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桃核承氣湯及其臨床應用

桃核承氣湯及其臨床應用

本方是由調胃承氣湯加桃仁、桂枝所組成。可用以治療下焦蓄血、小腹疼痛拒按、大便色黑、小便自利、至夜發熱、甚則譫語如狂、脈沉實等證。

文/陳士奎

桃核承氣湯及其臨床應用

《傷寒論》的桃核承氣湯是一首活血化瘀復方。後世醫家宗本方之旨,加減變化,廣泛應用臨床各科,治療多種急、慢性疾病,均獲得較好療效。

日本漢方醫家對本方極為推崇,每見治驗報道。現複習有關文獻,結合個人臨證治驗探討如下:

一、方劑組成及分析

原方組成:桃核五十個(去皮尖),大黃四兩,桂枝二兩(去皮),甘草二兩,芒硝二兩。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內芒硝,更上火微沸,下火,先食溫服五合,日三服。當微利。

現今常據其配伍比例摺合常規用量,水煎分二次服。

本方由調胃承氣湯加桃仁、桂枝所組成。張仲景用以治療下焦蓄血、小腹疼痛拒按、大便色黑、小便自利、至夜發熱、甚則譫語如狂、脈沉實等證。

方中以桃仁為主葯,桃紅有通降破血祛瘀、潤燥通便的作用;輔以大黃,大黃苦寒沉降,以峻下實熱,瀉下通便,行瘀破積;芒硝咸寒軟堅,同時可增強清熱消瘀之功效。

尤其微妙的是合桂枝,一則桂枝味辛,辛則行,行氣血,氣血行,瘀則除;二則桂枝性溫,血脈得以溫通,血脈通行,瘀血則消;三則桂枝味甘,以矯大黃、芒硝之大苦大寒,防止苦寒傷胃;四則桂枝有降逆之功,以降瘀血,防其上沖之勢。

復方中用甘草緩大黃、芒硝之峻,又顧護胃氣,防苦寒瀉下而傷正。

五葯相配,嚴謹精當,共同起著破血下瘀的功效。

二、臨床應用

桃核承氣湯及其臨床應用

(一)痛經、經閉

本方用於血瘀所致痛經和經閉,有較好療效。

《柯氏方論》說:


「桃仁承氣湯與女子月事不調,先期作痛,經閉不行者最佳」。

《方輿輗》指出:


「經血欲來,腹痛不可忍,甚則失心妄語者,以桃仁承氣湯攻之,二、三帖痛失如神。此證經年不愈或患成宿疾者,宜每月經期時用桃仁承氣湯二、三帖或四、五帖得以定痛,即停服,至下月經期之間緩服逐瘀丸散之類,至期時服桃仁承氣湯,過期後復服緩攻葯如前,如是回還四、五月,則數年之滯患亦得痊癒矣。」

《古方便覽》曾記一血瘀經閉病案:


「一婦人,經水不通,已三月矣,小腹硬滿,結痛如刺,叫號動鄰,與此方五十餘劑痊癒」。

可見,只要辨證準確,屬瘀血之證,見經水色紫有塊,小腹脹痛劇烈,塊去痛減,舌有紫點,脈沉弦等。服本方可獲療效。

病案舉例:經閉腹痛

趙某某,女,25歲,未婚,某機械廠話務員,於1975年7月21日就診。

自述閉經伴小腹痛一年半,時覺乏力,睡眠欠佳,大便時乾燥,經婦科檢查未見異常。

其面色晦暗,口唇紫暗不潤,舌質尚正常,舌苔白微膩,脈沉弦微滑。

證屬胞宮瘀血兼氣虛。

用桃仁承氣湯加党參、香附,水煎服。

服三劑後經水來潮。複診時囑25天後再服上方三劉。

追訪得悉,按上方服後月經又來潮,繼後月經正常。

(二)產後腹痛

產後腹痛見於產後惡露不下(胎盤殘留),產後感染等,屬瘀血者當用桃仁承氣湯治療。

如《總病論》說:


「桃仁承氣湯治產後惡露不下,喘脹欲死,服之十有十效。」

《方機論》也說:


「小腹急結如狂,胞衣不下,氣急迫息者,產後小腹堅痛,惡露不盡或不大便而煩躁或譫語者用桃仁承氣湯。」

病案舉例:產後發熱腹痛

邢某某,女,40歲,已婚,某商店營業員。

因流產後感染、發熱住院,經用抗菌素治療熱退。現兩側小腹脹痛,左側小腹時有針刺樣疼痛,兼見腰痛、頭暈、失眠,手足發熱,至夜尤甚,經血色暗,經前痛甚。面色不華,口唇紫暗,舌微紅,苔薄見黃,脈沉有力微數,腹部觸診左下腹部有輕微壓痛。

證屬下焦瘀血,瘀熱未盡。

治以活血化瘀,理氣清熱。

用桃仁承氣湯加香附、銀花,水煎服。

服二劑後諸證悉除。

(三)瘀證癲狂

張仲景說:


「太陽病不解,熱結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

《血證論》也一說:


「……瘀血在內,亦譫語見鬼,……桃仁承氣湯治之。」

近亦屢見報道用桃仁承氣湯治療精神病,有一定療效。

病案舉例:瘀血如狂

王某某,女,30歲,已婚,某生產隊社員,於1975年1月24日就診。

因早產後小腹作痛,伴腰痛,繼見悲傷欲哭,時又大笑,不能自主,勸說不止,遂來診治。

該患者體質尚佳,時言語不休,訴說胸中憋悶,小腹疼痛;時又沉默寡言,問不答話。脈沉實有力,舌苔白,舌質正常。

證屬早產後下焦瘀血,小腹作痛,其人如狂。

投以桃仁承氣湯加麥芽,水煎服。

服三劑後複診,如狂之症消除,只覺小腹微微作痛,胸中鬱悶。

再投桃仁承氣湯加麥芽、香附、百合,再服三劑而愈。

桃核承氣湯及其臨床應用

(四)瘀血頭痛

《青州治譚》說:


「婦人,久患頭痛,諸葯不效者,與桃仁承氣湯兼桃仁散有效。」

筆者用本方加川芎治療血瘀型三叉神經痛、腦外傷後頭痛、頭暈伴便秘者,可取得較好療效。

病案舉例:血瘀頭痛

李某,女,67歲,患三叉神經痛六年,反覆發作,發作時頭痛難忍,牽連牙齒,口難張開,號叫呻吟,於1977年4月15日就診。

病人體質尚佳,表情痛苦,大便秘結。脈弦澀,舌見瘀斑,苔膩。

證屬血瘀頭痛,用桃仁承氣湯加川芎。

取桃仁15克,川芎20克,大黃10克,芒硝10克,桂枝10克,甘草15克,水煎服。

服藥二劑後,大便通,頭痛止,經月余未見發作。

第二次複發時,脈證同前,又投上方,再連服二劑而獲效,繼後未見發作。

(五)癌腫

《識病捷法》說:


「桃仁承氣湯治噎膈有積血者。」

噎隔常見於食道癌或胃癌。近來亦見報道膀胱癌、子宮腫瘤等按下焦膀胱蓄血辨證,用本方治療而獲療效。

病案舉例:膀胱癌

劉某某,男,52歲,己婚,某建築工程隊工人。

1971年3月經某醫院檢查確診為膀胱癌。因癥狀加重於1972年11月30日來診。就診時見尿血、尿痛,伴排尿滯澀難通,甚則排尿終末疼痛難忍而有恐懼感。

患者一般尚佳,精神良好,飲食如常,大便時乾燥。

檢查見陰莖部及小腹部明顯觸痛,脈沉滑,舌質紫暗,苔膩。

尿檢:蛋白++++,白細胞+++,紅細胞滿視野。

症屬膀胱蓄血。蓄血於下焦,故舌質紫,小腹急結疼痛,瘀血礙膀胱氣化則排尿滯澀,損膀胱脈絡故見尿血。脈滑苔膩示濕毒內侵。

治以活血化瘀、利尿解毒之法。

取桃仁承氣湯加蒲公英30克,銀花30克,竹葉5克,石葦30克,半枝蓮30克,水煎服。

二診:服上方三劑,從尿中排出如豆子大暗褐色膠狀凝血塊數枚。隨後排尿疼痛明顯減輕,但小腹部仍隱隱作痛。

尿檢:蛋白+,白細胞++,紅細胞1~4個。按上方加五靈脂10克,水煎服。

三診:又服三劑後,排尿疼痛基本消失,小腹及陰莖根部觸痛亦明顯減輕,尿色轉清,尿量增加,諸證好轉。囑繼服該方二十付,以鞏固療效。隨訪半年,病情穩定。

(六)吐血

《心法附錄》說:


「吐血,胸中覺氣塞,上吐紫血者,桃仁承氣湯下之」。

《證治大還》也一說:


「吐血,勢不可遏,胸中氣塞,上吐紫黑血者,此因瘀血,內熱盛也,桃仁承氣湯加減下之。」

吐血一證,臨床證見各別,若因火動血升,瘀血阻膈者當以本方為宜。此類吐血不可驟進止澀之劑,當以消瘀而少佐潤下,使敗血下行,才能得挫其勢,桃仁承氣湯恰合此意。

(七)痢疾

《名醫方考》說:


「桃仁承氣湯,痢疾初起、質實者,此方主之。若初起失下,反用固澀之葯,以致邪熱內蓄,血不得行,腹痛欲死者,急用此方攻之。」

筆者也認為採用通里攻下逐瘀法,有助於儘早地清除腸腔內細菌及其毒素,以控制病情發展。本方治痢正符通因通用之則。

本方在臨床運用較廣,還適用於胸或腰椎骨折早期出現疼痛、腹脹、尿閉、便秘者,以及腰扭傷作痛、陰道血腫、肛門腫痛、陰部損傷等。

所以《證治大還》說:


「打仆內傷,有瘀血者,使用此方也。」

另外還可治療齒痛、齲齒痛,痘疾伴有熱盛便秘者,頭瘡,淋血(膀胱炎、膀胱結核、膀胱結石等),眼結合膜炎兼便秘者,小兒蟯蟲症以及胎死腹中等等。

三、臨症加減

應用本方總的原則,體實者可用峻劑,即藥量宜大;體虛、產後而有瘀血諸疾者,宜用輕劑,即藥量要小,且宜加益氣扶正之品。

隨證加減:如血瘀頭痛加川芍;

跌仆損傷、瘀血作痛加乳香、沒藥、紅花、三七之類,

瘀血經閉加當歸、香附;

痛經加元胡、蒲黃、五靈脂;

瘀血吐血、出血加三七;

血瘀發熱加赤芍、蒲公英、銀花等;

痢疾、腸炎加赤芍、黃連、白頭翁等;

血淋挾瘀加金錢草、石葦、車前草、山梔子等;

胎死腹中加牛膝等。

四、應用本方的脈證要點

(一)脈象

脈多為沉弦有力或兼滑象,此脈示病人體實、證實,體實者方能承受攻下。

脈兼滑者,寸滑示胸隔有痰積血瘀,關滑示胃有食積痰飲或血瘀,尺滑示下焦血瘀。

但也有沉澀或沉結者,其脈必有力,示內有蓄血痰結,阻礙脈道。

若瘀血內阻而正虛者也有的見脈無力。

(二)癥狀

1、疼痛:血瘀不通必有疼痛,其痛有定處、拒按。或表現頭痛如裂,或心痛如絞,或脅痛如刺,或腹痛且脹,或腰痛難伸。

2、面色多晦滯發暗,唇色紫暗,舌質紫暗或見瘀斑、瘀點,皮膚或見瘀斑、瘀點。

3、小腹急結症:如張仲景謂「小腹急結」正是用本方的適應證。

總之,桃核承氣湯藥味少而精,是活血化瘀的良方,應用時注意其脈證要點,則療效速而捷,可得心應手。

文摘自《福建醫藥雜誌》1980年2月

推薦關註:全新大家中醫3.2,推出【工作室】功能,幫您樹立個人口碑,積累優質患者,打造屬於自己的中醫工作室,助您實現「半日臨證半日讀書」的夢想。

本文來源於「大家中醫」APP臨床實踐頻道,歡迎下載使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家中醫 的精彩文章:

董氏指壓法治療嬰兒吐乳症
太少兩感之麻黃附子細辛湯證
桂枝茯苓丸加味治療子宮肌瘤
小方療大疾:桂枝甘草湯治重症失眠、心悸
射干麻黃湯方證特徵

TAG:大家中醫 |

您可能感興趣

白芥子的臨床應用以及副作用
白花蛇舌草臨床應用頗多 謹慎應用避免毒副作用
小兒臨床常用解熱鎮痛葯的合理應用
條口穴的功用及臨床應用
針刀應用解剖與臨床李石良著
補陽還五湯的臨床應用
桃核承氣湯的臨床應用265期
垂盆草的藥用價值與臨床應用
止痛泵在臨床如何應用
臂叢神經解剖及臨床應用
張玉珍:腸內營養製劑的臨床應用
白清佐:補中益氣湯的臨床運用
林可黴素的臨床靈活運用
四君子湯是補氣的基礎方,是臨床上調理脾胃氣虛證的常用方
精彩幻燈:血氣分析的臨床應用
血栓學檢驗臨床應用中的幾個問題及其理解
臨床應用最廣的一味補氣中藥-黃芪
口腔CT臨床應用及診療
兒童高頻振蕩通氣技術的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