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人物 > 拚命索取的你活得好累,不斷捨棄的他們卻快活一生

拚命索取的你活得好累,不斷捨棄的他們卻快活一生

| 生活·藝術·家 |


極致生活方式的發現者




放棄那些多餘的需求,

結束那些無意義的關係,


身心才能更加輕盈。



真正聰明的人




德國東柏林,


赫爾曼雙子大廈裡面,


有一間普通的卧室。


房間里只有白色的床,


和一盞黃色的落地燈。


除此之外,別無他物。




這就是德國女建築師,


伊娃·瑪利亞·斯特德爾的家。


她不是過著斯巴達式生活的苦行僧,


只是想用極度削減的方式,


給人心緒平靜的環境,令感官更敏銳,


以便讓注意力放在重點事務上。









蘋果前CEO約翰,


有一次去喬布斯的家拜訪。


推開喬幫主的門一看,


他的家幾乎沒有傢具,


因為他十分崇拜愛因斯坦,


家中保留著一張偶像的照片。


此外,一盞蒂凡尼的檯燈,


一把椅子,和一張床。




喬布斯向來不愛擁有太多東西,


但只要擁有的,勢必經過仔細挑選。


他有非常昂貴的音響設備,


一年四季,不,十多年來,


上身黑衣下身牛仔褲從未改變。


物品的削減,反應的是心靈的純凈。


沒有了雜物,也就沒有了雜欲,


每一分鐘都可以被精確利用。








前紐約市市長,


布隆伯格新聞公司創始人,


邁克爾·布隆伯格曾向媒體承認,


自己工作時,幾乎只穿兩雙鞋。


一雙黑色,一雙棕色。


10年間,自己似乎沒買過新鞋。


聽過布隆伯格的事,一位鞋匠說:


「如果要讓一雙皮鞋穿上20年,


你得經常擦鞋油,好好做護理,


每隔8-9個月就換一次鞋底,


還要根據自己腳的出汗程度,


反覆挑選出最理想的內襯…」




由此可見,鞋子的數量雖然少了,


但要讓精緻的東西保持更久的光澤,


需要持有者更加專註的對待。


這就意味著,當一個人決定撇棄,


那些多餘、使用頻率不高的東西,


對於剩下的東西,須得用心呵護,


投注比以往更多的耐心和注意力,


減少過度損耗,珍惜它們的分量。


不僅僅是對待物品,


對工作、感情,都是如此。








生活在一個物質過剩時代,


我們逛過的每一個購物網站,


都會分析我們的購買數據,


不斷為我們推送各種購買建議。


買買買成為了人生的常態,


似乎只有通過不斷擁有物質,


我們才能填補日漸空虛的心靈。


可是到頭來,不是我們佔有物質,


而是物質奴役著我們。




我們的房間被填得越來越滿,


心頭卻還是空空蕩蕩。


所以服裝設計師馬可,


在設計「無用」品牌時曾說道:


「買了一件衣服,還要第二件衣服,


買了一雙鞋子,還要第二雙鞋子,


本來不是該越擁有越滿足嗎?


可我們卻越擁有越少,


越得到越覺得不夠。」





約書亞·貝克爾與好友




童年時代,


約書亞·貝克爾也很窮,


他完全知道物質貧乏的滋味。




所以讀大學時,他為自己定下目標:


「富裕就是每年掙5萬塊。」


但等他拿到5萬,他想要8萬,


結果一年後他年薪抵達9萬,


這時他的慾望之門徹底被打開,


每天拚命工作,渴求更多物質…


28歲這一年,他拿到7位數的薪水。


掌管著150家店鋪,有一個美麗妻子,


豪車、別墅,永遠都覺得不夠。


那個曾經受過貧窮之苦的孩子,


就這麼走上了所謂的人生巔峰。


他享受著奢侈品牌、電子產品,


過著人人羨慕的耀眼生活。








可是,為了掙錢,


他的生活越來越糟。


高負荷和高壓力,


讓他每天需要服藥入睡,


沒有時間來陪伴妻子兒女。




當母親因為生病住進醫院,


他除了金錢之外,


似乎無法提供更多幫助。


工作和對錢的渴望佔據了一切,


他沒有更多精力靜下來想一想,


自己的生活到底什麼是最重要的。







直到母親病逝、


妻子提出離婚,


約書亞才開始反省自己:


「為什麼追求物質,得不到幸福,


連最美妙的人間溫情也喪失了?」


一通反思之後,他決定丟棄。




家中90%的東西全部丟掉,


不再買那些為了彰顯自己身份,


為了讓別人羨慕的物品,


只需要滿足自己的身心即可。


最後,他只留下288件物品,


每一件都是必不可缺的。







物品少了,

心卻變得飽滿了。


他放棄了高薪工作,

從此有了大把的時間,


去精心地做一頓美食犒勞自己,


去用心地呵護人際關係,和朋友談心。


他有了更多時間思考自己的生活,


可以更加專註地去做一件事。




有一天,約書亞看報紙發現,


面對一份工作時間長工資高的工作,


和掙錢少但擁有更多支配時間的工作,


大家都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前者,


他為所有人感到一絲遺憾:


「大家痴迷於金錢,追逐於物質,


卻低估了生活本身的價值。」


丟棄,不是犧牲生活品質,


而是讓生活更加精緻。






佐佐木典士曾經的家




35歲的佐佐木典士,


曾蝸居在東京的小房子里。


因為是一個窮編輯,沒有存款,


工作和生活都有點破罐破摔。


他的房間很小,雜物到處都是,


家裡一度堆滿了書、零食、衣服。




面對這樣一個亂糟糟的男人,


女友在他身上看不到未來,


最終選擇了棄他而去。







一開始,佐佐木很不服氣,


他覺得自己向來是運氣不好,


從來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在公司被老闆數落,

有才華得不到機會…


不停的抱怨眼看要讓他人生崩潰,


為了散心,他去克羅埃西亞旅行,


當看到別人根本不需要豐盛物質,


就能過好自己的人生時,


他意識到自己擁有的並不少,


只是不懂得去珍惜。









和約書亞一樣,


改變是從捨棄開始的。


他把穿了一次就不穿的衣服,


全部整理出來捐給有需要的人,


那些買回來很少看的書,


一部分送給朋友,一部分賣給書店,


用到手的錢買了一個電子閱讀器。




他搬走了多餘的傢具,


只留下乾淨的床和必備的桌子。


客廳收拾得一塵不染,


留下迷你餐桌,凳子都不需要。


廚房只有一人份的碗盤和咖啡壺,


隨身只攜帶四樣東西,


一直以來,家中只保留150件物品。


丟棄那些不必要的物品,


房間一下子變得清爽。








因為拋除雜物,


心緒也變得寧靜,


看書時不會想著零食,


看電影時不會想遊戲,


工作不會走神,朋友到家拜訪,


手機放在門口的籃子里,


誰也不會低著頭似聽非聽。


周身的一切變得簡單起來後,


做事的效率也變得更加高效。




兩年後,從不知名的小編,


佐佐木成為了出版社副總編輯。


家徒四壁的他這時才明白:


「因為讓生活簡單而純粹,


心靈就不會被瑣事而污染,


在沒有任何事情干擾的情況下,


就會有更多的時間來思考,


自己需要什麼,不需要什麼。」








「如無必要,勿增實體。」


極簡主義生活所倡導的,


不止是減少對物質的貪戀,


更大程度是指向人的內心。


不斷地給生活做一些減法,


看上去我們捨棄了好多東西,


但最終我們卻能夠得到更多。




丟掉那些不必要的東西,


只是我們通向純粹生活的手段,


目的是為了清潔我們的內心,


讓我們關注更值得關注的事物,


更用心地珍惜我們手上的擁有。


導演是枝裕和在《比海更深》里說:


「所謂幸福,都必須,


放棄一些東西後才能得到。」


當我們放棄那些累贅、附加,


才能抵達生活的本質,


直面內心真正的渴望。








毛姆的小說《刀鋒》里,


有個名叫拉里的美國青年,


大家都追求物質,希望出人頭地,


他卻從來不渴望那些東西,


因此有更多的時間來探索世界。


他到處遊盪,尋求生命的意義,


絕不把自己的價值和物質掛鉤。




台灣有一個叫舒國治的作家,


幾乎把對錢的需求壓到最低,


每天都花時間在街上「瞎轉悠」。


他不上自己不愛班,不賺不快樂的錢,


明明寫出了才華橫溢的文章,


卻無心伏案卻做一個文豪。


他穿簡樸的衣服,出行靠走路,


家裡沒有電視、空調,


卻是別人眼中最會生活的人。


他從不委屈自己的生命,


只把精力都投注到喜歡的事物上。







在別人的眼裡,他沒有目標,


更別提有什麼存款、別墅和跑車,


但陳文茜卻說:「他是最快樂的人,


無家、無產、無債、無物慾,


衣服只有幾套,卻走遍天涯海角。」


他捨棄的不是衣服、鞋子,


而是現代人身上不斷膨脹的、


又不斷反噬並奴役我們的慾望。




把那些多餘的慾望丟掉,


就像撥開了籠罩山巔的雲霧,


得以看清最美最真的風景。







曾有人請教舒國治怎麼省錢,


他說:「真正的問題,


不是談省錢的秘訣,


甚至也不是談簡樸的生活,


真正的問題是生活本身。


我們的問題是不生活。


為了逃避生活我們消費,


希望花一點錢就使我們,


離開現下的不滿狀態。


花一點錢,離開舊衣舊鞋,


包覆下的舊日之我。」




好像我們每個人都變得,


很難從手中擁有的一切當中,


尋獲我們希望得到的幸福,


一定要不斷抓到更多的內容,


才能擺脫焦慮和恐慌。


可是,當我們能抓得更多時,


我們也就忘記了珍惜。







離棄哲學,極簡人生




熱愛跑步的村上,


提倡簡潔清爽的文風,他說:
「一個作家身上如果長出贅肉,


那麼這個作家的寫作生涯就危險了!」


這句話不僅是指身體,也指文字。


而對於每一個前行路上的我們,


如果心頭長出太多的贅肉,


我們的生活也就岌岌可危了。




在消費主義和物質主義猖獗的年代,


廣告如同聒噪的猴群追逐著我們,


各種慾望在我們心頭繁盛滋長,


但其實靜下心來,自省一番,


會發現生活需要的真的不多。


不需要那麼多衣服、鞋子、食物,


不需要為不值得的事付出,


不需要把很多無關緊要的人,


請進自己的生命裡面。







真正聰明的、懂得生活的人,


會捨棄不必要的物品和慾望,


把時間、心靈集中在一點,


深深地向下挖掘出快樂。



會移動的果汁工廠


?


藝 非 凡

| 極 致 生 活 方 式 發 現 者 |

轉 載 須 知

除註明外,內容均為藝非凡原創

轉載需回復「轉載」二字


點擊一下

,體驗會移動的果汁工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藝非凡 的精彩文章:

他是一代賭王之孫,坐擁100億身家,卻放棄家族產業投身藝術,成為當今華人設計界的「鑽石王老五」
3000元,兩個90後姑娘超強改造80㎡出租房,網友看後紛紛將其請到家裡
他把暗無天日的27㎡老宅,變成了光鮮亮麗的3室2廳2衛,竟然只因為一部電影
為了一支牙膏,他買了一個農場來種藥草
無法通話的電話亭,6年來卻不斷有人打電話,因為......

TAG:藝非凡 |

您可能感興趣

對於母親,我們的「給予」和「索取」有什麼不一樣
他一次又一次的索取,結果卻因此害死自己蛇
家長們要教會孩子愛自己的雙手,多勞動多創造,不要只懂得索取!
女人要懂得這樣「索取」,男人才會更忘不了你!
愛情中打敗你的不是窮矮搓,而是貪婪的索取!
因果循環:只知一味索取,卻不知感恩,最後只能是無福消受了!
我被總裁壓迫的快窒息,直到他滿意我主動索取
妻子在家裡一味的索取,這樣的婚姻還能繼續嗎
如果你想要很多很多愛,那就要學著索取很多很多愛
父母越覺得虧欠,孩子越索取,這種「虧欠」太危險了!
跟老公結婚後,他親戚各處索取好處,終忍不住,我做出這般舉動!
你會是生活的索取者還是給予者?
作為兒女,自私得那麼醜陋,只知道索取,卻不知道付出
愛不是單向,情不是索取
總是向你索取,卻不曾說謝謝你!父親節帶老爸來這大口吃「肉」!
男朋友埋怨我害他輸了遊戲要跟我分手,還找我索取戀愛花掉的錢
所謂成熟,是不再向他人索取安全感
花季少女為到母親迷失方向,男子索取她的靈魂牽扯出更多蹊蹺
這些星座的愛不只是索取,付出同樣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