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激光武器擊落火箭不要7塊錢,遠火在未來將失去存在價值
火箭炮由於採用多管設計,不需要常規身管火炮的後坐復進和彈藥裝填過程;因此在短時間內的爆發射速非常驚人,僅以威力來說,一門火箭炮就頂得上很多門傳統牽引火炮的齊射效果。但是火箭炮也有自己的缺陷:準頭遠不如身管火炮——尤其是遠射程上,而且價格比普通炮彈貴太多了。
火箭炮連續發射
尤其是現在射程超過80-100公里甚至更遠的火箭炮,實際上它們發射的火箭彈,都具備簡易的制導能力,能在一定程度上主動修正飛行軌跡,準確飛向目標。如果放在幾十年前的技術標準來看,這些所謂的火箭彈,其實都是貨真價實的導彈,只是在制導精度和突防設計上大幅度縮水以降低成本。
制導和主動飛行控制組件的採用、大直徑大尺寸固體火箭發動機的精密澆鑄,都是非常要錢的事情。這也是為何針對現代的遠程火箭炮系統,會有打一發火箭彈出去,一輛豪華小汽車就沒有了的說法。
射程達到300公里的A300火箭炮
因為成本就擺在那裡,遠程火箭炮必須打的很准才有實際價值,要打的准就必然做的很貴。這種局面必然導致一個問題:如果對方擁有非常廉價且高效的攔截手段,那麼這種昂貴的火箭彈就會失去意義。
在很長時間內,傳統防空系統都對此無能為力:高射炮攔截火箭彈基本是搞笑,防空導彈系統在具備反導能力之前也對火箭彈這樣的小尺寸目標攔截效率不高,而且成本上更加划不來——幾百萬美元的導彈去攔截幾十萬人民幣的火箭彈,怎麼拼的下去?
動圖:正常狀態下的攝影記錄,可以看見激光照射、燒蝕並引爆靶標的速度還是很快的。雖然激光必須要持續照射才能燒穿外層結構、戰鬥部的堅硬殼體,之後才能引燃裡面的炸藥,但是總時間並不長。相對於發射炮彈和導彈去攔截,激光武器所需要的總時間仍然是更短的。
動圖:以每秒300幀速度拍攝下的慢鏡頭,正常視頻速度在24-30幀之間,也就是說鏡頭大概放慢10倍或者稍微多一點。導彈頭部的亮斑就是被激光照射到的位置。要起到強烈的燒蝕效果,激光必須始終保證聚焦在一個點上,對於遠距離高速目標能做到這樣的準確照射,激光武器對於精密的伺服跟蹤和光學調節系統有多高的要求也就可想而知了。
美國艦載激光防空系統
但是固體高能激光武器(只用電,不燒化學燃料)的出現,完全打破了這種局面。比如美國新型艦載激光武器,雖然本身採購價格很高,但單次發射成本不到1美元——連一發小口徑炮彈的錢都遠遠不到。而且這類固體激光器的連續工作能力極強,美國之前曾有高達100小時的連續出光試驗記錄。
而在未來,激光防空系統的大規模應用已經是不可阻擋的趨勢。而相對應的,火箭彈本身卻很難進一步提升自己的生存能力:採用複雜的飛行控制策略或者隱身處理進行突防、採用能長時間抵禦高能激光束照射的設計等措施,要麼成本上不可接受(那個錢足夠做正經的高性能地對地導彈了),要麼技術上做不下來。
大口徑遠程火箭彈,未來還有多大的發展餘地?恐怕並不令人樂觀。

※日本3月量產全新潛艇動力,航行暴露率將下降2.5倍
※韓國挖中國牆腳賣巴軍T50飛機的圖謀,被雙座梟龍戰鬥機粉碎
※兩大配置幫助坦克在城市戰中生存:360度全景攝像頭和VR頭盔
※中國翼龍II無人機首飛成功,實機未造出就被國外大訂單搶購
※中國和蘇聯槍械水平曾經差多遠?壽命指標差十幾二十倍
TAG:候知健 |
※美國激光武器擊落火箭不要7塊錢,遠火已無存在價值
※中國激光武器水平究竟有多高?能讓美連呼不可能 美國竟然落後了
※在它面前,核武器都不算什麼!難怪美國至今不肯將它銷毀!
※有一個時期美國非要賣武器給中國 可惜當時沒錢要不然就多買點
※萬萬沒想到此事竟刺激了美國:中國遠程火箭炮抱怨甩不開美國追趕
※連UFO都看不下去?美國火箭發射爆炸出現不明物體
※開幕式最火的隊伍,不是中國也不是美國,他們只有10個人,連國旗都沒有,他們從死人堆里爬出來,為親人而戰
※美國扒火車的流浪漢,經常有人失手跌落摔死在鐵路上
※美國的「O2O」,還沒火起來就開始變冷了
※美國「薩德」並沒有看上去那麼可怕!韓國引火燒身才是後患無窮
※美國沒有「退燒針「在挪威快要死去的病人才打吊瓶
※不是開玩笑!美國未來三年經濟衰退的概率遠超50%
※來,一起算算去美國旅遊到底需要多少錢?
※美國原油庫存可能連續第八周下降,但過剩狀況仍嚴重
※中美終極反衛星武器比拼,美國有的我們也不缺
※到底有多少枚核彈頭可以打擊美國?中國用這兇橫一招直接點其死穴
※唯有這兩個國家敢不把美國放在眼裡:航母無處可逃 隨時能擊沉
※全球只有一架?美國至今也捨不得丟
※去火星不是夢,也不需要外星人,美國肯尼迪中心就行
※小行星撞擊將毀滅地球 美國稱:沒錢,我們管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