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人做事三要義:出處、進退、辭受

古人做事三要義:出處、進退、辭受

古人做事三要義:出處、進退、辭受 點擊播放 GIF/2046K



出處

「出」是儒家的終極目標。「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勤讀苦學的目的也是「學而優則仕」,鐘鳴鼎食、衣錦還鄉是古代讀書人畢生的追求。這裡面有一種「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的豪情壯志。有人在這裡找到了人生的價值目標。


「處」是道家的心靈追求。古代也有一類人,被稱為「處士」,他們視別人汲汲追求的仕途為污濁之地,他們隱逸在高山流水之間、。他們以梅為妻、以鶴為子、在最樸素的物質生活中體會人生的樂趣,他們看雲捲雲舒、花開花落,寫下「孤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的句子。有人在這裡找到了人生的大美。

古人做事三要義:出處、進退、辭受


進退


進是一種勇氣,退是一種智慧。


進的原因有很多種,為了榮譽、為了面子、為了利益、為了感情,不惜成本、不計後果的去爭取。進是一種向上的姿態,是「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勇氣,披荊斬棘,無所畏懼。


然而在進的同時,也不要忘了「退一步海闊天空」的道理。比起「進」,有時候更應該知道「退」。太過銳氣的進取總容易招致無妄之災,而退一步卻正是去禍免災最好的方法。


《菜根譚》里一句話,講透了進退的道理:「立身不高一步立,如塵里振衣,泥中濯足,如何超達?處世不退一步處,如飛蛾投燭,羝羊觸藩,如何安樂?」

古人做事三要義:出處、進退、辭受



辭受


「辭」是一種氣節,「受」是一種擔當。


為人處世,有時需要「辭」,有時需要「受」。「辭」並不是逃避,人生在世,無論做什麼事,都會遇到種種坎坷與挫折,不如意事十八九、可與人言無二三,這時候需要的是直面人生。正面面對人生的不如意,接受它,面對它,解決它。

「受」也不是一味的忍讓與妥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原則與底線,君子有所為、亦有所不為,如果一件事是有悖於自己心中原則和道義的,那縱有莫大的利益在眼前,也是應該辭而不受的。「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捨生而取義者也。」儒家利義觀的背後,正是在原則上對「辭受」標準的界定。

古人做事三要義:出處、進退、辭受



本文系儒風大家原創,轉載須註明:

[ 作者:儒風大家 來源:儒風大家 ]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儒風大家 的精彩文章:

人到中年的八大修養,謹記!
七詩一生:李白,為宿命所困的大鵬
乍暖還寒時候,老人和孩子如何應對「倒春寒」?
朋友間,六種忙不能幫

TAG:儒風大家 |

您可能感興趣

做人做事先要懂得出處進退
狗狗見義勇受政府表彰,其一臉傲嬌:英雄莫問出處
英雄莫問出處:歷史名臣原是騎奴、牧羊人、商人和養馬的俘虜
你知道那些膾炙人口的古文的出處嗎?
「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這句話出處和現實意義
人人都會的一句詩,但你知道出處嗎?
金庸筆下人物名字的出處,什麼叫做知識淵博!
金庸作品的人名揭秘:五絕各有出處 慕容復執著復國又在暗諷誰?
千古名句,你知道它的出處嗎?
信心不是沒有出處的,看迪麗熱巴和幾位當紅女星同款衣服下的對決
九大經典表情包視頻出處終於找到了!真的好魔性!
經典彈幕梗的內涵及出處,知道三條以上的人應該都是單身狗
「女真滿萬,則不可敵」的真實出處:完顏阿骨打反遼的三戰三捷
不得不服,看看金庸筆下人物名字的出處,大有來頭!
古代皇家稱謂的出處,皇帝、陛下、太上皇等皇室稱謂的由來
在老司機的帶領下暢談動漫里的知識,這些動漫里的梗都知道出處嗎
敢不敢來挑戰,你知道這些詩句的出處么
僱傭兵和特種部隊的區別,英雄不問出處,速度與激情只是演的?
你的名字有何出處?《詩經》的美《易經》的吉 你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