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25歲登基在位65年,丈夫生性風流…英國女王如何hold住事業與家庭

25歲登基在位65年,丈夫生性風流…英國女王如何hold住事業與家庭





| 微信第一風尚自媒體 |




范主說:

有一個好心態,做更好的自己



文|非非馬,授權商務范發布





今年2月6日,英國女王已經在位65年整,是全世界君主在位時間最長的。




1 |

一部優質、好看、有營養的劇



趁春節假期,看了最新的英劇《王冠/The Crown》第一季。






製作精良,編劇、表演、台詞、攝影、音樂、剪輯、布景,等等,堪稱全方位的優質。




尤其,它在史實與編劇自主創作之間體現出的分寸感,堪稱歷史劇典範。畢竟,它的男女主角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和菲利普親王,仍然在世。




這部投資達1億英鎊、創下投資之最的電視劇集,也的確成為好評收割機:



包括金球獎最佳電視劇集、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在內的大小若干獎項;




豆瓣9.2分,IMDB評分8.9分,爛番茄8.69分。




它的製片人、編劇Peter Morgan,有多部口碑甚好的作品,不乏描寫英國王室題材的佳作,比如2013年的舞台劇《女王召見》、2008年電影《另一個波林家的女孩》(斯佳麗.約翰遜、娜塔莉.波特曼主演),2006年的電影《女王》(獲奧斯卡和威尼斯最佳女演員獎)等。




看過後兩部,都挺喜歡。但在我心裡得分最高,還是《王冠》。




得益於電視劇所能允許的從容篇幅,《王冠》得以細陳伊麗莎白之由女孩自女王的成長之徑,她之「為人」與「為王」,以及她夾在這兩種角色之間的糾結與掙扎。




它,既滿足了我等吃瓜觀眾對英國王室內幕的八卦心——比如尊貴如女王,是如何面對頻繁酒醉夜歸、緋聞滿身的丈夫;它又「寓教於樂」間讓你更深地理解了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精神,了解英國王權、教會與政府之間的關係;它還「順便」幫你溫習了英國上世紀四五十年代的歷史關鍵詞與重要場景。




這樣一部有營養的電視劇,當然值得安利。




而今天這篇文章的重點,則主要想借伊麗莎白二世的「女王成長記」——我們未嘗不可以

將「女王/the Queen」看作為英國職位最高的「職場女性」伊麗莎白.溫莎的「一份工」。




當然,這也許是世界上「職場關係」最複雜、最具挑戰的工作之一——通過這位「職場新人」如何於重重危機中歷練成長,得出一些諸如我等普通職場女性,在工作與生活中可以借鑒的一些經驗。







2 |

一個未準備好的女王



1952年,伊麗莎白繼位時,僅25歲。彼時,她剛剛結婚4年,與菲利普親王育有一子一女,即查爾斯王子與安妮公主。公主沉浸在初為人妻、為人母的簡單幸福中,不曾想,父王喬治六世的突然亡故,將毫無準備的她倉促間推到了歷史前台。




按照劇中演繹,她此前完全不知曉56歲的父親得了肺癌,整個英王室除去喬治六世本人,都被「隱瞞」了病情。甚至,主治醫生也是在「不得不」的情形下,在國王親自追問那刻,方才告知實情。




隱瞞的理由很「崇高」,「希望國王在沒有額外壓力的情況下履行好王的職責。」可見,在英國君主立憲制的文化里,無論是王室,還是民間,都有一種共識,

THE CROWN/王位,更意味著duty/責任,而非王權。




一旦戴上這頂王冠,固然成了英國教會的首領、被人民敬仰愛戴的王,但也就此被綁上了無法卸載的responsibility。




而原本,伊麗莎白公主,其實只想做一個普通的英國農婦,做一個有著幸福婚姻的女人、妻子、母親,而不必活在萬眾矚目、也同時嚴苛的審視之下。這也曾是她父親的「小盤算」,可歷史的軌跡,從來自有天意,不乏戲劇性的轉折。




1936年底,伊麗莎白的伯父、也就是著名的「為美人棄江山」的愛德華八世,因堅持要娶離異兩次的婦人華萊士為妻,引發嚴重的憲政危機,遭到英國教會、王室與內閣的一致反對。




最終,以愛德華八世退位、遠走海外,伊麗莎白的父親約克公爵繼承王位而告終。就是《國王的演講》中那位口吃的國王——在二戰與王族危難之際繼位、成功克服口吃、並帶領英國最終贏得戰爭勝利。喬治六世的英雄形象,備受王室、教會、政府、人民的頌揚。




其母、著名的瑪麗王太后盛讚他的無私與奉獻,「他心裡有所有人,卻唯獨沒有想過他自己。」




有這樣一個完美ROLE MODEL的父親、前任,年輕的伊麗莎白被寄予厚望:「這個國家,有盛產傑出女王的傳統,您也不會是個例外。」




雖然,自父親繼承王位後,伊麗莎白便被作為未來的女王在培養,跟隨當時伊頓公學的校長沿習英國憲法多年,但她並未預料到自己會在25歲那年就不得不脫離父蔭,獨挑大樑。




她得知父親去世的噩耗時,尚與菲利普親王在肯亞出訪,沉浸於非洲的異域風情、難得的快樂二人世界中——哦,彼時的年輕公主,還會抓起相機,悄悄拍下正在裸睡的丈夫,全然一副幸福嬌妻的模樣。




成為一國之王,

她無論在能力、智識、經驗,還是在心理上,都未準備好。




可這世界上,有些「職位」,是因你的能力被後天賦予;而有些「崗位」,卻只由出身決定。比如王位。君權神授,是血統,是上帝的旨意。




前有伯父愛德華八世的棄位陰影,後有父親作為英雄國王的榜樣,伊麗莎白沒有臨陣退縮的空間與餘地。






3 |

由人到王,從小我中生出大我



人的成長,都無法逃脫自身的歷史局限性,女王也不例外。




任何成長,都沒有真正的捷徑可走。只是悟性不同,腳力有快慢而已。




女王初繼位,遇到的第一個大問題是:自己與孩子,隨父姓,還是隨夫姓——這意味著,是延續溫莎王朝還是開啟一個新的蒙巴頓王朝,這可事關大體。




她深愛的丈夫菲利普.蒙巴頓以及蒙巴頓家族,自然是強烈要求她隨夫姓,所謂遵循英國當時「妻隨夫姓」的社會習俗,幻想英國歷史上從此留下「蒙巴頓王朝」一筆。




此外,菲利普還要求她去提議,繼續留住在新裝修的溫馨家中,不搬去冷、硬的白金漢宮,只將那兒做為官方行政辦公處所。




當時的女王,尚未學會用「王」的思維權衡大局,「人」的思維明顯佔據上風。她惦記自己卧房內的安定,甚至不惜與當時的首相丘吉爾談起利益交換。




「我是女王,但我同時也是一個女人、一個妻子。我渴望有一個成功幸福的婚姻。我不得不辯駁,這個小家的穩定,也與國家的利益息息相關。」




伊麗莎白二世有多看重菲利普呢?按照劇中呈現,菲利普親王是女王此生最愛。13歲那年,她初遇他便一見鍾情,此後鴻雁往來八年,終於在21歲那年如願與之結為夫婦。




據該劇編劇Peter Morgan考證,這對新婚夫婦婚後最初幾年甚為恩愛,經常享受夫妻共浴的羅曼蒂克。




所以,在劇中出現了年輕的伊麗莎白女王語帶「威脅」地要求德高望重的丘吉爾,你不是去與內閣「商議discuss」,而要將她的訴求作為最後的決定「告知inform」內閣。




從「王」的高度去看這種「人」的行為,當然不妥當、不合適;可站在「人」的立場去換位思考,伊麗莎白的想法又能被理解與同情。甚至,這才是一個「正常」的人。




首先允許自己是個人,承認自己有人的欲求甚至是弱點,但最終又能站得更高,克服掉袖籠里的「小」,這就了不起,也更是健康、合理、自然的成長。




誰,生來即為聖為王呢?




最終,在伯父溫莎伯爵(愛德華八世退位後被授予「溫莎伯爵」的稱號)的建議下,年輕的伊麗莎白女王在「王」與「人」之間,選擇犧牲「人」的利益與樂趣,擔負起「王」的責任與承擔,選擇了國家穩定,而不是保全小家太平。所謂,識大體、顧大局。




此後幾十年,伊麗莎白二世也不得不時常面對人性與王性、私情與制度之間的衝突。在第一季中,最典型的一例便是她要處理妹妹瑪格麗特公主的棘手婚姻。




年輕漂亮又任性驕縱的瑪格麗特,在少女時期便愛上了父親喬治六世最信賴的侍衛官PETER TOWNSEND。他不僅大她16歲,還已婚。之後,侍衛官妻子有外遇,與他離婚,公主一心要正式嫁給心上人,並來尋求女王姐姐的支持。




然而,英國教會不允許王室成員與離婚且離異配偶仍在人世的人員結婚,女王陷入兩難之境。一邊想信守對父親的承諾,愛護、成全自己唯一的親妹妹,另一邊卻是冷硬不可變通的rule,是來自教會、來自內閣的強烈反對。




兩難之境,溫莎伯爵建言伊麗莎白:「作為君王,你將終身飽受為人、為王之間的掙扎與痛楚。但是作為君主,你必須保護你的kingdom。」




女王再一次選擇以大局為重,站在了王冠與制度那一邊。




事實上,女王繼位後,基本就沒再滑過邊兒,做過什麼脫離軌道的事兒。她謹遵瑪麗王太后對她的教誨:個人私利面前,The Crown must win, it must always win.




我們普通人,自然不必經受此等烈火灼心般的嚴峻考驗,但身為一個職場中人、社會中人,「小我」與「大我」的衝突,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的衝突,卻必然會遭遇。




如董明珠那樣只認制度不認親、始終能置公司利益於個人利益之前的,成就了格力這樣的超級製造企業和中國企業家裡最著名的女強人。




而普通如你我呢,通常情況下,更能考慮大局、有志於成就「大我」的女人,的確更容易活得有氣象、有格局,見天地、見眾生。





4 |

王之路,是虛心向學、不偏聽偏信



允許自己是個人,承認自己有弱點,是對人性的正視,也是成長的必由之徑。




先承認自己有弱點,才有虛心向學的意願與動力,才有進步的可能與機會。




作為一名「職場新手」,伊麗莎白二世就是一名謙虛謹慎、虛心好學,並且不偏聽偏信的好同學。這幾點,對普通人而言,都不易,對君王,則尤其難。




居高位者易自得。即便是靠個人努力而身居要職者,飄飄然、自命不凡的,都不鮮見,何況是誕於王室之家,貴為一國之君者。




而偏聽偏信,幾乎算是人的一種天然劣根性。伊麗莎白女王,至少劇中表現的她,卻不是。





每遇有難題,她便不恥下問。她的老師、或者說參謀與顧問,包括她身邊最親的丈夫菲利普、母親伊麗莎白王后(是的,女王的母親也叫伊麗莎白)、祖母瑪麗王太后、退位的叔叔愛德華八世(溫莎公爵),當時的首相丘吉爾,以及她的秘書,後來的私人教師,等等。





比如,她聽從丈夫菲利普的建議:順應時代,通過電視直播自己的加冕典禮,在王權與民眾之間建立起更深的情感鏈接。




比如,她自覺學識淺陋,因自小未經過正式的學歷教育,除了英國憲法、養馬,似所知甚少,於是,不顧母親反對,給自己請來一位私教,想學習哲學、歷史、藝術等等。為的是,在各種會面場合中,她能做到談吐有物、應對自如,以更好地履行女王職責。



而在同一件事情上,她也不偏聽偏信。她聽來自不同立場者的意見,權衡利弊,得出自己之結論。




不因人廢言,也不因言廢人。並且,就事論事。

不得不說,這是一個領導者所能具有的最核心的領導力之一。




丘吉爾是女王繼位後經歷的第一位首相,這位「英國之父」在二戰之後再度入主唐寧街10號。女王剛繼位時,對他敬中有怯,第一次會面時,竟忘了行禮。




日後,在重多要事上,她都徵詢並聽從了丘吉爾的建議,但是,當年邁的丘吉爾聯手同僚,刻意對她隱瞞自己中風的病情時,她也能勇敢地搬出憲法,「教訓」他「罔顧王權信任,置政府的執政效率於不顧」。「作為王權的代表,我無權干涉政府,卻有權確保政府有效行使職責。」




也正因此「一役」,年過八旬的丘吉爾,含淚哽咽,「女王陛下,我終於可以放心辭職。您已就緒,不再需要我的輔佐。」




虛心向學、謙虛求教、不偏聽偏信、處事有禮有節、進退有據,女王自1952年繼位到1955年丘吉爾辭職,僅僅用三年時間便完成了「女王成長記」的第一部曲。



而這些通用之則,我們直接學來即可。





5 | 王之體面,是情緒管理與剋制




女人普遍感性,也容易將私域內的事情與感情,不經意間就帶到公域中,影響工作,影響他人。

不能在私域內妥善處理情緒,做不到公私、內外有別,是身為女人最容易有的一大bug。





可,如果你剛和丈夫吵完架,轉頭就要面對媒體、或者坐在首相府的辭職告別宴上發表致辭,你真的不太有「任性」的空間。分分鐘,都事關大體。是王,你就得有異於常人的情緒克制與管理能力。




坊間一直流傳菲利普親王年輕時生性風流,緋聞甚多。據稱,他的緋聞名單上列著30多名女子,還和其中的一些有私生子。但至今,這些傳聞,並沒有實錘。




嚴肅的電視劇,當然不會為了追求收視率,在沒有實證的花邊情事上無邊鋪陳。補充一句,這部電視劇請了八個一等一的史學專家,把關史實的準確性。




而這部電視劇選擇確實呈現的是,菲利普親王的頻繁外出、屢屢醉歸,有著與身份不符的囂張醉駕,甚至是放浪。很長一段時間內,他幾乎每周都與好友參加紳士俱樂部的聚會,劇中也頗有深意地「順帶」了一筆鏡頭,掃過菲利普對俱樂部中美麗女侍應的「打量眼神」——不節制的失禮男性看見漂亮女性,通常會有的那種眼神。




丈夫頻繁夜歸,且總帶回一身放浪、酒氣,縱是女王,也夜不能寐、寢卧難安。她終於聽到汽車回府的聲音,靜靜站在窗前,冷冷注視著對方的玩世不恭、自我放縱——是的,該劇中的菲利普親王神形之間都頗有點playboy。




頃刻,她轉身上床、關燈,佯睡。強壓內心波濤洶湧。難道,要全王宮的人,在深夜被女王夫婦的激烈爭吵駭醒嗎?




女王把爆發選擇在了一個很「合適」的時機。丈夫疑心她與馬官、有世交之情的portchy之間有私情,甚至惡語驚人。





她說portchy於自己,是親人般的朋友,就像家中的一件傢具(part of the furniture)。


他回,只要你不會很快隨時坐在它(他)身上(as long as you don』t sit on him anytime soon)。




最後,女王心碎、情真、也凜然地回他:





我沒有任何事情需要對你隱瞞。portchy是朋友。也確實,曾經有一些人希望她能嫁給他。很可能,和他結婚,婚姻確實會容易得多,也甚至比我們現在的婚姻更幸福,但讓所有人遺憾以及受挫的是,我此生唯一愛過的人,只有你。而你,能夠很誠實地看著我的眼睛,說出同樣的話嗎?






是女王的真情告白,也是一次硬碰硬的質疑,還是一次妻子對丈夫的warning。




這是一場戲劇衝突與情感張力十分強的戲,而緊接著下一刻的畫面,她坐在丘吉爾的身邊,起身就首相的辭職離任發表官方演講。強烈的情緒衝擊之後,她得體、鎮定發言。並且,幾次強調:「我和我的丈夫。」 丈夫也在席間用口型對她說了「sorry」。




英國社會對的女王素有嚴謹、穩重,情緒不外露的評價。是的,也許生動有趣不足,也許不夠人情味,但身為王,身為君主立憲制政體下的女王,「克制」、「中立」卻是一個女王應盡之責、也是畢生功課。




伊麗莎白登基後不久,瑪麗王太后便告誡她謹記遵循英國憲法精神,始終保持王權對政府的中立,不干預、不表態、不妄評:



「無為才是為王之道,也最難為!因為保持中立並非人性之自然,人們總是期待你或微笑、或同意,或皺眉。而在你這麼做的那一刻,你也就宣告了你的立場、你的觀點。然而,這卻是身為君主最不該做的事。越無為、越少言、越少認同、越少微笑,越好。」




我們普通人,當然不用這麼極端,我們幸而可以追求率性、真實,但這不意味著因此就可以不問時間地點的放縱情緒,不加節制。於公於私,都不利。




而女王作為一個女性,對自己情緒的管理與控制能力,尤值學習。順帶說一句,

今年是女王登基65周年,結婚70周年。




不是沒情緒,沒脾氣,而是放得出去,也能收得回來。




人之體面,很重要一條,便是:

不做情緒的奴隸,不失態。




ps:冷暖自知,時間最能證明一切。范主寫過一篇《英國女王愛情真相:童話都是騙人的,女王也要斗小三!》,講了女王甜蜜愛情背後的真實情況。在商務范公號的對話框里,回復「

女王

」就可以查看啦。




本文經授權商務范發布|來源:微信公眾號:非非馬,非非馬:

在英國創業從事中英文化交流,並任中英電影節英國首席代表。






『 新浪微博@

商務范范主





每日逼格養成計劃請長按此QR碼:




投稿、商務合作,聯繫郵箱

bfaner@vip.163.com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商務范 的精彩文章:

除了優衣庫,這15個性價比超高的基礎款品牌,才是好看又好穿
沙特國王出行排場太壕:1500隨從、500噸行李、400輛豪車…20個王子住北京金融街五星酒店
全球最紅最浮誇最抓馬家族,曾因炫富惹了禍
薦號 | 這首歌,最懷舊的經典,無數人落淚。
BBC直播闖入小孩兒太魔性,她的同款也火了

TAG:商務范 |

您可能感興趣

英國15歲女孩居然因為WiFi過敏而輕生
英國14歲女孩生一女,爸爸29歲當外公
駭人聽聞!英國18歲女孩3年與300人發生性關係
英國20歲女學生與老男人約會,每日五萬英鎊等著她
英國夫婦14歲開始生小孩,25年連生17個,正準備生第18個
英國的「三父母嬰兒」有望2018年誕生
英國66歲婦女戀上27歲孫子,欲為其生第七子
英國女孩14歲生子,一生產下17名孩子
只有3年壽命,68歲英國男子娶26歲的第9任妻子
英國皇家藝術學院畢業時裝秀FashionShow2016
Facebook在英國的公司所得稅達416萬英鎊
非211、985院校的學生該如何申請英國大學?
2015年鐵匯英國公司8Safe營收420萬美元 同比下降39%
英國15歲女孩對學校WiFi過敏 痛苦自殺
1969——1971年,英國貧民窟的生活
英國Vodafone帳單系統失靈 遭罰逾4,300萬元
趁著英鎊匯率下跌,王健林9.12億收購英國連鎖影院Odeon
英國2015年凈增移民33萬人 引發「脫歐派」不滿
19歲英國少年熱衷扮女生 5個月約會300已婚男
外媒揭秘英國女王「工資」:今年4280萬英鎊