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畫史上的閑話沈周
?中國畫史上?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四位明代畫家被稱為「明四家」。在許多人眼中「 明四家」中最著名的當然是風流倜儻、才華橫溢的「江南第一風流才子」--唐寅(伯虎)。唐伯虎點秋香的故事歷來是人們津津樂道的傳奇美談,後來被周星馳改編成一部「無厘頭」的電影,更讓這個愛情故事充滿了浪漫主義喜劇色彩。但是,「明四家」中我還是喜歡沈周。
明 沈周 廬山高圖 紙本設色
193.8×98.1公分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沈周《臥遊》冊頁中的兩幅小品:一幅枇杷、一幅白菜。畫都很簡單,《枇杷圖》中僅弱枝兩條疏影橫斜,八九碧葉隨風漫卷,其中一枝碧葉婆娑嫩芽初吐,另一枝則上果實累累,四個金黃鮮嫩的枇杷傲立枝頭,另兩個則羞怯的掩映在碧葉之下。右上畫家自題:「彈質圓充飣,蜜津涼沁唇。黃金作服食,天亦壽吳人。沈周。」後鈐朱文「啟南」印。在一些畫展、畫冊、網上中我見過很多近現代畫家所畫的柿子、葡萄、壽桃、石榴、牡丹、菊花、翠竹等等各種蔬果花卉,工筆、水粉、油畫、寫意的各有千秋,工筆花卉色彩鮮艷細緻入微,葉脈清晰、花蕊點點幾可亂真,寫意花卉濃墨重彩、筆意恣肆、或濃或淡、酣暢淋漓,油畫花卉色彩明艷、線條優美、朦朦朧朧、莊重典雅,但這幅小圖既沒有文人山水的空靈淡遠、端莊雅緻,也沒有工筆畫的絢麗多彩、栩栩如生。
但是只看了一眼就莫名的深深吸引了我,色彩、留白、題詩、鈐印、技法,說不出哪裡好,又分明處處都好,說不出哪裡美,又恰恰處處都美。都說大巧若拙,沈周先生筆下的枝葉、枇杷似乎筆筆隨意,但每一筆又是那麼恰到好處,樹枝橫斜曲折優美,碧葉色澤淡雅,彷彿在暖暖的和風中婆娑搖曳,仔細端詳,甚至那金黃的枇杷上的點點絨毛都栩栩如生。
另一幅《白菜圖》更是簡單,就是一株毫不起眼的小白菜,六七片鮮嫩的白菜葉子隨意的在田野中生長著,中間是一莖兩支鵝黃的菜花,下邊只有短短的幾縷菜根。右側題寫:「南畦多雨露,綠甲已抽新。切玉爛蒸去,自然便老人。」一看這幅畫,就讓我想起一本書《菜根譚》,此書的名字起源於「咬得菜根香,百事皆可做」。俗話說: 「布衣暖,菜根香,讀書滋味長」。看著這株生機盎然的白菜,體味詩中的意味:朝暮間躬耕南畦,雨後白菜盡情生長,夕陽下把如玉的白菜放入鍋中蒸熟煮爛,清清爽爽的味道,淡淡飄過的馨香,這麼恬淡幽靜的生活,不僅適合恬淡的老人家,我想也適合浮躁忙碌的人們去體味其中的滋味。正如《菜根譚》中也寫到這樣的「心靈雞湯」:「真味是淡,至人是常,動靜合宜, 有道心體;閑時吃緊,忙處悠閑,靜毋太嚴,教毋過高 」。
仿大痴山水圖 紙本設色
縱115.5厘米橫48.5厘米 上海博物館藏
喜歡沈周先生的畫,緣於自己買過一本中國鑒賞古代名畫的畫冊,其中收錄了沈周老先生的名畫《廬山高圖》。初見此畫我便被深深吸引:一眼望去,略顯暗黃的畫圖中上部分是廬山主峰異峰突起,左右數峰來朝,遠遠望去層巒疊嶂,草木豐茂,巍峨雄渾,大氣磅礴。圖中則飛瀑高懸,飛流直下,溪水間雲霧浮動,流水潺潺,瀑布兩側處處巉岩峭壁,氣勢恢宏,崖間又有木橋飛跨,曲徑通幽。下部近景是勁松數株,草木繁盛,怪石嶙峋。此畫構圖、布局頗具匠心,墨色濃淡相宜,疏密變化自然,實中有虛,虛中有實,筆法雄健嚴謹。此圖作者自識「廬山高」篆書,並題古體長歌一首,末識「成化丁亥端陽日,門生長洲沈周詩畫,敬為醒庵有道尊先生壽」。
這幅巨作為沈周先生為老師陳寬賀壽之作,為沈周先生代表作品,現為台北故宮收藏。書中還收錄了歷朝歷代的傳世書畫,是欣賞古代書畫的絕美佳作。不過,遺憾的是2000年搬家後,那冊精裝彩印的畫冊和許多書籍被我暫放在地下室,還沒有來得及搬到樓上家中就不幸失竊。那冊花掉我幾十大洋的畫冊連同我珍愛的商務印書館、嶽麓書社印刷的精品圖書:《莊子全譯》、《中國名茶》、四大名著及一批新書一併被竊走。其中《莊子》已經是第三次丟失,前兩次是大學中被同學借走後一去不還,這一次又遇上自以為"竊書不算偷"的毛賊。這份遺憾至今難以彌補,以致我想起來就總想寫一篇《莊子遺恨》,專門寫我那些《莊子》是如何從牙縫省錢購置後在床頭日夜研讀,而它卻與我有份無緣,一次次的從我身邊溜走。
蜀道難 立軸 己酉(1489年)作
前幾日央視《國寶檔案》播出「明四家」的傳奇故事,其中沈周先生的專集為:沈周的幽默玩笑,這段小片又讓我了解了一個不同的沈周先生。專輯中描繪的沈周先生風趣幽默,宅心仁厚,淡泊名利,敦厚賢良,不慕權貴,隱逸山林、怡然自樂。史載沈周先生:「所居有水竹亭館之勝,圖書鼎彝充牣錯列,四方名士過從無虛日,風流文彩照映一時」。「尤工於畫,評者謂為明世第一」。
作為「吳門畫派」的奠基人和領袖人物,沈周先生被人為是中國山水畫的創造者和復興者,是文人畫家的代表,繪畫以山水為主,兼及花鳥。沈周先生師法王蒙、黃公望、吳鎮、倪瓚等前輩,山水主要描繪江南風光和田園景色,或者筆法蒼勁沉穩,墨法濃重敦厚,構圖穩健大氣,呈雄健雅逸的風韻。或者筆法率簡拙樸,墨法雅緻淡逸,構圖嚴謹飄逸,呈逸眩雅健之神韻。花鳥畫則一改前朝空泛的畫風,變精工為雅逸,可謂寫意花鳥的開山之祖。他所繪的蔬果翎毛,筆力沉著穩健,氣韻深厚渾樸,富有文人情趣。可以說,沈周的花鳥畫藝術,無論在取材、取意及表現技法諸方面,均對而後的花鳥畫壇影響極大,特別是水墨寫意方面,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西泠印社副社長、著名書法家陳振濂曾說過:我非常喜歡沈周,並且我認為「明四家」裡面最好的就是沈周。陳振濂認為:中國古代繪畫發展到了明代,文人們越來越傾向於做一些「筆墨遊戲」,大家都畫簡、畫淡、畫優雅,畫那種士大夫的洒脫,很少有人再從繪畫本身出發去畫畫、談畫。而這個時候,沈周出現了,他的《東庄圖冊》和一些小幅繪畫,完全是文人的情懷和筆墨,但他的厲害之處在於,在文人意趣之外,他還擁有專業,他的繪畫技法上--比如山水畫中的丘壑、雲霧……他都能像工匠一般體現出寫實性。我認為沈周是「明四家」里最好的。
確實,在我見過的沈周先生的詩畫中不僅洋溢著濃郁的文人情懷,還處處映照著他寬廣豐富的內心和天真童趣。在他的「有竹居」、在朋友的「野翁庄」、「魏園」,名山大川、花草樹木、瓦屋茅舍、亭台樓閣、霧靄煙嵐、飛禽走獸都被沈周信手拈來,隨心所欲的寫入詩畫中,他的畫中不僅有廬山飛瀑、煙江疊翠,寧靜典雅的園林美景、田園風光,也有憨態可掬、圓圓滾滾的肥貓;隨意散落、自然天成的蛤蜊、蹣跚學步、萌萌噠的雛鵝、小雞,活靈活現、生動活潑的蝦、蟹,散淡自然、悠然漫步的驢、牛,金黃枇杷、淺黃石榴、墨色牡丹、朵朵菊花、搖曳翠竹、奇石假山也都融入畫圖。沈周先生的傳世名作《廬山高圖》、《仿董巨山水圖》、《野翁庄遠觀圖》、《野翁庄近景圖》、《魏園雅集圖》、《觀物之生》、《臥遊圖》、《東庄圖》、《牡丹》軸、《墨菜圖》、《盆菊幽賞圖》卷、《煙江疊嶂圖》等等目前都被各大博物館收藏。
仿吳鎮山水 水墨絹本
沈周先生一生淡泊寧靜,視功名利祿如煙雲,沒有像有的文人墨客那樣或者趨炎附勢,買官鬻爵,或者追名逐利,節操盡失。既沒有學習李白寫《與韓荊州書》毛遂自薦想創一番經天緯地的事業,也沒有像當今有些將軍為了肩上的將星在茅台酒箱中裝上金銀財寶買官進階。
看沈周先生的氣節:郡守欲薦周賢良,周筮《易》,得《遁》之九五,周決意隱遁。所居有水竹亭館之勝,圖書鼎彝充牣錯列,四方名士過從無虛日,風流文彩照映一時。奉親至孝。父沒,或勸之仕,對曰:「若不知母氏以我為命耶?奈何離膝下。」居恆厭入城市,於郭外置行窩,有事一造之。晚年,匿跡惟恐不深,先後巡撫王恕、彭禮咸禮敬之,欲留幕下,並以母老辭。這些都是什麼人想要沈周先生出山呢:郡守差不多相當於地市級市委書記、巡撫則差不多是省委書記一樣的地方大員了。
年輕時就有郡守大人因為沈周先生「方正賢良」舉薦他出來做官,沈周先生推辭不過就借口說:我用周易算了一卦,得到《遁》卦的九五爻「嘉遁,貞吉。」,所以我最好還是隱遁,這樣才會吉祥。後來,沈周先生的父親去世後,又有人勸他出仕,沈周先生推辭到:你們難道不知道我老母親以我為命么,我一刻也不能離開母親膝下呀。不僅如此,就是巡撫大人這樣的省部級幹部高官也「咸禮敬之,欲留幕下,並以母老辭。」,就是王恕、彭禮兩個當時「省委書記」也喜歡沈周先生,想要沈周先生當秘書。這對於一般人來說這是多好的機遇啊。就是不想進入官場、不願意寄人籬下當秘書,以沈周先生的名望,自己求個「大明帝國書畫家協會主席」的虛職那應該還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居然沈周先生都婉拒了。要知道,像現在周永康的大小秘書前些年哪一個不是飛黃騰達,成為省部級的高官巨爵,沈周先生也真是視功名如糞土了。當然也有別的郡守初來乍到有眼不識泰山,自以為是,結果最後差點嚇破了狗膽。
原來,蘇州新任的一位郡守看自己的衙門有些破舊,想來個豪華裝修,就讓衙役找最有名的畫家來給衙門畫些裝飾畫,結果沈周先生被抓進了衙門做勞工去了。精彩的故事發生了:史載:「或勸周謁貴游以免,」周曰:「往役,義也,謁貴游,不更辱乎!「卒供役而還。已而守入覲,銓曹問曰:「沈先生無恙乎?」守不知所對,漫應曰:「無恙。」見內閣,李東陽曰:「沈先生有牘乎?」守益愕,復漫應曰:「有而未至。」守出,倉皇謁侍郎吳寬,問「沈先生何人?」寬備言其狀。詢左右,乃畫壁生也。比還,謁周舍,再拜引咎,索飯,飯之而去。"
這段翻譯過來就是:有人勸他去拜訪達官顯貴以免去勞役之苦,沈周先生卻說:「我給衙門當僕役,還可以說是義務,去拜訪顯貴,那豈不是辱沒我的人格嗎!」最後完成工作後才回家。後來郡守入宮朝覲述職,銓曹問:「沈先生身體如何呀?」郡守不學無術,不尊重知識不尊重人才,心裡肯定敲著小鼓納悶:沈先生是誰呀,我怎麼不知道啊,這可如何回答。他哪裡知道那個畫壁的老頭就是沈先生,而天下聞名的沈周先生又是那麼的低調、淡定。因此他十分驚訝,一時不知所措,不知道該怎麼應答,只好隨便應付應付說「他身體挺好,沒事。」
隨後,見到貴為當朝丞相的內閣大人,李東陽問他:「沈先生有牘(書信)捎給我嗎?」郡守更加驚訝,嚇得體如篩糠,趕緊強裝鎮定誠惶誠恐的敷衍說:「有,有,但是還沒來到。」郡守出來,立即倉皇去見頂頭上司部級幹部侍郎吳寬,迫不及待的問道:「大人,沈先生是誰啊?」部長大人吳寬詳細的說了他的樣子,又問問左右的人,才知道那個太陽底下揮汗如雨畫牆的小老頭就是名滿天下的沈周先生。
此段記載不僅體現了沈周先生的曠達的胸懷和高尚情操,也生動刻畫了郡守從隨意抓人服勞役的傲慢,到見到上級小心謹慎,阿諛奉承,誠惶誠恐,回來又對沈周先生溜須拍馬的醜態。您看:朝中高官問話,他驚愕的不知所對,小心翼翼的應付;丞相大人再問,他益愕,就是更加驚愕,又一次誠惶誠恐的對付;好不容易應付過上司的問話,出來後就立即倉皇拜謁頂頭上司;精彩的是郡守回來後,這位大人的表現:剛回來,他馬上就去拜謁周家。「謁」字的意思是:拜見:謁見。拜謁。
進謁。一般是指下級拜見上級,晚輩拜謁長輩,百姓進謁官吏。像郡守(市委書記)這麼大的官老爺拜謁一個平頭百姓的事應該是很少見的吧。不僅如此,看這位郡守大人如何表演:再拜引咎。再拜就不是一次拜呀,是一而再的拜,一次又一次的道歉。另外還非要"索飯",厚著臉皮非要在沈周先生家吃頓飯,直到酒足飯飽才走,真是一個吃貨。估計,酒宴間郡守大人還得陪著沈周先生的笑臉,祈求先生見到他的頂頭上司要多美言幾句,千萬別打小報告,要不然這烏紗帽沒準就難保了。
袁安卧雪圖 立軸 1474年作
對於沈周先生的諧趣則從《化須疏》中可略見一斑。大家都知道出家人大多「不稼不穡」,平時生活都要靠化緣而來。化齋、化緣我們常聽說,可是化鬍鬚還真沒幾個人聽說過吧。原來沈周先生有一個朋友趙明玉十分愛美,可是堂堂七尺男人卻沒有鬍子,估計是怕人笑話自己是個「宮人」吧,因此十分苦惱。
一次在沈周先生的家中大家飲酒賦詩作畫,這時也許是有人又拿這位老先生沒有鬍鬚尋開心,大家嬉笑之餘忽然有人提議給這位老先生募捐鬍鬚。可到哪裡找人捐贈鬍鬚呢,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吵吵半天也找不出來。這時,沈周先生說我有一個朋友周宗道是個美髯公,還是我來「化須」吧。於是,沈周先生提筆給周宗道寫了一封信,就是流傳至今的書法名作《化須疏》。疏中寫到:伏以天閹之有刺,地角之不毛,須需同音,今其可索,有無以義,古所相通。非妄意以干,乃因人而舉。康樂著舍施之本,崔諶傳播種之方。惟小子十莖之敢分,豈先生一毫之不拔,推有餘以補也。宗道廣及物之仁,乞諸鄰而與之,存道有成人之美,使離離緣坡而飾,我當榾榾擊地以拜。君對鏡生歡,頓覺風標之異,臨河照影,便看相貌之全。未容輕拂於染羹,豈敢易捻於覓句。盛矣荷矣,珍之重之。謹疏。
疏中寫到:不是我一時興起冒犯您,實在是因為趙先生為沒有鬍鬚太傷心了,所以才祈求於您。您是個美髯公,只有您這十根美髯我們敢募集分取,請您千萬不要一毛不拔呀。疏中還不忘誇誇這位朋友和自己,說宗道有樂善好施、愛屋及烏的仁心,就是鄰居來借也會借給幾根,希望周宗道發揚「雷鋒精神」,以有餘補不足,做成人之美的好事。還說到:如果您借了這十根鬍鬚給趙明玉先生按照「高麗」整容的技術給趙明玉沿著臉頰整整齊齊的裝飾在臉上(使離離緣坡而飾),我當duangduang的擊地叩謝您。一旦整容成功了,趙明玉先生心中一定會有莫大的幸福和快樂,照照鏡子絕對是「對鏡生歡,頓覺風標之異,臨河照影,便看相貌之全。」那心裡肯定美得屁顛屁顛的,請您一定重視這事,千萬不要推辭。
沈周先生太逗了,雖說傳說過去江湖上有易容之術,但鬍子抹點漿糊粘在趙明玉先生的下巴上雖然圓了他做美髯公的美夢,但是過去易容粘須的鰾膠比現在502、哥兩好還結實,一是沾上鰾膠下巴肯定不舒服,二來趙明玉先生要想拔下那幾根鬍子,那就非得連肉皮一塊拽下來。那得多疼啊。另外,趙老先生那麼大的下巴,就給化10根鬍子,那不是千頃地里一根苗么,還不如沒有呢。
所以,沈周先生您這不是幫著趙明玉先生,是拿趙先生開心呢吧。但是,不管這10根鬍鬚化來沒有,一卷《化須疏》卻在後來被歷代收藏夾奉為至寶,流傳至今。沈周先生就是這樣一個人,雖然才華橫溢、滿腹經綸,但他卻不像他那兩個號稱「江南四大才子」的徒弟們一樣的才高氣傲,放浪形骸,性格落拓不羈,每天醉心於詩酒書畫,流連於風花雪月。沈周先生是那樣的淡泊寧靜、深沉敦厚,甚至還有點溫柔幽默、調皮可愛,要是有機會您欣賞一下沈周先生自畫像,您會感覺他老人家還真是就像鄰家和藹可親的田舍翁一樣。
桃源勝境 立軸 成化二年(1466年)作
蓮塘小隱圖 立軸
山水 立軸 紙本


※走,去尋找故宮裡的阿富汗
※吳昌碩的篆書為什麼比較成功
※文人雅士中的最美中國四君子!
※趙孟頫楷書《道德經》,高清震撼
※啟功最迷人的書法小楷!
TAG:那些不能錯過的展覽 |
※那些登上《時代周刊》的中國面孔
※中國歷史上唯一的 「木乃伊皇帝」
※毛冬華:上海城市中國畫
※中國古代寺觀壁畫:佛道天國的人間範本
※中國歷史上唯一的狀元皇帝——李遵頊
※中國歷史上最貴的酒
※中國經典油畫 肖像篇
※中國神話歷史中的玉皇大帝
※中國歷史上戰死在沙場之上的皇帝
※風靡日本的中國畫家周逸鶴:精美絕倫的冰雪畫!
※中國地下長城,華夏國防的史詩之作
※曝光中國歷史上的十大名人
※中國歷史上的十大名醫
※盤點中國歷史上的九個太上皇(帝)
※中國古代歷史上十大民族英雄:岳飛、史可法上榜
※中國歷史上七個大流氓出身的帝王
※世界史上的五大帝國,中國獨佔其二,壯哉!
※中國歷史上的七大遺憾!
※中國歷史上的千古第一狐狸精——妺喜
※中國歷史上的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