離健在的年月)。


綜上所述,無論從廣義還是狹義上來看,特朗普都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民粹主義政治家。他的當選是民粹主義政治在里根總統以來第二次將總統候選人送進白宮,也是茶黨運動以來美國右翼民粹運動的第二個勝利。民粹主義政治自古以來都是相當有效的政治方針,而現在全球右翼民粹主義政治正處於繁榮期,討論西方政治不可不談民粹主義,更不能將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這一非同尋常的事件徹底從民粹主義框架下剝離開來。誠然,民粹離不開民主,但將兩者混為一談則是荒謬且危險的。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選美 的精彩文章:

媒體不怕被川普罵,怕的是變成無關緊要的存在
紐約時報搶盡奧斯卡風頭,「真相」廣告引全民熱議
紐約時報十年來首次為自己做廣告 特朗普發推嘲諷
今日要聞:比奧斯卡諷刺更厲害的,是川普海軍部長提名人退出
今日要聞:奧斯卡群毆川普,誰料鬧出烏龍,且看川普反擊

TAG:選美 |

您可能感興趣

他是水滸中唯一的政治家
為什麼說宋江是水滸中唯一的政治家?
卡斯特羅:喜歡在街頭開會的政治家
毛澤東是這麼一位政治家
默克爾的確是令人尊敬的政治家,特朗普差很遠
中國最近做了什麼?把菲律賓的一些政治家急成這樣
呂后:一個優秀變態的政治家
「政治明星」可不是人類專利:政治家和他們的愛犬
一个不精明的德国政治家路德维希?艾哈德
都說丘吉爾是個「一流的政治家、三流的軍事家」,你真的同意嗎?
還原真實狄仁傑:是政治家而非神探
懷揣野心的畫家,他說:我是藝術家而非政治家
這個政治家說自己長得像斯大林,但國內經濟一塌糊塗!
土耳其擁有的「第一」女性 從政治家到飛行員橫跨各行各業
明朝反賊求封親王,看朝廷重臣怎麼說,這才是優秀的政治家
模稜兩可一詞是否來源於政治家蘇味道?
民調:摩爾多瓦民眾最信任的外國政治家為普京
韓非身為一流政治家,為什麼會在政治上犯低級錯誤被殺?
學川普推特治國術,做合格鍵盤政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