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斬斷馬斯克伸向政府補貼的魔爪

斬斷馬斯克伸向政府補貼的魔爪

美國東部時間2月19日上午9時39分,埃隆·馬斯克(Elon Musk)領導的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用「獵鷹9」火箭把「龍」貨運飛船送入了太空,為國際空間站送去了補給和科學實驗設備,而且又一次實現了「獵鷹9」火箭第一級陸地回收。


埃隆·馬斯克是美國總統特朗普領導的商業顧問委員會成員,他還是一位工程師、慈善家、美國最大網路支付公司PayPal的CEO、SpaceX公司的CEO、環保電動汽車公司特斯拉的CEO和產品設計師,另外他還提出了超音速高鐵計劃。這樣一位傳奇人物、一位實現了「美國夢」的南非青年,為何又遭到美國媒體、智庫學者的詬病甚至抨擊呢?


美國《國家利益》網站刊文指出,馬斯克曾經是一位「科技產業的明星」,但他已經「被美國政府轉變為吞噬政府資金的怪獸」,他的經歷「向我們很好地展示了,一個世界聞名的商業和技術奇才是如何被裙帶資本主義拖進墮落的深淵的」。觀察者網馬力翻譯。


斬斷馬斯克伸向政府補貼的魔爪



埃隆·馬斯克(圖片來源:美國《國家利益》網站)


2016年12月7日,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Leonardo DiCaprio)走進了位於紐約的特朗普大廈。他去幹什麼?當然是去向未來的總統推銷他的「百萬綠色就業崗位」計劃。也許,他還希望新政府能在他的寵物事業上給予些照顧也未可知。此類怪現象必須杜絕,特朗普總統若想上任100天時的政績好看些,就必須徹底遏制上述這般失控的裙帶資本主義(crony capitalism)現象。

若想講清楚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的問題其實並不難。他是在聯合國大會上講過漂亮話的電影明星,而且他還曾威逼政府在對民生來說並非重要的事情上大筆花錢,原因嘛,只有他自己最清楚。他的這一行為不僅是激怒了人民大眾那麼簡單,他是在以自己的言行親自向大家演示何為「規制俘虜」(Regulatory Capture,一種政治腐敗或政府行政失敗現象。它指政府制定出的某種公共政策損害了公眾利益,使僅有少數人的利益團體受益。它可能造成社會中某些公司以」遵守政府規章制度「為借口,持續開展損害公眾利益的經營行為——觀察者網注)。「規制俘虜」現象將扭曲資本市場,甚至扭曲我們整個經濟體系,導致企業行為與市場驅動脫鉤。


也許上面的解釋太理論化了,我們可以看一個實際例子,比如埃隆·馬斯克,此人在獲取政府資金方面頗有套路。在某種意義上,埃隆·馬斯克的經歷向我們很好地展示了,一個世界聞名的商業和技術奇才是如何被裙帶資本主義拖進墮落的深淵的。


眾所周知,奧巴馬總統在推動電動汽車發展方面遇到了一些麻煩。2011年,他承諾在2015年前美國將有100萬輛電動汽車上路,為此政府將撥款數十億美元予以推動。在此問題上,他在國會取得了兩黨支持。然而在投入大筆資金甚至市場也因此受到扭曲之後,距離上述不切實際的目標仍然遙不可及。


與此類似,奧巴馬還在太陽能產業上投入了數十億美元,其中既有直接補貼也有間接補貼,但最後我們的太陽能產品在成本上來說仍然不具有市場競爭力。不過有一個人已經從政府的上述產業政策中獲利數十億美元,他就是埃隆·馬斯克。


特斯拉(Tesla)與太陽能城市(SolarCity)——政府補貼的吞噬者

美國政府在電動汽車產業上已經投入大筆金錢,名目繁多,包括研發補貼、發展援助、消費退稅、信貸補貼、財政撥款等等。例如,僅內華達州就給馬斯克名下的特斯拉電動汽車項目撥款13億美元,用於建設電池工廠。可是作為這一切的結果,在美國僅有0.16%的上路乘用車是電動汽車(據《華盛頓郵報》2016年1月6日報道,自從第一輛電動汽車2010年在美國上路以來,共有407136輛電動汽車售出,而美國乘用車總保有量為2.5億,電動汽車佔比僅為0.16%——觀察者網注)。


雖然已經有大量納稅人的錢被投在電動汽車產業的生產端,可在消費端,政府還要以消費退稅等手段鼓勵民眾購買電動汽車。消費者每購買一輛電動汽車,可以獲得7500美元退稅。在加州,每輛電動汽車的退稅額甚至高達1萬美元。



斬斷馬斯克伸向政府補貼的魔爪



埃隆·馬斯克與他的特斯拉電動汽車(資料圖)

雖然2015年特斯拉每賣出一輛車要虧損14758美元,但馬斯克仍然大膽預計特斯拉的市場估值將達到7000億美元,這個市值差不多可以與蘋果公司相抗衡了。


不過要實現市值7000億美元的目標,特斯拉還需擴大自己的目標客戶群體。而眼下,購買特斯拉電動汽車的客戶還僅限於有錢人。特斯拉的Models S和Models X兩個型號最低配都要7萬美元以上,對大多數美國老百姓來說,這個價格還是太貴了。


此類困境還不僅限於電動汽車這一個領域。我們來看看馬斯克產業帝國的另一塊疆域——太陽能城市公司(SolarCity)。該公司在紐約租用了一塊國有土地上的閑置廠房,租金僅為1美元。SolarCity獲得這個廠房並沒有用到紐約政府那7.5億美元撥款,也沒有用到那1.5億美元啟動資金。不只如此,每購買一塊太陽能電池板,美國政府還會補貼30%,目前已經有30萬美國家庭在屋頂安裝了SolarCity的太陽能電池板,每一塊的價格已經降至1.25萬美元。


上述種種已經向我們展示了,美國那1%富有階層是如何享用來自政府的補貼的。

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一家吞食政府大餅的分包商


在本文開頭我提到了裙帶資本主義,其實這一現象並不僅限於電動汽車、太陽能電池板那些昂貴的玩具。在馬斯克的產業帝國里,SpaceX也是分食大餅的一個主要玩家。SpaceX是馬斯克名下一家製造和發射運載火箭的公司。雖然德克薩斯州州長里克·佩里曾撥款為這家公司修建了一座航天發射場,但這家公司的背景裡面,「政府補貼」並不是一個十分突出的標籤。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政府向其頒發了特別許可,允許其進入利潤豐厚的航天發射市場,而且目前僅有美國聯合發射聯盟公司(United Launch Alliance)和SpaceX兩家進入了這個市場。但截至目前,還很少有涉及SpaceX的關於政府干預(government meddling)及政府無能(government incompetence)方面的報道。


我們得承認,SpaceX的確是一家頗具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公司。這家公司不僅完全依靠自己研發、製造了火箭,而且還取得了非常驚人的技術成就——他們曾兩次成功回收了火箭,這意味著火箭可以重複使用,使航天發射成本大幅降低。



斬斷馬斯克伸向政府補貼的魔爪



埃隆·馬斯克與他的「獵鷹9」運載火箭(資料圖)


2015年,SpaceX公司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實力,通過一起訴訟拿下了美國空軍的航天發射項目,SpaceX公司也藉此成為美國空軍航天發射任務的第二家分包商。


而在此之前,僅有一家公司獨享這一市場,那就是美國聯合發射聯盟公司(United Launch Alliance)。這是一家波音公司與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合資企業。據美國審計總署的數據,截至2016年5月,該公司已經進行了106次成功發射,每次發射報價為3.5億美元。波音與洛克希德·馬丁是應美國政府要求成立這家合資公司的,該公司壟斷了五角大樓所有的航天發射項目,預計該項目2030年將達到700億美元的規模。


現在SpaceX公司也殺進了這個市場,SpaceX每次發射的報價僅為1億美元。美國聯合發射聯盟公司此前並未按照市場進行報價,因為根本不存在市場報價。


美國聯合發射聯盟公司製造的火箭主要依靠來自俄羅斯的RD-180火箭發動機,該型號是RD-170的改進型,1985年首飛。SpaceX如今提供了另一個選擇,而且還將此前花在政府主導下的壟斷市場里的巨額資金昭告天下。這是好事情。而美國政府卻因為愚蠢的裙帶關係使自己陷入了難堪的境地。


由於美國聯合發射聯盟公司使用來自俄羅斯的火箭發動機,而美國已經對俄羅斯採取了貿易制裁措施,這就幾乎意味著SpaceX將壟斷這一發射市場。我之所以用「幾乎」一詞,是因為2016年夏,美國國會已經做出決定,在2022年之前,美國最多可以使用18台來自俄羅斯的火箭發動機。


因此,只要美國對俄羅斯維持嚴格的制裁措施,SpaceX就是唯一有資格為美國空軍提供航天發射服務的公司。同時美國政府也在投入巨資,預計將於2022年之前研發出自己的火箭發動機。那麼為何一家SpaceX這樣的私人公司要花費數十億美元研發火箭發動機呢?而且還要面臨兩個甚至是三個競爭者,其中之一甚至是美國政府。雙頭壟斷(Duopoly)肯定要好於壟斷(monopoly),但是未來幾年內真正的競爭局面仍然是不太可能出現的。


所有這些都在剝奪消費者的選擇自由


上述扭曲市場的行為最終都意味著對消費者選擇權利的剝奪。之所以引SpaceX入局,政府意在努力修正自己的錯誤。過去的錯誤導致美國只能依賴俄羅斯火箭發動機,雖然政府主導的火箭發動機項目也在進行當中,但當下政府的決策實際上只是讓我們把火箭發動機依賴的對象由俄羅斯換成了SpaceX。


而特斯拉和太陽能城市兩個公司呢?政府實際上是在指定贏家,政府要確保自己選中的風險投資項目能最終獲得成功。為了實現這一目的,政府不但為生產廠家提供大量補貼,甚至還為購買其產品的消費者提供消費退稅待遇。


這種扭曲市場的行為使納稅人陷入不利境地。如果這些被選中的公司最終成功了,投資者將收割投資的利潤;而如果失敗了,美國納稅人將不得不為這些公司曾獲得的各種政府補貼買單,曾經的索林卓公司(Solyndra)就是最好的例子。


企業家們在為有限的風險投資展開激烈競爭,一些公司沒有獲得政府為降低其投資風險而提供的協助,對於這些公司來說,資金是非常稀缺的。我們不知道有哪些公司沒有獲得投資,因為政府只選中了埃隆·馬斯克一人。



斬斷馬斯克伸向政府補貼的魔爪



埃隆·馬斯克(資料圖)


荒唐的粉飾


你也許經常聽到美國政府對「政府干預」現象給出如下合理化解釋:「老百姓確實需要這樣的產品啊!如果政府不在政策上進行一些傾斜,投資人怎麼會有積極性把錢投進去呢?」


說的沒錯,既然提到了「老百姓」,那麼美國選民難道就沒有一點發言權嗎?美國人民可是非常善良慷慨的。諸如抗病毒疫苗這樣需求較少的產品,政府一般還會傾聽一下民眾的意見。


但是請允許我直接亮明自己的觀點,美國政府對特斯拉這種百公里加速僅需2.5秒的豪華電動汽車的支持,是政府日益忽略選民利益的一個典型例證。我不知道有多少美國納稅人願意把稅金交給本·阿弗萊克(Ben Affleck)、威爾·史密斯(Will Smith)、史蒂芬·斯皮爾伯格(Steven Spielberg)以及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Leonardo DiCaprio)這些有錢人,幫助他們把自己的豐田普銳斯混合動力汽車升級為純電動汽車,或者幫助他們把自家豪宅的屋頂變成宣傳自己熱愛環保的告示牌(virtue signaling billboard)。


另外,如果得知政府的扭曲市場行為已經讓美國空軍的航天發射任務如此依賴蘇聯技術,美國人民也是不會高興的。


在為「政府干預」現象辯護的時候,一些官員經常訴諸「道德平等」(Moral Equivalence)這個概念。他們會說:「那些大型石油公司和汽車製造商都得到了補貼,為了公平起見,給這家公司一些補貼也是應該的吧」。可是為了公平起見,為什麼不取消一切補貼呢?製造新的市場扭曲,只是為了消除原有的市場扭曲,這恐怕只會帶來更多問題。


特朗普總統面前有很多民粹主義問題要處理,而眼下恰好有一個能擊中保守主義要害的好機會:取消所有的補貼!無論電動汽車、綠色能源還是航天項目,美國政府應該儘快從這些項目中抽身出來。


我的主張在政治上也是能站得住腳的。電動汽車項目實際上是加州自己提出來的,這個州的一些城市的電動汽車保有率是全美平均水平的25倍。為什麼紅色內布拉斯加州的選民要用自己的稅金去補貼藍色加州的電動汽車消費者呢?


對外宣傳自身是「世界頂尖的市場主導型創意大學智庫——貫通學術理論與現實世界之間的鴻溝」的莫卡特斯中心(Mercatus Center),稱馬斯克是「這個時代里展現何為美國裙帶資本主義的最佳人選」。不過馬斯克並非問題的關鍵,他只是個令人惋惜的代表性人物而已。從這個人身上,我們看到了美國的「政府干預」體制甚至已將這個國家最優秀的人才納入其中。


據《洛杉磯時報》報道,馬斯克名下的三家公司「已經從政府那裡一共獲得了49億美元各種形式的補貼或撥款」。美國的科技行業如今已被「政府干預」體制扭曲到無以復加的程度。馬斯克——這位科技產業的明星,已經被政府轉變為吞噬政府資金的怪獸。


事情已經荒唐到何種程度了呢?讓我們回過頭來看看特斯拉電動汽車這個項目。2016年2月,《華爾街日報》在一篇報道中指出,截至2015年,作為一種補貼形式的碳稅收抵免(carbon tax credits,指由於少排放二氧化碳而被免除的稅金——觀察者網注)已經佔到了特斯拉銷售總額的7%。也就是說,受到政府補貼的電動汽車被賣給了收到政府補貼的消費者,剩餘的93%就來自這筆銷售收入,而特斯拉公司最後竟然還虧損了1.08億美元!可即便如此,特斯拉的股票還是漲到了每股180美元,而2013年時還只有50美元。原因很簡單——投資者看好特斯拉。



斬斷馬斯克伸向政府補貼的魔爪



2015年3月26日,埃隆·馬斯克訪問清華大學(圖片來源:中國日報網)


如果一個投資者可以把錢投給特斯拉,而且美國納稅人可以確保其投資收益,那他還有什麼必要把這筆錢投給一個不成熟的、市場前景不明朗的項目呢?


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希望效仿馬斯克,而且他想要的更多。特朗普會怎樣接待他呢?希望我們的新總統能禮貌性回絕其要求。


(觀察者網馬力譯自2016年12月9日美國《國家利益》網站)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台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觀察者網軍工頻道 的精彩文章:

美研製超輕型遠程榴彈炮 射程可達70公里
「落後」的光伏產業出了個專利優秀獎?我們找專家聊了聊
繞月飛行?反正馬斯克也不是第一次吹牛皮
國產大飛機C919連續兩日滑行測試 距離首飛尚有時間

TAG:觀察者網軍工頻道 |

您可能感興趣

馬斯克與特朗普決裂,特斯拉的補貼會被取消?
為爭取到退休補貼和警衛保護,戈爾巴喬夫最終同意蘇聯解體
武威市舉辦冷鏈建設補貼政策培訓班
賈躍亭旗下的法拉第未來放棄內華達造車項目,已償還政府補貼
埃及供應部決定在開羅和吉薩省停止向非本地居民提供補貼食品
法拉第未來美國工廠徹底停建:退還政府補貼
退回政府補貼 法拉第未來正式放棄內華達工廠建設
補貼政策攪動新能源車市場 政策進入調整期
特斯拉汽車CEO剛從白宮辭職,幾十億美元的政府補貼就拿不穩了
西班牙政府通過新的移民自願返鄉補貼方案
外媒:電動汽車補貼取消將對特斯拉造成毀滅性影響
文化惠民卡政府補貼範圍擴大
美國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的啟示
流浪漢男子不考慮後果,拚命燃燒任何東西,包括政府補貼的救助金
法樂第未來內華達州工廠宣布終止 向政府退還了相關補貼
特朗普政府無錢補貼 美國長途火車線路前途未卜
蘋果被印度狠狠打臉!庫克在中國失利後,投奔印度,卻被拒絕優惠補貼
法拉第未來退還政府補貼:內華達州工廠項目徹底停止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補貼改革!補貼改革!補貼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