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錢所困 vs 喝酒打架:中世紀大學生的求學生涯

為錢所困 vs 喝酒打架:中世紀大學生的求學生涯


大學作為西歐中世紀文明留給現代人的一份重要禮物,直到今天仍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當下社會,大學的學歷文憑雖已不再是地位、待遇的保證書,但仍在很大程度上是進入一個較高生活層級的通行證。大學在西歐初創時期是由原先的主教座堂學校、隱修院學校慢慢演化而來,其培育的目標也從具有較高知識水平的神職人員,逐漸演變為適應當時社會需要的高知識人才。


大學生的艱難生活


在今天,接受大學教育似乎成為大多數人的「人生標配」,接受大學教育的投入也在逐漸增加。每年高考的時候,新聞上都會播出許多成績優異的學生因為家境貧困而上不了大學。這種現象在英國和美國等「右派」資本主義國家也屢見不鮮。前幾天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報》介紹了上海師範大學徐善偉教授的研究,表明中世紀的學生和當下的學生都是一樣的貧困,可見「臭老九」的命運也是千年一脈,綿延不絕。

同今天的情況類似,在中世紀時期,學費也是學生們最為重大的一項開支。但是,現在的大學學費基本上是一攬子計劃,然而在中世紀大學中,費用往往要分為註冊費、聽課費、學位費、出席各種典禮的費用以及獲取證書的費用。檔案這類東西也是需要花錢才能買到的。



為錢所困 vs 喝酒打架:中世紀大學生的求學生涯


中世紀大學課堂講授的場景,我們看到那時候就有上課睡覺的同學。


根據研究,在當時的英國大學中,至少有一半的學生因為沒有能力繳納足夠的費用而最終未能完成大學課程。這些費用基本上相當於他們一年的生活費。歐洲大陸的情況稍微好一些,但是也得有兩三成的學生因為沒錢而最終沒有獲得任何學位。有趣(或者讓筆者覺得心寒?)的是,這些沒錢的學生主要來自於人文學科,一般學習醫學或者法學等實用學科的學生往往可以通過學徒的方式獲得較為豐厚的經濟資助。


能進入大學的人,除了貴族和神職人員之外,也有不少商人和平民乃至農民的孩子。在中世紀的地方志中,有不少好學的貧苦少年得到當地伯爵或者主教大人青睞,然後被送入大學深造的故事。然而,也有些小康家庭的孩子,仍然要靠家庭的接濟。因此,寫信問家裡要錢也成了一門不得深入研究的「學問」。比如,一位來自溫切斯特的學生就在1450年前後給他的父親大人寫過深情款款的「催款單」:


「尊敬的父親大人:如同您曾經對我的期待一樣,我在牛津大學的學業進行的很順利,雖然課程費用支出不少,但是我覺得這些知識可以使我能夠更加接近於真理的道路。然而,您可能未必能夠相信,這座小城的花銷已經超過了您當時所做過的最壞的預期。我當然無意在您的能力上對您進行指摘,您一直以您的睿智指導著我,但是如果您能夠為我再增加一些費用,或者每年再增加一鎊,或者60先令,我想我就能夠更為歡愉地在這座城市裡學習,而不必每天憂心忡忡。」



為錢所困 vs 喝酒打架:中世紀大學生的求學生涯


認真聽課的中世紀大學生們


當然,大學也不是只認錢的。在博洛尼亞大學,學校會根據學生的出身進行相應的費用減免。海德堡大學也規定確實貧困的學生可以免費上學。一般而言,大學生中經濟相對寬裕的多是貴族子弟或教士階層。貴族自不必說,家大業大;教士階層則因為有神職的俸祿,經濟上也說得過去。因此,1447年埃爾福特大學規定,凡是貴族或擁有爵位者要繳納一個弗羅林的學費,而教士階層繳納半個弗羅林,窮學生則只需繳納6格羅申(約十分之一弗羅林)。如果一文錢也交不起,學校會將之登記為「貧民」,根據其在校表現予以資助。正如一位學者所言:「在15世紀的巴黎大學,最大部分的應付款項是由占學生總數10%的貴族學生所繳付的。」這樣就能盡最大限度的可能,使窮學生也能接受高等教育。


中世紀大學中所收取的講課費同今天的按學分收費有異曲同工之妙。一般在學期開始時,選定某位教授的某門課程,則需要繳納相應的費用。一般來說,「就業前景」越好的專業(比如醫學法學等)講課費就高,而「前景黯淡」的課程(比如拉丁語、修辭學等)就相對便宜。在中世紀的時候,很少有學生交了學費而曠課,卻有不少學生沒交學費去蹭課。15世紀一位博洛尼亞大學的法學教授就說,「他們想學習但不想交錢。所有的人都想把這些東西學到手,但是最後沒有一個人會去交費的」。當時的義大利作為繁華鼎盛之地,學費也是最貴的。



為錢所困 vs 喝酒打架:中世紀大學生的求學生涯


世界上最早的大學——義大利博洛尼亞大學


在印刷術和造紙術在西方普及之前,書籍在西方一直被視為重要財產,因為所有的書都是由人工寫在羊皮紙上的。大學生們如果自購課本的話,往往需要花費一周的飯食費,而購買其他參考書則會更貴。大學裡有教材租賃制度,這也是中世紀大學圖書館發達的重要原因。此外,學生互相借書然後抄寫下來。對於大多數學生來說,擁有自己的書籍還是比較奢侈的夢想。


大學裡的另一項大頭開支就是房租和吃飯。相較於現在,中世紀歐洲大學的房租要低廉許多,甚至還沒有伙食費多。因此,一般的房東都希望學生在自己家搭夥吃飯,可以賺更多的錢。而大學也提供相應的福利餐,較之於餐館或房東提供的飲食都更為廉價。像是德意志諸國,在學院里吃飯每餐都能有肉和淡啤酒(大齋期除外),而且在重大宗教節日和學校慶典時,還有免費的自助烤肉吃。這個傳統一直延續到今天,許多德國大學仍舊會在校慶日之類的節日時舉辦免費(或者自願捐獻)的酒肉活動。



為錢所困 vs 喝酒打架:中世紀大學生的求學生涯

今天牛津大學基督學院的餐廳



根據徐善偉教授的統計,13世紀到15世紀末一般大學生的花費在2鎊到2.5鎊之間,而那時,在學校里算是相對富裕的堂區神父,年薪只有4鎊左右。一個騎士的年均收入大約為10—20鎊,而一個出賣零工的勞力年薪也就是2鎊左右。


事實上,大學的管理者還是很為學生考慮的。比如巴黎聖母院學校中的學生年紀較小(相當於預科),校方往往會在午餐和晚餐之前專門為學生提供一些餐點。學校食堂所提供的飲食也不得不隨著市場價格的漲落而增減,但是學校要求「後勤人員」「務必不讓學生遭食物短缺之苦」。而且,當時大學比較厲害的一點在於,他們有權對大學城中的房租和學習、日常用品進行評估和限價,這些來自國王或者主教等統治階層賦予大學的特權。


學袍與市民的戰爭


說到了大學對於城市的管制特權,就得談談大學和城市的關係了。無論國內國外,許多著名大學都被視為這座城市的標誌,並以城市來命名。然而,在數百年前的西歐,城市和大學的關係並不像今天這樣和諧,反而常常鬧到劍拔弩張的地步。


大學往往是從主教座堂學校演變而來,因此許多大學在中世紀中後期初創之時便享用了城市生活的便利。首先,城市交通比較發達,使教師和學生能較為便利地往來。這在交通能力落後的中世紀時代尤為重要。其次,在生活上,城市貿易比較發達,從未能夠供應生活必備品和文化用品等。再次,城市對人才的需要也使許多窮苦學生具備了「我們都有兩隻手,不在城裡吃閑飯」的條件。和今天的狀況差不多,中世紀學生的主要打工收入來源也是做家教。不過那時主要是在一些富裕人家擔任家庭教師,尤其是講授拉丁文、希臘文等古典學問,幫助貴族培養接班人。


雖然中世紀的大學和城市有相互依賴的關係,但也常常發生對抗。由於許多大學都是由原來的主教座堂學校轉化而來,因此缺乏校舍和宿舍,在許多時候教師和學生都需要租賃當地市民的住宅。出國留學和在外漂泊的同學都知道,和房東、中介等各色人等鬥智斗勇是怎樣的一部血淚史。



為錢所困 vs 喝酒打架:中世紀大學生的求學生涯


中世紀大學生暴力事件層出不窮



城市居民欺負學生的事件屢見不鮮。比如突然提高房屋租賃價格,將變質的肉類賣給學生,在啤酒里摻水,甚至設計「仙人跳」來訛詐學生。另一方面,學生們也不是省油的燈。首先,大學生內部會發生許多口角乃至鬥毆事件。學生們來自五湖四海,雖然在課堂上都操著典雅的拉丁文,生活中卻常常為一些瑣事大打出手。而且,學生們的業餘生活主要是喝酒,而酒後的群毆事件就數不勝數了。其次,也有學生存在偷盜行為,乃至酒後猥褻婦女。這也都對城市的秩序造成了破壞,引發了對抗性事件,甚至造成傷亡。


這其中比較著名的事件就是1355年的牛津大學聖斯科拉斯提卡節暴動。1355年2月10日,幾位牛津大學的學生在酒吧飲酒時抱怨酒的質量不好,最後竟對店主溫德大打出手。溫德的朋友迅速通知市政當局,以聖馬丁教堂的鐘聲為號,號召牛津市民好好出一口惡氣。大量市民湧入學生居住的區域,並帶著弓箭、斧頭等武器攻擊學生。前來勸架保護學生的牛津大學校長也被射中一箭,無奈前往伍 德斯托克向國王求援。就在當夜,盛怒之下的牛津市市長甚至僱傭了周邊地區的農民增援,市民和學生之間發生了一場大戰。許多學校的校舍和學生書籍、物品被焚毀,還有若干學生在衝突中身亡。



為錢所困 vs 喝酒打架:中世紀大學生的求學生涯


1355年牛津大學聖斯科拉斯提卡節暴動



事實上,在大學的背後一直有來自教會和國王的保護。他們會通過頒布特許令的方式來保護這些師生,從而維繫中世紀大學的發展。一般來說,這些特權包括師生在城鎮的居住權、在司法上的獨立自治權、師生的罷課和遷徙權力(亦即無論老師還是學生「轉會」都不受教育主管部分的轄制),並且這些人還享有免除兵役和免於徵稅的權利。與此同時,大學自身還享有頒布教學資格證(Licentia docendi)的自主權。


直到15世紀,城市和大學的關係才最終穩定下來。經過幾個世紀的耕耘,許多大學已經建起了供教學、居住使用的校舍,若想遷移到別處則勢比登天。大學開始大量地修建學院校舍,要求學生在校舍內居住並統一管理。通過將大部分學生和一般市民之間的生活加以隔離,從而減少了與市民發生衝突的可能性。今天去牛津城,就能看到如城堡一般的各個學院的校舍,雖然相距並不很遠,但都有高高的圍牆。這既是為了保護學生免受侵害,也便於對學生管理,免得他們尋釁滋事,再釀慘案。


另一方面,城市也隨著貿易、經濟和政治的發展,越發意識到大學生對於維持城市運作,促進城市發展的作用。比如說在新教改革時期比較著名的哈雷大學(Halle)就對在當地學習的學生非常優待,而從那裡畢業的學生成為整個普魯士地區最搶手的教師人選,許多市民也以他們城市中的大學為榮。



為錢所困 vs 喝酒打架:中世紀大學生的求學生涯


牛津大學的飽蠹樓及周邊圍牆高築的學院



時至今日,大學教育變得日益平民化,也越發商業化。或者,這也是隨著時代發展難以逆轉的趨勢。最後,以這些曾在酒館中的大學生前輩們的一首詩來結束這篇文章。對他們而言,吃是為了肉體,而喝是為了靈魂!


「溫潤的美酒呀,善人的幸福;溫潤的美酒呀,惡人的愁苦,


懺悔的人嘗了更覺香酥,你給世界無窮的歡呼!


你的色彩遮沒了生命的黯影,你的味道勝過一切香馥;


我們盡情暢飲啊,你的魔力使我們迷糊!


……


在酒館的時光,我永遠快樂;


不知疲倦地吟唱那些飲酒的詩歌,


吟唱著內心的愉悅!


……


惟願生命結束在這酒中,


醇酒順雙唇流到我的喉嚨,


最終和我的身體一起永恆!」(文/李騰)



為錢所困 vs 喝酒打架:中世紀大學生的求學生涯


中世紀人們的飲宴聚會



轉自澎湃新聞:http://www.thepaper.cn/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澎湃新聞 的精彩文章:

曾國藩與左宗棠是故意失和的嗎?
與米開朗基羅最終分道揚鑣的畫家
歌聲與抗爭:美國婦女選舉權運動中的歌曲
滿蒙爭雄與現代中國西部疆域的奠定
70歲希拉里又給女性上了一堂勵志課:有夢快去追

TAG:澎湃新聞 |

您可能感興趣

一個加拿大學生眼中的中國留學生!
跟大學做生意的大學生
湖南男子專搶中學生,小學生沒錢,大學生搞不定。
少年中的驕傲,學霸級的大學生
實拍農村大學生的大學生活
兩個考上詭異高校的大學生四年恐怖的大學生活
喝的爛醉的英國大學生
美大學畢業生月薪令我國大學生汗顏 可買6台iPhone7!
頂鷹商學院 助大學生贏在大學 高薪就業!
一位大學生的心聲:佛學伴我人生路
世界頂尖學校大學生瘋起來是什麼樣的:劍橋大學生縱酒狂歡
女大學生的打車趣聞
朋友圈裡的大學生活 VS 現實的大學生活
中國大學生和印度大學生的大腦區別
開學季:寫給大學新生適應大學生活的5個心理tips
中國國際大學生時裝周, 來自學生模特扛起的大旗!
大學生創業:先做偷學大師
大學生趣聞|我們是誰?學生黨!
燕京大學女大學生在校園裡的照片:看看上世紀四十年代女大學生吃啥玩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