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數易其主,終成五子良將

數易其主,終成五子良將

日本有一句俗語叫做「遼來來」,其大意即是當小孩子不聽話時哄騙小孩的話。相當於我國「年獸來了、妖婆來了」一類的作用,而且這句話經過一些三國題材類遊戲的宣傳,張遼便漸漸的也走進了國人的視野。


其實張遼本不應該姓張而應該姓聶,這件事的來龍去脈還要從西漢武帝時說起。漢時最大的邊境之患即是匈奴族的不斷入侵。漢建國之初的一貫國策便是和親結盟以便換取短暫的大局上的和平,但是漢朝經過文景兩代君王「休養生息」的政策後,已經有能力做出另外一種選擇了,那便是用武力攻伐匈奴。張遼的先人,聶壹,正是在這種時代背景下登上了歷史的舞台。聶壹本是雁門馬邑一帶的富商,但匈奴的屢屢入侵嚴重的破壞了當地的經濟發展,也嚴重損壞了聶氏一族的利益。恰逢國策要變,聶壹抱著一顆愛國護家之心,通過當朝大行令王恢上書漢武帝說明了自己的詐降誘敵之計。這計策正符合漢武帝的勃勃進取之心,於是聶壹便只身前往匈奴族軍臣單于處詐降,發動了歷史上著名的「馬邑之謀」。雖然這條計謀最後以失敗告終,但卻對聶氏家族帶來了巨大的影響。無功於漢,打擊了漢武帝的宏圖大志不說,還可能擔負了破壞漢匈和平之罪名,得罪了匈奴,真可謂天地之大卻無容身之處。於是便有了後來的「以避怨改姓」之事了。


祖上本是經商的富賈豪紳,可是到了張遼這一代卻一點兒瞧不見經商的天分,但那敢於隻身詐降的豪氣卻可以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張遼為後世人所熟知的事迹便是他與孫權展開的合肥之戰。但守合肥退孫權,只是其赫赫戰功中的一部分而已。張遼年少時便武力過人,當別人還在人生的學習階段時,他便已經成為了同齡孩子家長口中的「別人家的孩子」。不到二十歲便做了郡吏,不久就被并州刺史丁原看中,召為了從事。二十歲便被相當於現在省長一個級別的人物看中,可見其能力之強。這丁「省長」一看,嗯,這小伙行,頗有老夫當年「有警急,追寇虜,輒在其前」的風範。於是一高興,就讓張遼帶兵進京城幫助漢朝的「中央軍委主席」何進去了。可是,張遼到京城沒多久,何進突然感覺自己身邊的人手好像不夠。然後這何「主席」四下里一瞧,正好看見了張遼便說道:得了,那個新來的,看你挺能打得。你趕緊去河北再多找一些像你這樣的武士,回來助本主席成就大事。這何大將軍發話了,張遼趕緊便去了河北,當然是極為出色的完成了任務,共募得兵卒千餘人。可是當張遼回來時卻發現,這個世界變了!何進丁原這倆上司都掛了,他接到的上級指示是跟著一個姓董的。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事已至此,張遼只好暫且在董卓手下安身立命。太平日子沒多久,董卓便被呂布幹掉,張遼此時正統部眾歸屬於呂布,並且做了騎兵隊的隊長。在跟隨何進丁原董卓時,皆沒有展現出張遼的高超武藝,這一情況在呂布率領的并州兵,被郭汜、李傕的西涼兵擊敗後得到了改變。跟隨呂布流浪的日子裡,張遼先是從呂布偷襲了曹操的根據地兗州,敗退後在呂布佔領徐州後,與高順等人擊敗了劉備。


數易其主,終成五子良將



張遼劇照


但所有發生的這一切便都如同在另一個人的手掌上演戲一般,這個人就是曹操。等到這夥人都兩敗俱傷的時候,曹操便手掌一合,殺了呂布帶走劉備。經過近十年的軍旅生活,張遼逐漸明白軍人只聽從別人的命令是不行的,革命理想得靠自己爭取。於是張遼發聲了,他在怒斥呂布,像曹操奴顏卑膝的時候,又大罵了曹操,他這一通大罵不但表達了自己對於身死的無懼,也表現出了一個將軍該有的豪氣。愛才的曹老闆一聽就知道了這傢伙是個人才。於是,張遼帶著本部兵馬被曹老闆收編了。終於在而立之年張遼踏上了人生的正軌,開啟了為曹魏政權立下赫赫戰功的宏偉人生。

剛換新上司就恰逢大戰,張遼作為武將是何其幸運。當然張遼也不負眾望,與好兄弟關羽共同擊敗顏良於白馬。為官渡之戰開了一個好頭,就在張遼準備享受這種與兄弟出生入死,為明君攻伐天下的美好武將夢時,卻不料想曹操、關羽這二人,讓他做出了他這一生中,也許是最主要為難的選擇。在和好兄弟徹夜把酒長談後,張遼知道了關羽不會為曹操所用,但為了顧全大局他也只好把關羽會歸順劉備的實情報告了曹操。好在上天憐憫,成全了張遼的君臣之禮,兄弟之情,曹操放了關羽,張遼終於可以安心打仗了。


在與曹老闆協力取得官渡之戰的勝利後,張遼便獨自領軍,平定了魯國諸縣。雖然強敵袁紹已破,但北方的局勢仍然不穩,戰爭更是此起彼伏。建安六年,東海太守昌豨起兵反叛,張遼與夏侯淵共圍之。可是打了好幾個月戰事毫無進展,糧食又即將吃盡眾人都希望引軍退還。這個時候張遼忽然展現出了祖上的雄風,他勸夏侯淵且不退軍。張遼通過自己的觀察,他斷定昌豨定有降意。於是,張遼就孤身一人,前往三公山勸降了昌豨。事後曹操因為張遼以身犯險,而訓斥了他。不過張遼的回答卻非常漂亮,說什麼憑明公達於四海的威信,沒人敢加害於自己,所以才敢獨自深入虎穴的。這一句話儼然是一副官場老手的作風。


袁紹雖滅,但其子猶存。在之後收拾袁氏殘部的戰鬥中,張遼更是無堅不摧,計謀周全,拔陰安、破鄴城、降孫輕、敗袁譚、平從錢、收東萊。真所謂戰功赫赫。凱旋時,曹操更是親自出城迎接,同乘一輛車而還。在進擊烏桓平定袁尚時,由於對當地的地理環境不是很了解,所以便發生了與敵軍突然相遇的事情。但這正好給了張遼建功立業的機會,雄壯無比的張遼率先引軍突擊,力斬單于蹋頓於陣前,助曹操一舉平定烏桓。後來在率軍平定各地叛亂時更是勇猛異常,見解獨到,功勛卓著。


經過赤壁一役,曹魏與東吳便在合肥一帶展開了歷時數年的攻伐堅守。一代名將揚名於世的時刻便在這樣的背景下開始了,先是小試牛刀,張遼率軍攻破了孫權的江西營,擒獲了孫權都的都督公孫陽。兩年後,孫權親自率十萬大軍進圍合肥,而此時合肥的守軍只有七千餘人。赤壁一戰孫權以少勝多,不過都說風水輪流轉,這勝利的天平也不例外的倒在了人少的這一面。此時曹操正率軍在漢中鏖戰,救援不及合肥戰場。便將一封簡短的書信送到了合肥的守將手裡,上面寫著:若孫權軍至者,張李將軍出戰,樂將軍守,護軍勿得與戰。看著這麼一張小紙條,就在眾人都難解丞相之意時。張遼卻早已經參透了其中的玄機,並將作戰方法分析給了眾人聽。平時關係並不和睦的李典此時也深表同意,於是內部意見達成了統一。內部既然已經有了共識,就可齊心協力共拒敵兵了。第二天張遼便率昨夜募得的八百敢死隊,衝進了敵陣。並效仿當年自己的好兄弟,關羽斬顏良一般,持戟直衝孫權旗下陣營,立斬二將。於萬軍中一邊喊著:張遼來了,張遼來了。一邊持戟直取孫權。孫權嚇得只能爬上山頂,持長戟自守,張遼在下邊喊他下來一戰,孫權不更是一動不敢動了。過了一會兒,孫權漸漸緩過神兒來了,心想:我這麼多人先看你們上的來再說。於是令旗一揮,仗著人多勢眾便將張遼圍了起來。可是孫權軍早已經銳氣盡失,根本抵擋不住張遼的反覆衝擊。張遼不但自己脫離了險境,在聽到部下的求救聲後,又奮勇殺了回去帶出了眾人。經過張遼這把利刃的衝擊,孫權軍早已經不復出征時的英勇了,雖然仗著人數眾多還是將合肥圍了起來。但此時的孫權軍,就如同米糕一般軟軟地伏在了合肥曹軍這把利刃之旁,看著高高厚厚的,卻隨時準備被刀切開。也許是張遼的英勇感動了老天,疫疾在孫權軍中傳播開來,無奈之下孫權只好下令撤軍回江東。可來的時候都不容易,走的時候能容易嗎?張遼見孫權軍在悄悄撤退,便果斷率軍追擊,若不是甘寧、凌統這兩個冤家拚死抵抗,恐怕孫權便成為張遼的階下囚了。此一戰張遼威震江東,並為後世所知曉,也由此,張遼成為了孫權的心魔。不久曹操去世曹丕即位,待張遼更是優越日盛,進爵封侯,築宮建殿,為張遼問病的使者經常在路上互相遇見。好了傷疤忘了疼的孫權,再次向合肥發起了進攻,這時已經重病在身的張遼仍然與諸將乘舟臨江駐防。得知張遼又來了,孫權彷彿又看到了當年的場景,於是趕緊曉諭部下:張遼雖病,不可當也,慎之。果然,膽顫心驚的孫權軍又不負眾望的再次被擊退回了老家。


張遼為曹魏政權燃盡最後一絲熱量後,最終病逝於江都,一代名將就這樣隕落在歷史的浩瀚的星海中。後世唐宋武廟在追封的古代名將中,皆有張遼之名。張文遠之名必將永駐在華夏的軍事史上。

作者:李志恆;歷史百家爭鳴特約作者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百家爭鳴 的精彩文章:

二二八事變沒有贏家,受苦的都是老百姓
可疑的崔珪,古怪的地府
趙括並非只會紙上談兵,馬謖那能跟他比
一個因為攝像而下野的晚清重臣
為什麼觀音和唐僧都要為孫悟空起名字?

TAG:歷史百家爭鳴 |

您可能感興趣

他本是鄉野布衣,兩度為奴三易其主,終成歷史第一宰相
劉備一生十易其主,為何還被稱為大英雄
李自成的悍將,南明的希望,多爾袞的屠殺先鋒,他為何三易其主?
十易其主的劉備被稱為英雄,可呂布卻被罵做三姓家奴?
同樣三易其主,為何呂布被罵三姓家奴,趙雲卻最受歡迎?
真實劉備十易其主,被誰稱做反覆難養的小人
真實劉備十易其主,誰罵他是反覆難養的小人?
此人是三國傳奇名將,數易其主,如今墳墓成為了著名的旅遊景點
呂布才跳槽兩次就被罵三姓家奴,劉備十易其主,為何沒人罵劉備?
劉備一生「五易其主」,但曹操最困難時期也不願投靠他人
金書中的五匹白馬,第一名三易其主,曾經是女人給男人的禮物
呂布三姓家奴算個啥?劉備一生十易其主不臉紅,三國第一跳槽王
闖王的悍將,多爾袞的劊子手,永曆帝的救命稻草,三易其主的傳奇
此人反覆程度遠超吳三桂,西北重鎮在其手中三易其主,緣於一心理
她是最神效的六位帝皇丸:從隋煬帝皇后,四易其主再成唐太宗皇妃
劉備曾經「十易其主」,都是誰?跟著「跳槽王」劉備學跳槽
他是民國時期的反水將軍,五易其主,建國後擁有四個老婆,在西湖度過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