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宋朝若懂得《三國演義》的這個道理,就不會因犯相同的錯誤而亡國

宋朝若懂得《三國演義》的這個道理,就不會因犯相同的錯誤而亡國


宋朝若懂得《三國演義》的這個道理,就不會因犯相同的錯誤而亡國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唐寶民

《三國演義》中,曹操率幾十萬大軍南下伐吳,孫劉兩家弱弱聯合,共同對抗強敵,在赤壁之戰中大敗曹軍,書中有一個細節,就是曹操在敗逃過程中遇到了關羽,但因曹操曾有恩於關羽,所以關羽放了曹操一馬。有人說,諸葛亮之所以安排關羽守華容道,是故意給曹操留一條活路,為什麼要這麼做呢?因為當時劉備勢力太弱,如果曹操死掉了,那麼孫吳會將劉備視為唯一的敵人,所以,劉備很快就會被孫吳滅掉;而如果留下曹操,孫吳就必須與劉備聯手共同抗拒曹魏,所以劉備才能有喘息之機,以圖發展。


當然,這只是羅貫中的小說家言,和真實的歷史有很大出入,但它說明了一個道理,那就是:對弱勢一方來說,三足鼎立的局面是最安全的。可惜的是,並不是所有人都懂得這個道理,北宋和南宋的統治者就在這個問題上犯了糊塗,所以遭致亡國的下場。可悲復可嘆的是,兩宋的亡國,犯的竟是相同的錯誤!


北漢滅亡後,北宋北邊(不包括西北)最大的威脅就是遼國了,北宋與遼國幾次交手,都沒佔到什麼便宜,因此,遼國成了北宋的心腹大患。但這種情況到1004年的時候發生了改變,1004年,遼宋之間簽訂了《澶淵之盟》,此後一百二十餘年間,遼宋和平相處,沒有再爆發戰爭,可以說,北宋的北部邊患暫時解除了。



宋朝若懂得《三國演義》的這個道理,就不會因犯相同的錯誤而亡國


但到了1114年,遼國的情況起了變化,就在這一年,本來受遼國統治的女真族,在首領完顏阿骨打領導下,起兵抗遼,並於次年稱帝,建立大金。這樣一來,原來的宋遼對峙局面就被打破了,變成了宋、遼、金三足鼎立的格局。按理說,對於當時處於弱勢地位的北宋來說,這是一件好事,因為這樣一來,北宋的威脅就減少了,可以趁機發展,以圖將來。


然而,糊塗的北宋皇帝卻犯了一個相當大的錯誤,在遼國生死存亡之際,乘人之危,落井下石,不顧兩國百年合好的兄弟關係,欲與金國聯手滅遼。宋朝皇帝主動派使者渡海到達金國境內,為什麼要渡海呢?因為北宋和金國之間隔著遼國,所以必須從海上過去。也正因如此,這次宋金之間訂立的盟約才叫「海上之盟。」


我看有的文章里,說「金國主動聯繫宋朝,提議共同滅遼」,這種說法不對,因為據史書上所載,聯金滅遼的想法是北宋主動提出來的,並不是金國提出來的,因此更可以看出北宋皇帝的糊塗了。宋使到達金國後,提出了聯手滅遼的動議,說遼被滅後,該給遼的歲幣以後給你,我們只要收回幽雲十六州即可。金國答應了,於是,宋金開始聯手攻遼。



宋朝若懂得《三國演義》的這個道理,就不會因犯相同的錯誤而亡國


遼國一看宋朝單方面撕毀了友好互助條約,便做宋朝的工作,說我們是兄弟之誼、情同手足,你怎麼能和金國聯手來打我們呢?但宋朝皇帝根本聽不進去。遼國一看,要打就打吧,別看我打不過金國,但我不懼你北宋,打不過關張,我還打不過劉備嗎?於是兩國開戰,結果,宋軍被遼軍殺得一潰千里、大敗而歸。可宋朝不死心,過了一段時間,又再次舉兵北伐,結果,又大敗而歸。也就是說,雖然宋金聯手滅遼,但實際上遼是被金國滅掉的,北宋參戰沒起什麼實際作用。


但不能否認的是,因為北宋的參戰,使得遼國不得不分出一部分力量對付北宋,因此才給了金國可乘之機,使得金國的滅遼計劃迅速推進。在宋金的聯合夾擊下,遼軍節節敗退,1125年,遼末帝天祚帝在應州被俘,是遼國滅亡的標誌。


遼國滅亡,北宋以為去了一塊心病,然而,遼被滅後,金國沒有了後顧之憂,不久就大舉南侵,於1127年攻克北宋都城汴京,將宋欽宗和宋徽宗擄到了金國的五國城,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靖康之恥」,北宋遂告滅亡。



宋朝若懂得《三國演義》的這個道理,就不會因犯相同的錯誤而亡國


北宋滅亡之後,康王趙構即皇帝位,後南渡、在杭州建都,史稱南宋。南宋末年,歷史上演了相同的一幕,蒙古在漠北高原堀起,成吉思汗大軍所向披靡、勢如破竹,開始南下伐金。早在宋寧宗嘉定七年(1214年),成吉思汗就派使者到南宋,提出與南宋合兵共伐金國,但南宋那時對蒙古還不太了解,沒有立即答應。


但通過這件事,南宋意識到金國實力不行了,就開始賴賬,拒付給金國的歲幣,這一決定無疑給金國財政帶來了一定的影響,客觀上起到了支持蒙古的作用。而且,南宋有一個叫真德秀的大臣,還提出趁金國虛弱之機出兵伐金;但南宋的大臣中,也不全是糊塗蛋,有一個大臣就特別明智,這個人叫喬行簡,他說咱們現在跟金國是唇亡齒寒,如果金國被滅掉了,咱們就得獨自面對強大的蒙古,那咱們就危險了,所以呢,咱們要保證金國的存在,這樣才能保住我們自己。因此,現在不但不能出兵伐金,而且應該給金的歲幣一分都不能少。



宋朝若懂得《三國演義》的這個道理,就不會因犯相同的錯誤而亡國


喬行簡此言一出,自然被罵做漢奸、賣國賊;宋寧宗也是個沒主意的主兒,便採取了折中方案:不出兵,但也不再給歲幣了。但隨著蒙古的節節勝利,南宋就失去了最後一點理性,準備親自參戰,與蒙古兵合一處,共同伐金。此時,金國最後一位皇帝金哀宗已經逃到蔡州,蒙古大軍開始舉兵攻伐蔡州,蒙古元帥便派人持書入南宋,約南宋和蒙古一同出兵。金哀宗還對南宋抱著最後一線希望,派使臣出使南宋,跟南宋講:「大元滅國四十,以及西夏,夏亡及於我。我亡必及於宋。唇亡齒寒,自然之理。若與我連和,所以為我者亦為彼也。卿其以曉之。」(見《金史?哀宗本紀》)



宋朝若懂得《三國演義》的這個道理,就不會因犯相同的錯誤而亡國



意思是規勸南宋:蒙古已經滅亡了四十個國家了,西夏亡國之後,就輪到我們金國了,我們金國一亡,就輪到你們宋朝了,所以,你們現在的聰明做法,是與我們聯合,我們共同對抗蒙古,那樣我們就都得救了。可惜的是,南宋君臣對此卻置若罔聞(也有說宋朝不允許金國使者入宋,所以宋朝根本沒聽到這些話),並和蒙古聯合起來,宋蒙聯軍一起圍攻蔡州城。


1234年,金哀宗自殺,蔡州城被宋蒙聯軍攻陷。金被滅亡後,歷史又重演了,與北宋末年聯金滅遼後的情形一樣,金亡後不到一年,即宋理宗端平二年(公元1235年),蒙古鐵騎便大舉揮師南下,向南宋發起了猛烈進攻。南宋軍隊節節敗退,勉強堅持到公元1279年,文天祥被俘,張世傑全軍覆沒,陸秀夫背著小皇帝趙炳投海自殺,南宋政權至此徹底滅亡了。



宋朝若懂得《三國演義》的這個道理,就不會因犯相同的錯誤而亡國



有一句話:「忘記過去即是背叛將來」,僅百餘年後,南宋君臣便忘記了北宋滅亡的教訓,重蹈覆轍,終落得個亡國的下場。還有一句話:「可以犯錯誤,但不應該犯相同的錯誤」,北宋亡國,殷鑒不遠,前車之鑒,卻未能阻擋後車之覆。嘆嘆!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派 的精彩文章:

決定第一次世界大戰全局的戰役,有一百萬人在其中喪生
真正的人生贏家:他娶了拿破崙的初戀情人,天上掉下皇位等他坐
明亡之後,南明的兩個小朝廷為何被清軍迅速撲滅
古代遊俠,究竟是豪情義士,還是亂世暴徒?

TAG:歷史派 |

您可能感興趣

《三國演義》也就這十個故事!
《三國演義》都是騙人的,竟然有這麼多地方與歷史不符!
《三國演義》告訴我們的真理,值得一看!
《三國演義》里很多故事都是騙人的!
成就三國志的並非三國演義,而是這本書
為什麼央視《三國演義》是神作,看這些表情和眼神就知道了
《三國演義》三十大歷史錯誤 這些竟都不存在
《三國演義》里最會用人的老闆,除了曹操還有他們
都說《三國演義》是小說,難道《三國志》就真的是正史嗎?
三國最聰明的人其實是劉禪?我們都被《三國演義》給騙了!
趣評《三國演義》:兄弟再親,也玩不過權力,關羽就這樣死了
不敢相信,三國演義中這98件事,其實都是虛構的!
為何說《三國演義》不是史詩而只是演義
《三國演義》中有多少的故事都是虛構的,我們都上當了
三國眾人如果看到《三國演義》會有什麼反應?
《三國演義》其實他是最慘的一個,接了爛攤子不說,還被後世鄙視
三國演義究竟有多偉大?如果早點出來 宋朝就不會亡國了
《三國演義》里流傳的這些經典,竟都是稱讚對手的?
趙雲真有傳說中那麼厲害?不,只怪《三國演義》誤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