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同為越國大臣,文種和范蠡為何下場不一樣?

同為越國大臣,文種和范蠡為何下場不一樣?


同為越國大臣,文種和范蠡為何下場不一樣?



吳國和越國兩個國家在諸侯國中算是比較小的國家,剛開始都是蠻夷之國,到後來戰國中後期出現了吳王闔閭、夫差、伍子胥,越王勾踐、范蠡、西施等歷史風雲人物。我們都知道範蠡和西施幫助越王勾踐復仇滅吳的故事,范蠡功成身退攜手西施過著隱居生活也成為千古佳話。其實在越國歷史上還有一位很重要的人物,他就是文種。

吳王闔閭和夫差在伍子胥輔佐下,又有孫武這樣的兵聖,所以吳國軍事實力和國力迅速增加,就想著四處擴張,伍子胥是楚國貴族,因全家被害逃到吳國,後來帶隊攻打楚國,鞭屍三百,報仇雪恨,再後來闔閭攻打越國時被殺,夫差為父報仇,把越王勾踐圍困在會稽山,勾踐求和,夫差不聽伍子胥斬草除根的建議,把勾踐俘虜到吳國,范蠡、西施也隨著勾踐去了那裡,作為人質呆了14年時間,當然西施被獻給吳王,再後來就是越王勾踐卧薪嘗膽的故事了。


越王在吳期間,所有國事都由文種主持,扶國之將傾,後來又提出了伐吳九術:東漢會稽人袁康等編纂的《越絕書》說文種向勾踐進伐吳九術:「一曰尊天地,事鬼神;二曰重財幣,以遺其君;三曰貴糴粟槁,以空其邦;四曰遺之好美,以為勞其志;五曰遺之巧匠,使起宮室高台,盡其財,疲其力;六曰遺其諛臣,使之易伐;七曰疆其諫臣,使之自殺;八曰邦家富而備器;九曰堅厲甲兵,以承其弊。」這九術可謂招招都針對吳國而制定,其目的相當於當年間諜蘇秦禍害齊國是一樣的策略,核心就是耗費吳國國力。


後來勾踐成功復仇,越國滅了強大的吳國。之後范蠡向越王辭職,帶著美女西施遠走高飛。在路上給文種寫了一封名流千古的信:「高鳥散,良弓藏,狡兔盡,走狗烹。」勸文種也離開是非之地。這就是「兔死狗烹,鳥盡弓藏」典故來源。



同為越國大臣,文種和范蠡為何下場不一樣?


文種收到范蠡的書信後覺得很有道理,就假裝生病不上朝,結果被人陷害說造反。越王勾踐賜給文種一把劍,對他說:你有伐吳九術,只用了其三樣就滅了強吳,剩下的六樣在你那裡,希望你用這剩下的這六個區陰曹地府殺害吳國之前的那些人。


文種自刎而死,死後葬在越都(紹興)西山之上,後改西山為「種山」,文種墓在卧龍山望海亭下。


「鳥盡弓藏,兔死狗烹!」這句成語也流傳下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followme 的精彩文章:

人生遇一知己足矣!伯牙子期知音之交的故事
孫叔敖死後連棺槨都買不起,被稱為循吏第一
揭秘:大清帝國唯一沒有貪污腐敗的衙門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21個秘密:你可能確實不知道
史上最牛皇后:一生被六位帝王寵幸,50歲征服35歲唐太宗

TAG:歷史followme |

您可能感興趣

金魚品種分類,草種和文種,文種金魚又分5種
范蠡勸文種離開,說勾踐面相「長頸鳥喙」,他在這詞中藏了何秘密
元青花的紋飾和銘文種類
三寶門中好修福,一文種下萬文收
列國人物底片之文種
華夏歷史上卧薪藏膽的越王勾踐為什麼要殺死文種
三寶門中好修福 一文種下萬文收
《中國關鍵詞:"一帶一路"篇》多文種圖書發布會在京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