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告訴你的孩子:一生中你只需討好一個人

告訴你的孩子:一生中你只需討好一個人


每一個文藝而理性的人


都置頂了「周沖的影像聲色」





文:丹媽 |

公眾號:經典圖畫書





國慶休假回娘家,本來我帶寶寶回去,大家都開開心心的,但是因為一點小事,我媽又和我爸鬧氣彆扭來,但我的心情已經不會像小時候那樣受她影響了。




我媽是個很情緒化的人。




記得小時候,常常一點小事就板起臉來,於是,全家烏雲密布,莫名其妙就進入「低氣壓」模式。




適者生存,面對情緒變化莫測的媽媽,我們兄妹變得異常謹慎,對她的情緒特別敏感。




因為知道萬一在她心情不好時,還作死地做出讓她不開心的事,那結局必然是一頓罵與揍。




這種顫顫兢兢的成長過程,令我在母女相處中,常常要扮演一個照顧者的角色,察言觀色,小心翼翼,見機行事。










不管媽媽的不開心是不是因我而起,似乎我都要對此負責。




慢慢的,我從害怕媽媽生氣,開始害怕周圍的人生氣。




似乎只要是別人不悅,我都會習慣性地去思考:是不是我哪裡做的不好?是不是我可以做得更好?




或者是不如犧牲我自己,讓大家都開心。




這種自我犧牲,討好他人的模式就這樣根植在了我的為人處世中,常常讓我疲憊不堪。




工作中,不敢表達自己的需求,工作超時也不敢提異議,生怕老闆對我不滿意;




戀愛中,明明對男友不滿,卻不敢說出來,最後還是選擇犧牲自己,維持和諧;




交友中,朋友的要求總是有應必達,不求回報,即使感到委屈,也從來不懂拒絕;




生活中,不夠喜歡自己,覺得自己長得不如別人漂亮,性格不如別人自信,工作不如別人好……










我的身體里似乎有一個開關,一遇上某些人或事,就會立即進入「討好模式」。




「討好」就像是一種癮,內心猶如有一個無底洞,需要不斷的通過「討好」從他人那獲得認可與讚賞來填補它。




只有當別人我好,我才覺得自己好,只有當別人需要我,我才感到自己有價值;




這種包子型性格,雖然讓我獲得了「老好人」的稱號,卻也讓自己累得夠嗆,滿腹委屈。




直到近幾年逐漸接觸心理學,自我療愈才慢慢改善。




所以,

當孩子在童年時,需要面對一個無法照顧自己的媽媽,那他便會犧牲自己,持續地對母親進行照顧與討好。




慢慢變成扭曲的討好型人格,令自我的成長受限,這種傷害甚至會影響孩子一生。










沒有活在愛里,必將活在恐懼里。




表嫂家有五兄妹,身為老四的妹妹因為當時計劃生育抓得緊,幼時放在別人家寄養,七歲時才回到父母身邊。




但因為家中孩子太多,以及重男輕女的原因,妹妹回來後也並沒有得到爸媽更多的寵愛。




高中時因為家裡生意缺人,妹妹直接輟學回家幫忙,成為了家裡最不受待見,卻犧牲最多的孩子。




表嫂每次和我說起這個妹妹就「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她深知是父母的愚昧與強權害了妹妹,卻也不解妹妹一直以來的逆來順受,不懂抗爭,對人對時永遠一副「包子」性格。




她不懂得,這世上,就是那些越不被重視的孩子,越懂得「討好」。




他們太渴望得到父母的關注,卻不懂得如何去得到。




而當他們發現只要自己乖、聽話,做父母喜歡和期望的事情,哪怕是以「不斷壓抑自己的真實感受與需求」為前提,只要能讓父母開心,得到父母的關注,他們都在所不惜。




每個孩子出生後都因太過弱小,必須依靠父母的庇護才能得以生存,他們無時無刻不渴望著父母的關注,父母也理當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




而若當我們給孩子的愛是有條件的:「你不乖媽媽就不愛你了」,「只有你按我說的做我才會關注你」,孩子內心便會生出一副「討好」的人格面具。




那種害怕被拋棄的恐懼像一股怪力,活生生的將孩子訓練成了一個奴隸,無休無止的推著他們咬著牙關,犧牲自己,討好別人。




這樣的孩子永遠無法為自己做主,只能活在別人的奴役中。










父母不是孩子的答案,讓孩子成為自己。




心理學家武志紅的書中曾有這樣一個例子:




他一位朋友的孩子在小學第一次競選班長,當其他同學都挨個念完,一聽就是父母替孩子寫的、看似精彩其實又假又虛的競選詞後,朋友的孩子上去就說了三句話:「我叫×××,我希望大家支持我做班長,我會為大家提供最好的服務」。




結果,他竟然高票當選。




但有趣的是,當了一年班長後,他覺得不太舒服,向班主任主動請辭。




這可讓老師驚訝極了,教了這麼多年書,頭一次遇上不和家長商量,直接來說不願當班長的孩子。




不僅如此,在其他事上,這孩子也很有主見,老師們的獎罰手段對他基本無效。




他似乎有著自己的生命軌道,從不會像其他孩子一樣喜歡一個老師就喜歡一門課,討厭一個老師就討厭一門課。




他也幾乎從不刻意討好任何人,對任何事情的的愛與恨都是出於出於本心的興趣。




按武志紅的話來說:「孩子雖然年紀不大,但他已經成為『屬於自己的人』了」。




這樣的孩子在未來的人生中,也不會輕易被任何人掌控。




這種超然獨立,不迷信權威,時時懂得傾聽內心聲音的來自於什麼?




——來自於懂得尊重與信任他的父母。










喜歡使用獎罰手段的父母,都渴望通過控制,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意志去成長,讓孩子成為他們最得意的「作品」,而孩子也在一步步的「討好」中長成父母期待的模樣。




當他們離開父母,也自然會遵循童年的模式,繼續以討好的姿態去面對自己的上司、同事、朋友、家人。




這種扭曲的姿態,令我們的孩子活成一個縮頭烏龜:




遇到渣男不離不棄委曲求全,反正「男人都是這樣」,我忍忍就過去,一定是我做的還不夠好;




做著自己不喜歡的工作卻不敢換,因為別人告訴你「工作就是這樣」,你的老闆覺得你不好,一定是因為你還不夠努力……




從小習得的「討好」人格,令他們永遠無法成為最好的自己,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喬布斯在斯坦福大學演講時曾說:




不要讓他人的觀點所發出的噪音,淹沒你內心的聲音。最為重要的是,要有遵從那個你的內心和直覺的勇氣,只有它們才知道你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讓孩子成為自己,請從尊重孩子的人格開始,從信任孩子的選擇開始,從停止內心對孩子的控制開始。




正如孫瑞雪所說:作為父母,我們的職責是用愛給孩子提供一個安全的環境,但至於如何探索世界,那是孩子的自由。




我們要用我們的尊重和信任告訴孩子:終其一生,你可以做你想做的事,你需討好的只有自己。





關 於 作 者:

丹媽,資深童書編輯,兒童心理諮詢師。如果你不知道給孩子讀什麼書,問她准沒錯;如果你對育兒有煩惱,問她准有答案。她的原創公眾號是經典圖畫書(ID:jingdiantuhuashu)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周沖的影像聲色 的精彩文章:

除了身體,青春還有一點最銷魂
別了,我的姘婦!
如果你不懂婚外情,就請先不要結婚
這才是連女明星都離不開的春藥
梁朝偉:他曾內向自卑、社交恐懼,卻依然閃耀

TAG:周沖的影像聲色 |

您可能感興趣

你對孩子說的話,就是他的人生
爸爸,我不是媽媽一個人的孩子
一張圖告訴你生孩子究竟有多痛,寶媽不是一般的偉大
當一個女孩子跟你說這些時,她一定是喜歡你!
只啊的一聲我就把兒子生出來了,生孩子跟鬧著玩一樣
一個能喂孩子母乳的男人,這是他一生最大的夢想
女人生了孩子,男人能做到這幾點說明他是真的愛你!
萬聖節這一天,一位媽媽讓她的孩子失去了所有朋友
孩子,這些都是我想跟你一起做的事
孩子和誰睡還真不是一件小事,竟能影響孩子一生,你家孩獨睡了嗎
我就是一這麼奇葩的准媽媽,在生孩子時還這麼啰嗦的媽媽
生完孩子的頭兩年你不幫我,那麼你老了也別來煩我
生完孩子的头两年你不帮我,那么你老了也别来烦我
生孩子後婆婆都不讓我媽抱,還要把孩子的手鐲放她那
生了兩個孩子她還這麼美艷驚人,男人怎能不愛
有一個這樣的家人陪伴,你的孩子不善良才怪
有時候,我想做一個「壞孩子」
你是孩子的一面鏡子,你什麼樣他就什麼樣
一個孩子一次機會,你命中生孩子的機會是有限的
一個不想要孩子的女人,她的自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