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陳滿創業被騙百萬不報警:23年冤獄之後,再也輸不起了

陳滿創業被騙百萬不報警:23年冤獄之後,再也輸不起了

母親擔心剛出監獄的陳滿在創業夢中摔倒,她只盼著,生活恢復平靜,小兒子能跨過面前這道新坎兒。



陳滿創業被騙百萬不報警:23年冤獄之後,再也輸不起了


陳滿母子倆坐在家門口公園的長椅上休息,彷彿這段日子平靜如常。圖 / 韓逸


每日人物 / ID:meirirenwu


文 / 韓逸 編輯 / 陳璇


陳滿家客廳西北角的桌子上,兩尊佛像已經擺了很多個年頭。燃過的香灰掉進香爐,冷了。

同樣暫時冷卻的,還有陳滿創業「投資」的激情。


陳滿的母親王眾一信佛,在小兒子因「殺人縱火案」被判死緩之後,她奔走伸冤。無數個想念兒子的清晨和傍晚,這位母親曾站在佛像前喃喃自語,盼著關在海南監獄裡的兒子平安回家。


23年過去,陳滿被無罪釋放,帶著275萬補償款,開啟了第二次人生。


兩尊佛像前擺著瓜果,旁邊寫著「財源廣進」,它們被寄予新的託付:保佑陳滿「投資」順利,不再遇到麻煩。


補齊落下的人生

陳滿和母親在公園遛彎,這是一年以來母子倆的習慣。初春的一天,綿竹小雨連綿,路邊的木椅潮濕微涼。陳滿拎著做晚飯的麵條和買給母親的坐墊,柔聲和迎面走來的鄰居寒暄,聊著天氣和新聞,生活看似平靜如常。


只要沒有事情外出,陳滿每天下午都會陪母親去家門口的公園遛彎。 圖 / 韓逸


只有在走遠一點接電話時,陳滿會點燃一支香煙,手往母親相反的方向伸著,語氣里流露出急躁和不耐煩:「你什麼都不要說了,我和我母親已經吵架了!你趕緊走!」


有人擔心他成為第二個趙作海。2月24日,陳滿的律師王萬瓊得知陳滿拿出一百萬賠償款,投資一種叫做「維卡幣」的項目,擔心他受騙,發了朋友圈求救。


爭吵並不激烈,母子倆唯一的分歧只是母親勸他報警,他堅持不肯。

陳滿拒絕的是詢問他投資的電話,只要涉及到資金去向,他一概迴避不答。後來,他索性不接電話了。


有人在電話里提到王石,陳滿才有興趣聊下去。聽說王石3月14日到綿竹給小學生上課,陳滿提出,「想約王石見面」。


「這事我辦不到。」對方拒絕了他。


「有時候,放棄比不放棄還難。」王石在演講中對綿竹的小學生說。

陳滿沒能分享這句心得,但周邊朋友和家人評價說,他身上有種「不放棄」的固執,「認準的事情,會非常堅持」。


他有點像母親王眾一口中描述的綿竹,「這種竹子,不低頭,不彎腰」。


他沒有放棄獨自追回100萬「投資」款。儘管款項依然無法提現,但他依然要求親人和朋友不要報警。他用皺起的眉頭和短促有力的拒絕阻止著一切內心想法的外泄。


「本來是個好東西,我們很好解決的,結果搞一下、搞一下,弄得很不好解決。」他想自己把事情「搞清楚」,擔心報警會把事情弄糟。


「投資」出問題之前,家人原本不知情。陳滿並非刻意隱瞞,只是覺得「他們不懂」,沒有解釋的必要。


老同學王福軍曾經被一句「你不懂」噎得說不出話來。「沒有一技之長,也沒有適應這個社會,很難找到適合的工作。」王福軍在綿竹從事審計工作,曾經建議陳滿先上一份保險,再買下一片地理位置不錯的商鋪,靠租金就能養老。


聽著這些建議的時候,陳滿沒有流露出多餘的情緒。


創業對於他的意義,不僅僅是圓夢那麼簡單。


「更是找回和補齊從前落下的人生。」王福軍理解,他們的善意,也是陳滿的壓力。


「已經什麼話都聽不進了。」同學姚軍曾經為陳滿的案子奔走了十幾年。聽說了陳滿的遭遇,他很快從重慶來陳滿家,想把老同學從「病入膏肓」的狀態里拉出來。


但陳滿沒有像從前那樣笑呵呵地回他「你不懂」。這次,他自動屏蔽了所有人的勸解,送走姚軍,他不再接同學的電話,也不再回家。


如果沒有那起冤案


隔閡開始於陳滿報名成都的一個「總裁班」。陳滿的大哥陳憶覺得,去成都「學習」之後,陳滿和家裡人的交流越來越少。


「郭姐」是陳滿在成都「總裁班」上認識的朋友,也是後來勸說陳滿投資的人。「投資一百萬,盈利九百萬」,維卡幣宣稱的高盈利和快速回報正是陳滿最迫切需要的東西,他與「郭姐」一見如故,完全沒起疑心。


「人自己要對自己負責。」陳滿欣賞白手起家的馬雲和史玉柱。他不僅僅想要積累財富,更想著「為社會提供就業機會,不是說簡單地賺錢」。


「為什麼會在投資過程中,只有20%的聰明人賺錢,因為他們抓住了商機,懂得怎麼做,」他對「二八定律」深信不疑,「我就要做那20%的人。」



陳滿創業被騙百萬不報警:23年冤獄之後,再也輸不起了



2016年,陳滿無罪釋放。圖 / CFP


周強試圖阻止陳滿繼續投資,但陳滿把他的苦勸當作是「沒有商業頭腦」。


陳滿的「投資」不是心血來潮,創業的種子早在出獄之初就埋下。在海口飛回成都的飛機上,他告訴自己的律師王萬瓊,「我回去開公司,要創業」。


在他年富力強的1988年,他就不滿足於機關單位安穩的日子,和王福軍等人一起,南下海口,想靠自己的能力做一番事業。


陳滿成立了自己的裝修公司,把辦公室租在四星級酒店,每個月要6000元房租。他捨得為招攬業務而透支開銷,哪怕很快就負擔不起。


後來,陳滿賺到了幾萬塊錢,能在當時的海口買一套一百平米的房子。


在綿竹這個不大的縣城,他的同齡人如今要麼在政府身居要職,要麼在商界小有所成,要麼已經兒孫滿堂。但被監獄隔斷23年後,重新面對老同學,陳滿除了幾百萬賠償款,只剩下與世隔絕的蹉跎。


陳滿覺得,如果不是那起冤案,他此時一定也能創業成功,家庭圓滿。


「就業都不行,還想創業?」王福軍的話代表了大多數同學的態度,他們用自己的社會經驗,善意勸解陳滿。


在漫長的監獄生活里,陳滿對外面世界的了解有兩個主要來源:商人傳記和《新聞聯播》。出獄後,陳滿用幾個月學會用智能手機,他不斷學習,想要彌補和這個世界的巨大差距。


《如何開一間賺錢的店》《每天讀點成功學》……距離陳滿家最近的一間書店裡,除了教輔資料和幾本暢銷書,賣的全是創業方法論和成功學類的書籍。


陳滿的床頭擺著《創京東》和《萬達哲學》,他還訂了《商界》雜誌。他在筆記本上一筆一划地寫下讀書筆記,想要通過這些書了解現代社會的商業秘密。


前半年,陳滿沒有心急,他本來可以循序漸進。


父親的離去沒有一點徵兆。陳滿剛剛出獄半年,父親陳元成就因為多器官衰竭而撒手人寰。這位父親曾說過,陳滿一天沒放出來,他就「不敢死」。大概總算等到了那一天,陳元成心裡賭著的一口氣,散了。


「父母為我的事情付出了那麼多,我必須好好孝順他們。」出殯那天,陳滿不顧全家人的反對,堅持購買10萬元的高價墓碑。


這是他能為父親做的最後一件事情。


「他還沒清醒」


3月1日,綿竹市公安局的民警第三次踏入陳滿的家門。


這次他們找到了失聯2天的陳滿。他坐在家中,仍舊不肯提供自己投資維卡幣的相關材料。


「這個世界上一百萬能換回兩百萬就不惜掉腦殼了,何況是一百萬換九百萬……」一位高中同學寫下了《給陳滿同學的公開信》,想要喊醒他,「你想拿九百萬,就得騙別人一千八百萬才能得手,我想你並不想重回監獄吧?」


為確認弟弟的投資是否有問題,陳憶和陳滿一起登陸了他的維卡幣交易平台,發現無法提現。陳滿的銀行卡賬單上顯示,所有款項都已轉入私人賬戶。


陳滿沉默了很久。陳憶說,「他還沒清醒」。


「現在這個事情擺到這裡啦,還沒澄清。你說什麼事情人家相信嗎,人家不相信。人們更容易相信眼睛看到的。」面對家人和朋友的疑問,陳滿的口氣有些猶豫。


這種毫無把握的感覺,對他來說,熟悉又陌生。



陳滿創業被騙百萬不報警:23年冤獄之後,再也輸不起了



2016年2月1日,海南海口,陳滿無罪釋放後更換新衣。 圖 / CFP


一年前剛回到故鄉的時候,陳滿眼角的笑意掩住了時光鑿刻上去的皺紋。他身披大紅綢子,那抹紅和過年掛在樹上的紅燈籠一樣喜慶。


那是他生命中最舒展的時刻。闊別23年的故鄉近在咫尺,母親抱住他痛哭,像迎接一個英雄。


同學們開著車來接他喝茶,聚會和邀約不斷。前來採訪的媒體一家挨著一家,幾乎買空陳滿家樓下的水果攤。


走在路上,不相識的鄰居會忽然大聲打招呼,「陳滿,陳滿!」他抬起頭,溫和地笑著,回應兩句。


「這是哪個?」一起在公園裡遛彎的母親王眾一問他。「我也么曉得,電視上看到過吧。」


他成了綿竹的「名人」。有人想拉他做生意,「你什麼都不做,來合夥就行。」雖然拒絕了旁人的邀約,但陳滿習慣了自己的「有名」。


「這讓他過度自信了。」王福軍說。在他看來,陳滿的生活能力,遠不能與他的信心相襯。


好長一段時間,陳滿發微信或者簡訊,要用手寫板,不會打字,不會開車,不認識回家的路。


綿竹的大街小巷早已不復陳滿離鄉時的舊貌。城中馬尾河岸邊綠油油的麥地,早被茶樓和居民區取代,每逢單日,會有熱鬧的集市。陳滿往往經不住小販熱情的推銷,花錢「大方得很」。


「很容易就買多沒用的東西回來,」陳憶看三弟沒法區分路邊小店和專賣店的區別,拉他去買了些質量相對好些的品牌,「他自己分不出真假」。


「你進去的時候還是傳呼機的時代,出來都已經是智能機了,外面的變化,天翻地覆。」一出獄,朋友們就建議陳滿謹慎投資。「買一輛車和一套好點的房子,再結個婚,275萬也就剩不下多少了。」王福軍說,這些錢基本夠陳滿平靜地過完後半生。


陳滿答應著,但私下裡已經準備裝修一處工作室,用來做日化用品的微商。他成竹在胸,感覺自己考察得很清楚了。


他請朋友介紹做過安利或者玫琳凱的業務員,但被姚軍和王福軍拒絕了。「他不被那些人忽悠就不錯了。」他們告誡他不要輕易投資。陳滿說,只是買了些產品,沒有投錢。


「憑他對這個社會的理解,受騙是遲早的事。」陳滿的同學斷言,這次,他自己想不清楚,誰也幫不了他。


怕他在創業夢中再次摔倒


最先察覺不對勁的是周強,他已經跟拍陳滿大半年時間。2016年11月一天晚上,周強接到了陳滿的電話,問他要不要前來跟拍自己「事業的新起步」。


周強欣然趕來,在成都三聖鄉的一處辦公樓里,和陳滿一起聽一群人講解「維卡幣」。「全球279萬多會員,中國超過百萬,拿到了214個國家的法律許可……」周強越聽越覺得不靠譜,他勸陳滿千萬別再往裡投錢。


陳憶回憶,陳滿曾經是兄弟三個中,數學最好的一個。「以前買東西,算賬,我們還在用筆算的時候,他心算就算好了。」


這種對數字的敏感還體現在,陳滿能夠快速理解維卡幣的利潤和規則。對這種商業模式的輕鬆解讀,令他有種「優越感」。


他開了兩個賬戶,投了40多萬元,定存兩年。


「他以為人心還像90年代那樣子,沒有壞人,他根本不了解這個世界。」王福軍非常著急,「打他一頓的心都有了」。


「走路都沒學會,就想著跑。」陳憶評價陳滿,「他就像一個嬰兒,隨便淋一場雨,很容易就感冒了。」


陳滿的母親王眾一不相信小兒子會做違法的事情,24年來從沒變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家門口的公園裡,為了陳滿洗冤挺立了20年的腰桿,已經因為脊椎滑脫,再也沒法完全挺直。



陳滿創業被騙百萬不報警:23年冤獄之後,再也輸不起了



陳滿的母親。圖 / 韓逸


「只要陳滿一報案,我馬上幫他提交這些證據。」周強把所有取證視頻都刻錄成了光碟,還和律師萬淼焱起草了一份書面材料,把光碟和列印件仔細收好,裝在一個牛皮紙袋子里,出差都隨身背著。


但家裡人再也不提報警的事情。跟陳滿幾次爭執下來,他們更怕他受到這番打擊,精神上承受不住。


陳滿已經不肯再向別人描述他的創業夢。但是提到「理想」這個詞兒,他的聲調會陡然升高,木然盯著地面的眼神也會忽然活動,看向來人,「那是當然咯!」但隨即又低落下去,「不過那也只能是想,有些事情,做好了才能說。」


散步完回家的路,不到2000米,80多歲的王眾一走得很慢,每隔幾百米就要坐下歇一歇,上下台階的時候,陳滿會伸出手攙住母親,怕她摔倒。


王眾一卻擔心陳滿在創業夢中摔倒,她只盼著,生活恢復平靜,小兒子能跨過面前這道新坎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日人物 的精彩文章:

老人為自殺騙村民將其活埋,埋人者:幸虧棺材質量差
協和碩士畢業買不起房,我放棄offer離開北京
北京房價均價6萬扼殺多少人未來?北大清華畢業照樣買不起
愛國還是營銷?三千遊客赴韓國濟州拒下船背後公司深陷傳銷漩渦
大齡女青年辭高薪放棄男友出國留學,能過上想要的生活嗎?

TAG:每日人物 |

您可能感興趣

62歲大媽謊稱49歲,與男網友見面並不可描述之後遭對方搶劫!被抓的他:沒想到她會為300塊錢報警…
十歲男孩打110報警,讓警察把媽媽抓進去,稱再也不想見到這個人
花10年養1盆花,結果幾秒就被人偷了,我想報警!
氣憤 | 花10年養1盆花,結果幾秒就被人偷了,我想報警!
「喂?110嗎,這殺人了!」接到這報警之後,讓警察萬萬沒想到的是……
這個911接線員竟然曾故意掛掉數千個報警電話,最終被判刑了,可惡
20萬網友已轉!除了打110,還可以這樣報警!關鍵時刻能救命
近20萬網友都在轉!除了打110,還可以這樣報警!關鍵時刻能救命!
15歲少年好心報警卻成嫌疑犯 17年後真兇被抓
男子吃飯不付錢,還拿走440元,老闆報警見到一人,竟低頭羞愧
一女子把20元錢放顯微鏡下感覺不對,放大100倍後,嚇得想要去報警!
8歲女兒給了我10元錢,知道來源後,我暴怒馬上報警!
男友借我6萬後消失,報警後發現他已婚,得知真相後我又給他3萬
它被折磨數年,終於有人報警,獲救了
15歲少女被輪暴過程在網上直播,40多人觀看卻沒人報警!
大便不高興,腸道正受罪,這4個報警時刻千萬別錯過
警察來敲門,報警的竟然是14歲的兒子!看完哭笑不得
超過10人拍攝了這一幕,卻沒人報警
65歲老人田間挖到現金包裹,報警之後,他很是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