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冰川龍介專訪(八):經驗與觀感的關係

冰川龍介專訪(八):經驗與觀感的關係

冰川龍介專訪(八):經驗與觀感的關係



封面來源:《卡里奧斯特羅之城》

——前一期您提到動畫師努力畫出無法用畫描寫的東西,但這個要傳遞給觀眾是否也需要觀眾有一定程度上的訓練?


冰川觀眾這邊肯定也存在一個接收的問題。就好像剛才舉例的痛覺,我們這一代人的青少年時代,日本都還處於人行道沒好好鋪設的狀態,真是一天到晚受傷(笑)。手肘膝蓋擦傷磨掉皮是家常便飯,中小學裡的孩子骨折根本不算稀罕事,所以我們對痛覺是有體驗的。但這種相對嚴苛的環境隨著日本社會經濟的發展,防護措施越做越好,現在的兒童應該沒有當年那麼容易受傷。所以我就有點擔心,如果現在的年輕人缺乏這樣的體驗,是否在看動畫時也會覺得傳遞來的東西索然無味?畢竟無論是感覺也好,進一步說喜歡或是討厭他人 的感情也好,都不是先驗的。我覺得或許要以現實方式體驗過之後,才能以更為豐富的方式去欣賞動畫。不然的話就算動畫師這麼畫了,觀眾依然是有可能接收不到的。


——這有些接近所謂的「身體性」概念?


冰川是的,這就是所謂的身體性。觀眾一方的許多感受終究是從記憶中喚醒出來。這些未必都是愉快的體驗,記憶中也含有很多陰沉昏暗的東西,也是很有趣的一面。既會有惱羞成怒恨不得要搞死他人而後快的憎恨(笑),也會有被女性甩了卻還依然喜歡的糾結心態。我自己雖然沒有這樣的經驗,但富野由悠季監督年輕時就經歷了很多,既有強烈悔恨的體驗,也有因為女性而白白浪費幾個月時間的經歷。他就對我說,不經歷這樣的事情是沒法成為創作者的。所以說純粹虛擬體驗進行積累是有極限的,動畫畢竟是符號。在缺乏現實體驗的情況下再去看動畫中對於痛覺的描寫,或許就會變成一種「這大概很痛?」的推測,造成一種置身事外的遠觀感覺而無法投入。

——符號的累積終究只能形成模板。


冰川是的,符號和符號間形成內部循環。但這也未必很絕對,比如真要能做出《卡里奧斯特羅之城》那樣的效果的話,就算人沒有從高處墜落的經驗,也會被畫面所吸引,大概想像出高處墜落是怎麼一回事。所以這也會帶來經驗在動畫欣賞中到底是否必須的疑問。但不管怎樣,實際經驗的區別一定會造成欣賞效果的變化。我自己是經常遇到架子上硬物掉下來砸頭上很痛的體驗,所以對於動畫里重物砸頭的鏡頭感同身受。當然現在我們的生活更加人工化更加安全,年輕人遭遇疼痛的概率也會越來越少。反過來說,我上面那一代人,宮崎駿監督那一代對於疼痛的體驗從時代背景上說會更直接。


——畢竟他也參加了安保運動遊行。


冰川是啊,或許他當時就體驗過挨警棍打或是被高壓水槍驅散(笑)。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這一代人的經歷和他們比起來也真不算什麼了。不好意思有點跑題了,我們換下一個問題吧。


——您在大學課程上教授學生們評論動畫的方式方法,能否介紹一下您開設這門課程的初衷?

冰川我在明治大學授課,春季學期的教學內容是以動畫商業五十年為軸,討論這樣一個主題:如果日本動畫存在日本獨有的特殊性,那麼到底這種特殊性究竟是怎麼融入日本動畫之中的?這裡面有一個時代性的推移,而通過了解動畫,也能夠了解日本的歷史。這其中有著歷史的階段性發展,有著進化。所以在這個發展的大前提下,要談現在的動畫,你光靠最近十年的作品肯定不行,有很多事情是搞不清楚的。比如你要以這十年的傾向為題寫畢業論文或是碩士論文,那麼到底是單寫這十年發生的事情呢?還是要寫這十年發生的事情和過去有怎樣的關聯性以及怎樣的異同?兩邊一比就知道這寫法深度就完全不同。而我是希望學生們可以以更有深度的方式去研究,為此我給他們提供提示。這提示可以是信息,也可以是視角,這是我這門課程前半的目的。


而課程後半與前半沿著時間軸的挖掘方式不同,思路更為偏向於解析。看動畫有著哪些方式?動畫由怎樣的要素構成?在評價自己所喜歡動畫的時候,應該在哪些點上著眼?這是我在後半課程中希望學生們能夠注意的點。比如寫作品論時,有人研究變形金剛,比較變形金剛和日本的機器人動畫的區別。我們知道,日本的巨大機器人基本都是人乘坐的,變形金剛雖然會變形成汽車,但車裡也不坐司機,自己有人格能說話。這些一般我們都能看得出來吧,但是要更進一步的話應該從哪裡著眼?比如我們知道變形金剛說話嘴是會動的,就算戴個口罩,口罩也會跟著嘴一塊兒動,畫面上口罩就起到了嘴的作用。那麼如果我們有動畫中口型的知識概念的話,就能夠從這個視角去入手。這就是思考動畫時比較基本的一種切入點,我希望學生能夠融會貫通,用這樣的思路去看待動畫,在研究課題中獲取切入點。


——您提到學生們進行的研究。而您自己也長期製作同人志,並在上面刊載研究文章。其實您為啥選擇同人志而不是正式出版?


冰川其實主要是因為方便(笑)。現在日本出書首先挺難的,其次同人志可以自己來負全責。如果要正式通過出版社出書,其中是有出版社的責任和編輯的責任與意圖的,因為裡面會牽扯到公司的利益。我自己想寫東西,寫完了就完了。但要出書就得和出版社談,出版社會判斷能否給公司帶來利益。然後商業書籍除了盈利問題之外,出版後或許還會被人當參考文獻引用,牽扯得就更為複雜。倒不是說我在逃避責任,但我每個時間段總是有這個時間段的想法,我希望能把我最新的想法找個地方輸出,這或許是最重要的一點。我的同人志印個幾百份,針對幾百人,把我當前的想法傳遞給這幾百人就夠了。做起來方便就是同人志這個媒體的優勢。另外還有一點就是,就好像動畫有些東西是不做就不懂的一樣,寫文章同樣是不落筆就發現不了很多問題。先出一個試寫版,會有助於客觀地審視其中的重點便於修改。


——非常感謝。接下來是最後一個問題,在動畫評論上,有沒有適合初學者閱讀的參考資料?比如類似您的同人志這樣的。

冰川我自己的同人志主要是沒有正式上市。評論書籍的話津堅信之的幾冊書都不錯,比如《日本動畫厲害在哪裡》中講述日本動畫的定位,基礎方面值得一讀。關於宮崎駿則有葉精二2006年撰寫的《宮崎駿全書》。書雖然有點早,但其中內容基本都是基於實際採訪,調查取證做的非常細緻。而我自己參與的《BS動畫夜話》系列電視節目談了三十多部作品,其中有九集被書籍化出了單行本,可以一讀。當然或許現在買不到新書了。另外還有雜誌《Eureka》上的細田守特輯,還有《Animerca》(Anitama常駐撰稿人高瀨司主辦的評論志)。Animestyle就不用說了。然後還有上野俊哉寫的押井守評論《荒野之狼》,西田穀洋寫的《幻想意識形態》。安齋昌幸的《深夜動畫研究》,這本書出在2015年夏天,其中直接講評15年當年的動畫,時效性強很受好評。


——非常感謝您接受Anitama的採訪,最後請給Anitama的讀者說幾句。


冰川研究評論動畫最重要的還是觀測和積累,希望大家可以加油。


(完)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Anitama 的精彩文章:

一千年以後:輕小說《馬卡龍女孩的地球千年之旅》推介
女神的低喃:林原惠談《昭和元祿落語心中 助六再現篇》OP
「他們可是非比尋常的牙醫。」:監督鶴卷和哉、腳本榎戸洋司談《龍的牙醫》
奧斯卡動畫專題:這屆奧斯卡看什麼動畫
菊池たけし:譜寫次元妄想詩篇之人(上)——於幻想世界馳騁天地:漫談日系TRPG(三)

TAG:Anitama |

您可能感興趣

雨滴的閱讀——西部藝術家文獻展觀感
陳大羽 蕭嫻書展觀感
《肖申克的救贖》觀感(2):機制是天使和魔鬼之間的轉化劑
王貴明山水畫觀感
胡歌親自參與調色,榮耀9海鷗灰版發布:金屬觀感,玻璃手感
四方框框|伊島薰~《屍體之風景》觀感攝影作品賞析
《歡樂頌2》變了味,網友:有種《小時代》的觀感!
一切為了觀眾:第二季《中國新歌聲》VR版觀感
VR旅行系列短片《奇遇》觀感:最美書店
九旬老人照顧六旬癱兒:樂觀感恩,最大心愿是「白髮人送黑髮人」
值得深思:一位美國華人回國旅遊的觀感!
電影觀感五十七——人性的「迷霧」
四方框框|觀感肖像攝影~拍攝正在公開看AV的男與女
甄嬛與流朱浣碧的姐妹之路:同是丫鬟,給人的觀感卻千差萬別!
回望歷史首博觀感
金秀賢崔雪莉為藝術奉獻極具吸睛的大尺度表演,震撼你的視覺觀感
《獵凶風河谷》調動視聽觀感,貝拉·塔爾引領電影實驗!
層台累榭《神舞幻想》特色場景建築細觀感受傳說
航展陸裝觀感:轉型發展凌雲志,鐵甲錚錚正當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