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通靈少女》:HBO第一部華語劇

《通靈少女》:HBO第一部華語劇

?關注叔叔,把世界撩起來

《通靈少女》:HBO第一部華語劇 點擊播放 GIF/39K


小盆友們好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個6集迷你劇


也是第一個由美國HBO投資拍攝的華語劇


(HBO,美國有線電視網路媒體公司

我們平時看的很多美劇都是HBO製作的


比如《權利的遊戲》、《慾望都市》等)


這個華語「美劇」叫《通靈少女》


先來看看它的預告片



《通靈少女》:HBO第一部華語劇



本文原作者:呂苡榕 來源:端傳媒(theinitium)


有刪減和更改

《通靈少女》最早是由一個短片發展而來的,這個短篇叫做《神算》。《神算》描寫的是一個擁有陰陽眼的少女,正步入迷惘的青春期,在人際與愛情間跌撞;但她同時又是宮廟裡眾人景仰的「仙姑」,信徒仰賴她為每個人解答生命的難題。

《通靈少女》:HBO第一部華語劇 點擊播放 GIF/837K



結合台灣獨特宮廟文化和少女成長的故事情節,讓這部早先參加公共電視學生劇展的短片作品,幾經轉折後被 HBO Asia 相中,如今將成為 HBO 首部全華語發音的自製電視劇-《通靈少女》,並將在4月2日正式開播。

《通靈少女》:HBO第一部華語劇



以宮廟文化為背景


台灣民間信仰為多神信仰,涵蓋天、地、人、自然現象及靈魂(祖先崇拜),另外融入了佛教、道教與儒家文化在內,因此廟宇內可見道佛儒諸神並存。常見的信仰對象包括土地公、媽祖、王爺(例如:五府千歲)等。民間信仰與日常生活有密切關係,一般人祈求神明的庇佑與指點,藉此安撫民眾,養生送死,讓百姓平安度過每個生命階段。另外台灣的民間信仰內涵具有功利性質的「互酬性」。由此民間信仰孕育而生的宮廟文化,包含了慶典、祭祀以及透過乩童(靈媒的一種,藉由神鬼上身來進行神鬼人之間的溝通)問事、收驚和祭解(改運)等內容。


叔叔按:我想起作家阿城對台灣、香港和大陸的形容:台灣是民國,香港是清朝,大陸是共和國。每個地域因為歷史的原因,所承載的文化各有不同。宮廟文化可能比較盛行於港台,並且是台灣日常生活重要的一部分。我看了《通靈少女》預告片的感覺是,也許會讓你更了解台灣人的生活。估計福建、廣東那邊的小盆友看了會更有感觸。宮廟文化肯定有好也有壞的方面,這裡不做信仰上的爭論,此亦非本文重點。

《通靈少女》:HBO第一部華語劇 點擊播放 GIF/1760K



從新聞報導產生的劇本


《通靈少女》的故事源起於一篇新聞報導。那是一篇關於靈媒的人物專訪,報導里談著靈媒的經歷和各種荒謬。「比如報導裡面提到曾有一個信徒帶著小孩去找靈媒,跟靈媒說他小孩隔天要考試,希望靈媒幫他加持一下。但靈媒自己也還是個學生,明天也要參加考試,也快被學校急哭了...」《通靈少女》的導演陳和榆接受採訪時大笑說,「這樣的故事,會讓你有很多畫面、很多想像。」這篇報導讓陳和榆感覺某個開關被「開啟」。

《通靈少女》:HBO第一部華語劇



(生於1986年的年輕導演 陳和榆)


「通靈」其實是一個職業


之後陳和榆以靈媒為雛形發展成一篇故事。為了寫好故事,陳和榆也訪問了幾位通靈人士,並跑到宮廟訪問師傅與乩童。有次一位宮廟的師傅介紹他在當乩童的朋友給陳和榆認識,聊著聊著陳和榆問起,「有時祭祀典禮上,乩童會用劍刺穿自己的臉頰,那是真的被神明上身還是假的?結果他跟我說:『假的!都是為了賺奶粉錢啦!』」聽著乩童說要怎麼避開危險做出這樣高難度的表演,有時受傷太嚴重還要趕緊叫救護車去醫院;即便沒有神明上身,但想到家裡的老婆小孩還等著吃飯,也只能拿起劍朝臉頰刺上。這一切讓陳和榆覺得有趣,那些圍繞著宮廟而生的各種角色,不全然建立在「迷信」之上,更是一種「職業」,「這是一個灰色的地帶,不是一句『假的』就能推翻,實實在在的便是有些人依附在這中間討生活。」

《通靈少女》:HBO第一部華語劇 點擊播放 GIF/1318K



「神鬼」是次要的,人情世故才是重點


「這也是我在宮廟題材上核心想凸顯的——那些奇幻神鬼永遠都是次要的,你身邊的人永遠才是重要的,人與人之間的連結以及你怎麼對待一個人,才是宮廟題材的重點。」導演陳和榆說。


故事裡,陳和榆透過少女的眼睛,帶出圍繞著宮廟的複雜性。「宮廟有它真誠信仰的一面,也有它世俗名利的一面。在寫這個故事時,我很直覺地把主角設定為少女,因為少女和這一切的衝突性最大,而『衝突』就是戲劇的元素之一。」




《通靈少女》:HBO第一部華語劇



(《通靈少女》片段)


讓少女來給你指點迷津


談起原初的角色設定,陳和榆引用宮崎駿談起總愛用「少女」做主角時的回應,「『當你看見一個少女鼓起勇氣抬頭挺胸時,怎麼樣都比男孩子有戲劇張力』,我完全同意這點。尤其少女代表了『純真』,她有自己青春期的迷惘,卻被擺在宮廟裡要為芸芸眾生指點迷津。由一個迷失的人來幫別人指點迷津,我覺得這樣做實在太有趣了。」


叔叔按:台灣人適合拍青春題材的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生》,《我的少女時代》都是青春題材的代表。這部《通靈少女》其實也是個青春商業片。當我們把商業片拍得好看的時候,我想中國的電影產業才能夠真正成熟起來。

《通靈少女》:HBO第一部華語劇


《通靈少女》:HBO第一部華語劇



本土的堅持:大量的閩南語對話


《通靈少女》有大量的閩南語對話,「宮廟不講閩南語就太奇怪了,而且如果不使用閩南語,我認為會喪失一部分我做這部影片的初衷。所以光是這部分就有過激烈辯論,還好監製方能夠理解我們的堅持。」導演這樣告訴記者。


叔叔按:台灣人對這種原生文化的傳承特別堅持,這不是件容易的事兒。雖然是商業電影,但也要有所堅持,這是國內的商業電影要學習的地方。

《通靈少女》:HBO第一部華語劇



是娛樂片,但也傳遞正能量


宮廟所形成的灰色空間,包覆了信仰、慾望和能被這空間所吸納而賴以為生的人們。無知的少女和全知的靈媒這樣矛盾的組合,在這場域里被強化。小說家畢飛宇在《推拿》里寫道:「看不見是一種局限。看得見同樣是一種局限。」而《通靈少女》里,「看得見」的女主角,心知肚明什麼才是「真」,但這份「真」卻不一定能撫平受傷的人,甚至更傷人。到最後靈媒往往費心思處理的總不是神鬼的事,而是人。「這也是我在宮廟題材上核心想凸顯的——那些奇幻神鬼永遠都是次要的,你身邊的人永遠才是重要的,人與人之間的連結以及你怎麼對待一個人,才是宮廟題材的重點。」陳和榆說。


叔叔按:我覺得這個電視劇,可能因為取材的原因,國內大概不會正式引進(涉及宗廟文化,民間信仰等,雖然實際上它只是個娛樂片。但兩岸的政治摩擦一直存在,文化娛樂的東西一不小心就會變成彼此利用的工具)。但拋開那些虛虛實實的宗廟文化不談,我覺得它是一個有趣的風土人情的迷你劇,不妨看看(到時候網上肯定有很多源啦)。同樣是拍神鬼的題材,《通靈少女》可以和當地文化和市井生活結合的很好,而我們則大多拍成了腦殘恐怖片。

《通靈少女》:HBO第一部華語劇



醜陋的成人世界


需要由少女來給你們指點迷津


-The End-


世界這麼大,不妨多看看

《通靈少女》:HBO第一部華語劇 點擊播放 GIF/1332K



點擊以下關鍵字有驚喜


謝謝叔叔的微博是:謝謝叔叔001


(此非叔叔私微,非商務合作請勿加哦)

《通靈少女》:HBO第一部華語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謝謝叔叔 的精彩文章:

「悔婚」是一種怎樣的感受
男生說,女生的這10個行為會讓他們很興奮。然後女生就炸開鍋了……
瓊瑤阿姨的一封公開信:愛你們,直到我愛不動,然後請讓我自己決定離去的方式
這家書店有點色,所以它火了
這對銀髮夫妻,用情侶裝讓愛情保鮮37年

TAG:謝謝叔叔 |

您可能感興趣

女同,通靈,校園暴力,HBO首部華語劇尺度不小!
影/《通靈少女》前身是這部!短短30分鐘令HBO驚艷
《通靈少女》團隊再出擊!Netflix開拍原創華劇《擺渡身》
《通靈少女》團隊再出手!Netflix首推自製驚悚劇《擺渡身》
驚天秘聞:美蘇兩國神秘的「通靈部隊」
〈Yes 台北現場〉黃子佼、Selina 化身《通靈少女》人物為金鐘獎造勢
世界兩大最神秘的部隊:美國通靈部隊VS前蘇聯10003部隊
《通靈》演員合體「少一個」網:阿嬤在窗外!
《火影忍者》通靈獸實力排行TOP10:排行第一竟不是九尾?
Yes台北現場〉黃子佼、Selina化身《通靈少女》人物為金鐘獎造勢
郭書瑤不是索非亞第一人選!《通靈少女》拍攝大解密
視頻│《通靈姐妹》精彩合輯
科技制勝,洞見未來的「瞭望塔」——DARPA啟動的「通靈者間諜計劃」
《博人傳》男女混戰!博人的通靈術
黃子佼、Selina化身《通靈少女》人物為金鐘獎造勢
升級版《走近科學》、現實版《招魂》,這檔俄羅斯通靈節目沒人敢抄!
通靈妃——第七彈
通靈之戰17季可愛的夢女巫masha美照
紫爆!《通靈少女》革命新台劇 5大看點 網友跪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