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誰在孜孜不倦地生產著「抗日神劇」?
曾幾何時,抗戰片在我們心裡等同於《亮劍》、《我的團長我的團》這樣的真神劇,年年暑假都要在電視里看上好幾次。
可是近年,隨著「手撕鬼子」、「褲襠藏雷」一次次震碎我們的三觀,「不尊重歷史」、「刷新下限」、「弱智可笑」,抗戰片幾乎成了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
之前幾次抗日神劇大討論時,就有很多業內人士從行業、監管的角度,對抗日神劇的形成加以了分析。但這些分析卻始終沒有解決廣大觀眾的困惑:明明稍微想一想就覺得很不靠譜的事情,編劇們寫的時候意識不到么?他們寫劇本時是怎麼想的,難道不知道這些情節很扯、很雷么?
楊興(化名)是某藝術類院校導演系的應屆畢業生,然而在編劇這個圈子裡,他已經算是「老手」了。
大二那年,在一些前輩的帶領下,他進入到了編劇這個圈子,至今已有差不多三年的時間了。三年里他參與了很多電視劇劇本的創作工作,也接觸過不少抗戰片。
「剛入行那會沒什麼資歷也沒什麼資源,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是有啥寫啥的。」
楊興回憶道,正是在那段時間裡,有不少抗戰片的編劇工作找上了他。
談及對這段工作經歷的印象,楊興笑了笑,蹦出倆字:「錢少。」
他告訴我們,他之所以能接到這些活,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給的錢太少了,很多稍微成熟一點的編劇都不願意接,「現在你讓我寫我也不愛寫了,更別說那些有資歷的老師、師哥了。」
在楊興看來,他的這段經歷折射出兩個問題。
首先是抗戰劇的投資普遍偏少,多為小成本製作,真正投入到電視劇製作中的錢,可能不到投資的百分之三十。所以不光編劇拿錢少,特效、道具上的投入也極其有限。
其次市場對於抗戰題材的電視劇的需求量又特別大,甚至說存在一定的剛需,需要大量的故事、劇本來滿足這類產業的發展。
「所以很多抗戰劇都是一些編劇經驗沒那麼足的新編劇在做,你錢又給的不多,不可能說像做大製作一樣去一點點考究史實什麼的。再加上每年都得拍幾百部同類型的電視劇,哪有那麼多創新,很多劇就只能『另闢蹊徑』了,那有些劇情雷也沒辦法了。」楊興說。
但他認為,抗日神劇多,編劇不該背所有的鍋。
「審查制度、資方的要求等,都是挑戰。」
因「女俠被鬼子輪姦後突然爆發,持弓箭秒殺數十日本兵」視頻而爆紅的抗日神劇《箭在弦上》的編劇九年就道出了他們的苦衷:「寫抗日劇會有戴著鐐銬跳舞的情況。」
他表示,由於審查制度的存在,他們不能將日本人寫得太人性化,必須臉譜化一些,否則很難過審。
楊興則指出,很多抗日劇都是由地方政府投資製作的,所以在主題和形式上會有很多的限制。之前就有人爆料稱,「手撕鬼子」等雷人情節就是因為原劇本「沒有體現鬼子的險惡與人民的抗爭精神」而被要求修改才出現的。
「另外很多編劇只負責前期劇本的編寫,真正進了組之後可能還有跟組編劇對劇本進行修改,有時候甚至是製片人、導演或者演員的團隊臨時要求調整,所有這一切都不是我們所能控制的。」楊興認為在這件事情上做編劇的也很無奈。
但更讓他覺得無奈的是,這一現狀短時間內或許難以改變。
「也有朋友來問我,現在大家都在罵抗日神劇雷人,你們做編劇是怎麼想的,都沒點基本常識的么?我覺得問這話的人肯定都是不看抗日劇的,網上要是不傳那些視頻他們可能永遠也不知道這些情節,更不會說去罵抗日劇。」
在楊興眼裡,這是一件屁股決定腦袋的事情。「編劇很多也都是大學畢業的,智商沒問題,怎麼會不知道包子炸雷不科學呢?網友們覺得這個雷人,但真正看抗日劇的喜歡呀。」
事實上,我國每年拍攝的大量抗戰劇最後都會放在地方電視台播出,且佔據著收視率龍頭位置。以楊興的老家湖南為例,在當地最火的電視台並非湖南衛視,而是湖南電視劇頻道,擁有相當多的忠實觀眾。
「一周大多數時間都在播這些所謂的抗日神劇,我爺爺就是他們的忠實觀眾。假期回去我問我爺爺,你看這電視誰是好人誰是壞人你知道么?他說不知道,有些他也看不明白。我又問那你看這個幹嘛?他說,打鬼子,熱鬧,好看。」楊興說,「這些電視劇的受眾主要是一些二三線城市的中老年人,他們才是貢獻收視率的主力,現在的年輕人誰還看電視呀。」
「很多老一輩的人,他們的對待日本人的民族情緒相對簡單,這樣臉譜化的表達他們更容易接受。你去演一些歷史啊、軍事啊他們不一定感興趣,就炸鬼子、玩飛車什麼的最討他們喜歡。我們當然覺得包子炸彈好笑了,可在很多老人看來,這樣的感官刺激是最直接的。所以我們罵歸我們罵,在地方這些劇反響都挺不錯的。」
此前播出的抗戰劇《紅色》,是由編劇徐兵自掏腰包製作的,為了能不受投資人的干涉,拍一部有質量保障的抗戰劇,他甚至賣掉了自己的車子,把全部家產投了進去。
結果製作出來的電視劇,口碑上得到了業內外的一致好評,可是卻沒能引起太大的轟動,最後虧得一塌糊塗。
「《紅色》拍得很好,可沒有對接上合適的人群。看得懂《紅色》的人不看抗戰劇,看抗戰劇的人不看《紅色》。大編劇都會陷入這樣的尷尬,何況很多還找不到方向的小編劇呢。」楊興說。
楊興說,抗日神劇的出現,並非一個偶然,很多環節的畸形,很多環節的不成熟,才導致了這樣一出「鬧劇」。
這很無奈,但不至於那麼悲哀,沒必要指著鼻子罵誰。
觀眾需要培養,編劇行業也需要培養,市場那麼大,很多東西得慢慢來。他相信,大多數編劇還是希望能創作出真正有質量有情懷的內容的。


※窺探唐代315:賣假貨最高可判絞刑
※這樣的男人,讓妹子最想睡
※它是令鄰國宵小徹夜難眠的核打擊利器
※如果你媳婦是女文青,帶她去《哈利?波特》里那座城堡她會更愛你
TAG:軍武大本營 |
※抗日神劇「神」在哪兒?有的原因是可忍孰不可忍!
※不是抗日神劇,而是戰爭奇蹟
※那些參加過抗戰的老兵,為何從不看抗日神劇,原因竟然是這樣?
※抗戰劇里「太君」說的話,你要聽著它沒毛病就證明它是神劇
※抗日神劇有多「神」?抗戰老兵:如果真是那樣,我的兄弟們肯定都還在
※抗日神劇看了讓人羞愧,那你是沒有看韓國的「抗中神劇」,非常的可恥
※不要被抗日神劇騙了,日軍里的大佐可不是什麼小嘍啰
※那些抗日神劇中的穿幫鏡頭,已經不能容忍了
※抗戰老兵對現在國產抗日神劇這樣說,對不起那不是我
※抗日神劇荒誕到什麼地步你們都知道!這才是抗日的真實場景
※抗日神劇看了讓人羞愧,那是你沒看過韓國的抗中神劇!
※抗日神劇看了讓人羞愧,那你是沒有看韓國的「抗中神劇」,非常的無恥
※真實日軍遠非電視神劇那種,他們訓練有素,一絲不苟,令人生畏!
※日本學生練拼刺刀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仍沉迷抗日神劇!
※侮辱智商的抗日神劇是怎麼誕生的?
※抗日神劇讓人看了羞愧,但是韓國拍的抗中神劇,卻讓人憤怒
※看到抗日神劇的奇葩鏡頭,一位老大爺怒了!原來他竟然是?
※抗日神劇要不得,古裝偽歷史劇也不是好貨色
※真實的日軍絕非神劇中那樣,他們兇猛頑強,抗戰留下無數血與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