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趣味 > 菩提祖師修為遠超如來,竟是這位神秘人物?不患得失談西遊之二

菩提祖師修為遠超如來,竟是這位神秘人物?不患得失談西遊之二



菩提祖師修為遠超如來,竟是這位神秘人物?不患得失談西遊之二



(蝸牛看西遊第692期)

蝸牛看西遊公號:woniukxy


文/不患得失


…………


「不患得失」談西遊系列之二

第二章 菩提祖師


(一)


菩提祖師是西遊故事中最為神秘的人物,傳授了悟空一身大鬧天宮的武藝之後就隱而不現,孫悟空被十萬天兵圍剿、五指山受難、取經九九八十一難,祖師從未現身。最後孫悟空封為斗戰勝佛,修成正果,祖師也沒有出面。孫悟空是祖師最器重的嫡系弟子,西天取經受封為斗戰勝佛,等於自己的學生留校任教,祖師在這個時候可以出來和孫悟空相見,但是祖師沒有露面,這不符合人之常情。


菩提祖師到底是真身本尊,還是一個方便做事的化身?如果是本尊,上面的疑問無法解釋,如果是化身,他的真身最有可能是誰?解開祖師身份謎團,可從祖師的言行舉止、修為智慧尋找蛛絲馬跡。


第二回:卻早過了三年,祖師復登寶座,與眾說法。談的是公案比語,論的是外像包皮。

「公案比語」,將佛門祖師的言行視為判定是非和衡量迷悟的標準,來印證弟子對佛門的宗旨是否領悟。「外像包皮」,佛教用語。指顯露、表現在外表上的善惡美醜和言語行動。祖師精通佛法的一處證據。


第二回:祖師。。。開講大道。。。妙演三乘教,精微萬法全。


三乘教,是佛教用語。即『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 。聲聞乘又名小乘,指聽見、看見、理解真理的第一階段;緣覺乘又名中乘,指言行如一、謹言慎行、修正己身的第二階段;菩薩乘又名大乘,是在修正自己語言、行為、意念(言行意)的同時,啟發他人覺悟,這是自利利人、幫助他人、普度眾生的第三階段,做到這一步的人可以成仙成佛,所以叫菩薩乘。(第十二回,菩薩道「你這小乘教法。。。我有大乘佛法三藏」)這裡大乘佛法就是指菩薩乘。三乘教泛指佛法。「精微」指祖師對佛法的理解及其精深微妙,「萬法全」指祖師遍識佛門萬法,無一不全。這證明祖師在佛法上是宗門之祖的級別。


祖師傳授孫悟空的屬於道家,「道」字門。「道」字門有正宗長生術和三百六十旁門。


祖師道:「。。。當傳與你長生之妙道也。」。。。都來總是精氣神,謹固牢藏休漏泄。。。屏除邪欲得清涼。。。攢簇五行顛倒用,功完隨作佛和仙。

長生術是道家的核心法術。長生之道,核心在「精、氣、神」三個字,把「都來總是精氣神,謹固牢藏休漏泄」兩句詩總結為一句話就是:固守精氣神別泄漏。固守的秘訣是「屏除邪欲」,邪欲指各種妄念,包括錢財、權力、美色等諸多誘惑。如果再學會溝通能量(金、木、水、火、土五種能量)「攢簇五行顛倒用」,就可成仙成佛了。第十七回悟空在觀音院遇到熊羆精時,總結了這段學習經歷。


原文:養性修真熬日月,跳出輪迴把命逃。一點誠心曾訪道,靈台山上採藥苗。那山有個老仙長,壽年十萬八千高。老孫拜他為師父,指我長生路一條。他說身內有丹藥,外邊採取枉徒勞。得傳大品天仙訣,若無根本實難熬。回光內照寧心坐,身中日月坎離交。萬事不思全寡慾,六根清凈體堅牢。返老還童容易得,超凡入聖路非遙。三年無漏成仙體,不同俗輩受煎熬。


孫悟空把自己的成仙經驗毫無保留說出來,核心內容都在這段詩里。長生路就是修仙路,這兩個詞說的是一件事,一種方法。「他說身內有丹藥,外邊採取枉徒勞。」每個人體內天生就有長生仙丹,不需要向外界尋求,即便使用各種外物、丹藥都沒有用。「一點誠心曾訪道,靈台山上採藥苗。」靈台山指人的內心。葯苗指修仙的辦法。只有堅定信念,才能在心中找到方法,心中擁有堅定的信念是根本。長生的方法是「迴光返照寧心坐」「迴光返照」指精神內守。「寧心坐」指全身放鬆,安心靜坐。保持盤腿打坐(不論是雙盤、單盤均可)的姿勢,這種姿勢是金字塔形,能最大限度將外界能量聚集在身邊。「身中日月坎離交」,「日月坎離」指人體自帶的陰陽水火能量。在精神內守、安心靜坐的情況下,陰陽水火能量可以自行交融。「萬事不思全寡慾,六根清凈體堅牢」不論有多少慾望(名利色)都要放下,保持內心的清靜寡慾。「六根清靜」,眼、鼻、耳、舌、身、意。眼為視根,鼻為嗅根,耳為聽根,舌為味根,身為觸根,意為思慮根。「體堅牢」,做到了上述的要求,體內精氣神,會越來越堅固牢穩。「返老還童容易得,超凡入聖路非遙。」返勞還童很容易就實現了,脫離肉身凡胎、進入仙聖之路並不遙遠。「三年無漏成仙體,不同俗輩受煎熬。」正常人做到固守精氣神,堅持三年就可以修成仙體。「養性修真熬日月,跳出輪迴把命逃。」三年以後,這種清靜寡慾的習慣已經形成,自然沒有凡夫俗人的種種煩惱,也將逃出輪迴,獲得仙籍。


長生術簡單明白,得長生者寥寥無幾,成仙成佛者少之又少。這個道理人人都懂、人人可學,但人總是貪錢財不夠多,念位不夠高、權不夠重,戀美色享用不夠。精氣神被一點點耗盡,生前一生奔忙名利雙收,死後一堆黃土靈魂消散。

(二)



菩提祖師修為遠超如來,竟是這位神秘人物?不患得失談西遊之二



祖師道:「『道』字門中有三百六十旁門」。


除了正宗法門長生術,道家還有旁門左道三百六十種。祖師介紹了「術」字門、「流」字門、「靜」字門、「動」字門。


祖師道:「術字門中,乃是些請仙扶鸞,問卜揲蓍,能知趨吉避凶之理。」


請仙扶鸞:通靈術。兩人執丁字木筆在沙盤上寫字叫扶鸞luán或扶乩ji。通過神靈來知道做事的吉凶。問卜揲蓍shé shī:預測術。古人用五十根蓍草卜卦,先拿出一根,再把四十九根分作兩部分,然後四根一數,以定陰爻或者陽爻,和河圖、周易、八卦是一個原理。


「知趨避凶」,「知趨」指知道世間萬事萬物的變化趨勢,「避凶」指預測之人可以避開未來的兇險。這就是預測能力。擁有預測能力的人可以知道過去未來之事,也可以對未來的事進行提前計劃和迴避。有幾次情節都透露出祖師的這個能力。


第一回悟空初到靈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祖師未卜先知,派了兩個小仙出門迎接。


第一回祖師道:「排到你,正當「悟」字。與你起個法名叫做「孫悟空」,好么?」


「悟空」兩個字的含義是:世間諸像,皆為虛妄。這個意思還有另一個廣為人知的說法: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個思想是《多心經》的核心思想。這種不為功名利祿、錢權美色患得患失的狀態,就是「色即是空」。把「色即是空」繼續壓縮,就是「悟空」二字,這就是猴王名字的正解。


石猴得到「悟空」名字是學藝時,二師兄悟能、三師弟悟凈這兩個名字是幾百年後西行取經,觀音為他倆所起。菩提祖師提前幾百年,給了孫悟空一個「悟」字輩的名字,剛好就和悟能、悟凈的輩分匹配,這是祖師預知悟空未來西行取經的一處證據。


第二回原文:悟空聽說,沉吟良久道:「師父之言謬矣。我嘗聞道高德隆,與天同壽,水火既濟,百病不生,卻怎麼有個『三災利害』?」


這一句悟空提出了自己的疑問:做到固守精氣神別泄漏,就可以祛除百病、長生不老。為什麼還會有災難。


原文:祖師道,「此乃非常之道,奪天地之造化,侵日月之玄機。丹成之後,鬼神難容。雖駐顏益壽,


祖師肯定了悟空的理解,做到精氣神不泄露,可以長生不老。又做進一步解釋,長生術奪取了天地精華,盜走了日月靈氣,這是非常之道,修仙的正宗法門。這是成仙成佛的大道,堅持練下去,會為靈界所不容,靈界會給修仙之人設置災難。


原文:但到了五百年後,天降雷災打你,再五百年後,天降火災燒你。再五百年,又降風災吹你。


祖師這裡提到了雷災、火災、風災共三種災難。「三」代表「三生萬物」。菩提祖師借這三種災難來暗示了悟空修成正果以前的所有磨難。大鬧天空被擒、五指山受困、取經路上的九九八十一難。這是祖師預知悟空未來劫難的一處證據。傳授七十二變化,是為了幫助悟空度過劫難。


原文:有一般天罡數,該三十六般變化;有一般地煞數,該七十二般變化。


三十六變化和七十二變化是在意念里進行變化。將自己的意念轉移,就可起到轉移注意力,迴避和抵抗外界的誘惑干擾,達到保護自己心理防線的作用。當意識到有人在故意試圖激怒你的時候,可以用意念轉移的辦法保護自己不被激怒,保護內心的平靜。只有保持內心的平靜,才能做到萬魔皆空,萬魔皆空即萬事皆空,就是「悟空」。


菩提祖師傳授了成仙、度劫的正宗法門。即便如此,修仙者也有很大幾率修不成正果。原因有兩個:第一,修行者需意志堅定,主動擯棄錢權美色的誘惑,固守精氣神。第二,修行者需不拋棄、不放棄,勇敢面對來自靈界的劫難。過去的靈界執掌者,借名額有限、供奉不夠等借口對修仙做了限制,有意為修仙之人設置劫難。這個情況以後會得到改變,修仙將放開限制,男女老少、貧賤富貴皆可修仙。


第二回祖師道:「你這去,定生不良。憑你怎麼惹禍行兇,卻不許說是我的徒弟,你說出半個字來,我就知之,把你這猢猻剝皮銼骨,將神魂貶在九幽之處,教你萬劫不得翻身!」


祖師預知悟空後來大鬧天宮、惹是生非的一處證據。趕悟空離開其實是有意安排,不讓悟空在自己的身邊做一個背靠祖師、吃閑飯的弟子。有意讓他以獨立的個體身份,去闖蕩受苦修得正果,這是祖師對悟空的磨練。後來孫悟空幾次提及自己的師門,菩提祖師並沒有真的怪罪悟空。


西遊故事裡擁有預測能力的神佛並不多,證明擁有這個能力的人只能是第一層級的神佛。《西遊記》中明確寫出擁有預測能力的人還有:如來,烏巢禪師。


第五十八回真假孫悟空來找如來佛祖。


原文:如來笑道:「汝等法力廣大,只能普閱周天之事,不能遍識周天之物,亦不能廣會周天之種類也。」「普閱周天之事」指預測世間萬事未來趨勢。可以判定如來有預測能力,知道過去未來之事。


第十九回烏巢禪師把取經團隊未來劫難,提前告知唐僧師徒。


原文:三藏又扯住奉告,定要問個西去的路程端的。那禪師笑云:。。。仔細黑松林,妖狐多截路。精靈滿國城,魔主盈山住。老虎坐琴堂,蒼狼為主簿。獅象盡稱王,虎豹皆作御。野豬挑擔子,水怪前頭遇。多年老石猴,那裡懷嗔怒。你問那相識,他知西去路。。。八戒道:「師兄息怒。這禪師也曉得過去未來之事,但看他『水怪前頭遇』這句話,不知驗否」。


仔細黑松林」有兩次劫難,第二十八回黑松林,遇到劫走寶象國百花羞公主的黃袍老怪;第八十一回黑松林,陷空山無底洞的老鼠精。「精靈滿國城,魔主盈山住……獅象盡稱王,虎豹皆作御。」指第七十四回獅駝國獅駝洞,青獅精、白象精、大鵬精。「水怪前頭遇」有幾處,第二十二迴流沙河,收降悟凈沙和尚;第四十三回黑水河,涇河龍王兒子小鼉龍;第四十九回陳家莊,靈感大王金魚精;第六十三回亂石山碧波潭,萬聖龍王女婿九頭蟲。「多年老石猴」指第五十七回六耳獼猴。師徒四人的經歷印證了烏巢禪師的預言。


原文:禪師用手攙道:「聖僧請起,失迎,失迎。」八戒道:「老禪師,作揖了。」禪師驚問道:「你是福陵山豬剛鬣。。。禪師大喜道:「好,好,好!」又指定行者,問道:「此位是誰?」行者笑道:「這老禪怎麼認得他,倒不認得我?」禪師道:「因少識耳。」


烏巢禪師既然「曉得過去未來之事」,認識唐僧和豬八戒,為何單單不知道孫悟空。如果不認識孫悟空,如何能說出「多年老石猴」這一劫難?這說明烏巢禪師只是裝作不知道孫悟空。烏巢禪師出於什麼原因裝作不認識孫悟空呢?烏巢禪師是真實的身份還是化身?這個後面會分析。


(三)



菩提祖師修為遠超如來,竟是這位神秘人物?不患得失談西遊之二



接著看祖師還有哪些修為。


祖師道:「流字門中,乃是儒家、釋家、道家、陰陽家、墨家、醫家,或看經,或念佛,並朝真降聖之類。」


儒家、道家、釋家歷代大家均為「流」字門徒子徒孫。陰陽家代表人物,齊國人鄒衍(騶zōu衍)、騶奭shì。墨家代表為墨翟及其弟子,歷代醫學聖賢代表人物非常多。


祖師道:「此是休糧守谷,清靜無為,參禪打坐,戒語持齋,或睡功,或立功,併入定坐關之類。」


休糧守谷:避穀食氣,停止食用物態食物(各類飯菜),練習服用氣態食物來保持身體的能量供應(飯菜香味也是氣態食物的一種。生態保護較好的原始森林,氣態食物比較充足)。是古代的一種修鍊術。


參禪:認真思考修行的道理。


打坐:很多宗門都有不同的方法,總體上保持身體成三角形即金字塔形就可以。


戒語:戒語就是修言,言為心聲,言正則心正。戒掉狂言妄語,達到言行如一的目的。


持齋:齋有兩個含義。第一個指過午不食。「戒非時食」,是佛教戒律。第二個指只吃素食。「戒非時食」這個戒律來自於創始人喬達摩悉達多。他創立佛教後保持只吃一頓中午飯的習慣,後來慢慢成為佛教戒律。中午以後陽氣下降、陰氣上升,人體的能量運行進入收藏階段,這時要控制能量的攝入,減輕脾胃負擔。中飯以後不再進食,不吃晚飯、夜宵,符合人體自身的運動規律,是一種合理的養生手段。早上7點到上午11點是人體胃經和脾經運行的時間,吃了早餐後,脾胃可以快速消化吸收,是補充能量的最佳時機。所以早飯不僅一定要吃,而且要吃好。再說素食,同等重量的素食(蔬菜、果實、穀物、種子)對人體能量的補充要高於肉食。從健康養生的角度,多吃素食有利於健康。過午不食和吃素這兩條規則符合養生的理念,而且簡單容易、人人能學。


睡功:以特定的躺勢來保持身體能量的循環流轉,達到養生的目的。


立功:各類導引術、氣功的站樁。


入定:閉目打坐,不生雜念,神遊身外。


坐關:以打坐的方式呆在只能容身的小屋中,保持身體聚集能量(金字塔)的狀態,長時間不動。


祖師道:「此是有為有作,采陰補陽,攀弓踏弩,摩臍過氣,用方炮製,燒茅打鼎,進紅鉛,煉秋石,並服婦乳之類。」


采陰補陽,通過房中術增進自己修為的法術。紅鉛:女性月經。練秋石:男人小便熬制丹藥。


如果把「術」、「流」、「靜」、「動」字門看做大學下設學院,而「儒家、釋家、道家、陰陽家、墨家、醫家」就是學院下設專業。長生術就是最著名、最具吸引力的專業課程。原文:「說一會道,講一會禪,三家配合本如然。」這裡面「三家」指的就是道、佛、儒三大教。「三家配合本如然」說明三大派的學說在菩提祖師這裡融為一體。「本」為根本,這句話的意思是:釋道儒三大派的學說配合自如,本如一家。這證明佛教,道教,儒教以及墨家、陰陽家、醫學這些專業要找理論的源頭,認祖歸宗,都要拜在菩提祖師這位大學校長的門下。


作者第一回用一首詩來對祖師的身份進行了暗示。


第一回「大覺金仙沒垢姿,西方妙相祖菩提。不生不滅三三行,全氣全身萬萬慈。空寂自然隨變化,真如本性任為之。與天同壽莊嚴體,歷劫明心大法師。」


「須菩提」譯為善言、善行、善心、善象。「菩提」一詞是梵文Bodhi的音譯,意思是覺悟、智慧。在西遊故事裡,多用「菩提」這個名字,菩提祖師含義是:開啟靈性和智慧的祖師。


對於靈界來說,每3000年為一大劫。作者以「歷劫明心」來描寫菩提祖師,說明菩提祖師的級別已經到了不受「劫難」影響,「與天同壽」說明擁有和天地一樣無限壽命的層級。「西方妙相祖」說明祖師不是一般的神佛,他不僅是一代宗師,而且是神佛之祖。


菩提祖師、烏巢禪師、如來佛祖這三位都知道過去未來,證明菩提祖師、烏巢禪師的級別不會低於如來佛祖。在西遊故事裡,如來佛祖地位之高、風頭之盛,只能代表西方佛界。太上老君是道教的領袖,只能為道教代言。只有菩提祖師,智慧不僅限於某一個派別、某一家學說,可以在釋道儒三家學說中出入自如,「經綸三大教、出入百家言」。這些線索表明,菩提祖師的智慧和修為超過了佛祖如來。兩位同處西牛賀洲,同屬西天靈界。在西天靈界眾神佛中,哪一位法力和智慧超過了如來?


第一百回:「諸眾佛祖、菩薩、聖僧、羅漢、揭諦、比丘、優婆夷塞,各山各洞的神仙、大神、丁甲、功曹、伽藍、土地,一切得道的師仙,始初俱來聽講,至此各歸方位。」這裡列舉了所有西天神佛尊名,上到燃燈古佛,下到八部天龍(白龍馬)廣力菩薩,全被提及。大名單之後還有一句話:「如是等一切世界諸佛。」說明這是一份完全名單。


原文:大眾合掌皈依,都念:南無燃燈上古佛。南無藥師琉璃光王佛。南無釋迦牟尼佛。


有兩位神佛排名在釋迦牟尼佛如來之前,這兩位分別是燃燈上古佛和藥師光王佛。藥師光王佛在整個西遊故事中只在名單中出場,我們很難進行界定。只有最後一位燃燈上古佛。 「上古」兩字就知道,燃燈上古佛來自上古時期,是西天神界排名第一的佛祖。原著第九十八回,燃燈佛祖指出取經團隊所取為無字真經時(古佛吩咐道:「你……把那無字之經奪了,教他再來求取有字真經。」)如來對揭穿自己的燃燈佛祖有意略過,順勢下坡,更換有字真經(佛祖笑道:「你且休嚷,他兩個問你要人事之情,我已知矣。)如來在這裡顯示出少有的低調和隱忍。論身份地位,如來貴為西天神界的掌門人;論勢力,如來執掌整個西天神界,手下有八位菩薩、四大金剛、五百阿羅、三千揭諦、十一大曜、十八伽藍(佛爺爺大喜,即召聚八菩薩、四金剛、五百阿羅、三千揭諦、十一大曜、十八伽藍)。如來隱忍的原因是,燃燈上古佛是如來的長輩、老師、領導。


燃燈上古佛開創了西天神界,並出任第一代西天佛祖。出任佛祖期間,燃燈佛祖廣收門徒,擴大西天神界勢力,收下包括如來在內眾多弟子,燃燈佛祖傳位給弟子後,自己處於半隱半現狀態。


菩提祖師也廣收門徒,而且菩提祖師的弟子都有明確的輩分。第一回在給孫悟空起名時這樣寫:


祖師道:「我門中有十二個字,分派起名,到你乃第十輩之小徒矣。」猴王道:「那十二個字?」祖師道:「乃『廣大智慧真如性海穎悟圓覺』十二字。排到你,正當『悟』字。與你起個法名叫做『孫悟空』,好么?」


「悟」字是菩提祖師第十輩弟子,所以石猴起名叫孫悟空。幾百年後,觀音給沙和尚起的法名是沙悟凈,給豬八戒起的法名叫豬悟能。悟空、悟凈、悟能這三個都是法名,這三個法名使用了同樣的起名規則:「悟」字在前,後加一個字成為法名。這證明悟空、悟能、悟凈在輩分上,同屬祖師第十輩弟子。所以向上推,為他們起名的觀音菩薩是菩提祖師的同宗同門,觀音的上司如來、觀音的同級菩薩、整個西天佛界一脈都是祖師的同宗同門。祖師第六輩弟子是「如」字輩,按照起名規則,第六輩弟子法名應該叫「如X 」,而釋迦牟尼佛的法名叫「如來」。所以,如來是菩提祖師的第六輩弟子,同樣是燃燈上古佛的第六輩弟子。這兩個身份是一個人。


菩提祖師就是燃燈上古佛,這就解釋為什麼菩提祖師和如來同處西牛賀州,收悟空為弟子,如來毫不知情。論法力智慧,如來差了一大截,論身份地位,自己是弟子,怎麼好去查看老師的授徒情況。這也解釋了菩提祖師趕孫悟空離開時,不許孫悟空提及自己名字。儘管菩提祖師是一個化身,但畢竟和自己一起生活了十年左右,很多細節還是會透露自己真實身份,這會惹來不必要的麻煩。


這也解釋了孫悟空在歷經九九八十一難,修成正果之後,菩提祖師沒有出場,也未出現在西天神佛大名單的原因。孫悟空成佛之後,菩提祖師這個化身已經沒有意義了。


前往「蝸牛看西遊」公號,可看到相關文章《孫悟空七十二變有個致命缺陷,菩提祖師為何沒告訴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蝸牛看西遊 的精彩文章:

他在西天僅排名第九,為何寺廟都念他佛號而不提如來佛祖?
孫悟空竟是菩提祖師前世的弟子?「不患得失」談西遊之一
如來大徒弟是誰?為何不安排他取經?因為唐僧有項本事無人能及!
取經原定三年為何花了十四年?是觀音計劃錯誤還是另有隱情?

TAG:蝸牛看西遊 |

您可能感興趣

孫悟空竟是菩提祖師前世的弟子?「不患得失」談西遊之一
南師講述:吉凶本來並不存在,只在一念得失之間!
人忙一輩子,都頭來得失也是零!
你輸得很慘,是因為你太在意得失
緣來不拒,境去不留,看淡得失
如果你不懂如何取捨,請進來看完這個關於得失的故事!
其實人這一輩子,就這麼回事!別把得失太當回事
人忙一輩子,到頭來得失也是零!
永遠不要太去計較得失因果
老子是如何看待得失的
心情說說:有人說,只有看透了得失,才不會去患得患失
人生一輩子,得失隨緣,寫的真好!
若我的婚禮上也來了這位不速之客,我會高興得失語的
有了得失之心,你就不得自在
人生就是這樣,得失無常
兒子做皇帝,老子竟嚇得失聲痛哭
淡看人生榮辱得失,一切均如過眼煙雲,去留無痕,這才是淡定人生的最高境界
我們牽掛的太多,我們太在意得失
偷走我們快樂的,正是那些可憐的得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