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秦晉殽之戰經過

秦晉殽之戰經過

秦晉殽之戰,首見於《春秋左傳》,乃是秦國與晉國之間所發生的一場大戰。此戰發生於公元前627年(魯僖公三十三年、周襄王二十五年、鄭穆公二年、秦穆公三十三年、晉襄公元年)。

戰地位置

崤山在今河南省西部,屬秦嶺支脈,分東西兩崤,延伸黃河、洛水之間,長160餘公里,山勢自西南向東北走向,高峰有青崗山和冠雲山等。

戰爭前因

公元前630年(魯僖公三十年、周襄王二十二年、鄭文公四十三年、晉文公七年、秦穆公三十年)時,晉文公率兵入侵鄭國首都,進行武力包圍。而秦穆公也應晉文公所請,也率兵加入包圍行列。 而秦晉兩國圍兵於鄭的原因有二:鄭國當年對晉文公無禮。對晉國有貳心,私底下和楚國親近。

當時,鄭國大夫佚之狐向鄭文公推薦燭之武去說服秦國退兵,鄭文公去請託燭之武,燭之武認為自己年輕時就不受重用,直到老了,國家有難才任命他,所以不願意去。鄭文公先卑微地道歉,但卻以鄭國即將滅亡,會損害燭之武的身家性命,加以要脅。

燭之武於是奔到秦營,主要說辭如下:鄭國滅亡對秦國沒有半點好處、只是單獨圖利晉國,使其增加領土。鄭國的地理位置在齊、楚、晉的邊境上,燭之武暗示秦穆公將來有一圖中原的野心時,鄭國是秦國的後勤中心。

燭之武把利害說完後,再批晉國向來不守信用。當年晉惠公不守當年與秦穆公說好的條件,將焦(今河南陝縣附近)、瑕(今山西運城附近)兩城池送給秦國的事,暗示就算鄭國被滅了,秦國也拿不到好處。燭之武最後語重心長的說:晉國要擴張領土,首先吞併鄭國的時候,下一步就是對著你秦國的領土。而秦穆公聽後不僅答應退兵,甚至還派遣三位將軍:杞子、逢孫、楊孫三人率軍防衛鄭國;而晉文公的舅舅子犯知情後,請求攻擊秦軍,但是晉文公以不能恩將仇報、亦不能失去盟國等兩大理由拒絕,並隨之退兵。不過,可以想見的是:此事之後,秦晉兩國的邦交關係已然出現裂痕,並且亦為爾後的殽之戰埋下了伏筆。

戰事之前

到了公元前628年(魯僖公三十二年、周襄王二十四年、鄭穆公元年、秦穆公三十一年、晉文公八年)冬季時,晉文公薨逝,公子歡繼位,是為晉襄公。當時,秦將軍杞子派人從鄭國回秦國報告他被鄭穆公任命把守都城北門,並且認為機不可失,若能發起大軍伐鄭,則必能拿下鄭國。秦穆公非常動心,卻又想與大臣們印證己見,於是請上大夫蹇叔來問話;沒想到蹇叔極力反對此一軍事行動,其反對理由有三:勞師遠征,曠日費時,敵軍必定得知此一消息而有所防備。勞師遠征,卻又一無所獲,軍心必定迷亂。勞師遠征,千里之遙,此一行動,不只敵軍,連它國都會得知消息,早已失去軍事行動所必需的隱密性。

行軍之中

到了公元前627年(魯僖公三十三年、周襄王二十五年、鄭穆公二年、秦穆公三十二年、晉襄公元年)春季時,秦軍行經周天子都城雒邑北門。依照周禮規定:「諸侯國軍隊無論攻擊目標為何,只要行經周天子都城時,除了戰車駕駛員外,一律脫去頭盔全程下車步行」。當時秦軍確有照做,但後來,有三百輛戰車士兵走到一半又跳上車去了。周大夫王孫滿當時年紀雖小,但他卻經由秦軍的態度來向周襄王斷定秦師必敗。其推斷理由如下:將士態度太過輕佻,表示主帥會缺少謀略。將士缺乏禮節,表示主帥碰到事情就會很疏忽。

之後,秦軍路過滑國時,鄭國商人弦高要到雒邑做生意而遇到秦軍,他見鄭國將有滅亡之虞,於是一面派使者回去向鄭國報告,另一方面用四張熟牛皮及十二條牛犒賞秦軍;一邊拖延秦軍行軍時日、另一邊讓鄭國儘早得知而有所防備、更能誤導秦軍認為鄭國已經做好防衛措施。而鄭穆公得到消息後,便派人偵查秦軍駐所,發現秦軍束矢載弓、磨治兵器、餵飽馬匹,一付隨時準備開戰的模樣。於是派大夫皇武子去慰勞駐鄭的秦軍,並言及可到鄭國「原圃」狩獵一些鹿肉當糧食用云云。杞子知道後,認為事迹敗露,即與逢孫、楊孫三人逃出鄭國。杞子逃到齊國,逢孫、楊孫就逃到宋國。而秦國遠征軍主帥百里孟明得知消息後,認為戰機已失、不能繼續伐鄭,於是轉而去討滅滑國後,率軍回秦。春秋左氏傳中稱此事為:秦師入滑,弦高犒師。

同時在另一方面,晉國在得知消息後,在正卿中軍將原軫的強力主導下,晉襄公以姜戎的部隊為班底,率軍出征。並以梁弘駕駛兵車,大夫萊駒當車右(侍衛);而稍早之前,下軍將欒枝曾以先代國君新喪(依照周禮規定:父親若逝世,子女需守孝三年,併名之『斬衰』)、秦君之恩未報為由力阻,但是大夫原軫以秦國對晉國未曾派遣使者致哀、意圖攻打晉國的同宗國這兩項理由認為:秦國已經先失去儀禮,不用再想著「報恩」這一回事了;並且以:『一天放縱敵人,會造成後代子孫好幾代的災禍,我們是為後代子孫謀畫!』為由勸服大夫欒枝,並讓晉襄公出兵討伐回歸的秦軍。

終於,在同年夏四月辛巳日,秦、晉兩軍於殽山遭遇並發生會戰,結果秦軍全軍覆沒,並且百里孟明、西乞術、白乙丙三位將軍亦遭晉軍俘虜;此一結果,正應了蹇叔所言。秦國經此大敗,元氣大傷,精銳喪失殆盡,很長一段時間無法向東發展。

戰後發展

戰後,晉國朝廷正在討論如何處理秦軍俘虜的問題;但是,在太后文嬴的強力干預之下,晉襄公不得已將百里孟明、西乞術、白乙丙等三位將領釋放回秦國。雖然,在先軫的強烈諫言之下,晉襄公立即派將軍陽處父率兵將三位秦國將軍追回來,但卻為時已晚;而秦軍主帥百里孟明在黃河渡船上向晉軍放話:「如果因為晉君的恩惠而受到我國君赦免,三年後將要來『報答晉君的恩惠』。」當這三位將軍回秦國後,秦穆公穿著白色衣服在郊外迎接軍隊,並且怪罪自己不聽蹇叔勸阻而有此大敗。

此戰結果,雖然以晉國勝利、秦國失敗告終;但是,秦國自此戰後,因東進道路一直被晉國阻撓,於是轉而西向用兵,征服蠻夷,結果「兼國十二,稱霸西戎」,為秦國日後統一天下奠定了基礎;至於晉國,卻因此而淪入「內有權臣亂政、公卿大夫相殘並地,外與楚國爭霸、窮兵黷武的窘境」,亦埋下了日後韓、趙、魏三家分晉的遠因。

更多歷史,敬請關注王昆明細說歷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王昆明細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城濮之戰經過
柏舉之戰經過
黃巾起義經過
七國之亂經過
漢匈戰爭經過

TAG:王昆明細說歷史 |

您可能感興趣

贏秦世家:4秦晉之爭
淝水之戰的歷史意義,秦晉淝水之戰有何影響?
「姬姜本來舅甥國」和秦晉之好:周朝作為戰略武器的婚姻聯盟制度
「秦晉之好」背後的政治交易
秦晉大戰,晉國獲勝,他的小弟們可就慘了!
丹霞絕景 情緣秦晉
河南面積第二大的縣,號稱「陸通秦晉,水達吳楚」
陝西尋訪賈平凹舊居,「北通秦晉,南連吳楚」的清風街
民國了·太原(1)為秦晉聯軍作計劃,景梅九、井勿幕遊歷娘子關
今日幸為秦晉會,早教鸞鳳下妝樓
孫權為何向關羽提親,想結秦晉之好還是給他下套?
秦晉之好,到底是怎麼個好法
佰花拾集——宋秦晉扇畫藝術精品展
"游閩粵荊襄,歷燕秦晉落,涉獵既多,眼界弘遠"藍瑛作品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