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皇帝如何度過炎熱的夏季
唐代京都長安的夏季異常炎熱,紀實詩人杜甫在詩中寫道:「飛鳥苦熱死,池魚涸其泥。」(《夏日嘆》)又說:「七月六日苦炎蒸,對食暫餐還不能。」(《早秋苦熱》)即便到了初秋,依然熱得連飯都吃不下。在熱浪的煎熬中,那些權貴人家便去想法子避暑,主要有以下幾種措施。
一是窖冰驅暑。每年隆冬季節,流經長安北郊的渭水河河面結出一尺來厚的冰凌,權貴人家動用民工去河面鑿冰,把冰凌鑿成長方形的冰塊,運回城中,放在宅院附近的地窖里。地窖深廣,底部鋪上柴草,四周立有木樁,把冰塊一層層碼好之後,再用厚厚的柴草和泥土封頂,搞得嚴嚴實實,風絲不透,裡面的冰塊不會融化。到了盛夏,挖開窖口,把冰塊取出來,放在房間里,用冷氣驅除暑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記載:「楊氏(國忠)子弟,每至伏中,取大冰,使匠琢為山,周圍於席間。座客雖酒酣,而各有寒色,亦有挾纊者。其驕貴如此也。」把冰塊雕琢成冰山模樣,頗能引發人們的聯想,心理上增加了寒冷的感覺。難怪賓客們各有寒色,甚至還有人蓋上絲綿了。楊國忠子弟還用這些冰塊交結朝臣,「每至伏日,取堅冰,令工人鏤為鳳獸之形,或飾以金環彩帶,置之雕盤中,送與王公大臣。」伏天送冰如同雪中送炭,這種交結方法不可謂不高。
二是高搭涼棚。夏天屋裡如同蒸籠,太陽伸出無數條手掌,把人們從屋裡抓了出來。然而暴晒在太陽底下也不是辦法,於是人們想出了高搭涼棚的對策以遮擋陽光。《開元天寶遺事》記載:長安富家子「每至暑伏中,各於林亭內植畫柱,以錦綺結為涼棚,設坐具,召長安名妓間坐。遞相延請,為避暑之會。時人無不愛羨也。」不但能取涼,而且有坐具,還有名妓唱小曲,這在當時也算是高級的消夏方式了。
三是各尋出路。夏天最難熬的當屬楊貴妃了。這位以豐滿著稱的美女,冬天她可以用手玩弄房檐垂掛的冰柱,不覺得冷;到了夏天可就傻了眼,「貴妃每至夏月,常衣輕綃,使侍兒交扇鼓風,猶不解其熱。」(《開元天寶遺事》)輕綃是一種特別薄的絲織品,一匹(約合33米)的重量才二兩半,這樣的東西做成衣服,穿與不穿相差無幾,但是她仍然熱得難受,一天到晚,讓侍女們不停地給她搖扇子。她還把玉石含在嘴裡,多少得些涼意,「貴妃素有肉體,至夏苦熱,常有肺渴,每日含一玉魚兒於口中,蓋借其涼津沃肺也。」(《開元天寶遺事》)這種做法其實也起不了多大作用。
皇上的日子也不好過,當太監們輪番扇起的熱風無法解除暑熱之後,他們想到了進山,躲到深山裡去避暑。當然不能住在山洞裡,需要在山裡建造離宮。而建造離宮要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折中的辦法是簡易行事。例如太宗在山裡建造的玉華宮,只在所居的正殿上加瓦,其餘偏殿都用茅草苫頂。(《寰宇記》)
這就是大唐王朝君臣權貴的夏季生活。要說起避暑的條件,今天的人們已經高居皇帝之上了。


※Tom Ford 2017夏季限定新品系列來襲!
※夏季的涼鞋我註定要與眾不同,穿出去也必然要美你一截
※中醫:夏季女人養生需要「以熱制熱」
※曝伊布開出續約曼聯兩大條件:隊史最高薪+夏季引強援!
※一定要知道!13個日本的夏季特色
TAG:夏季 |
※炎炎夏日 古代皇帝們如何度過?
※古代紫禁城裡的皇帝和嬪妃如何度過寒冬
※清朝皇帝的一天是如何度過的?
※乾隆皇帝一天如何度過的?除了早朝和批奏摺
※郭威如何瞞天過海當上皇帝
※乾隆皇帝一天如何度過的 除了批奏摺
※皇帝的中秋節是怎麼過的?
※唐朝的皇帝和官員如何過年?
※李淵殺了隋朝末代皇帝,唐朝末代皇帝也被朱溫所殺,真是天道輪迴
※乾隆皇帝如何過中秋節,一見月亮就吟詩
※大明王朝最短命皇帝朱常洛之死真的是因為縱慾嗎?
※紫禁城裡,皇帝如何過新年?
※司馬炎統一三國時,如何對待魏蜀吳的末代皇帝?
※喋血夏宮:西夏開國皇帝元昊的妻妾們
※清代皇帝是怎麼過春節的?
※皇帝的秘方 乾隆皇帝是如何壯陽補腎的
※華夏文明的最高峰宋朝:皇帝都羨慕百姓夜生活
※無恥皇帝海陵王:連孕婦也不放過
※清朝康熙皇帝的皇后與后妃接連暴斃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